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農村土地投資入股合作合同

農村土地投資入股合作合同

2024-08-02 閱讀 2232

土地入股合作合同

投資方:(以下稱甲方)

入股方:(以下稱乙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及《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有關國家政策的規定,在中央惠民政策的鼓勵下,為了改變農村生活和居住環境,本著平等協商、自愿有償的原則,經雙方充分協商一致,就乙方以個人土地入股與甲方共同建設種植、養殖、生產、加工項目等相關事項達成如下協議:

一、合作方式

乙方以土地使用權向甲方投資入股,甲方負責項目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承擔開發建設、經營管理所需的全部資金。本合同生效后,甲方按本合同約定向乙方給付紅利。

二、合作期限

乙方入股合作期限為20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三、乙方入股土地的基本情況

乙方用于入股的土地位于土地位于貴州省安順市龍宮鎮木廈河村懷王組(****)的土地范圍內,面積約為****畝,實際已****畝為準,四抵界址以有關部門最終確定的紅線為準。

四、乙方分紅的標準及結算方式

一期總規劃面積為****畝,甲方(投資方)占收益70%,乙方(土地股)占收益30%,

1、經雙方協,乙方入股按下列標準分紅:

項目建設投產5年內,按保底價每畝每年300元的標準分紅給乙方,5年后按每年所產生的總收益,除去所有投資費用,剩余純收入,按所入股土地比例分紅。

2、乙方不參與甲方經營管理,不論甲方經營狀況如何,

3、甲方按年與乙方進行紅利結算,自本合同簽訂之日起,1018年01月1日前甲方將乙方應得的第一年度紅利款以現金方式付給乙方。以后,在上一年度期滿前30日給付下一年度紅利。

五、甲方的權利與義務

1、甲方有權要求乙方按合同的約定交付入股土地并要求乙方全面履行合同義務,

2、甲方在本合同約定的地塊上具有使用權、收益權、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產品處置權。

3、甲方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許范圍內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應當加強安全生產,防止事故發生,造成損失的,由其自行承擔責任。

4、甲方應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從事掠奪性經營,不得給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

5、甲方在入股土地上可以修建附屬設施、及其它相關生產必須設施。

6、甲方負責組織籌集規劃資金,確定投資規模,規劃使用土地。

7、在本合同期滿后,甲方若需繼續使用該土地,在同等條件下甲方享有優先權。

六、乙方的權利與義務

1、乙方有權按照合同規定收取股權紅利,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到期收回入股的土地。

2、乙方有權監督甲方使用土地的情況,并要求甲方按約履行合同義務。

3、乙方應協助甲方按合同規定行使土地使用權,幫助甲方協調本集體經濟組織內與其它承包戶主發生的用地用水、用電、道路、治安等方面的糾紛,不干涉甲方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4、合同簽訂后,乙方必須提供入股土地所有資料,積極協助甲方辦理合法土地使用權證。

5、乙方必須維護甲方的生產、生活環境,保護甲方的正常工作秩序。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甲方生產、生活,破壞經營秩序,如造成甲方損失,乙方負責全部經濟賠償。

七、其它約定

1、甲方有權對整個建設項目進行規劃、設計,確定建設施工方案。

2、合同期內,如果該土地被國家重大項目依法征收、征用、占用,甲方投入的所有資產及建筑物、附屬物設施的補償費全部歸甲方所有,土地補償費歸乙方所有。不可抗力的天災人禍所造成的損失,互不承擔責任。

八、因不可抗力(重大自然災害)使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本合同可以變更或解除:

九、爭議解決的方法

1、雙方發生合同糾紛可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進行調解。不愿協商或調解不成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2、在調解或訴訟過程中,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止正在進行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十、合同生效

本合同自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未盡事宜,經甲乙雙方共同協商一致后訂出補充協議書,補充協議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一、此項目一切事務由韋衛負責

甲方(簽章)

乙方(簽章)

村委會(簽章)

簽訂日期:*年*月*日

篇2:土地日宣傳主題宣傳活動方案

今年6月25日是第20個“全國土地日”,為促進全社會充實熟悉土地國情國策、倍加愛護保重和合理操作土地資本,在全社會營造依法依規、節約集約用地的精采空氣,鼎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成長體例改變,連系我市河山資本打點現實,制訂本方案。

一、宣傳主題

第20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為“土地與改釀成長體例――依法管地集約用地”。

二、宣傳首要內容

1、普遍宣傳宣講河山資本國策、省情,鼎力宣傳最嚴酷的耕地呵護軌制和最嚴酷的節約用地軌制;

2、深切宣傳普及河山資本法令律例和政策;

3、深切宣傳河山資本系統保障“兩個加速”的工作成效;

4、環繞“保成長保紅線工程”,凸起宣傳死守耕地紅線、節約集約操作土地、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及成長體例改變取得的成效和典型經驗;

5、環繞第二次全國土地查詢拜訪工作及功效、落實耕地呵護責任制、實施耕地占補平衡、開展根基農田永遠呵護、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及“金土地工程”等,積極宣傳河山資本打點重年夜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典型經驗

三、總體放置

(一)成立機構

為了增強對“全國土地日”宣傳勾當的率領,市局成立宣傳勾當率領小組和工作班子,由局長任組長,黨委成員任副組長,局機關各科室、直屬單元負責酬報成員,局辦公室具體負責宣傳勾當的組織、協協調總結,各科室、直屬單元協助,確保此次宣傳勾當有序開展并富有成效,

(二)宣傳形式

1、電視宣傳;在“6.25”日前后,請市政府分管率領作電視講話或在日報上揭曉簽名文章;

2、收集宣傳:在局信息網發布“6.25”有關宣傳內容和宣傳方案;

3、手機短信宣傳:短信發條,向社會各界普遍宣傳;

4、現場宣傳:6月25日在年夜梯步廣場搞宣傳咨詢勾當,向群眾答疑解難,分發河山資本法令、律例常識宣傳資料。

五、其它要求

(一)局機關各科室、直屬單元要按照勾當方案要求當真組織,配合開展好各項工作。

(二)各縣(區)河山資本局要連系現實,按相關要求,采納多種形式,積極開展第20個全國土地日宣傳勾當,并于6月30日前把開展勾當情形書面陳述請示市局辦公室。

篇3:滲透鄉土地理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滲透鄉土地理的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鄉土是學生自幼生活并在這里成長的地方,因而也是學生所熟悉的地方。如果能夠結合身邊熟悉的事物,巧妙利用鄉土地理資料有利于學生理解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又有利于培養學生愛鄉土,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夠培養學生主人翁的責任感。為了將鄉土地理素材合適的滲透到地理教學中,我們陳毅中學的地理教師下工夫長期積累材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教師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或查閱報刊資料搜集關于萊蕪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方方面面(自然地理包括萊蕪的地理位置、地勢與地形、氣候類型和氣候特點、主要河流和湖泊、自然資源等;人文地理包括:萊蕪的人口數量及分布特點、工農業發展、交通、旅游業的發展等)。

(2)讓學生在平時多收看萊蕪頻道的優秀電視節目如:《萊蕪新聞》、《鄉村家園》、《居安思危話防汛》《萊蕪環境報告》等,使學生了解家鄉地理,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3)把收集到的資料按自然和人文地理兩方面進行整理,挑選出重點讓學進行識記,并結合雪野航空節帶動了全市經濟的發展作進一步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