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班集體申報材料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曾這樣說過:“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助著,互相鼓舞著、照顧著,一起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這個家庭,走向了社會。”
半年前,30個性格各異的孩子和我因為緣分走到了一起,組建了普育學校六年三班這個大家庭――我們是一個年輕的團隊。半年后,我們這個家已經成長為一個團結進取、勇于爭先的家――我們是一個進步飛快、不斷超越的團隊。看著我們這個家走過的一個個腳印,我們感到欣慰,但是我們并不滿足――因為超越永無止境!
聽說我們班有機會參加“三好班集體”的競選,同學們個個喜出望外,爭著獻計獻策……我懂孩子們心里想的什么,在六年三班沒有什么比“集體榮譽”這四個字更重要的了。
聽,孩子們個個爭著介紹……
“咱們班的班級管理有序、高效,班干部個個各司其職。”――這是班長于靖琪的話。
一個班級能否正常運轉,是否具有凝聚力,班級的管理是關鍵。而班級的管理又全在于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們的工作。我們班上的班干部(包括小組長)全部都是通過競選,同學們投票來選出的,競選時,參選同學要根據自己競選的職位宣講自己的工作計劃,同學們則根據參選同學的宣講進行公平、公正的投票。這樣競選產生的班干部都有極強的主動性和責任感。一段時間以后,班級還召開班委評議會,班干部結合自己這段時間的工作進行述職演講,其他同學為其打分。這種做法既督促了班干部的工作,又為班級管理制定了下一階段的規劃。
“咱們班的衛生沒的說,教室干凈而溫馨!”――這是衛生委員霍勝露的話。
我們班的衛生可以說是我們班的驕傲:地面始終干凈光潔;桌椅橫豎成行,分毫不差;講桌、圖書角一塵不染;黑板干凈清潔,連板槽都干干凈凈。
這么干凈的教室環境得益于衛生委員霍勝露的管理有序和全班同學的認真負責。
我班的衛生執行“一人一崗制”,并且每個崗位都有督察人員,并明確獎罰制度,衛生情況直接與崗位負責人的小組得分掛鉤。這樣,班級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各項衛生有條不紊地進行。甚至,下課時,同學們發現自己管轄的區域有一點不干凈都要趕緊打掃干凈。
“咱們班的班風純正!”――這是紀律委員陳津的話。
良好的班風是班級順利開展工作、健康發展的前提。開學初,我們班就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對守則、規范逐條講解對照,指出本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人人明白班級存在的問題及自身的不足,讓學生“通過集體”、“在集體中”受到教育。在此基礎上,我們共同制定了《班級公約》、《班級安全制度》、《值日生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在班容班貌、清潔衛生、公共財物、兩操勞動、課堂紀律等方面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如每天佩戴紅領巾、集合隊伍快靜齊等,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如教師不定期抽查,讓抽查出來的規范示范員,享有檢查的資格,去督促做的不夠好的同學。這樣,一批又一批的同學合格了,成為了行為標兵、榜樣、帶頭人。由于這些班級制度是由學生自己提出、制定的,因而效果較好,對于班級工作的展開比較到位。小到一只簸箕、一把掃把如何擺放,大到門窗、電燈的開與關,學生都能各負其責。
現在,一種文明守紀的班風正引導著我們前進,這種良好的班風正以無形的力量影響和我們班的每一位同學。良好的班風,使我們這個集體深受任課老師的喜歡,也常在*上受到學校領導的表揚。良好的班風讓我們這邊風景獨好!
