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基本建設工程項目月度驗收制度

基本建設工程項目月度驗收制度

2024-08-01 閱讀 9018

為保證工程質量,促進施工安全,加快工程施工進度,縮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造價,協調建設各方關系,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使工程項目盡快發揮應有的投資效益,特制定基本建設工程項目月度驗收制度。

1、參加單位、驗收時間及牽頭單位

(1)、單位:工程、計劃、技術、監理、建設、施工、綜合、財務等有關部門。

(2)、時間:每月25日左右。

(3)、牽頭單位:基建科。

2、月度驗收的內容

(1)、工程進度:工程量、工作量、形象進度。

(2)、工程質量是否達到設計文件及合同約定的要求。

(3)、工程現場管理資料是否規范、齊全(包括建設單位管理資料、施工單位的技術資料及監理單位的管理資料)。

(4)、工地文明施工情況

3、驗收程序及辦法

采用匯報與現場查看相結合的辦法。在聽取建設單位匯報后,實行分組驗收、集中講評,并提出相應的要求和建議。

4、月度驗收情況作為本月工程結算的主要依據。

5、執行第八章第五條規定(aq1055―*)

篇2:建設工程材料檢查驗收管理辦法

1、建設工程材料(包括鋼材、工廠配置的鋼制卷管、鋼筋、焊條、高強螺栓、煙囪用耐酸膠泥、水泥、黃砂、石子、商品砼、預制砼構件、墻體材料和管道、門窗、防水材料等)的質量,對確保電廠安全可靠和經濟運行具有決定性意義,必須十分重視,按各方相應的職責和責任層層把關。

2、建設單位、施工承包商應當采購具有生產許可證或者建設工程材料準用證的建設工程材料;應當采購符合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的建設工程材料;如果工程設計對建設工程材料的使用有配套要求的,應當采購符合設計要求的配套材料。

3、施工承包商必須按照工程設計文件要求、施工技術標準和合同約定,對建設工程材料進行進貨檢驗和質量檢測。檢驗應當有書面記錄和專人簽字,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建設工程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1施工承包商自行檢測建設工程材料,應取得相應的資質;未取得相應資質的,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4、監理單位應當審查建筑工程材料供貨商的資質,并監督、檢查施工承包商對建設工程材料的質量檢測;未經監理工程師簽字認可的建設工程材料不得在建設工程中使用或安裝,施工承包商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1監理單位須檢查進入現場的主要建設工程材料的采購、入庫、保管、領用等管理制度及其執行情況。監理人員參加進入現場的主要建設工程材料和構配件的檢驗。

4.2用于工程的主要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時施工承包商應按4.6條核查無誤后,填報“主要建設工程材料供貨商資質報審表”和“主要建筑工程材料報審表”并按國家、行業和地方有關規定提供正式的生產許可證或準用證,出廠合格證和材質化驗單及試驗報告,經監理單位審查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建設工程材料進場使用前施工承包商要按驗收標準復驗,這些證件應經監理單位復核;經復核不合格的建設工程材料,不具備上述證明的建設工程材料嚴禁用于工程。

4.3建設工程材料質量抽樣、檢驗項目和方法,應符合國家和行業的有關規程、規定等要求。

4.4用于重要結構、水工結構等的材料,如混凝土、設備安裝二次澆灌砂漿、防水材料、防腐蝕材料、絕緣材料、保溫材料等,應按有關規范要求,經現場抽樣試驗合格并經監理單位審批同意后才能使用。

4.4.1如直接從生產廠進貨,須提供生產廠加蓋紅章的正式質量證明書(印章清晰可辯),以及生產許可證或準用證的復印件。

4.4.2如從中間商進貨,須提供準用證、資質證書復印件,并在生產廠質量證明書的復印件上用文字說明原件的存放處并簽字、蓋章。

4.4.3如進貨數量僅為質量證明書數量的部分時,供應商應在質量證明書中說明貨物的批號和數量,并簽字、蓋章。

4.4.4以上各文字說明要求字體工整、清晰,用黑色簽字筆書寫。

4.5質量證明書內應包括:生產廠名稱、產品名稱、規格與型號、訂貨單位、發貨日期、數量、合同編號、質量證明書編號等。

如材料為鋼材還應增加:牌號、批號或爐罐號、表面形狀。

質量證明書中的檢驗項目應與現行有關規定的要求相符合。

4.6建設工程材料到達施工現場,施工承包商須制定倉庫管理細則,實行有序管理,按相應的規定分類、分批存放,并加標識區分。標識的內容應完備、字跡清晰、固定牢固,并根據質量證明書的有關內容對實物進行核查(包括根據相關標準對實物進行外觀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與供應商聯系。

