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學下半年歷史教學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中學**下半年歷史教學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狀況分析:
高一高二學生的基礎較薄弱,對歷史的認知能力一般,高三選考學生基礎也不夠夯實,總體來說,教學復習都有一定難度。
2、教材簡析:
高一歷史以學考內容為主,著重掌握基礎知識點。高二歷史以選考內容為主,著重學習選修課的人物史和遺產史,以及一戰史和必修選考內容。高三歷史以選考內容為主,對于專題史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才能高屋建瓴。對于選考內容,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對高一必修內容的宏觀掌握及對歷史史實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知識建構。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歷史選修課的學習探究,除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外,還要重視對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歷史進程,正確認識歷史發展過程中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辯證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重點工作: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夯實知識基礎,穩步提高學習成績
四、具體措施:
1、做好高一必修內容的復習及落實掌握,放慢講課速度,讓學生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2、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綱化教學,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有的放矢。
3、抓好課堂效率,擴大提問范圍,關注每一位學生,觀察學生上課狀態;上課力求精干、實在;上課要求每個人在教材上做好筆記,課后進行知識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識的鞏固,注重課后反饋,每節課后完成練習,每個單元結束后,進行總復習和考核,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6、注重授課語言的精確,準確適用以下詞匯“了解”“掌握”“重點學習”“知識遷移”
教學進度安排:
高一
周次
教學內容
1
介紹高中歷史學習方法、必修一專題一(上)
2
必修一專題一(下)
3
必修一專題二
4
必修一專題三
5、6
前三專題復習鞏固
7
必修一專題四
8
必修一專題五
9
專題四五復習鞏固、專題六(上)
10
必修一專題六(下)、必修一專題七
11
必修一專題八
12
必修一專題九(上)
13
必修一專題九(下)
14
必修一復習鞏固
15
必修二專題一
16
必修二專題二
17
必修二專題三
18
必修二專題四
19
必修二專題五
20
期末考試
高二
周次
日期
內容
預備周
8.22-8.28
回顧必修內容
選修4:《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1
8.29-9.4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康熙帝》
2
9.5-9.11
練習校對
《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
3
9.12-9.18
《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
中秋節放假
4
9.19-9.25
《英國革命的領導者克倫威爾》
《美國國父華盛頓》
5
9.26-10.2
《一代雄獅拿破侖》
練習校對
6
10.3-10.9
國慶節放假
《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
7
10.10-10.16
《圣雄甘地》
浙江省普通高中學考選考
8
10.17-10.23
秋假放假
9
10.24-10.30
練習校對
《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人馬克思》
《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列寧》
《新中國的締造者*》
10
10.31-11.6
期中考試
11
11.7-11.13
期中試卷分析
《中國gg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x》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近代科學之父牛頓》
12
11.14-11.20
《20世紀的科學偉人愛因斯坦》
選修4:總結
選修6:《世界文化遺產的由來》
《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13
11.21-11.27
《雄偉的金字塔群》
《雅典衛城和奧林匹亞遺址》
《古羅馬城的建筑藝術成就》
《佛羅倫薩的文化遺產》
14
11.28-12.4
《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
練習課
《世界建筑的奇跡萬里長城》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5
12.5-12.11
《世界屋脊上的布達拉宮》
《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宮》
《瑰麗的夏宮――頤和園》
《古色古香的平遙古城》
16
12.12-12.18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練習課
《古雅的昆區》
《昆曲的拯救和保護》
17
12.19-12.25
殖民罪惡的見證――戈雷島
德國法西斯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
練習課
選修6:總結
18
12.26-**.1.1
選修6:練習校對
復習
**年元旦放假(按國家規定執行)
19
1.2-1.8
復習
20
1.9-1.15
期末考試;市中職學生學業水平測試
高三
周次
日期
內容
預備周
8.22-8.28
必修三專題五、市統一模擬考
1
8.29-9.4
必修三專題六、七、八
2
9.5-9.11
試卷練習校對、人物史復習(主抓基礎知識點)
3
9.12-9.18
人物史復習(主抓基礎知識點)、中秋節放假
4
9.19-9.25
文化遺產復習(主抓基礎知識點)
5
9.26-10.2
文化遺產復習(主抓基礎知識點)、試卷練習校對
6
10.3-10.9
國慶節放假、試卷練習校對
試卷練習校對,把握考試節奏
7
10.10-10.16
自主復習、浙江省普通高中學考選考
8
10.17-10.23
新一輪復習:中國古代政治
9
10.24-10.30
中國古代經濟
10
10.31-11.6
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科技
11
11.7-11.13
近代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12
11.14-11.20
近代中國民主革命
13
11.21-11.27
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近現代社會生活
14
11.28-12.4
近現代中國思想理論成果
15
12.5-12.11
新中國成立、現代民主政治和祖國統一
16
