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心得:與學生的談話藝術
教師工作心得:與學生的談話藝術
作為一名生活老師,面對幾十名學生,怎樣了解并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經常性地與學生談話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藥到病除,言至心開。”通過談話,學生可以在不受任何外界干擾的情況下,盡情說出個人的思想感情,意見要求,反映自己的情況。談話對于師生間溝通思想,交流意見,解決矛盾,融洽感情,增強信賴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談話是一門學問一種藝術,但如何達到最佳效果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談話前要有準備
找學生談話,不能心血來潮隨心所欲,毫無準備根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理,確定談話內容,選擇談話方法。
二、把握談話時機,精心選擇談話時間和場合。
捕捉談話時機,把握火候,效果將事半功倍。時間的選擇要根據學生思想狀況與情緒表現而定。一般而言,盡量避開人多的場合,讓學生感到親切,輕松自在。情況較嚴重的,應單獨找學生談。
三、談話要明確的目標
找學生談話,要明確主題,針對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的,時間不可太長,適可而止,讓學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這樣的談話才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要遵守談話的原則
找學生談話不僅是一種言語交際行為,也是一種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需要,需要遵循學生思想活動規律,貼近學生思想實際,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不可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要真心誠意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做到以情感人。
總之,與學生談話是一門綜合藝術,要求我們要有較高的思想修養,道德水準和素質積累豐富的實踐。經檢驗,靈活運用談話技巧,這樣與學生談話時,才能應付自如,游刃有余。
篇2:上公開課有感課前談話請少一些離題東西
借班上課,尤其是到外地借班上課,老師在課前往往要進行課前談話,也可稱為課前暖場,以此拉近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距離,這也是一種課前準備,為以下的課堂教學尤其是師生互動做好鋪墊。但是,過分地鋪墊,尤其是談一些與課堂教學無關的話,有的純粹為了討好學生,其實沒有任何必要,因為要想讓學生真正地參與課堂,不在乎與他們套近乎,而在于課堂的進行中抓住他們的心與老師共同經歷與文本對話的過程。
請看一位老師的課前談話。“請同學們說說我與剛才上課的老師,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說說你的發現。”有同學說:“你們都是五年級的老師。”老師夸獎:“你真會發現。”(是反語,還是真心夸獎?)有同學說:“剛才上課老師是女的,你是男的。”老師:“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說相聲呢,還是上課?)有同學說:“剛才老師白富美,你有些黑。”老師補充:“長相黑,你說的對,說得老師沒有自信。”所有同學包括聽課老師都笑。“不過老師只是皮膚黑,心不黑。”“老師,我夸夸你,你風流倜儻。”“謝謝你,能與老師交個朋友嗎?”老師伸手與這位同學握手,表示感謝,接著說:“你能用本地方言把剛才的話再說一遍嗎?”學生用方言表達。教室里充滿了歡笑。“下面與同學們一起學習《在大海中永生》。”老師收斂了笑容。課堂正式開始。
試想,那么多的逗樂,那么多與語文學習無關的說笑,有必要嗎?孩子仍然沉浸在歡聲笑語中,能很快進入《在大海中永生》一文的感情基調中嗎?
課前談話,應該設計與要學習的課文情感基調相協調的話題,課前談話為課堂教學服務絕不能喧賓奪主,否則,將會得不償失。
篇3:班主任和學生談話一些方式和技巧
班主任和學生談話的一些方式和技巧
班主任和學生談話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談話工作需要技巧,談的好可以事半功倍,談不好沒有效果浪費時間甚至起到反作用。
談話前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這是談話的準備工作,沒有準備的談話不如不談,你不知道學生現在的問題是什么,你不知道學生需要什么,談話沒有針對性談不到學生心里去,簡單的批評和表揚是沒有效果的!
談話過程我個人認為先表揚在表揚中提出不足,應用柔和的語言例如建議什么的更容易讓學生接受,當然對待原則性錯誤則需要激烈的語言!
