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中學音樂組工作總結:打造藝術品牌放飛音樂夢想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度中學音樂組工作總結:打造藝術品牌,放飛音樂夢想
我們七十六中學是**市的熱點學校,也是甘井子區的藝術教育示范學校,以“尊重教育”為立校之本,學校確立了“尊重,為師生的科學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尊重學生主體,深入開展藝術教育工作,現將我校音樂教育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傾力打造藝術品牌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音樂教育教學工作,全力打造學校藝術教育品牌----“一團兩隊”。一團是“春曉”民樂團,近120名學生參加。兩隊是合唱隊和健美操隊,各有幾十名學生。為此,我校專門制定了《**市第七十六中學藝術教育工作規劃》,并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藝術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從開始招生到集中上課,從樂器購買到服裝準備,從日常訓練到大型演出,校長都親自過問。對于藝術團隊的學生,校長親自關心校內、外生活,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尤其是“春曉”民樂團,是學校下大力氣打造的品牌團隊。該團學生近90%是上初中之前沒有樂器演奏基礎。為了培養學生的藝術特長,在藝術熏陶中潛移默化地培養氣質,學校特地聘請了**市一流的專業教師,負責指導學生弦樂器、吹奏樂器、打擊樂器的演奏。在這一項上,學校每年都會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增添設備、聘請校外藝術指導教師,支持學生外出表演。
在宗蓮鳳老師的精心組織指導下,在外請指導教師的悉心指導下,學生進步很快,在較短時間內就能將一首難度較高的樂曲演繹得有聲有色。民樂團在市區比賽上屢創佳績。
不僅如此,音樂藝術教育對學生的熏陶作用是看得見的,它不僅提高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對學習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年和20**年畢業生中,民樂團考出了600分以上的好成績的學生就占了全團成員的50%,這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音樂使人聰慧”的觀點,最起碼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學生,告訴家長,學音樂可能會耽誤時間,卻并不耽誤成績。
二、專家引領,廣吸博納為我所用
學校鼓勵我們繼續學習,努力為教師的學習創造條件。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自主、互助學習等形式,不斷提高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為藝術教育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校充分利用區教研員下校指導的機會,誠心誠意虛心求教。有時也會主動邀請專家到我校指導,教研員和本校教師進行同課異構;我們三位音樂老師還參與了杜軍老師的《中學音樂課節奏訓練教學策略的研究》課題研究。在研究中,虛心向杜老師學習,結合理論審視自身的教學實際,并將學習所得應用于日常教學實踐,積極進行“集體研究、同課異構”活動,研究水平和教學水平都有了長足的提高。老教師宗蓮鳳在區里有較高的知名度,青年教師也小有名氣。
三、聚焦課堂,體驗音樂帶來享受
在創建特色學校的過程中,我校開設民樂團、健美操、合唱等拓展型校本課程,并在教學計劃、教學人員、教學時間等方面一一落實。音樂教育是人的全面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對學生身心諸方面都發揮著積極影響。我校嚴格執行課程計劃,保證開齊開足課程,即使是初三也不例外。音樂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在學校深入開展教學研討活動。教學中要求每位教師都要認真制定學期教學計劃,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注重細化教學過程,充分發揮40分鐘效益,讓學生在音樂課上能放松一下繃緊的神經,同時也能讓他們提高審美情趣,享受音樂帶來的優雅享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師保護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經常激發他體驗學習快樂的愿望”。在教學中,我們上課都很賣力氣,經常用肢體語言帶動學生的情緒變化,讓其更深刻地體會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與情緒。同時引導學生自己用動作去表現、感受音樂,使他們的思維在動作的支配下處于興奮狀態,從而引出情感共鳴,使其升華并激發出藝術創新。所以學生是很喜歡上音樂課的,有時因為考試或有事調不開課,耽誤一兩節課學生都很遺憾。
