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浦中心完小秋多媒體教學工作總結
市浦中心完小20**年秋多媒體教學工作總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如今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我校已經于20**年秋季完成了全校所有教學班的班班通工程,建立了電子備課室,并對所有教師進行了多媒體操作培訓,讓教師都能夠盡快熟練地操作使用。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我們對我校教學測評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也對教師、學生進行了座談、走訪。我們驚喜的發現,我們的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在座談會上,教師們紛紛談了自己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后的感受,五(1)班zz老師說:“自從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后,在數學教學中許多原本抽象模糊的東西都能夠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和認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氣氛活躍了,教學變得更輕松了,效果明顯提高了。”四(1)班z老師說:“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后,教師掌握了更多的教學資源,語文教學中的趣味性明顯得到了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我們在走訪學生的過程中,四(3)班段陽洋同學興奮地對我們說:“現在的課堂真是豐富多彩,學習起來既有趣又輕松,容易讓我們記住所學的知識。”
的確如教師和學生所言,多媒體輔助教學豐富了教師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提高了我校的教學質量。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還會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優化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讓所有教師從中受益,讓所有學生從中受益。
市浦中心完小教科室
篇2:中小學多媒體教學績效評價體系設計
關于中小學多媒體教學績效評價體系的設計
東豐縣黃河鎮中育小學許野王連丹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中小學教育過程中對多媒體的應用也在不斷深入。基于此,中小學多媒體教育的評價的研究也越發引人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在研究教學績效評價已有的相關成果基礎上,參考信息化課堂績效評價體系,綜合目前中小學多媒體教育的特點,提出了符合中小學多媒體教學特性的多媒體教學績效評價體系。研究首先對教育績效、教學績效評價、中小學多媒體教學特點做了分析,并在此分析基礎上闡述了中小學多媒體教學績效評價的基本內容和評價的具體指標,并據此提出兼顧理論性和實用性的多媒體教學績效評價體系,從而切實推動多媒體教學的深入發展。
關鍵詞:中小學;多媒體教學;績效評價;評價體系;
1教學績效評價
教學是為實現教育目的,以課程內容為中介進行的教和學相統一的共同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按照一定的目的及要求,通過各種方法進行交流、交往,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形成完善的個性品質和思想品德,以實現人類社會發展對個體身心發展要求的統一。教學評價是依據一定的客觀標準,對教學活動及其效果進行客觀衡量和科學判定的過程。教學評價是在已定教學目標前提下,對教與學行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教學是教育的主要渠道,而教學評價對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學評價在教育評價中也是居于核心地位。教學評價有診斷、激勵、調節和促進教學的作用,它對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客觀的分析,分析現有教學的優劣,是教學發展與改革的導向。
績效評價是依照預先確定的標準和評價程序,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按照評價的內容和標準對評價對象的能力、業績進行考核和評價。績效評價強調對效果效率的考核,并評定達成效果過程中的投入因素。傳統教學評價只關注教學效果達成,而不注重教學效果達成中教學投入的評價,將教學投入摒棄不談而單方面看教學效果,這樣的評價使得評價結果不夠客觀全面。績效技術應用到教學評價中,綜合考慮教學效果的達成程度、教學資源的配置及教學過程的安排,全面客觀地對教學進行評價。
教學績效評價將其他對象加入到評價系統中,與傳統教學評價相比,教學績效評價在評價主體、評價手段等方面有所改進。在評價主體上,傳統教學評價的主體主要是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效果的實現,評價的結果注重的是純粹的教學目標達成和學生知識獲得程度,雖然在改進的教學評價加入了情感態度的評價,但是從文獻中看來,其應用并無太多的實效。教學績效評價的主體除了教學目標實現程度和教學效果外,還包括教學資源的配置與運用效果、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策略實現程度及關系績效。教學資源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教學評價中,對教學資源關注較少;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教學資源中支撐教學的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如多媒體教學中,如果沒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的支持或是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設備經常出故障,這樣多媒體教學將難以進行;如果沒有校園網的建設及相關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網絡虛擬學習就只能是空談。教育信息化不斷推進,進而實現信息化教育模式后,
