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預案快速反應機制
應急預案和快速反應機制
為加強突發性事件處理的綜合指揮、調度能力,提高緊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確保迅速有效地處理各類工程意外情況及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現針對工程特點和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制定應急救援預案,旨在突發事故的情況下,及時組織有效、有序的救援工作。
1快速反應機制
1.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負責、項目副經理、施工部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
總指揮:項目經理
副指揮:項目書記、副經理、總工
材料管理員
治安消防員
設備管理員
質檢工程師
安全員
測量工
現場電工
機械修理工
電氣焊工
各施工班組安全員
圖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圖
項目經理任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協調,親臨現場指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機構見圖1。
指揮小組職能:發布應急救援命令,組織指揮救援行動,匯報突發性事件發展、通報救治情況,參與調查、分析,善后處置。
1.2應急指揮人員與機構職責
項目經理負責調集有關人員、材料、設備及資金等資源,全面組織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項目總工程師具體組織制定搶險方案、技術措施,
并組織實施、監督。項目副經理負責按照既定方案組織實施搶險救援。
⑴辦公室:負責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負責組織危險區人員撤離,設置警戒區域,疏通道路,維護現場秩序,保障搶險道路的暢通和搶險車輛的順利通行,協調外部消防、醫療、公安部門組織救援工作。
⑵工程部:組織制定搶險方案,提供搶險技術指導,督促搶險保護措施的落實。做好事故現場拍照、記錄、收集證據工作。
⑶物資機械部:負責調集現場搶險所需的運輸、挖掘、堵漏設備、物資,保證搶險設備、物資的供應。負責現場電力、通訊、及生活用品輸送,保證救援工作不間斷地展開。
⑷專業工程施工隊:負責事故現場救治,控制事故擴大。如搭設臨時支護、挖掘坍塌體、滅火、隔離有毒有害物質等。
⑸機動預備組:由項目經理臨時確定、調動、使用。
1.3支援隊伍的組成和配置
一旦發生險情,一支高效有序的救援隊伍十分重要,項目部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快速反應救援隊伍,成員每人配備鐵鍬、鐵錘、安全帶、安全帽、水鞋等工具。主要成員包括各施工隊隊長;各施工班組組長;黨團員和骨干人員。
1.4日常檢查和演習
為了確保應急救助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效果,還必須研究和制定安全排險救助的技術措施,做到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各盡其責、搞好協作和配合。同時對整個系統的各個環節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并進行模擬演習,當突如其來的險情發生時,能夠指揮得當,應對自如,真正發揮其搶險救助的作用,達到減輕或避免損失的目的。
施工現場配備必要的醫療急救設備,隨時提供救助服務,與現場附近醫院及時聯系,以確保突發疾病和受傷人員能夠得到及時救治。
⑴聘請專業救護人員,對職工進行自救和急救知識的教育,添置必要的急救藥品和器材。
⑵施工現場配備受過急救培訓、掌握急救、搶救和具備工程搶險技能的專兼職人員。
⑶發生火災時撥打“119”火警電話,并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搶救。
⑷項目部從各工班中抽調30名精干人員組成搶險小組,由副經理任組長,做好教育培訓和模擬演練工作,做好日常檢查工作并負責突發的搶險工作。
⑸現場安全員應指揮119、120車輛進入事發現場。
2工程出現意外、緊急情況下的應急預案
施工前,必須將緊急情況下的應急預案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體現,并落實到相關應急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就保護內容進行分析、策劃,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
險情事故一旦發生,立即啟動應急處理程序,項目經理或其指定人員要親赴現場,加強指揮,協調有關力量,對一些重大問題做出決策。
2.1處置火災事故預案
2.1.1工地火災
⑴工地上任何一名施工人員一旦發現初起火災,以迅速有效的方法呼喊周圍的作業人員撲救的同時,立即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警。