四、苦練絕活,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要想擁有一支過硬的團隊,必須有一支信念堅定、業務精湛的藝術教育隊伍,因為這是進行藝術教育的基礎,也是藝術教育實效性的重要保證。我們組共有音樂專職教師3人,學歷均達到本科。
學校要求我們音樂教師除注重上好專業課外,自己要有一技之長,要具有培養學生藝術特長的能力和意識。老師們經常在上完課、備完課之后,苦練基本功,而且還要有個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絕活,我校的音樂教師個個學有專長,宗**老師的琵琶、古箏,王**老師薩克斯,張**老師的鋼琴、聲樂,都算得上出類拔萃,讓學生心服口服,而這些絕活,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指導學生課外活動,都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
學校制訂了藝術教師考核條例,把指導藝術興趣組活動和取得成績作為重要的工作評定項目,有力地調動了教師積極性。宗**老師指導學校民樂團多次在市區民樂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三位老師指導的班班有歌聲屢次獲得區第一名;
五、搭建平臺,放飛學生心中夢想
為了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品質,共同營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我們學校會組織各種活動,為學生搭建藝術平臺,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學校每年一屆的校園文化藝術節作為學校的傳統節日,在張揚學生個性、促進學生鍛煉上提供了重要舞臺。器樂比賽、各班大合唱比賽、相聲小品大賽、集體舞比賽、主持人大賽等,精彩紛呈,學生展示出的才藝、氣質、自信受到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高度稱贊。去年我們就搞了以“歌頌黨、歌頌祖國、宏揚民族精神、和諧校園生活”為主題的“紅五月藝術節”班班有歌聲歌詠比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賽熱情,充分展示了我校“謹慎養德,刻苦治學”的校風和中學生朝氣蓬勃、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表演水平也令人嘆服。
學校是傳播文化的主陣地,但學校的文化不僅屬于校園,更應服務于社會,學生在服務社會的同時,體驗生活、品味人生,提升自我、鍛煉自我。幾年來我校堅持文化為社會服務的宗旨,讓學生更多的走出校園、走向社區、走進社會,將更多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思想傳播于社會。學校民樂團參加了椒金山街道在金家街公園舉辦的社區文藝匯演,高水平的表演贏得了到場領導和觀眾的熱烈掌聲;學生的歌聲飄揚在社區舞臺上,學生的笛聲回蕩在社區的街道上,學生的身姿活躍在六一兒童節的聯歡會上……通過參加活動,學生了解社會,得到鍛煉,豐富自我,贏得自信,回報社會,樹立了社會責任感。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我校精心構建的藝術教育發展戰略,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春曉》民樂團排演的《好日子》在市區器樂比賽中連續奪得一等獎,并代表**市參加遼寧省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獲得二等獎;20**年中小學慶祝gg開放三十周年器樂比賽中獲一等獎,在甘井子區教育局組織的連續三屆藝術節比賽中,我校的班班有歌聲、集體詩朗誦、戲劇、曲藝比賽、校園集體舞等諸多比賽項目中均獲團體一等獎,中學舞蹈比賽中獲得優秀獎。
沒有歌聲的校園是沉悶的,沒有舞動的校園是寂寞的。是音樂藝術給我校帶來了生機、帶來了希望。我們堅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加努力,為我們76中,也為整個甘井子藝術教育打造一片充滿希望的天空。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實驗校區小學音樂組教研期末工作總結
