首頁 > 范文大全 > 標記―幼兒常規培養的好幫手

標記―幼兒常規培養的好幫手

2024-08-01 閱讀 2643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標記-幼兒常規培養的好幫手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為孩子的常規不好犯愁,在反思總結中,我們發現了一個養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好幫手--標記。標記在人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對人的行為具有強烈的暗示作用,在班級環境創設中恰當地使用標記,將標記與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有機結合起來,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教師設計出班級標記并合理地運用。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各種標記的設計更加具體、更具有操作性、更注重細節。如:剛入園的孩子,毛巾、水杯都是幼兒園統一配備,顏色、外形完全相同,孩子很難區分,于是教師給每個孩子的毛巾、水杯定位,并貼上相應標記,這樣孩子們很快就認識了自己的生活用品。

在開展區域游戲時,為了讓孩子能夠分清活動室有哪些區域設置,于是教師制作了水果區域卡與區域標志相對應,圖文并茂,色彩鮮艷,很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教師把它貼在進區口,讓孩子一進區域就能看的見。這個小小的標記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喝水時總有孩子你推我擠,雖然一直跟孩子們強調規則,但還是有孩子忘記排隊。后來,我們張貼了“喝水流程”及小腳丫的標記,孩子們喝水排隊也有序起來了。

由于幼兒園條件所限,部分班級孩子要在公共衛生間方便,可是每次投放進去的衛生紙沒用幾天就沒了。為了減少浪費,讓孩子知道每次用多少紙合適,于是我們設計了標記,現在孩子們都能遵守規則。圖書借閱室,我們張貼了“一頁一頁仔細讀,不撕書、不亂丟;閱讀圖書時,輕拿、輕放,安靜閱讀”的標示后,孩子們在圖書借閱室都能安靜的閱讀了。

教師們巧妙地設計出各種標記,讓標記成為孩子常規養成的好幫手。如地面上的標記、物品擺放的標記、活動規則的圖標等,這些標記的運用不僅能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還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如:在區域游戲時,孩子們經常把材料放的亂七八糟,一直需要教師去整理,后來,老師們在材料架上貼上了材料擺放的標記,讓幼兒根據不同標記自己取放材料,一方面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另一方面提高了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

小小標記在幼兒行為習慣和常規培養中具有積極作用,我們要不斷創新、巧妙使用好各種標記,讓標記成為幼兒園日常管理的好幫手。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篇2:培養小班幼兒自主游戲常規

淺談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自主游戲常規

瓊海市教育幼兒園陳鑫麗

摘要:自主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活動。它不同于集體游戲活動,它是幼兒自由、自主、自發生成的游戲。想怎樣玩,玩什么內容全都由幼兒來決定,所以自主游戲的規則性指向弱,再加上小班幼兒的年齡較小,導致他們在玩游戲時常規比較亂,經常出現爭搶玩具的想象。那么如何培養小班幼兒的自主游戲常規?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方式,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游戲常規。

