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市農村發展規劃綱要

市農村發展規劃綱要

2024-08-02 閱讀 5780

市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新農村省級重點示范村建設現場會議精神,未雨綢繆,超前規劃,制定了新農村建設十二五規劃。

在指導思想的定位上,該規劃突出中心村建設,堅持“一并”(適當合并鄉鎮、村屯)、“兩建”(建設小城鎮、建設中心村)、“三靠攏”(引導農民逐步向城鄉結合部靠攏、向小城鎮靠攏、向中心村靠攏)、“四個支撐”(以產業項目為支撐、以土地規模經營為支撐、以勞動力轉移為支撐、以土地置換為支撐)、“五個示范帶”(以鐵鋒區扎龍濕地、昂昂溪區俄羅斯風情園、碾子山區蹬山漂流為主的新農村旅游示范帶;以依安縣豐林村、拜泉縣整潔村、自治村、克山縣新興村為代表的新農村整村推進示范帶;以富拉爾基區、建華區為主的新農村城鄉一體化示范帶;以甘南縣興十四村為代表的新農村科技園區示范帶;以泰來縣江橋鎮、富裕縣富路鎮、依安縣依龍鎮為主的新農村小城鎮建設示范帶),加大推進力度,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在建設目標確定上,該規劃提出,力爭到20**年,全市村數由現在的1269個撤并到869個,其中新建小城鎮達到32個;屯數由現在的7877個撤并到5100個,其中新建中心村1500個;中心村和小城鎮基本實現新農村建設初步目標。全市整鄉推進67個鄉鎮、整村推進485個村,合并450個行政村,撤消1500個自然屯。

在措施保障上,該規劃重點強化以下措施。

1、調整完善規劃。

要按照“三個靠攏”、“一并一合一撤兩建“的要求,重新調整今后新農村建設的規劃。一是要堅持以縣為單位的整體性。在充分論證確定撤并掉多少個村、多少個屯的基礎上,重新進行新農村建設的規劃。要按照直徑不超過15公里的范圍,大體上3個村左右建設一個中心村。二是要堅持規劃的長遠性。圍繞提高農民生活質量這個根本來科學規劃,既要考慮農民經濟承受能力,也要考慮長遠適用性,力爭一步到位。三是要堅持規劃的統一性。要從規劃入手支持中心村的發展壯大、控制或限制遠、邊、小、窮、差的自然屯無序發展,引導農民集中到中心村和小城鎮。四是要堅持規劃的科學性。要盡可能圍繞城邊、鎮邊、路邊、山邊、水邊建設中心村和小城鎮,充分發揮其有利于經濟發展,打造“五邊經濟”,又利于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還利于資源整合,防止社會事業重復建設。在規劃過程中,不僅要規劃道路空間,還要規劃綠化帶、人行道等環境設施;要注重生活區、養殖區、工業區、服務區的合理分區設置。五是要堅持規劃的多樣性。在規劃中心村和小城鎮的建設模式上,要以節約土地、方便生活、有利于各項社會事業為標準,因地制宜確定中心村和小城鎮建設模式,要以建樓為主,不強求一律,力求百花齊放、各具特色、別具風格。

2、抓好中心村建設。

要選擇一些經濟基礎較好、村級班子戰斗力較強、交通便利、群眾積極性較高的村先行建設,積累經驗,指導全市。要組織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紙等新聞媒介廣泛宣傳,使新一輪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部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要利用各種有效形式,大力宣傳全市新農村建設的兩并兩建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的典型和成功經驗,營造新農村建設的濃厚輿論氛圍,引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自覺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來,形成全市新農村建設工作的良好局面。

3、完善配套服務。

對“兩并兩建”的村,要在農民建房補助和自來水、道路、能源、教育、衛生、土地整理等項目建設制定優惠政策扶持,鼓勵和引導農民積極參與;要在規劃、技術等方面提供服務;要打破條塊和部門分割的狀況,加強部門間的協作與配合,整合各類資源,使資金、項目打捆使用,進一步強化部門服務,形成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合力。

4、強化基礎建設。

重點抓好涉及民生“八大工程”。一是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切實解決農村吃自來水困難問題。二是通村公路工程,解決出行行難問題。三是泥草房改造工程,努力提高農村住房磚瓦化率。四是農村能源工程,確保新型、大型能源的迅速、廣泛應用。五是農村醫療保障工程,解決好農村就醫難問題。六是農村教育工程,解決好農村就學難問題。七是農村扶貧開發工程,使全市新農村建設得到均衡推進。八是環境治理工程,做到村屯綠化、廣場亮化、路面凈化。

5、整合資金要素。

努力構建新農村建設的多元化投資格局。要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發揮其建設的主體作用,自覺的加入到中心村和小城鎮建設中來;要加大公共財政支農力度,把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公共設施和基礎建設納入各級財政支出范圍,不斷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投入,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用好國家的支持政策和資金,進一步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堅持資金打捆使用、性質不變、各記其功的原則,集中資金辦大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和境外資本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事業建設。各金融機構都要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增加基礎設施、農民住房、農村助學等貸款投放。