我們音樂組在學期中,大家互幫互助,團結拼搏,每一位老師對待工作都勤勤懇懇,認真負責,努力完成學校交給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在教學上,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以創新的,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藝術為手段,通過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發展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文化素養,陶冶高尚情操.。現將本學期的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制定好教研計劃
根據學校的和各自的教材內容要求,制訂出個人的教學計劃,科研課題計劃,及本教研組的,并在日常教學中嚴格執行.全組教師積極參與學校課題組的課題研究工作,認真完成各自所承擔的工作.每位教師都注意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
二、認真備課,優化課堂
教研組內還通過“一課三磨”、“一人一課”暨骨干教師展示課的教研活動等活動來進一步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本學期10月份,教研組參加了總校組織的一課三磨的活動,由舜湖校區的徐清老師和周欣虹老師分別執教了《游子吟》和《夏日的雷雨》,全體音樂老師積極參加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組內每位老師都進行了“一人一課”教研活動。每位老師都能按時參加,活動中認真鉆研教材、分析教材、人人都能積極發表意見,提出自己最佳的教學,互相討論研究,共同進步。我們抓住每一次學習機會。通過這次同題研課活動,所有音樂老師對音樂教學有了更深的體會,無論是歌曲的把握,還是情感的表現,都有了新的思路,對上好每一節音樂課充滿信心。
三、認真對待校極、區級各種活動
每次學校有活動,總能見到我們團隊中的老師發揮各自的強項,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排練一起出謀劃策,出點子,互給意見。輔導學生吳江區第八屆“吳風越韻”讀寫節“普通話、吳江方言、英語口語”比賽。認真上好興趣班課程,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愛好、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展現風采,張揚個性。
今后,本教研組將繼續抓好抓緊教研工作作為深入開展課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開創教研工作的新局面。
附本學期師生獲獎情況:
金巧良老師獲吳江區**年度校外教育優秀輔導員稱號;
楊雯祥老師獲吳江區第八屆“吳風越韻”比賽中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篇3:音樂組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贏在起跑線上
音樂組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贏在起跑線上
各位領導、評委老師們:
晚上好!工作以來,我一直從事音樂專業生的綜合課和二胡課的教學。20**屆畢業的專業生是我在一中所帶的第三屆高考專業生,總共16人,上二本線共14人,上線率達到88%,20**年整個湖南專業生的二本線上線率不到30%,其中所帶的三個二胡學生盧洋、盧丹玲、方思緣,分別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湖南師大、華南師大、南通大學,教學效果得到同仁的肯定和認可。下面,我就這屆學生的教學經驗和總結談幾點不成熟的體會,希望能與大家共勉。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很大的個性差異。一律用同一模式、同一個進度進行教學,很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實踐證明,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實行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這個方面我把二胡教學、音樂綜合教學、情感交流分開來談談自己的教法與體會。
一、二胡教學
二胡演奏是對技術要求很高的表演藝術,拉奏二胡必須靠扎實過硬的技法來支撐,必須經過多年持之以恒的技法訓練,才有可能表演出完美的二胡曲,高中兩年半的二胡學習時間相對來說是非常短暫的,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再結合考試的要求,有系統的分階段的進行教學。