⑵最先趕到事故現場的施工人員在撲救火災的同時,若發現是電焊或氣焊所致的火勢,應首先關閉電源和氣源。對火災現場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如電箱、油料、尤其是氧氣瓶、乙炔瓶等),迅速搶運到安全區域。
⑶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人員接報火情后,立即趕赴現場了解火災情況,組織對初起火災的有效撲救,并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正確判斷。對火勢不能控制或有蔓延可能,或附近有大量的化學物質等特殊情況時,應指定專人立即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后派專人到附近路口接應消防車和負責保持火災現場道路暢通。
⑷搶險小組接到通知或得到火災發生的信息后應立即趕到現場,按照職責分工投入撲救,消防隊員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滅火器材和滅火工具。搶救組應按照醫務人員或消防人員的要求,將傷員轉移到安全區域進行搶救,必要時通知120急救中心援助。警戒組應對現場通道進行封鎖,疏散閑雜人員,設立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圍觀。
2.1.2生活區火災
生活區由于電器使用不當或電器及線路故障引起的線路短路,食堂工作人員操作不當或設施故障極易引發火災。發生事故時,現場人員在積極做好自身保護的同時,立即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搶險小組根據現場事故發生情況,設立事故現場警戒區,迅速組織有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控制事態的發展,搶救受傷職工;現場救助人員在施救前必須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施救時堅持“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后救輕”的原則,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現場。
2.2管線保護應急預案
⑴施工管理嚴格依據國家、行業、上海市政府有關施工管理的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進行管理,以安全生產作為標準化管理重點,保證工程的安全。
⑵管線施工前所有管線位置需要進行改道等難度較大的施工時,必須有技術部門的專項開挖及監測施工方案。
⑶管線出現下沉、變形、損壞等事故,管線應急救援小組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險,并及時通知管線主管部門,請求派專業人員進行指導和監護,盡可能將經濟損失降到最小。
⑷管道安裝過程中派專人進行監護,定期檢查管道的變形、移位、不均勻沉降,如發生監測數據超過警戒值,立即停工,對基坑進行加固,對管線基礎進行注漿處理。
⑸煤氣管道發生意外事故,應及時疏散現場的施工人員和周圍的群眾,防止明火,并及時通知施工區段的煤氣管理部門和消防隊,請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搶險。應急救援小組組織搶險人員和物資,供消防隊和煤氣維修部門調用。
⑹自來水斷水操作時,應在規定和批準的時間內施工,不允許延誤,若有特殊情況應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及時調整。用戶改接或斷水接通時,由現場施工人員提出申請,按照規定有自來水管理公司事先通知用戶。
⑺雨污水封堵時做好泵站的配合工作,以防萬一。
2.3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⑴建立防汛防臺值班和巡視制度。在主汛期和有熱帶氣旋、熱帶風暴、暴雨警報時,各級領導(負責人)必須到位值班加強巡查,并安排好值班車輛和駕駛員,隨時準備執行防汛任務。
⑵當風暴、暴雨、洪峰等災害來襲時,安全突發事故應急處置程序全面啟動,工程全體人員,機械設備,各種搶險物資等應全部應急待命,隨時作好搶險的準備。
⑶防汛防臺的使用器材要有專人保管,嚴禁挪作它用,經常進行檢查、維護。確保通信暢通,加強匯報制度,如遇到險情及時上報和反饋。
⑷每逢汛期、梅雨期來臨之前都要對下水道及場內各排水系統進行疏通。施工現場排水采用兩級排放三級沉淀系統,確保排放達標。
2.4施工現場工傷事故應急預案
施工現場發生觸電事故、物體打擊、機械傷害事故、火災事故后,首先針對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現場處理,現場應急救援小組必須首先搶救傷員,撥打120急救電話,急送醫院搶救醫治。
2.4.1工傷事故發生后應采取措施
⑴首先搶救傷員,保護現場;采取措施制止事故擴大和蔓延。
⑵及時向有關領導報告;必須建立和健全緊急救援職責;根據事故緊急救援領導職責及職責分解,本工程救援措施第一責任人為項目生產副經理;其他管理人員為救援隊伍必須配合人員。
⑶被搶救人員以就近醫院救治為原則,同時可根據受傷部位送專科及特色醫院,食物中毒視情況立即報告衛生部門;火災立即報告消防部門;水災立即通知水利專管部門。
⑷根據災情制定現場緊急措施,立即在現場布置警戒線,并維護現場秩序,組織做好人員疏散工作。