12.12-12.18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
17
12.19-12.25
雅典民主政治和羅馬法律
18
12.26-**.1.1
復習
**年元旦放假(按國家規定執行)
19
1.2-1.8
復習
20
1.9-1.15
期末考試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上學期高一歷史教學計劃
20**-**上學期高一歷史教學計劃
黃流中學王卓
新的緊張而又忙碌的一學期又開始了,這是新課改第一站,為了能夠有效進行新課程教學,為取得優異成績奠定堅實的基礎,特制訂了如下幾點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剛剛進入高中,對于歷史的學習還停留在初中的認識水平。在他們的概念里,歷史是副科,開卷考試,考試題的思維量不大,平時的學習時間就是給語數外理化。
2、教材分析:
高一歷史主要是學習歷史必修1。屬于中外古今政治發展史,采取的是模塊化設置,每一單元既有相對獨立性,又有一定聯系,再加上增加了古代世界政治史,學生和老師都相對生疏,更應該重點把握。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歷史課程學習,擴大掌握歷史知識的范圍,深入地了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會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認識歷史和現實問題,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樹立不斷完善自我、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和關注民族與人類命運的人生理想。
高一上學期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完成歷史必修1教學,讓學生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了解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強化“忘記歷史就等于被判”的認識。
三、具體措施:
1、摸清學生情況,培養學生中的積極分子。讓學生改變初中對歷史學習的觀念,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2、抓好課堂效率。上課力求精干、實在。上課要求每個人做好筆記,課后進行知識整理,定期檢查筆記情況,將做得很好的作為樣本展出。
3、抓好課前預習及課后及時鞏固。落實每個人的作業,昨夜實行輪流當面批改,做到每次當面批改三分之一以上。單元復習和考試落實到個人,完善課前檢查和評估。
歷史教學,計劃
篇3: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為了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配合好學校的各項工作,進一步落實貫徹好教育教學方針,制定了如下的教學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歷史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實,大多數學生課堂上缺少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不注意知識點的整合,缺乏歸納分析能力,這些都是教學的不利條件,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改善。
二、教材內容分析
《歷史》八年級下冊,內容主要包括了中國現代歷史部分,歷史時空跨度大、歷史問題高度概括、具有歷史現實感和社會實踐性、滲透了較強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歷史》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史發展線索,設置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建設有***主義”等五個學習單元,概述了20世紀后半葉中華人民在前進道路上歷經的兩次歷史巨變,反映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和gg開放、走有***主義道路的歷史發展過程。
三、教學任務和目標:
1、八年級下冊歷史教學,力求向學生傳授中國現代歷史基礎知識,基本線索,讓學生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歷史人物的歷史功績,了解現代中國基本國情,認識新中國的建國史、探索史、發展史、外交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
2、繼續傳授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學會歸納整合歷史知識,學會從眾多歷史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揭示歷史規律,開啟聯想和想象,自主探究,從學會到會學。
3、通過中國現代愛國史實,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社會主義國情教育,領袖人物的開拓教育,民族團結教育,使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具有創新和開拓才能,掌握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的本領。
四、具體措施
1、本學期繼續以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為己任,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增強學生素質、思想、培養能力,按質按量完成教學教育任務,使學生掌握中國現代時期的的歷史。
2、重點學習前五個單元的內容,為中考打好基礎。
3、認真鉆研課標、教材、教參;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每一個導學案,上好每一堂課;耐心輔導學生,教書育人。
4、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發現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
5、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6、積極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深入學習教學理論,搞課題研究,積極撰寫論文,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
7、優化課堂教學。嚴抓紀律,采用多種教法,如討論、評論、閱讀、自學等方式,啟發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和學會學習和做人。
五、教學資源的開發:
利用學校圖書室、網絡及其它媒體開發教學資源,相關歷史背景資料、影片等播放給學生觀看,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對歷史資料的理解。
附: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
11、2課
23、4課
3第一單元復習
45、6課
57、8課
6第二單元復習
710、11課
812、13課
914、15課
10第三單元復習
11期中考試復習
1216、17課
13第四單元復習
1419、20課
1521、22課
16第五單元復習
17期末總復習
18期末總復習
19期末總復習
20期末總復習
21期末考試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