高一第一學期,加強學生演奏姿勢和基本功的訓練;這三個二胡學生中,唯一一個有二胡基礎的是盧洋,盧洋高三時是黃道洪年級主任班上的學生,記得第一次見她拉琴拉的是一首《山村變了樣》,我聽完之后說:“你要從頭學,你以前走的路是不正規的,這樣學下去一輩子也拉不好,一定要從基本功開始學起。”她當時是怎樣一種演奏狀態呢?左手持琴時,大臂抬很高,使左臂處于緊張而不自然的狀態。右手運弓不平穩,弓子提老高,也很緊張,我讓她右手拿弓子找拿筷子的感覺,左右運弓找左右送東西或推拉風箱的感覺,快分弓找用扇子扇風的感覺,左手持琴找抱東西的感覺,我讓她把日常生活中的運動原理運用到二胡學習中,盡量追求自然、放松的演奏狀態,為了使她的演奏姿勢得到解決,高一第一學期拉了一學期的《月夜》。《月夜》這首作品的速度很慢,但對左右手基本功的要求很高,只有做到“強而不噪,弱而不飄”之后,才能把作品中江南月白風清的美麗夜景表現出來。學完《月夜》后,盧洋深有感觸的說:“現在我才體會到什么才叫拉二胡。”以至她在后面的學習中都很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在穩中求進,所以,高考時她的二胡主專業打了83分的高分,湖南每年高考主專業最高控制分是85分,對于考生來說能上80分就不錯了。
高一第二學期,主要進行情感培養,讓學生學習具有不同地方音樂風格的樂曲和演奏技法,以及拉大量的經典民歌和優秀的創作歌曲,使學生逐步感受到音樂的美、旋律的美、二胡音色的美。對于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學生背譜演奏,從中背記大量的音樂語匯,這對學生把握音準、學會連貫歌唱的演奏大有好處;
高二第一學期至高三第一學期,主要學習高考作品和培養學生應付考試的能力。學生在高中階段只有兩年半的專業學習時間,在這兩年半的時間里,除了學習文化和專業外,還要學習音樂表演的技術技巧。這三個二胡學生中,最怯場的就是方思緣,她來自農村,父母離異,長期跟外婆生活,可能受家庭環境影響,總是害怕考試和演出,記得在高二第一學期的專業期末考試中,平時拉的很好的一首曲子,結果考試時拉的亂七八糟,連譜子都忘記了,考完以后我問她怎么回事,她哭著說:“我一坐到前面,手就發抖,腦子里一片空白,好緊張。”我安慰著說:“沒事,就一次考試,我們以后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就好了,藝高膽大,平時還要加強曲子的熟練程度和基本功的訓練。”為了幫她加強舞臺演奏的心理控制,讓她盡可能的參加一些演出活動,比如,參加一中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常德市的“三獨”比賽、長沙市的“敦煌杯”二胡比賽等等一些活動,在不斷磨練中使她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有幾次我到文化班上音樂欣賞課時,讓她在課前給學生演奏高考作品《秦腔主題隨想曲》,學生的歡呼聲和掌聲增強了她得自信心,以至后來她都笑著對我說:“付老師,這首高考曲子我已經拉的倒背如流了,你讓我倒著拉我都不怕。”
二、綜合教學
綜合教學分視唱、練耳、樂理三門課程的教學。作為一個年輕老師,我在加強自己專業學習的同時,還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長補短,使自己能夠快速成長。在綜合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我感受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知識的擴展必須是建立在基礎知識之上,最差的學生能夠把握住五、六十分的基礎分,我覺得也是不錯的,高考也不會失誤。我把這三門課程分開來談談我的體會。
視唱教學:我強調學生應該多唱,多練習,要求學生必須運用科學的視唱方法,做到“五到”,即“眼到、心到、口到、耳到、手到。”一、眼到,讓學生看一看曲譜的調號、拍號,以及出現的各種記號;二、心到,通過看,讓學生想一想這首樂曲是什么調,應該用什么速度去唱,對旋律的起伏,力度的對比應該如何處理;三、口到,讓學生把曲譜準確的,有表情的演唱出來;四、耳到,讓學生唱的時候注意用耳朵聽自己唱的音準、節奏、速度是否正確;五、手到,讓學生邊唱邊打拍子,注意拍點的準確性,借助手的動作把握好速度的快慢和節拍的強弱。
練耳教學:我把練耳教學分三步進行。首先,加強模唱的訓練,模唱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每堂課中我都先讓學生用“啦啦”模唱單音、音程、和弦、節奏、旋律,一般來說,模唱旋律音程較容易,而模唱和聲音程較難一些。所以我常對學生說:“唱的出,也就差不多等于聽得出,如果你不能把音程的兩個音模唱出來,那就先別急著考慮聽辨其它的東西,而是先練習模唱。”其次,加強音程與和弦的聽記,音程與和弦的訓練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兩者的訓練可用同一方法。在聽音程與和弦時,最重要的是抓住低音,把低音聽準了以后再聽性質,這時即使無法把其他音記下來,單憑低音和性質也可以輕松地將和弦和音程準確無誤的寫下來。所以音程與和弦的性質聽辨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長期堅持這樣訓練,學生才能具備準確聽辨、聽記音程、和弦的能力。再次,加強學生節奏和旋律的交叉訓練,在教學中,節奏和旋律的聽記是學生難邁的又一門檻,其主要原因是對節奏型比較模糊,針對這一問題,我會先讓學生用口念出節奏,再根據所念的用手打擊節奏,對于有一定難度的節奏,我就進行慢速式的分解示范,學生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就可以掌握最基本、最常見的節奏型。