篇2:新農村建設規劃

×村位于套蘇公路8公里處,與×村和×村接壤。地域面積6.5平方公里,全村共四個村民組,255戶,910口人。全村有耕地1000畝,山巒面積4000余畝,農業生產主要以板栗、艷紅桃為主。~年人均收入元,村集體收入元。

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現結合我村實際,制定~―~年新農村建設規劃。

一、發展思路

高舉*理論和“**”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結合我村實際,確立今后五年發展思路為“三個牽動”,即:以特色農業資源牽動農業生產規模化;以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牽動村民收入增長的快速化;以旅游業牽動我村特色農業資源產業化。

二、奮斗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年末,全村建成以主導產業為核心、基礎設施配套、人居環境優美、村風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1、生產發展:主導產業干鮮果種植面積達到畝,年銷售收入實現萬元,種植干鮮果農戶占全村農戶總數的100%,戶均畝。全村工業總收入萬元,人均實現收入萬元,年均增長%。村集體收入達到萬元。

2、生活寬裕: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加元以上,到~年達到元,外出務工人數人,人均工資性收入超過元。基本消滅特困人口。人均居住面積達到平方米。

3、村風文明:計劃生育率100%,義務教育普及率100%,參加合作醫療農戶100%。村有活動中心、書報閱覽室、文化廣場、體育健身等公共設施。創建和諧家庭,培訓新型農民。全村無偷盜行為、無犯罪案件,村民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100%。

4、村容整潔:全村主干道全部鋪上油面,架設太陽能路燈。村路綠化率達到100%。建成垃圾處理中轉站,保持全村清潔衛生。初步建成村民集中居住、住宅樣式統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定居點。

5、管理民主:村兩委班子團結,戰斗力強。實行村務公開制、財務公開制、一事一議制、重大事項實行村民代表會議表決制,村民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滿意率達到100%,對兩委班子滿意率達到98%以上。

(二)主要建設內容

1、發展主導產業。大力發展干鮮果種植產業,到~年面積增加到畝。引導農戶發展“五味子”生產,使玉米等低效農作物逐步退出耕地,到~年“五味子”生產面積達到200畝。

2、基礎設施建設。新修柏油路6公里,實現組組通油路目標;新修自來水井3眼,自來水入戶率100%;治理河道7.6公里;修建橋梁6座;建設蔬菜氣調庫1000平方米,調節干鮮果及蔬菜供應峰谷;老廠房翻建*平方米,修漁池3個,增加村集體收入;完成愛河提水工程及蓄水池、管網建設,做到水系暢通。

3、亮化、美化人居環境。架設太陽能路燈,完善亮化工程;搞好村路及庭院的綠化美化;主干道旁設垃圾箱26個,購買垃圾清運車一輛,實現垃圾日產日清;完成居民定居點的選址,初步建成住宅樣式統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新村落。

4、完善公共設施。建設一個黨員(村民)活動中心,建設一個書報閱覽室,建設一個文化活動廣場、建設一個標準的衛生醫療室,增添一批體育健身器材。

通過三年努力,全村100%的農戶都有一個5000元以上的增收骨干項目,都能用上清潔干凈的自來水,全村實現“八個聯”:交通道路聯成網、公共汽車聯村組、水利灌溉聯到山、綠化美化聯庭院、技術培訓聯市場、骨干產業聯成片、文化醫療聯農戶、文化陣地聯民心。

三、實施措施

(一)堅持村民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群眾在新村建設中的積極性。村民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村的建設者、管理者和維護者,是建設活動的力量源泉。村兩委要始終堅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自主權,發揮其主體作用。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把群眾愿不愿意、滿不滿意作為檢驗新農村建設成功與否的標準;規劃、建設的過程置于村民的監督中,讓村民參與規劃,參與建設,讓他們真正把新農村建設當成家業來辦、產業來興、事業來管,把村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二)加強領導,形成建設新農村的整體氛圍。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村兩委班子認真做好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引導和服務,明確建設目標、措施和遠景規劃,責任到人,確保工作循序、持續推進,按制定的規劃一抓到底。用~發動、用典型帶動、用服務觸動、用政策激動全體村民自發參與新農村建設,形成全村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把握重點,循序漸進。一是產業建設。增加村民收入是關鍵,只有村民口袋充實,才有投資建設的能力。干鮮果產業是我村農民增收的核心基礎,進一步加大各種果樹的發展力度和速度,做大做強干鮮果產業。大力培訓村民務工技能,加大轉移輸出力度,把務工經濟建成村民增收新的增長點。二是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路通、水暢的問題,實現道路聯成網、戶戶飲用衛生潔凈的自來水,提高農戶的生活質量和人居環境。三是努力做好公共、公益事業。爭取上級支持,加大公共設施建設力度,逐步縮小城市、農村在公共設施方面的差距。四是辦好戶辦工程,將規劃內容進行分解,逐戶規劃建設內容,做到戶戶有項目,年年有事干。

