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學實踐個人總結

教學實踐個人總結

2024-08-01 閱讀 3637

20**年教學實踐個人總結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說的很是恰當。

在參加工作的兩年里,學校的領導及同志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的課堂教學從生硬到熟練,也讓我增加了對教學工作的熱情,對課堂的探索,對整個職位的重新定位。

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積累經驗,研究課程,改進教學方法,使每堂課程都飽滿精練。在我自己的努力和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我的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過去的兩年中,我能結合《綱要》,不斷探索、研究、領會其中的精神,樹立了新的教育觀念,尊重每一個孩子,能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可發展、可探索的環境,并不斷將新的理念與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實際行為中。

能堅持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樹立“學生主體”的觀念;能留心觀察每一個孩子的行為表現,善于捕捉孩子的尋常時刻,并加以正確的分析、判斷,不斷提高自身觀察記錄的能力;能認真做好家長工作,及時將學生的在校情況反饋給家長,使每個家長安心工作;能據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制定好各類計劃,及時的記錄好反饋信息;能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經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當然,在這過程中我不斷尋找自己的不足,不斷充電,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完善自己,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在本學期中,我不斷研討教學方式方法,并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嘗試。素質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師都要不斷提高業務素質。為此,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我積極向其他教師們學習,努力實施創新教學,積極發揮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真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

抓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探究性學習方法真正為教師們所掌握并靈活運用。注意發展學生的能力,強化好奇心,啟發學生敢于想象,勇于質疑,鼓勵學生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求同思維、求異思維,努力開發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的創新建立在此基礎上。搞好創新,積極實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探究性教學的主體。

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培養興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們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認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改革教法,注重學法。變滿堂問式教學為學生自由發展式教學。教師加強學法指導,給學生學習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艱辛與喜悅。教師適時加以點撥,迸發學生好學的火花。

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布置與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考核是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每個教師必須執行的崗位規范,也是學校教學管理的中心內容。工作的實踐使我們認識到,教學管理是一項多系列、多層次、多因素的常規性工作,但絕不意味著陷入繁雜瑣碎的事務性管理,也絕不意味著拼力使犟的一味蠻干,而是要使教學管理講究科學,遵循其自身規律,努力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計算機教學工作,我的教育理論水平有了進步,課堂教學能力也有了提高。但也存在不足,今后會立足實際,開拓進取,不斷前進。

篇2: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通過教學活動讓孩子語言和情感得到發展

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如何通過教學活動,讓孩子的語言和情感得到發展。

發布者:唐莉莉

一、以富有情趣的語言,調動幼兒的情感。

“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幼兒教師要形成優良的情感品質并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從某種角度看,教學活動其實也是一種藝術表演,只是其形成程度與歌舞、戲劇不同而已。如同演員一樣,幼兒教師要在教育教學這個舞臺上感動幼兒,教師得先感動自己,這是幼兒教師需要練就的內功。沒有這種內功或內功不足,就難以真正教書育人。而要提高情感素養,就要在語言方面下點功夫,因為幼兒教師的語言有吸引力或聲情并茂的導入,或抑揚頓挫的過渡,或富有啟發性的提問,都會使教學活動增添韻味。

二、把握教材內涵,激發幼兒的情感。

情感是幼兒后天接受教育的產物,因此幼兒情感的形成有很強的可塑性。在教學活動中,幼兒的情感往往是教師引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為原動力,而這種原動力是引起他們情緒共鳴的基礎,它能激發幼兒高昂的情緒。如:在故事《小紅帽》的教學中,我采用了邊敘述故事邊讓幼兒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發展幼兒的思維,扣住幼兒的心弦,激起幼兒學習探索的愿望。在這次教學中我設置了三個問題:(1)小紅帽走在樹林里的時候忽然發生了一件什么事?(2)小紅帽看見有許多美麗的鮮花,接著她會干什么?(3)奶奶從門縫中看見了大灰狼她是怎樣對付大灰狼的?孩子們在這樣的提問引導下,唧唧喳喳地討論聲此起彼伏,活動氣氛越來越活躍。他們紛紛發言,各抒己見,深切地感受故事情節。喚起了孩子們的想像,激發了他們的情感。

三、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指導幼兒表達情感。

幼兒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常常受到無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維等特點的左右,對任何新異的事物的出現都能引起極大的興趣而集中精力。如果單靠教師一味的灌輸,幼兒一個勁兒地學,是很難提高語言教學效率的,也很難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是認識興趣,有興趣就容易接受,有興趣就能抗拒干擾,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我采用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參與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做到“寓教于樂,寓學于玩”,指導幼兒表達情感。

四、和諧師生氣氛,產生感情共鳴。

教學活動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課堂上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教師的語言、表情都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幼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感必須是積極的、肯定的,只有教師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較好地從整體上把握活動過程的重點和難點之間的聯系,用自己的情緒去帶動、感染幼兒,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教師親切的態度是誘發幼兒良好情感的紐帶。在語言教學中,我常常采用的口頭表揚、掌聲鼓勵等方法,向幼兒表達教師對他們的關愛、鼓勵。如:對本不太舉手的幼兒偶爾舉手后我會說:“*X今天舉手了,從今天起他想成為一個動腦筋的孩子了。”對不肯講故事的幼兒,當他講了一個簡短的故事后,我會說:“*X的故事講得好極了,小朋友們都喜歡聽。”……教師一句貼切贊美的語言,一個贊許的眼神都可以使幼兒增強自信,有時還可以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新的開端。我班的陸幽思小朋友就是一個在教師贊許和鼓勵下成了一個愛動腦筋、愛舉手的孩子的。師生間的親密融洽性無疑為開展教學活動取得了一條溫馨的情感之路。

教育是充滿感情、充滿愛心的事業。沒有感情是蒼白無力的教育。由此可見,現代教育十分重視情感教育,迫切需要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投入。所以,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注重在活動上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

篇3:結合自己教學實踐從整合角度寫作教學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整合的角度談談寫作教學

發布者:鄧宣盛

寫作教學的整合必須要解放學生。把學生從單一的學校生活和課堂學習解放出來,幫助學生打通學校和生活、課內和課外、學科之間的壁壘,讓學生主動地親近自然,走向社會,主動積極地進行多角度,多范圍地學習、思考。把學生從機械沉重的作業負擔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讀好書,讀自己喜歡的書,把課外閱讀作為一種需要和習慣,用閱讀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把學生從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解放出來,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放飛,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光和心靈去感受、體驗,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兩外,降低寫作的門檻,不要給學生過多的束縛,讓學生自由地表達也是非常重要的。做好正確的引導。從小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尊重他人,對自己說過的話,寫過的文字要負責任。要鼓勵學生說真話,說實話,說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對于有些因為文字的表達形式,導致表達的效果受到影響的文章,不能因為文字的形式就全盤否定整篇文章,而應該幫助學生對文字進行修改,讓學生從小就養成重內心,重內容,注重表達真情實感的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