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中心學校一對一結對幫扶工作計劃

中心學校一對一結對幫扶工作計劃

2024-08-01 閱讀 9178

中心學校“一對一”結對幫扶工作計劃

根據《東方市教育局“一對一”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和工作安排,進一步提升我校的辦學水平,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努力改變我校滯后的現狀,減小我校與城區學校的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使我校在結對幫扶的這個平臺上得到更好的發展,現結合我校的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認真學習支援學校在學校管理、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文化建設、學生管理、班級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理念及科學管理辦法。認真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工作思路,精細管理措施,為我校的長足發展奠定基礎。

二、成立幫扶領導小組

為加強對結對幫扶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機構成員如下:

組長:李德梅(校長)

副組長:翁啟家(常務副校長)、王志(副校長)、吉振榮(副校長)

成員:陳澤忠(教導主任)、符文周(教導)、陳文科(語文教研員)、麥其榮(數學教研員)、符波(語文教研員)、文東平(數學教研員)、趙少偉(工會主席)、吉明(總務主任)、翁克武(總務副主任)、劉彬精(政教處副主任)、羅有能(資料員)、符永真(報帳員)、符華(少先隊輔導員)、各班班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行政辦公室,負責策劃安排,聯系組織結對幫扶的相關事宜。

三、結隊學校:東方市鐵路小學

四、主要目標

1、學習支援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思想,結合我校實際,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日常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2、學習支援學校常規管理辦法,打造一支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努力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

3、吸收支援學校在學生管理、班級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促進我校相關方面的工作。

五、階段劃分及任務

1、學習宣傳教育局幫扶文件,制定東河中心學校“一對一”結對幫扶計劃。(1月至2月)

2、交流學習階段(3月至6月)主要任務有:

①、學習支援學校辦學理念及常規管理辦法,觀摩優秀的教案、作業批改、單元章節過關,學困生轉化,聽課記錄以及優秀課件、輔導資料和習題等,更新我們的觀念,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不斷的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取得教育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

②、觀摩支援學校建設,進一步發揮我校功能室的作用,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手段,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和水平。

③、觀摩支援學校的公開課、示范課和教研活動資料,以推動我校高效課堂的實施。

④、圍繞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每人寫一篇觀摩感言。

3、對照反思階段(7月至8月)主要任務有:

①、結合學習,對照自己平時的工作,深刻反思,每人寫一篇自查材料,認真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分析原因,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②、制定個人結對幫扶工作計劃。

③、開展調查問卷,結對幫扶你最需要那些方面的幫助。

4、整改互動階段(9月至10月)主要任務有:

①、結合問卷中我校教師最需要幫助的問題,請支援學校給予指導。

②、每人完成一節教學設計和支援學校老師交換意見。

③、每人制作一節課件和支援學校老師交換意見。

④、邀請支援學校為我校師生上示范課。

⑤、我校教師上公開課請支援學校教師點評。

5、總結提升階段(11月至12月)主要任務有:

①、結合自己在幫扶中所學知識,每人完成一節教學設計。②、結合自己在幫扶中所學知識,每人制作一節課件。

③、整理與支援學校老師交流的內容,寫一篇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④、寫一篇結對幫扶總結。

六、相關要求

1、各中層、老師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結對幫扶工作,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

2、按時參加活動,表現應積極踴躍。

3、要按時段劃分中的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

4、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主動向支援學校老師學習請教。

5、在學習過程中做好筆記。

篇2:城鄉教師支教結對幫扶計劃教學總結

城鄉教師支教結對幫扶計劃教學總結

自我們龍門鎮中心學校與海口市英才小學建立結對幫扶關系以來,我校開展了多層面、多形式的交流合作,使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課堂管理以及個人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一、課堂教學方面

1.教師互訪,取長補短。

自開展活動以來我校多次組織教師到英才小學聽課學習,每次校長都親自帶隊。英才小學也按照計劃定期由領導帶領優秀教師到我校指導實際教學、開展教研活動、專題講座,通過這樣頻繁的互訪和取經,我校的課堂教學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教學展示,提升能力。

**年10月24日,海口英才小學一行9人在謝立可校長的帶領下,到我校開展課堂教學交流活動。黃華芳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精彩的展示課,黃老師新穎的“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精湛的教學藝術,全新的教學理念,讓我們耳目一新。我深深地知道,“看戲容易作戲難”,對新觀念、新方法我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歷練才能成長。此次活動中,我也上了一節展示課,上課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如謝校長指出的學生唱讀現象比較嚴重,分角色朗讀概念不清楚等等。大家也就此給我提出了很多建議,沿著謝校長和同事們指明的方向,經過這段時間的改進訓練,我班學生的朗讀能力已有明顯提高。

二、課堂管理方面

1.從鎮壓對立到走進心靈。

剛接手一年級時,我總以為只要用命令的口氣便能讓這些“小不點”乖乖地歸順于我,可是事情往往并不是盡如人意。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個比較好動調皮的學生,常常喜歡在上課的時候搗亂,擾亂秩序、打斷老師上課的思路。我班就有這么一位學生,遇到這種情況我往往會停下來嚴厲地批評他。他的自尊心比較強,久而久之就對我有了敵對情緒,你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恰好符碧玲老師的《走進一年級的孩子》專題講座好比一場春雨,及時給了我啟示,知道這種沒有藝術的批評教育方法勢必造成學生反感,不

會有好的教育效果。后來,我不再當面訓斥他了,而是走近他、關心他、了解他,有時還找他談談心。慢慢發現他其實也是個熱心的孩子,給他機會他對班里的事情還是很關心的。再后來我就安排他當了小組長,幫老師收發作業,還經常創造機會表揚他,如今的他已是我的好幫手了,課前還能帶著同學們讀書呢,每次遇見總能聽到他陽光爽朗的問候聲。這就是愛的力量,賞識的魅力!

2.從筋疲力盡到輕松快樂。

實驗以前我沒有運用小口令來調控課堂的習慣,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制力差,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課堂紀律很難維持,往往一節課下來老師就已經筋疲力盡了。現在用課堂口令,上課輕松了許多。課堂口令對課堂紀律的維持和課堂氣氛的活躍真的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當學生討論過于混亂或過于吵鬧的時候,一喊口令:“小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