(四)開展新型農民培訓活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轉變村民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培育新型農民。依托各種載體,深入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大力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新風貌。深入開展具有濃郁農村特色的文化活動、體育健身活動,促進家庭、鄰里和諧。

篇3:關于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規劃的報告

<>市教育局、市計委、市財政局、市扶貧辦:

澠池縣地處豫西丘陵山區,全縣總面積1368平方公里,總人口33.2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67萬人。~年,全縣財政總收入15572萬元,財政總支出31167萬元,其中教育支出6663萬元,占21.38%。全縣中小學240所,在校學生55871人,其中農村中小學212所,在校學生42914人;中小學校舍建筑面積362974平方米,其中農村241650平方米。截止~年11月25日,全縣中小學校舍危房面積40939平方米。其中b級4717平方米,c級7561平方米,d級28661平方米,涉及項目學校97所。

一、總體規劃及分年度實施計劃

按照~年全部解決我縣農村現有中小學危房的總體目標,從~年至~年全縣計劃改造完成現有的40939平方米危房,規劃建筑面積51522.63平方米,危改工程總投資測算2261.0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50萬元、省級專款127萬元,縣級專項資金300萬元,其它渠道籌資1584.05萬元。擬改造b級危房4717平方米,總投資194.03萬元,其中縣級專項30萬元,其它164.03萬元;改造c級危房7561平方米,總投資325.78萬元,其中縣級專項123萬元,其它202.78萬元;改造d級危房28661平方米,總投資1741.24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50萬元、省級專款127萬元,縣級專項147萬元,其它1217.24萬元。分年度實施計劃如下:

~年規劃建筑面積22676.63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積17423平方米,其中b級2372平方米,c級2495平方米,d級12556平方米,總投資1000.7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180萬元、省級專款43萬元,縣級專項100萬元,其它677.75萬元,危房改造工程項目學校39所。

~年規劃建筑面積19073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積15410平方米,其中b級1216平方米,c級3026平方米,d級11168平方米,總投資765.6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70萬元、省級專款31萬元,縣級專項100萬元,其它564.65萬元,危房改造工程項目學校39所。

~年規劃建筑面積9773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積8106平方米,其中b級11292平方米,c級2040平方米,d級4937平方米,總投資494.65萬元,其中中央、省級專款53萬元,縣級專項100萬元,其它341.65萬元,危房改造工程項目學校19所。

分年度實施計劃按危房等級分類情況見附表。

二、危房改造規劃總體思路

我縣現有農村中小學危房面積40939平方米,其中d級危房28661平方米,占70%。改造d級危房是我縣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的重中之重。因此,我縣危房改造的總體思路是:以d級危房改造為重點,兼顧改造b、c級危房,力爭用三年時間全部消滅農村中小學現有危房。

在時間安排上,~年、~年是全縣危房改造的攻堅年,將集中解決急需解決的32833平方米危房,占危房面積的80.2%,其中d級危房23724平方米,資金投放總量達1766.4萬元,占全部危改資金2261.05萬元的78.1%。~年我縣農村中小學危改工作將全部結束,安排改造任務8106平方米,其中d級危房4937平方米。

三、工程總投資測算依據的說明

由于全縣b、c級危房所占的比例小,而且大部分是d級危房的附屬設施,只能和d級危房一并拆除改造,因此改造b、c級危房的平米造價并不能降低。d級危房大多需推倒重建,重建面積均大于原危房面積。基于以上考慮,再加上原材料漲價等因素,我們測算的全縣農村中小學b級危房改造平米造價411元,c級危房改造平米造價431元,d級危房改造平米造價為608元。

四、建立中小學危房改造投入保障機制的重要措施

根據測算,我縣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總投資需要2261.05萬元,除中央資金250萬元、省專項資金127萬元之外,剩余1884.05萬元,縣財政將安排300萬元。為了確保危改資金到位,我們將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一)根據澠政【~】4號文件《澠池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意見》精神,縣財政從~至~年每年在財政預算中將安排100―120萬元資金,用于危房改造專項資金。

(二)對于當年新增加的中小學危房,將根據一事一議的原則,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動用機動財力,做到新增多少,消除多少。

(三)縣財政局、計委、扶貧辦、教體局四部門將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爭取中央、省級資金按時到位,并管好用好這部分資金,充分發揮上級資金的帶動效應。

(四)在確保各級政府投入資金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時,在不增加群眾負擔的前提下,積極開辟其它渠道,動員各方力量,捐資助學,廣泛籌集社會閑散資金,彌補危改工程資金的不足,加快中小學危房改造的步伐。

(五)縣政府成立了全縣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也成立相應組織,以加強對全縣危改工作的領導。同時,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目標責任書,建立危房改造督查機制,確保我縣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任務得到落實。

特此報告,請予審核。

附:危房改造工程項目建設目標管理責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