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綜備考經驗總結反思
(一)得文綜者得天下
文科綜合總分300分,從這幾年的高考情況來看,200分以上即為高分,今年的河南省文科狀元文綜244分,我們實驗高中的文科綜合的第一名夏文聰,234分。以英二為例,文綜200分以上的學生共有11人,這11位學生全部達到一本線。重視文綜,提升文綜,是高考能夠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保障。
(二)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在文綜備考中,基礎知識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對基礎知識的重視與夯實,貫穿于高考備考的始終,絕對不是一輪重視基礎,二輪、三輪抓能力就可以忽視基礎了。
最常規的辦法往往都是最有效的辦法,抓默寫、抓背誦從高三開學一直堅持到高考結束,每次默寫必改正,每次默寫一定要以成績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重視默寫、重視背誦、重視基礎。默寫的內容可以是概念,可以是簡答題,也可以是知識體系,在高考之前要求每兩天過一遍課本。
(三)能力訓練,強化提升
1、選擇高質量的訓練題是前提。最好的訓練題:一是歷年高考真題,尤其的近五年的全國卷的高考真題。從高考真題中可以總結出高頻考點、低頻考點,總結出主觀題的答題格式,總結出最常見的采分點是什么等等,所以對高考真題一定要上升到戰略的高度進行研究。二是各地的一檢、二檢試卷。這些試卷往往都是經歷幾個月的時間反復打磨出來的,比較貼近實際,比較接近高考的命題難度。去年用的最好的兩本資料一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這本書的側重點在高考真題方面,分版塊進行整理,在一輪復習的時候,結合對基礎知識的鞏固使用。二是《金考卷》系列,在一輪之后使用,這本書選擇的都是各地的最新的一檢、二檢等試題。
2、文綜是一個整體,高考各科對一個學生而言更是整體,所以備考時一定要有整體概念,課堂一定要高效,盡量在課堂上解決問題,不要占用其它科的時間!
3、關鍵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建立一種系統長效的備考機制,不能朝令夕改,重難點要突出,同時嚴格要求,做好檢查!
4、文科類的內容,該背過的必須背過,決不放松要求,不要被能力忽悠,記憶力是一個人最核心的能力!
5、客觀題最能拉開差距,主觀題改卷要嚴格按照高考的標準進行,不能隨便給分,要精講精練!
篇2:讓信息技術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插翅添翼
讓信息技術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插翅添翼
甘肅省民勤縣北街小學景愛榮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在新課程背景下開設的,是新課改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它以其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等特點,給教育從內容與形式上都注入了活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而信息技術手段又具有載體多樣化、節奏緊湊化、方式主體化等特征。為激發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具有很大的優勢。因而信息技術的運用,能為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插翅添翼
一、巧用信息技術,使活動形式靈活多樣。
綜合實踐活動必須以活動為主要的開展形式。因受時空和條件的限制,好多綜合實踐活動都無法使學生在活動中去實踐,綜合實踐活動課也就成了走過場,做樣子,沒有實質的訓練意義。為使綜合實踐活動盡可能地開展得有聲有色,并且收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就要巧用信息技術。如在“無處不在的廣告”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圖片、錄像,還通過一些軟件下載、集中整合的方式,將五花八門的廣告視頻展現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教給他們方法,讓他們通過各種方式開始本次綜合實踐研究活動。這樣一來,同學們有的通過網上查詢了解了廣告的起源、定義、種類、形式等;有的下載了古代廣告形式的相關圖片;有的觀看了很多廣告視頻;還有的將自己創作的廣告詞發布在班級QQ群、博客、網上聊天室等地方與同學、老師交流信息。從而拓寬了“活動”領域和學生的思想空間,使他們從中擷取到了更多的素材,獲得了更多的體驗和感受,加深了對活動主題的認識,提高了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要求。如果沒有一些現代媒體的參與,學生的實踐活動就會單調乏味,他們的智慧,才能的施展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妙用信息技術,使活動主題生動有趣。
綜合實踐活動不同于一般的游藝活動。它是一個主題性很強的活動,活動主題的確定應基于學生自身的興趣。而多媒體技術具有聲情并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特點,集文字、聲音、圖像、色彩于一體。它在處理圖文、動畫、視音頻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視聽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在活動中,教師如果借助多媒體“形、聲、光、色”的特征,將自然現象、社會生活,形象、生動、直觀、快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就可以增長他們的見識,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引發他們對自然、社會、自我三者之間相互聯系的整體認識,從而激活他們的思維,催化他們的心理,使他們在有趣的發現和思考中選定活動的主題。如有一次,我用數碼相機拍下了這樣一組照片:小朋友亂折柳枝、踩踏草坪、亂扔果皮食品袋,街道邊垃圾成堆,河面上雜物漂浮等等。然后利用powerpoint配上文字和符號,制成課件。在“向往綠色家園”的活動課上,當一幕幕真實的鏡頭再現在同學們眼前時,什么話都不用多說,教室里的沉默已經說明了一切。接著我便啟發思考:要改善生存環境,要改變家園面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臟、亂、差的現象,你認為需要解決哪些問題?怎樣解決?