⑸查明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⑹根據事故調查和處理程序,組織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
2.4.2工傷事故的現場調查
事故發生后,由工程施工隊協同有關部門對事故的原因進行調查,責成有關部門采取適當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同時,有關部門應對相關的應急響應文件的有效性進行評審和修訂。項目部應做好受傷人員的傷后安置措施及工傷誤工評定。
2.4.3工傷事故的報告和記錄
包括本事故調查報告以及本工程對一般(事故苗子)事故的處理報告。
2.5職業健康安全防疫應急預案
⑴項目經理部在工地現場設置醫務救治點。
建立和健全衛生防疫定期醫務巡視檢查及工地衛生制度,在施工現場安排專門醫務人員對工地進地巡視衛生醫務檢查,對不符合或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提出整改意見,并責令及落實人員整改。
⑵分區域、定人員、定措施、定職責進行衛生防疫。
采取分區域衛生防疫。衛生防疫范圍主要有:現場施工地面及各間倉庫內、結構施工場地、生活區的浴室、辦公室、宿舍樓等。做到定人員、定措施及定職責進行消毒防疫。防止有害物質的入侵和寄存于施工場地及生活區。認真做好疾病、流行病及傳染病的入侵、漫延。同時,對各類污水、污物、污泥等進行合理排除控制。將保潔人員的職責與經濟考核聯系;緊密掛鉤。做到責任到人。
⑶個人衛生習慣及衛生防疫專門人員、專用設施。
必須落實做好衛生防疫專用設施的備存工作。工程項目經理部必須加大和加強了對衛生防疫的資源投入。各管理部門、各施工崗位都要重視起衛生工作來,從自己做起,樹立良好的個人衛生及飲食習慣,配合項目部搞好衛生監督工作,必須根據情況在車站工程施工現場設立專門衛生監督崗。衛生防疫用品必要時應與安全應急措施掛靠,列出所需清單。
⑷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知情者不能驚慌失措,必須及時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
①、領導小組負責全局指揮,在第一時間內組織開展搶救工作,及時落實將發病職工送往醫院就診,組織醫務室觀察所有職工情況。
②、及時通知并監督食堂停止生產和發放食品,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并保護現場。保存好有關進貨單等臺帳資料,以備有關部門調查。
③、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向市衛生防疫(監督)部門如實匯報,并記錄事故發生、搶救、處理的過程。
2.6遇大雨時停工處理
為確保混凝土澆搗的順利進行,在混凝土澆搗前預先考慮好施工縫的留設位置,以備澆筑過程中突遇大雨造成的停工。
2.7治安管理
進入施工現場后,應及時明確落實治安管理負責人,專兼職保衛干部及治安保衛組織網絡。
施工期間必須遵守、執行國家和上海市頒布的治安方面的法律、法規,對本責任區域內的治安穩定,全面負責。
一旦工地發生治安、刑事案件,應在積極處置、保護現場的同時,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和甲方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2.8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由于施工場地周圍車輛較多,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一旦發生事故,應按以下程序處理:
1、立即將受傷人員及時送醫院搶救,并要記清肇事車輛的型號、牌號。
2、保護好事故現場以及重要物品、證據。
3、迅速向交警部門報告,再向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
5、配合交警部門做好調查、取證、事故處理等工作。
篇2:發生輸血反應應急預案及流程
患者發生輸血反應的應急預案及流程
1、立即停止輸血,更換輸液器,改換生理鹽水。
2、報告醫生并遵醫囑給藥。
3、若為一般性過敏反應,情況好轉者可繼續觀察并做好記錄。
4、必要時填寫輸液反應報告卡,上報輸血科。
5、懷疑溶血等嚴重反應時,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樣一起送輸血科。
6、患者家屬有異議時,立即按有關程序對輸血器具進行封存。
7、加強巡視及病情觀察,做好搶救記錄。
8.如懷疑輸血反應與采血機構有關,必須書面報告采供血機構,嚴重的輸血不良反應則應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輸血不良反應的應急處理
立即停止輸血,維持靜脈通路
核對發血單血袋標簽交叉配血試驗
保留血液及輸血器
報告
采集血袋中血液,進行細菌培養
采集患者標本
記錄
輸血科
搶救
采集患者血標本
采集患者尿樣
重新測定受血者及供血者血型
新采集受血者標本,復查ABO及RhD血型
尿常規
尿血紅蛋白含量
血常規結合珠蛋白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
抗休克治療,防DIC防治急性腎衰換血治療
不規則抗體篩查,重新交叉配血
分析原因、保存資料
統計上報
告知
醫務處
血液中心
臨床填寫報告單,返回輸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