談話班主任習慣和學生面對面,其實讓學生捎話的效果也比較好。例如當張三來辦公室時,應該立刻反應到他和李四關系不錯,把需要對李四說的話裝做無意的和其他任課教師進行交流,或表揚或批評或期望等等,讓張三把信息傳給李四,當然這種交流要言簡意賅,針對性要特別強。
總之班主任和學生談話是隨時隨地的,只要有學生在場你的每一句話都要有針對性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經過思考的有效的,絕對不能出現隨意的話特別是可能挫傷學生積極性的話或者可能對學生產生傷害的話。
班主任看似無意的一句話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
做班主任時,當學生和你頂撞,當學生跟你沖突,而且,與其談話時猶如對牛彈琴,學生在暗地里陽奉陰違,大事不犯,小事不斷,這時,你應該考慮怎樣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我個人認為,在找學生談話時,要注意幾個“要”與“不要”。
一、要注意找與學生談話的時機,不要等學生犯錯誤后再談話
A男生某天下午上政治科試卷講評課時與同桌多次講話、玩耍,科任老師勸說并批評該生,但該生不聽。此時,科任老師將這兩位學生的試卷撕成了碎片,于是A生與科任老師發生了沖突。
隨即,科任老師把此事告知班主任。班主任的做法是,立即找到A生,停課談話,新賬老賬一起算,并責令該生寫出檢查以及向該科任老師認錯。
這位班主任的做法正確嗎?我認為該班主任在處理方法上欠妥。
第一,從學生的心理角度上來說,學生與科任老師發生沖突時,情緒上必然激動,同時認為是老師撕了自己試卷才會發生沖突,不是自己的錯,不能接受寫檢查的處罰,更加聽不進班主任所講的道理。
第二,班主任在同學們面前停了A生的課來談話,使得A生自我感覺給其他同學另有看法,A生心里會更加倔強,更難于接受批評教育。
那么,作為班主任,應該如何處理呢?個人認為冷處理比較好。由于此時學生情緒激動,而班主任對突發事件情況的掌握有所欠缺,導致思想工作不利開展。應當讓學生繼續上課,暫時緩解學生情緒,尋找合適的時機再與其談話。
如果班主任對事發過程有全盤的掌握,則找學生談話的目的就比較明確了,理由也更加充分了。班主任可以在課外時間找學生個別談話,心平氣和地去分析事情的發生、經過和結果,并明確提出班主任自己的看法,讓學生主動承認自己當時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等學生犯了錯誤后再談話。學生犯了錯誤后,心理上有一定的壓力,情緒上也比較波動,因此,與學生談話,特別是與紀律性較差的學生談話要注意找準時機,更不能秋后算賬。
二、要注意把握談話的分寸,不要以為老師說得越多就越好
某班主任在中斷考試后的第三個星期找B同學多次談話,談話的場所選擇在宿舍,飯堂,課室,校園。B生在班里是前四名的優等生,同時在級里也排在前七十名的位置。
班主任的談話目的是希望B同學在學習上爭取有更加大的進步,力爭在期末考試中能進入班里前三名,年級前六十名。班主任說:“如果B同學你能勤奮學習,更新學習方法,就一定能實現這一目標。”
你認為該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對嗎?我認為,雖然該班主任用心良苦,但恐怕收效甚微,甚至是負面地影響了B學生。該班主任犯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錯誤。
第一,以為班主任說得越多越好;其次,說話的語氣定得比較死;第三,談話的場合也不合適。與學生談話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學生的心態。
首先,B生也許認為老師的語言太多太羅嗦,似乎在干擾他的學習。班主任的這些大小道理,軟硬道理學生可能聽不進去,反而覺得班主任是“復讀機”。
其二,班主任過早的定好談話的調子,給學生造成了無形的壓力,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一旦成績沒有上去,就會給學生造成失落感。
其三,找學生談話要注意場合,不要總是找有其他學生在的地方,以免影響其他同學對該同學的看法。所以,班主任找學生談話要注意談話的分寸、方式、內容、場合等,力求談話的教育效果。
三、要注意避免談話的錯誤,不要總是談錯誤,談學習,談進步
某班主任找C生談話,該生是成績和紀律的后進生。班主任與其談話時,一針見血地指出C生近段時間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本人的不良生活習慣。循循善誘地教導學生,千方百計地要學生把學習和紀律搞上去。
班主任找后進生談話要特別注意避免總是談學生的錯誤,總是要求學生認真學習,要求學生進步。其實,學校是培養人,造就人的場所,老師是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通過學校這個場所,通過老師的諄諄教導而慢慢形成的。
我們的校訓也充分體現了培養人、造就人的目標。所以,我認為班主任總是談學生的錯誤,談學生的學習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對雙差生而言,作為老師,要激發他的希望所在,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多看中他的長處,激勵他向上奮進,并且,從他的愛好和興趣方面去開鑿他,發展他,你不讓他掉隊,他也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希望,從而實現教育目標。
班主任找學生談話是一門藝術,很有學問。以上的班主任找學生談話的“要”與“不要”提供給我們的班主任做參考,如有不當之處,務必請大家提出批評指正,目的是為了使我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更好地發展。
的,班主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