教學對教學資源更加具有依賴性。教學績效評價充分尊重教學資源的地位,對教學資源的配置和運用進行客觀的評價。教學資源評價的提出是教學績效評價與傳統教學評價最顯著的特點,教學資源的評價主要包括人力資源評價和物力資源評價,而對物力資源的評價是教學績效評價相對于傳統教學評價的一個新的側重點。物力資源的評價是十分有意義的,教學資源的配置與運用加入教學評價才能使教學評價的結果更加完整,如果僅僅從教學的最終結果角度評價,容易使人們簡單地只注重結果而加大教學投入,這樣無疑將造成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及資源的浪費與閑置。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賴于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過程的安排包括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策略的實施及師生之間的交互,好的教學效果得益于教學過程的優化,在教學評價中對教學過程的關注可以預期看到教學的效果。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教與學生學兩者之間的配合互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除了完成教與學這倆基本活動外,還需要有促進彼此活動的精神意識,教師以職業道德、敬業精神、關愛學生等充分尊重學生的發展,學生應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使得教學活動雙向互通,并具有小組協作的精神與意識以促進小組成員的發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這一互助活動是關系績效的一個范疇。在教學績效評價中加入關系績效因素可以充分調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助活動,促進教學的活動的開展及優化教學過程。教學績效評價將資源的配置與運用及關系績效考慮評價之中,即注重教學資源對教學活動的作用及對最終教學結果的影響,又關注教學活動過程中兩個主體之間的相互促進,從物力與人力雙方面完善教學評價,亟待通過對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及關系績效的激發,優化整個教學過程的安排,進而促進達成最終的良好教學結果。教學績效評價對教學資源的評價可以促進教學資源的優化重組,為教學資源的開發提供依據。
篇3:多媒體教學應盡量避免問題
多媒體教學應盡量避免的問題
江蘇省興化市開發區中心校許扣鎖
摘要: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有著巨大的優勢,它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運用不當,比如下載照搬現成的教學課件,過量使用多媒體,一切依賴多媒體,為用多媒體而用多媒體,用多媒體代替傳統板書,多媒體代替教師的主導地位,課件不實現共享等,就難能充分發揮它的優勢,反而會產生一些負面之效。所以,對于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們每個教師在進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應該盡量避免。在任何時候,我們必須不脫離教學實際,而去注重多媒體實效性,嚴格依據學科特點,科學使用,真正讓多媒體服務于我們的教育教學,才最為關鍵。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避免問題
多媒體教學是指運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設備展開教學,把影像、動畫、聲音、圖形、文字等各種信息綜合在一起以傳遞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①它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實踐也證明,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確實存在巨大優勢。不過,在多媒體廣泛應用過程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太過夸大其教學功能,出現了一些錯誤的傾向,導致教學效率事與愿違。我是一名初中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發現下面幾個問題應該是多媒體教學應極力避免的。
一、下載照搬現成的教學課件,無的放矢
如今,互聯網技術已經普及。可以這樣說,無論何種優秀的教學課件,網絡上幾乎應有盡有。殊不知,課件制作其實是一項細致繁瑣的工作,制作者首先要洞悉教材、準確抓住教材知識點,才能由繁到簡,由抽象到具體,突破時空限制,把教材文字轉化成學生易于接受的語言、圖片、視頻等;其次,什么時候該插入圖片、什么時候該播放影音、什么時候該出示文獻,教師在實際制作課件、課堂應用課件時必須成竹在胸。所有這些,教師如果不去研讀教材,挖掘素材,原創性地制作自己的課件,而是圖方便、圖省事去直接從網上下載,無的放矢。結果,盡管課件優秀,但想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依然不是一件易事。
二、過量使用多媒體,喧賓奪主
中學一堂課就短短的45分鐘,因此,多媒體呈現的教學內容必須冗長。這一點尤其表現在視頻材料的選擇上,假如一段視頻播放了四五分鐘后,還沒有切入教學主題,就足以說明視頻沒有準確把握住重點與難點,那就應該果斷放棄,另辟蹊徑;其次,圖片也不能過量使用,對于一個教學問題,只需選取一兩張典型、代表性的就行。如果太多,則會分散學生注意力,樂而不學。因此,整堂課都用多媒體一而再,再而三,高密度地呈現課件,那這無疑便是喧賓奪主,也和以前教師用語言“填鴨式”的滿堂灌無什差別。
三、一切依賴多媒體,一損俱損
教師備課時,要有兩手準備:一要制作多媒體課件,二還要備教材,備學生,形成相應的文字教案。事實上,教學中偶然事件難免發生,比如電腦故障,乃至停電等。這時,多媒體課件根本無法使用,如果教師單純準備了一個多媒體課件,缺少文字教案,再不怎么熟悉教材,課基本就難繼續進行,即便勉強支撐下來,效果也可想而知,真的是一損俱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