熟練掌握了節奏型,旋律聽記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就好像在節奏型上聽記單音一樣簡單。通過節奏和旋律的交叉練習,不但能使學生的練耳水平飛速提高,而且對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樂理教學:基本樂理是音樂學科的一門基礎理論課,也是各大院校音樂招生考試中的一門必考科目,就基本樂理的高考教學談一談個人的見解。首先,教師要在全面系統備課的同時研究高考,有所側重。俗話說的好,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要成為一名能夠勝任高考教學的音樂教師,就必須進行全面、系統的備課。例如,不同院校樂理考核內容的深淺程度也不一樣,專業音樂學院的樂理考試肯定要比普通師范院校的難許多。拿湖南省高考來說,音樂中常用的記號和術語,這一知識點是每年必考的,考題基本不會重復,而且都是在器樂演奏和聲音作品演唱時常見的一些問題,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另外,音程、和弦、調式調性分析和寫調式音階這些內容每年也都是必考的,而且題目越出越活。其次,教學活動要理論聯系實際,要善于積累題目。樂理中的很多概念比較抽象,例如“調式”的概念:“以其中一個音為主音的若干音按照一定的關系構成的組織形態。”單看這句話,學生是很難理解的,我所采用的方法是先讓學生背熟這個概念,然后再通過對音樂作品調式調性的分析來理解這句話。所以說,理論的學習要和做題同步進行,學習樂理知識不是為了單純的考試,而是為了應用。通過做題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延伸,更重要的是能夠看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找到學習中的不足和欠缺之處。再次,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課后復習鞏固、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學生只有課后認真復習,才能有效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另外,獨立完成作業不僅是讓學生杜絕抄襲,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拋開書本,切實掌握例題中的方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三、情感交流
我有三點體會:一是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雖然由于每個學生在家庭環境、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及性格特征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但教師在尊重學生的這些差異的同時,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因此,無論何時何地,我都做到了平等地了解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對癥下藥”,因勢利導。二是要注意批評學生的語氣。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給予充分肯定,同時有計劃地指出他們演奏中的錯誤,且用非常溫和的語氣講:此處如能唱的更流暢一些就好了。學生們很樂于接受這種語氣,很快就能糾正錯誤。三是重視與家長和班主任的溝通。有的家長認為小孩子學習專業耽誤文化學習,動不動就提出不搞專業,在這種情況下,我常常與家長溝通,給他們講小孩子本身學習的情況和我們老師平時管理的情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要求他們與我一道共同教育孩子在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心境。專業教師還要加強與班主任溝通,及時了解專業學生在班級表現和學習情況,不讓專業生給班級管理帶來麻煩。我常強調學生要做到兩點,一是,強調學生要有自覺性,不能給班級扣分。二是,強調學生不能影響整個班集體的成績和榮譽,在學校的前后20名評價中,不能老當班級后20名。專業生的管理和教學,還需我們專業老師與班主任一起齊抓共管,建立一套有利于專業生的評價制度和管理制度,讓藝術得到更好的發展。
總之,對專業生的音樂教學,應當作為一種情感教育,更應注意“讓藝術教育化、讓教育藝術化”這一理念的延伸和滲透。只有不拘泥于技術范疇的教學,才會有利于學生音樂思維,以及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的良性發展。從而贏在起跑線上,收獲豐碩的果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