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中學第二學期高三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

中學第二學期高三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

2024-08-01 閱讀 5864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中學**年第二學期高三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要迎來新高考下的最關鍵的一次選考,所以在本學期必須要完成《人物》、一戰和必修一、二選考內容的復習內容。因為本學期高三段老師的人事有所變動,所以在10月14日選考之后有可能還要做好班級銜接工作。上學期結束時,所有班級都已經完成《人物》第四單元的教學,所以本學期開始要從《人物》第五單元開始復習。《遺產》《人物》和一戰在之前和接下來的復習中主要以學案形式開展非常詳細的復習,所以也是明年4月份學考前的最后一次復習,不會在之后或下學期再進行復習,只在綜合卷中做隨機復習。

二、學情分析

高三段三段共8個學考班級。有些老師學生來自高三段的2、3、5、6、7、10、11、12、13的九個不同班級。所以學生的情況是參差不齊的,對教學工作展開有一定難度。有兩個還是三個行政班,教學工作相對好開展。

三、教學目標

爭取在選考中讓學生取得好成績。

四、提高質量措施

1.運用好學案,落實學生基礎知識。針對《人物》和《遺產》兩本書的教學。必修三冊的教學,具體怎么展開還有待商榷。

課前發,課堂講。

2.強化學生做選擇題的能力,提高選考考成績。因為選擇題在學考中占60%。

每節復習課設計適當選擇提,當堂做,當堂講。

3.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范性。

每一兩個專題復習結束后,進行一次測試。

4.布置并督促好學生課后背誦歷史知識的,加強和班主任的合作。

五、備課組活動安排

如集體備課、公開課、專題討論、曬課、磨課等等的活動時間、主題、主講人、參與人員等

(要有體現新課程學習、理念、選修課開發的內容,建議安排在專題學習中)

1.集體備課安排

時間

(第幾周、星期幾、第幾節)

地點

課題

主講人或主備人

參加人員

第3周周一下午第3或4節

歷史組辦公室

10月份選考前教學進度安排

王x

王x、盧*、謝*

第5周周一下午第3或4節

歷史組辦公室

第一次世界大戰

盧*

王x、盧*、謝*

第7周周一下午第3或4節

歷史組辦公室

選考仿真

謝*

王x、盧*、謝*

第11周周一下午第3或4節

歷史組辦公室

10月份選考后教學進度安排

王x

王x、盧*、謝*

第13周周一下午第3或4節

歷史組辦公室

第二次世界大戰

盧*

王x、盧*、謝*

第15周周一下午第3或4節

歷史組辦公室

必修一選考內容變式訓練

謝*

王x、盧*、謝*

2.公開課、聽評課安排

時間

(第幾周、星期幾、第幾節)

地點

課題

主講人或主備人

參加人員

第5-6周

高三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課異構)

盧*

盧*、謝*、王x

第5-6周

高三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課異構)

謝*

盧*、謝*、王x

第5-6周

高三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課異構)

王x

盧*、謝*、王x

六、教學進度及考核安排表

教學進度及考核安排表

周次

內容

課時

備注

預備周

(8.22~8.28)

人物三、四單元檢測1、馬克思2、溫州市模擬考2

5

1(8.29~9.4)

模擬考校對2、列寧1.5、*1.5

5

2(9.5~9.11)

*x1.5、詹天佑1、牛頓1.5

4

3

(9.12~9.18)

愛因斯坦1.5、人物五、六單元檢測1、人物總測試1-2、中秋節放假

3-4

9.15周四、中秋節

4

(9.19~9.25)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持久1、瓦解1、后果1

4

二戰測試

5

(9.26~10.2)

巴黎和會、凡爾賽體系與國際聯盟、華盛頓會議、維和嘗試、國慶放假

4

10.1日周六

6

(10.3~10.9)

一戰檢測

2

3、4、5、6、7放假,8、9補周四、五的課

7

(10.10~10.16)

選考練習、迎接選考

3

專題二、三測試

國慶放假

8

(10.17~10.23)

是否有秋假

秋假

9

(10.24~10.30)

中國古代王朝的監察體制c

中國古代的世官制、察舉制與科舉制d

清朝的邊疆政策c

必修一專題一單元檢測

4

10

(10.31~11.6)

左宗棠收復***b

八七會議的召開和會議內容b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及其意義b

解放區土地改革的內容及意義c

必修一專題二、三單元檢測

4

11

(11.7~11.13)

*七屆二中全會的主要內容和意義c

“一國兩制”理論創新的意義c

必修一專題四、五單元檢測

5

12

(11.14~11.20)

古希臘文明產生與發展的自然和社會條件c

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b

必修一專題六檢測

4

校運會、期中考試

13

(11.21~11.27)

《王位繼承法》b

責任內閣制的形成及作用c

聯邦制的權力結構c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內容b

《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b

德國與法國政體的異同c

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d

必修一專題七檢測

5

家長會

14

(11.28~12.4)

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b

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c

必修一專題八檢測、《遺產》檢測

4

15

(12.5~12.11)

二戰復習、檢測

5

16

(12.12~12.18)

“德國分裂”、“朝鮮戰爭”、“古巴導彈危機”b

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c

必修一專題九單元檢測

4

該周內容機動

17

(12.19~12.25)

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關系c

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c

必修二專題一、二單元檢測

5

18

(12.26~1.1)

報刊、影視業的發展b

互聯網的逐漸普b

必修二專題三、四單元檢測

4

1.1日是周日

1.2日放假

19

(1.2~1.8)

英國政府適應工業社會發展需要多采取的措施b

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的主要表現b

必修二專題五單元檢測

4

元旦放假

20

(1.9~1.15)

