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師生赴港交流反思:教育即生活

小學師生赴港交流反思:教育即生活

2024-08-01 閱讀 4947

小學師生赴港交流反思:教育即生活

20**年12月20--25日,我和學校的50余名師生一起到香港參加了“名校名師優(yōu)質生匯香江”的學習交流活動。短短的五天里,我們和學生一起學習了香港人文、科技體驗課程、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課程、迪斯尼科學行動課程,還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lián)會黃z學校的師生們一起進行圣誕聯(lián)歡。這些全新的體驗式學習實踐課程的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在生活中學習、交流中成長、實踐中體會的教育理念。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與生活本來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脫離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脫離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即生活”,我以為應該包含這兩層意思:

第一,教育的內容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我們的教育內容就有多廣;

第二,教育的形式就是生活的形式,不拘泥于課堂,不拘泥于書本。還“教育即生活”以本來面目,讓我們的孩子快樂地學習、多彩地學習、自由地學習,然后做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人。教育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更要引導他們利用教育傳遞的智慧與靈感去思考自己的未來,在教育智慧的引領下他們可以享受更加明晰的生活,更能站在理性的高度之上去思考自己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對學生的未來而言,學習的能力、禮儀的優(yōu)化、品格的熏陶、體魄的強健比知識的識記和掌握更為重要。

如果我們教師都能站在這種關注學生日常生活習慣、關注學生未來生命質量的角度去設計育人策略的話,教育就會更加實用、更加豐富、更加完整。

篇2:小學數(shù)學老師經(jīng)驗交流課堂教學評價語反思

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變活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主動精神,但在“參與”和“活動”中,學生內在的思維和情感并沒有真正被激活,原因是很多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性語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育良好的情感。但在我的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大致情況如下:

一.評價語性語言單調,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的課堂使用的評價語過于格式化,用得最多的就是:“你回答的真好”、“老師真為你高興”、“你回答錯了”、“你太棒了”等幾個簡單的詞匯,就像在套用統(tǒng)一的格式范本復制評語。至于為什么回答的好,為什么老師真為你高興,好,好在哪兒,不去解釋,只有靠學生自己去揣摩。

二.對學困生,沒有誠摯地欣賞。

我在新授課時,討論問題或回答問題時,叫優(yōu)生或中等生回答問題的機會較多,叫學困生回答問題的現(xiàn)象較少,當學困生回答不上來時,我對用激勵性語言啟發(fā)和鼓勵學困生的評價語使用的太少,或過于太簡單。沒有給學困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沒有對學困生誠摯地欣賞,造成學困生厭學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學習的主動調動不起來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差。

三.不善于創(chuàng)造即興評價語言,激發(fā)學生興趣

評價語言一般都是在課堂生成過程中生成的,它可能是教師預先設想的,但也可能是課堂上出現(xiàn)預設外的問題時所產(chǎn)生的即興評價。這就考驗教師課堂機智和隨機應變能力,但也是一節(jié)課的關鍵點。有的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真是回答的天衣無縫,可有時候我只會說一句:“你回答的真好”,這位學生當時肯定沒有感到喜悅。如果是這樣表揚的話:“你回答的真完整,和老師想的一樣,老師真為你感到高興。”這位學生一定會特別的高興,而且學習的興趣又一次的被調動起來。這就充分的說明我不善于創(chuàng)造即興評價語言,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有待于提高。

總之,我會通過改進自己的教學評價用語,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使絕學生喜歡上我的課,喜歡學數(shù)學。

篇3:翻轉課堂微課程培訓課與交流活動反思

無論是“翻轉課堂”還是“微課程”我早有所聞,只是自己對它沒有太多的關注。今天下午兩節(jié)課后,我校領導對年輕教師在二樓小會議室進行了培訓和交流,通過本次的培訓學習,我“翻轉”了對微課的看法,對生態(tài)課堂和翻轉課堂也有了些新的認識。

什么是微課?

關于微課有各種定義,我通過網(wǎng)絡搜索后結合我的認識歸納整理如下。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微課制作方式有多種多樣,可以是PPT,可以用手機錄象,也可以用各種錄屏軟件錄制。微課的生命力在于創(chuàng)意,沒有創(chuàng)新的微課完全失去了微課的意義。微課要突出“微”以“微”見長,其長度一般不要超過5分鐘。

這讓我對微課這種社交平臺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認識。

語文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討論式教學”正是體現(xiàn)新課標理念,適應新課標要求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教學方式。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幫助學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傾向,使他們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活動,學習正確自如地表達,敞開自己的心扉,同時也學習傾聽他人的意見,吸納他人的意見,深入到別人的內心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標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協(xié)作和分享,學會寬容和溝通。”

學生是發(fā)展的人,是教育活動的主體。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不僅是受教育者的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又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體驗過程,是師生之間多向、多形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互動過程。教師的教是為學服務的,語文教師要為使學生樂于學習語文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氣氛和環(huán)境,要為學生自我駕馭開發(fā)潛能服務。因此,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應該而且必須是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立的人格,具有強烈的民主性。

語文課堂不應該是機械、刻板、枯燥的,不應該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的。在討論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激發(fā)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后進生。激發(fā)了興趣,自然,學生對文本、對課堂就會主動關注,而不是被動接受,收到較好的效果。

積極調動后進生參與到學習之中,促進后進生的成長,使他們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是討論式教學與合作學習的目標所在,更是教育教學以人為本,促進人的發(fā)展的目標所決定的,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多想辦法,多用策略,才能起到拋廢磚以引璞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