4.7對不需要復檢的建設工程材料由施工單位填報《主要建設工程材料供貨商資質報審表》、《主要建設工程材料報審表》,連同生產許可證或準用證以及材料質量證明文件或合格證一并報送監理單位審批。

4.8施工承包商對建設工程材料的檢驗應根據有關規程、規范進行,必要時在征得建設單位同意后,監理可進行平行檢測。如檢測結果與施工承包商的檢測結果相符,則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否則、費用由施工承包商承擔。

4.9按照有關規程.規范及合同要求復檢的建設工程材料,監理單位將派有相應資質的見證人員與施工承包商一同取樣(見證人員在取樣同時應核查實物外觀),并送交經監理單位確認的檢測機構復檢。

4.10復檢報告的檢測項目必須符合現行標準、規程的要求,并與供貨商提供的材料試驗分析報告的檢測項目相同。

4.11進口鋼筋除應復檢力學性能及工藝性能外,如用于焊接應增加化學成分分析檢驗項目,具體要求按《進口熱軋變形鋼筋應用若干規定》處理。

4.12水泥復檢的審批原則按商品砼用水泥復檢的規定執行,即10日內進貨同廠家、同品種、同標號不超過400噸為一驗收批。

4.13對時效較強的材料或材料因保管不善質量可能發生較大變化時,按有關規定或視具體情況增加抽樣頻率復檢。

4.14承擔建設工程材料復檢的檢測機構由監理單位確認,并有權對其進行不定期抽查。如發現檢測數據失準或因弄虛作假致使檢測數據失實而有損公正性,監理單位有權向有關部門反映或直至取消其承擔材料復檢資格。

4.15施工承包商應制定建設工程材料跟蹤管理制度,施工承包商材料供應部門和質量監督部門應建立建設工程材料跟蹤管理單。建設工程材料跟蹤管理單應包括:材料生產廠家、材料名稱、牌號、規格、到貨日期及數量、表面形狀、廠家生產許可證或準用證及質量證明書編號、廠家試驗結果、復檢結果、監督管理部門意見、擬用單位工程及結構部位名稱與數量。倉庫和施工班組應嚴格按照建設工程材料跟蹤管理單的要求發放和領用,防止錯發和誤用。

4.16施工承包商提供的任何建設工程材料的字體、印章必須清晰可辯,如重要內容字跡不清,監理單位有權拒絕受理。

5、本規定不代替“驗規”上規定的施工承包商在建設工程材料進場使用前的驗收要求,如復驗、抽檢、出廠證明的復核等。

6、建設工程材料的質量應由材料承包商負責。任何通過檢驗用于工程的建設工程材料均不減輕材料承包商的責職。

篇3:建設工程竣工驗收監督程序(深圳市)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監督程序(深圳市)

一、核查竣工驗收條件,提交竣工驗收資料,確定竣工驗收時間

1、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前,應對竣工驗收條件、初驗情況及竣工驗收資料(房建工程附件3、市政工程附件4)進行核查,核查合格后方可進行組織竣工驗收;

2、由建設單位提交竣工驗收資料(房建工程附件3、市政工程附件4),送達“竣工驗收聯系函”(提前5個工作日,附件5);

3、收文窗口(深圳市龍崗區工程質量監督檢驗站A409室)核對竣工資料完整性后,確定竣工驗收時間,發出“竣工驗收聯系函復函”(附件6)。

注:建筑工程進行竣工驗收須具備以下條件:

①完成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

②有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③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材、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試驗報告;

④有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

⑤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

⑥有重要分部(子分部)中間驗收證書;

⑦有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檢查和檢測報告;

⑧初驗時建設各方責任主體提出的責令整改內容已全部整改完畢。

二、竣工驗收監督

質監機構對竣工驗收的組織機構、驗收程序及驗收標準的執行情況及評定結果進行監督;商品住宅工程的竣工驗收監督還應執行《商品住宅逐套檢驗核查程序》(附件1)。

(一)驗收組織機構檢查

1、竣工驗收組織機構必須包括下列人員:

①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及相關管理人員;

②監理單位:項目總監及相關專業監理人員;

③設計單位:項目設計負責人及相關專業設計人員;

④施工(含分包)單位:項目經理及相關專業施工技術人員;

⑤其它有關單位(如檢測鑒定單位):項目負責人及相關技術人員。

2、參加竣工驗收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并備齊委托手續:

①項目經理及項目總監應與施工許可信息相符;

②設計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應與設計文件信息相符(負責人變更時按③項執行);

③建設單位及其它有關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證明書、法人授權委托書及項目負責人任命書。

(二)驗收程序檢查

根據有關規定,工程完工后,首先在施工單位自驗合格的基礎上,經勘察、設計單位檢查符合勘察、設計文件的要求后,再由監理單位組織竣工初驗,經初驗合格后,最終由建設單位組織施工、設計、監理等單位進行竣工驗收。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