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表現b

英國、法國經濟發展的新變化b

必修三專題六單元檢測

4

21

(1.16~1.22)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內容與影響b

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與影響c

斯大林模式c

戈爾巴喬夫改革c

必修三專題七單元檢測

5

1.21日農歷二十四

備注:①如學校另有事安排,順移。

②必修三冊開始復習時,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還有待商榷。

③如果按照行事歷上的進行,有可能來不及復習。

七、教科研成果評比、選修課開發計劃

積極參與教科研成果評比和選修課開發。

高三歷史備課組

組長:王x

**年08月25日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中學歷史備課組工作總結

有的人會認為我的文采沒別人好、我沒別人那么有內涵,我工作總結寫差一點沒事。其實,不是這樣的,寫工作總結不是寫作文、也不是寫詩,不要你寫得那么有深度。如果你想寫一份好的工作總結,就上制度大全吧,下面是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工作總結的相關內容,想知道更多信息,或者是有什么疑問,可以登錄工作總結網。

本學期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在校領導、教導處的直接領導下,在全組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歷史備課組活動按時、有序召開,時間是每周三,每位老師都積極準時參加,進行集體備課,共同探討如何上好每一堂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比較好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現小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樹立現代教育的觀念

學校安排經常組織老師對新課程標準、課改理論進行學習,使老師初步把握新課程的基礎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內涵,并充分利用每周一下午的備課活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研討、分析教材。做到課堂教學的完全公開,逐步形成了互相觀摩、積極研討的好氛圍。學校的公開課活動比較多,所以給我們老師一個很好的相互學習的機會,也促進了新課改研討氛圍的初步形成,使教師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認識到更要細心專心全心去做好學好新課程改革。

(二)科學規范常規管理,保證素質教育全面實施、促進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

1、備課方面:積極開展“備、上、說、評、寫”為形式的“常規教研”活動。全組教師都能在深入地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基礎上,認真寫好規范、詳細的教案。

2、作業布置方面:本組老師都能按要求布置作業,導航和填充圖冊,并要求在課上嚴格、獨立、認真、保質、保量完成。

3、抽查識記情況:每節課上新課之前,先檢查上節課的知識識記情況,讓學生“溫故而知新”,更好地進入下一堂課的學習。

4、聽課方面:積極承擔學校開展的研討課任務,老師還承擔學校研討課;本組老師按規定完成聽課任務,經?;ハ嗦犝n,互相探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并進行有目的地評課。

(三)抓好課題研究,提高課題研究質量

教學形式疑問化和開放化。通過創設教學情景,設計程序式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逐步進行探究發現,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一些新問題,向學生介紹問題的條件,指導學生觀察、分析,而不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讓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得出結論,教師及時點評小結,指出最佳途徑,揭示正確的規律和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訓練化。教學本身就是通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掌握技能,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認識、理解、練習、再認識、再理解、再練習......。最后達到熟練的過程。

(四)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在取得一些成績的同時,我們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這里我們提出幾個思考:如何讓教師更新知識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如何讓教師盡快地轉變觀念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起主體作用,而教師只在課堂上重視引導點撥?如何加強學科之間的滲透?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歷史,在歷史學習中又能感覺到無限的快樂?如何讓學生既能鍛煉能力,又能在考試中成為名副其實的“不倒翁”?這些問題將是我們今后工作的方向。

總的來說,本學期備課組活動豐富多彩,各位老師統一協調行動、共同合作、共同配合,取得較好成績,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努力,爭取取得更大的飛躍。

工作總結范文大全(一)

工作總結范文大全(二)

篇3:淮秦中學高一歷史備課組期中工作總結

淮秦中學高一歷史備課組期中工作總結

一、期中考試分析:

本次考試為區統考,試卷難度適中,題型為學測題型。

1、成績方面:總平均分:73分單科最高分:90為高一(1)zz高一(2)zz高一(6)zz。合格率92.7%,優分率24.2%。選擇題平均得分58,而非選擇題得分只有15分。值得表揚的潘同同老師所帶班級成績尤為突出。

2、存在的問題:

①學生課堂質量有待提高

②基礎知識記憶不牢固

③語言歸納能力欠缺

④材料題分析能力不足

⑤審題是關鍵,學生審題能力不強

⑥書寫不規范,答題不分條理。

三、后段教學措施

1、很抓基礎知識的落實。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把知識要點和教師補充的相關知識點落實到教材上,這樣使集中注意力,課堂聽課效果提高,同時便于以后的積累與復習。通過課堂提問及時反饋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利用前兩分鐘,朗讀、背誦前一天所學要點內容,上課后提問,發現問題再講解、強調。每一單元學完之后,要求學生列出單元知識體系表,前幾個單元老師完成,之后由學生自己動手,整理歸納。

2、注重課堂、自習的教學效率。課堂上要求學生紀錄整理,隨時提問反饋。自習課明確學習任務,做作業或練習冊,比如做練習冊時明確到具體某頁某題,然后當堂反饋檢查。

3、加強解題能力的訓練。本學期采取了多做基礎題,以題帶基礎知識的做法。每課一練一評,題量是7-8個選擇題,一個很基礎的非選擇題,做到小步子快反饋。每單元過關,如果發現學生出現錯誤較多的知識點,再講解、強調、錯題重做。適當做稍難題,提升能力拓展視野。

4、培養答題技巧和規范答題。教會學生審題:單項選擇題教會學生抓材料和問題的關鍵詞,關注肯定項和否定項。非選擇題,教會學生提煉材料,找要點結論,注意時間斷限。

5、注重史學基本理論和史觀教學。例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原理內容及運用;全球化、現代化、文明史觀等史觀。

6、在期末考試前制定了詳細的復習計劃,把主要知識點按復習日期列表,下發到每個學生手中,強化學生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