關鍵詞:小班;自主游戲;常規

一、轉化幼兒的自我中心意識,有助于幼兒常規意識的形成

現在大多數的幼兒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長輩對幼兒很是寵愛,凡事都會遷就他們。特別是小班的幼兒剛從家里的糖罐中走出來,自我中心意識特別強,不會去關注同伴、不會與他人分享、不會退讓,所以導致幼兒在游戲中經常會出現爭搶玩具的現象,甚至會因為爭搶玩具而發生肢體上的沖突。在自主游戲活動中,幾乎每天都有幼兒向我打小報告:“老師,有人搶我的玩具;老師,小朋友打我。”針對這種搶玩具的現象,平時我的做法是以同伴的身份介入,再根據實際情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有一次,我們班有兩個小朋友因為一個炒鍋而發生了肢體上的沖突,這時候我以玩伴的身份介入,邀請他們和我一起玩,一起分享玩具,結果通過我們三個人一起合作,共同做了一頓豐盛的大餐。在游戲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很投入,誰也不再有爭搶玩具的行為,而且還會共用玩具,我幫你找菜,你幫我找勺子,在一起合作得很開心。通過我的介入,孩子們慢慢融入到了游戲中,他們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玩游戲了,而且他們還意識到了玩具還可以兩個人,或者是多個人在一起玩,一起合作玩游戲更開心。在游戲結束后,我及時地組織幼兒進行評價與推進,肯定及表揚在游戲中把玩具分享給同伴的幼兒,并與幼兒共同討論:當出現爭搶玩具的情況時,應該怎么做?引導孩子們學會把玩具分享給同伴,或者和同伴商量著輪流玩,還可以和同伴一起合作玩玩具。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我發現他們的自我中心意識慢慢開始轉化了,爭搶玩具的現象也少了,而且幼兒之間會商量著兩個人輪流玩玩具,孩子們現在很喜歡結伴一起參加游戲,在這過程中幼兒學會了分享,在自主游戲中他們也得到了發展,他們的規則性意識也逐漸形成。所以,轉化幼兒的自我中心意識,有助于幼兒游戲常規意識的形成。

二、善于觀察,給予正確的引導,有助于游戲常規的建立

在游戲中老師是觀察者和支持者。我們要學會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去觀察。現在提倡老師在游戲中管住手、管住嘴,老師們都欣然地接受了這一點。但在實踐地過程中,發現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小班幼兒游戲常規差,玩具灑落一地,整個活動室里亂哄哄的。我認為:管住手、管住嘴要針對情況而言,當我們發現孩子的行為已經影響到周邊的環境或者危害到幼兒人身安全方面時,老師應該立即采取措施,但前提是必須在幼兒仍處于游戲的狀態下,老師以玩伴的身份介入,用情境性的語言對幼兒進行引導。例如我們班上有一個小朋友在娃娃家里玩游戲時聲音很吵,剛好旁邊有個小女生正在照顧小寶寶,正不耐煩地盯著他。這時,我決定加入到他的游戲中,在游戲的過程中,我悄悄地對玩伴的他說:“噓,小聲點,我們的娃娃在睡覺呢,吵醒他會哭的。”他聽了我的話認同地點了點頭,教室里的噪聲瞬間消失了。因此,善于觀察,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有助于班級游戲常規的建立。

獨生子女,游戲活動,幼兒園,關鍵詞,小朋友

篇3:《中班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管理》讀后感

《中班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管理》讀后感

生活常規管理的目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是教育和保育的培養目標之一。從小就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幼兒將終身受益;反之,則將終身受害。由此可知,良好生活常規的培養對幼兒今后的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

中班幼兒已經過一年的培養,他們已形成了一定的常規,如:飯前便后或手臟時自覺洗手、能安靜進餐、飯后洗臉漱口、安靜午睡、能夠獨立穿脫衣服鞋襪等等,但在這其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洗手時愛玩水、洗臉時衣服容易弄濕、進餐中愛講話等等,針對于這些存在的問題,結合中班幼兒特有的年齡、學習特點,我們運用了榜樣示范法、行為練習法、及時補強法、圖示圖表法來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方面的培養。而在這四種方法中運用得最多的是前三種方法。由于中班幼兒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為主,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以具體、生動的形象提供給幼兒,才能引起幼兒注意,激發幼兒學習模仿的興趣。如:在學習穿脫衣服時,對于個別穿脫衣服較快的幼兒及時地給于表揚,并讓這些幼兒把自己的方法示范給大家,讓其他的小朋友學習;又如,當幾乎每次都吃得慢的幼兒第一次快速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時,我會鼓勵他“老師希望你以后天天把飯菜都吃完”,同時在全班幼兒面前對他進行表揚。通過這些方法,使幼兒滿意的行為得到強化而鞏固下來,久而久之,幼兒就會形成對好的常規形成了一定的認識,就會自覺地區遵守這些常規。當然,良好的生活常規培養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只有與家長密切聯系,共同配合,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實施家園同步教育,才能使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得到鞏固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