1、施工單位提交的《工程竣工驗收申請表》(GD3013)或市政工程《竣工報告》(市政施管-4);

2、勘察單位提交的《勘察文件質量檢查報告》(GD3005);

3、設計單位提交的《設計文件質量檢查報告》(GD3006)

4、監理單位提交的《工程質量評估報告》(GD3004或市政監-26);

5、竣工驗收會議程序。

(三)驗收標準的執行情況及評定結果監督

1、執行標準:

①竣工驗收必須執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及其配套的各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及設計文件相關要求。

②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a.單位(子單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質量均應驗收合格;

b.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

c.單位(子單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關安全和功能的檢測資料應完整;

d.主要功能項目的抽查結果應符合相關專業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

e.觀感質量驗收應符合要求。

2、工程實體質量監督抽查:

①執行強制性標準檢查:

重點核查與安全和使用功能相關強制性條文,如公共和居住建筑的無障礙實施情況、兒童活動場所的欄桿構造、宿舍建筑的樓梯及走道總寬度,上方有陽臺的住宅公共出入口防護、住宅窗臺防護措施、門窗工程安全玻璃的使用、鋁合金窗的限位及防脫落裝置等;

②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及設計文件執行情況檢查:

重點抽查與社會投訴熱點、安全和使用功能、建筑節能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及設計文件執行情況檢查,如《廣東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技術措施二十條》、《深圳市商品住宅建筑質量逐套檢驗管理規定》、《深圳市建設局關于加強建筑門窗質量管理的通知》、《深圳市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檢測暫行規定》、《關于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規定》等。

③主要功能抽查:

重點抽查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項目,如防水工程的淋(蓄)水試驗、給水管道的壓力試驗、建筑電氣的漏電測試檢測或接地電阻測試、通風空調的漏風量測試或溫濕度測試等;(對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進行抽查、試驗。例廁所、陽臺潑水試驗,浴缸、水盤、水池盛水試驗,通水、通電試驗,排污主管通球試驗及絕緣電阻、接地電阻、漏電跳閘測試等。)

④觀感質量抽查

三、竣工驗收通過

1、當竣工驗收發現問題時,監督機構將責令有關單位進行整改或者重新組織竣工驗收。

2、竣工驗收中發現的問題經整改合格后,建設單位應當組織施工、設計、監理等單位檢查確認,提交《工程竣工驗收整改意見處理報告》GD3SZ002(附件11)。

3、符合下列要求時,竣工驗收通過:

①竣工驗收資料齊全;

②竣工驗收組織機構有效;

③竣工驗收程序合法;

④執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及其配套的各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及設計文件相關要求,符合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驗收合格的規定,工程實體質量經監督抽查合格或發現的問題經整改合格。

4、竣工驗收通過時間應當以竣工驗收發現的問題整改合格或重新驗收符合要求之日為準。

5、建設單位應當在竣工驗收通過之日起1個工作日內將竣工驗收的相關

記錄及文書等資料提交質監機構備查:

①《工程竣工驗收報告》(GD3015、市政備-1);

②監理單位發出的“整改通知書”;

③經有關各方簽章的《工程竣工驗收整改意見處理報告》GD3SZ002(附件11)。

四、竣工驗收備案

1、房屋建筑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并取得節能、燃氣、消防、電梯專項驗收合格證明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后,方可投入使用;

2、我站將在竣工驗收通過后3個工作日內,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交《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報告》;

3、建設單位應當在竣工驗收和節能、燃氣、消防、電梯等工程驗收合格后15日內,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

五、竣工驗收流程圖(附件2)

六、注意事項:

(一)、參加竣工驗收組織機構及人員需符合下列規定,否則驗收程序無效:

1、根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規定:

第3.0.3.3參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各方人員應具備規定的資格。

第6.0.4建設單位收到工程驗收報告后,應由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含分包單位)、設計、監理等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單位(子單位)工程驗收(本條規定單位工程質量驗收應由建設單位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組織,由于設計、施工、監理單位都是責任主體,因此設計、施工單位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及施工單位的技術、質量負責人和監理單位的總監理工程師均應參加驗收)。

(二)、建設工程經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否則按以下規定處理:

1、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

第十六條:建設單位收到建設工程竣工報告后,應當組織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有關單位進行竣工驗收。建設工程經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①未組織竣工驗收,擅自交付使用的;

②驗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

③對不合格的建設工程按照合格工程驗收的。

2、根據《深圳市建筑市場主體不良行為記錄公示與處理辦法(試行)》規定:

第731條:將未經竣工驗收或竣工驗收不合格的工程投入使用的將進行不良行為記錄公示與處理,建設單位及企,業負責人各扣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