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行為創新》學習體會

小學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行為創新》學習體會

2024-08-01 閱讀 8400

小學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行為創新》學習體會

通過對《新課程課堂教學行為創新》小學數學學習,使我認識到:上課是一門藝術,除了有一定的知識結構外,還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于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當前,課改浪潮洶涌磅礴,教學方法五彩紛呈,使得有些教師茫茫然,惶惶然,舉手投足不知所措,聽了專家的報告,頓覺有晃然大悟之感:先學一家,融匯白家,發展創新,自成一家;先入格,后出格,入格求形似,出格求神似,一語道的,教學切不可趕時髦,擺花架子,盲目追隨,死板硬套,而應該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性格、閱歷、見識、語言表達、現代技術應用能力不盡相同,若套用同一模式,勢必洋相百出,不成體統。

教法要結合實際,就地取材,靈活機動,要因人而異。要因生而異。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不可照搬照套。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五彩繽紛的花園里,不可眼花繚亂,要學蜜蜂,采擷百花精華,自釀成蜜,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教出自己的風采。

通過學習使我深深認識到我們要先做人,再教書。做人要有一個好心態,一個好心情。心理健康,身體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態成就一切事業。愛學生,愛同事,輕輕松松地當老師,快快樂樂地當老師,簡簡單單地當老師,放下包袱,拋卻沉重,讓微笑永遠綻放在您的臉上!我們要善待學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導,能理解、寬容。[制度大全為您編輯]

通過學習,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教師應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維護自己的學生,并關愛他們,以自己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面對后進的學生,不能采用暴力或體罰等行為,而是應該用加倍的愛去幫助他們進步,這不僅是從職業角度,更是從法律角度對教師的義務作出了規定。教育不僅是教,更是教與學互動的一個過程。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只是一個教書匠的水平。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

新課程改革后,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行者變為決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為開發者.

教師必須更新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

篇2: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比賽學習體會

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比賽學習體會

____年4月在____小學舉行了英語課堂教學比賽,各位參賽老師在比賽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展示了自己的風采與特色。通過一天半的學習,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對于我來說也是一次新的體驗。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若是要上的一堂好課,除了課前對于本節課的精心準備,對于你即將面對的學生而言,準備充分也很重要。畢竟不是自己的學生,學生和新老師之間總會有些陌生,一堂好課似乎更取決于教師對學生情況的了解。熟悉學生也能體現出一個老師駕馭課堂與自身的能力。我也隨同其他老師去熟悉了學生,體驗了整個過程。的確,若是在課前學生能夠與老師拉近距離,在課堂上才有可能達到師生良好的課堂互動。

二、課堂的操控性很重要。與一些有豐富經驗的老教師相比,年經教師的課堂操控性就差多了。也許他們對于課堂還能夠自己控制,但還做不到收放自如、機動靈活。很多課本身老師經驗不足,上的云里霧里,沒有層次性,一節課上下來學生也是一頭霧水,更不用提高效創新了。

三、課堂每一環節的設計很重要。英語課堂教學比賽展示的就是創新、特色。一堂課也許上得很順利,但沒有亮點,沒有特色,就不能稱之為一堂好課。這也是一位教師自身的能力與經驗的結合。像車彩虹老師的課前熱身環節,既復習了舊知,也進行了創新,學生積極參與,放松心情,為新授課做了充分的準備。

因此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自己要學會學習別人的長處,并學會積累、動腦,最后不斷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久而久之,創新課堂就出來了。

四、課堂用語需要加強。教師的課堂用語對于一節課是否上得成功有很大的作用。學生若是想在老師的指引下進行每一環節的學習,教師就要學會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就要有明確的答復,并且評價語及與之相配的肢體語言一定要豐富才行,這樣學生才能夠有自信,有興趣,敢于表達,勇于表達。

五、一堂好課,需要聽取多方面的意見與建議,自己的缺點自己很難發現,但旁觀的人可能會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但是我認為更多的是要學會自己動腦,畢竟自己設計的課,自己上起來才能夠駕輕就熟。因此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既要虛心請教,認真聽取他人的建議,又要學會動腦,自己學會研究,學會反思自己的課堂。

總之,這次講課比賽對我來說,收獲頗豐。我看中的不是比賽的結果,重要的是享受了精彩課的過程,并能將精華、有價值的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

篇3:中小學校本教研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中小學校本教研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新課程標準實施這幾年,自己一直為校本教研而苦惱,究其本質,自己并不很透徹理解在新課標中對教材該怎樣教,對課本內容又該怎樣研,該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很多時候是帶著迷惑看待它,就象是霧里看花。20**年10月22至24日,本人有幸參加了由縣教育局、教育學會組織參加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分會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小學校本教研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與會的專家帶來了他們在校本研究方面的一些有效做法,聽完后,給予我深深的啟迪。

本次學習聽了三場報告,分別是山東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學校長、全國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工作者李志鋼同志作的《即墨第二十八中學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講座;山東杜郎口中學業務校長高俊英同志作的《杜郎口中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學校自主創新三三六課堂教學模式》講座;[制度大全為您編輯]全國著名教育家、教育藝術專家、原北京市教育學院副院長吳松年教授作的《解讀創生優質高效課堂要素與過程》講座。三位大師的講話高屋建瓴,返璞歸真,真實反映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抓實每一個課堂,而要實現高效的課堂,必須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一切方法和手段都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服務的,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

首先是山東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學的李校長聲情并茂地介紹了二十八中的歷史由來、學校布局以及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第一,將班級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其中的一個學生是師傅,另一個學生則是在師傅教授下的徒弟。

誰是小師傅,誰是小徒弟,不是單憑考試成績來確定的。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與品德行為,把他們粗線條地劃分成四大類:優秀、良好、一般、較弱。然后,采取學生自愿建組與教師適當調整相結合的方法,把全班學生按照優秀一般,良好較弱的座位調好。同位之中,一個成績優秀些,是為小師傅;一個成績比較弱,就是小徒弟。這個小師傅的主要職責是教會這個小徒弟學習,督促、管理小徒弟學習常規,培養小徒弟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小徒弟不但要接受小師傅的學習指導,更重要的是要和小師傅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