學生馬上便確定了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題:有的提出了如何解決亂倒垃圾的問題;有的提出了如何保護綠化的問題;有的提出了如何做一個文明市民的問題等等。在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靈活地運用多媒體,盡情發揮自己的特長,開展好主題研究活動,擅長繪畫的,通過電腦繪畫表達主題;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把研究的成果寫成論文;喜歡說唱的,借助多媒體進行音響合成,通過表演的形式達到實踐活動的目的;有的把自己采訪他人的錄音拿來播放。總之,使大家更真切地了解到同學們向往綠色的美好愿望以及對愛護花草、呵護綠色的想法和建議,從中意識到保護環境是自己的義務,讓自己生存的地方變成綠色是自己的責任。如果沒有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學生的實踐活動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三、活用信息技術,使活動效果鮮明突出。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廣泛,面向廣闊的自然界,它同時又綜合了其他學科的大量知識。而現代信息技術把各個學科的特點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把各個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圖像、聲音等多媒體要素。學生在這樣的信息海洋中自由的探索、發現并對所獲取的大量信息進行分析和進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據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因而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語文實踐活動突破了固有書本、課堂的樊籬限制,擴大了學生實踐的時空,增加了每個學生參與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同時,學生能通過網絡與整個世界共享資源和知識,與教師、同學共享各種信息資源、學習資源,學生的學習世界成為了一個可以無限擴展的世界。學生可以利用網絡上所能得到的一切資源為自己的學習服務。學習過程的開放性,使得學生有了更多的學習資源和選擇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分享、合作、溝通。如:在“安全伴我行”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在網絡資源中搜集到了關于校園安全的各種信息,并對有效信息進行整理歸類,與同學們合作完成電腦小報,個人專題主頁等,更好的展現了此次綜合活動的成果。同學們還通過校園網絡資源,建立班級主頁,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網絡上進行信息發布,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這一切無疑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自主學習環境,創造了一個有利于全面發展的條件,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創新意識得以充分發揮,才華得以展示,綜合能力得以全面提高。
總之,多媒體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各學科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對綜合實踐活動這門新興的課程,它的引領、配合、輔助作用日益明顯。隨著綜合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多媒體諸多功能將會進一步得到開發和利用。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只要我們從實際需要出發,巧妙地把信息技術融入其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手段豐富和擴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就一定能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插翅添翼。
篇3:創新作文批改方法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創新作文批改方法,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摘要:《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學生“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新課標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引導我們在作文批改方面加以探討。我們認為不宜采取單一的批改方式,需綜合多種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利用一切積極因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創新、修改、針對性、開放作文
作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可是,現在的學生一看到作文、日記就頭疼。“作文難”是現在學生共同的感受。“改作文難”是老師的共同感受。然而我們的教師肩負的重要職責就是:成功的開啟每一個學生的寫作之門,為他們的一生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如何從修改作文入手,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語文綜合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修改作文是寫作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文章質量的重要步驟。作文初成,往往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修改正是要把一些不恰當,不合適的地方改好。“文不厭改”、“善作不如善改”。可就是修改這個重要環節,至今我們還是習慣于對每個學生的每篇作文精批細改,從字、詞、句的個別修改到眉批總批都細致周到。教師批改作文的時間高耗。我們現在是每周一篇作文,教師每批改一篇作文的時間大概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