“咱們班的學風濃厚!”――這是學習委員霍勝露的話。
學生學習興趣高、學風濃厚是我們班班級建設的突出成果。這和同學們的努力好學分不開。學習上,我班實行了小組合作學習,共分7個小組,每組內都分別設有:紀律小管家,學習小管家,生活小管家和作業小管家,并且輪流“執政”,實現了組內的事情組內管的自主管理模式。在小組內,成績好的同學會耐心幫助在某門學科上有欠缺的同學,仔細輔導,百問不厭,水平相當的學生聚在一起,會共同探討問題,刻苦鉆研,共同進步。學生在集體中互相幫助,共同切磋,相互鼓勵,提高了學習成績,形成了良好的學風。現在,班級中的大部分同學,都有一種進取拼搏的精神。我班宣傳欄設有光榮榜,只要你優秀,就可上榜,只要你進步,也可上榜。我們班許多成績落后的同學都趕上去了。
你追我趕的學風,讓我們的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上學期各科成績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語、數、英三科的優秀率均居全鎮前列。這優異成績的背后,就是激勵同學們好學進取的學風、拼搏追趕的精神。這學風、這精神將使我們受益終生。
“咱們班的特色鮮明!”――這是文藝委員劉曉菁的話。
本學期,我班將“唱紅歌”作為班級特色,以“唱紅歌、緬先烈、做儒雅大氣的普育人”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有意義的班級活動。
將“唱紅歌”定為班級特色,有兩點考慮:其一,“唱紅歌”可以營造和諧向上、健康文明的班級文化氛圍和藝術教育環境;其二,我們班有許多學生有舞蹈和唱歌的特長,提倡“唱紅歌”也可以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歌唱潛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要打造班級特色,就需要通過活動來培養。而這些活動恰好又可以提高班級學生的凝聚力,為學生搭建各式舞臺,創設張揚個性的天地。因此,我鼓勵學生除了積極搞好本班的各項活動,還要積極參加校級、區級甚至市級的各項活動。孩子們的確是優秀的,他們取得了斐然的成績。
在唱歌方面,我們班的合唱在學校組織的“我為祖國歌唱,爭做四好少年,讓歌聲溢滿校園”比賽中,榮獲全校一等獎,并多次受到學校的表揚。以我們班小合唱為班底的學校合唱隊演唱的歌曲《銀色的馬車從天上來》和《郊游party》榮獲北辰區學校文藝展演二等獎,并多次代表學校進行慰問演出。
在舞蹈方面,由我們班劉曉菁領舞,霍勝露、于靖琪等伴舞的舞蹈《爺爺的嗩吶》榮獲北辰區學校文藝展演一等獎,天津市學校文藝展演三等獎。
在體育方面,我們班在學校課間操評比中多次榮獲一等獎,我班的大擺臂走路更是成為學校的一面旗幟,學生大擺臂走路的照片被放大進行宣傳,我班在天津市中小學運動會開幕式上的扇子舞表演同樣迎來了各界的好評。
一學期以來,我班通過“唱紅歌”這一特色活動的開展,以紅歌精神凝心聚力、鼓舞了六年三班全體師生的士氣,更鼓勵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從而提高了班級管理的文化品位。
在這個大家庭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的成長也使我們這個家更加強大!這個家雖然僅僅組建了半年,但是,這個家在這半年里取得的進步著實讓我們興奮,讓我們更加自信、堅定地闊步前行!未來的路上,我們并不寂寞,因為我們互相攙扶、團結友愛;未來的路上,我們不會懈怠,因為我們選擇了遠方,我們不怕風雨兼程!
篇2:區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以德育為基礎,抓好班集體建設
區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以德育為基礎,抓好班集體建設
司馬光曾經論述過“德”與“才”的關系,強調道德品質對一個人成為合格人才的重要性。在班集體建設中,從德育方面說,班主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營造良好的班風班貌。
一、確立班集體的奮斗目標
目標是前進的方向,沒有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一個班集體應該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這個目標應是遠期、中期、近期目標三維一體的有機結臺。作為班級組織者、建設者的班主任應結合本班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制訂出本班的奮斗目標,在實現班集體奮斗目標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班集體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目標的實現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每一個共同目標的實現,都是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要讓他們分享班集體獲得的成功果實,享受歡樂和幸福,從而形成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如紀律衛生、體育文藝等方面,都要樹立“受表彰為榮、受批評為恥”的榮辱觀,在各類檢查評比中不一定要爭取第一,但每一位學生都要樹立集體榮譽感,為班集體的榮譽而努力。
二、調動學生參與民主管理
班主任工作要用有限的時間、精力真正做到“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必須充分發揮民主,讓學生參與班集體管理,通過創設各種條件,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形成民主管理氣氛,培養學生的管理意識和提高學生的民主管理能力。在管理中,班主任要和大家交心,闡明自己管理班集體的打算,確定分級管理目標,班主任管班長、班長統管、班委各負其責和其他學生監督班委履行職責管理機制,讓每一個同學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這樣,既激發學生參與管理的熱情和提高了學生管理能力,又使學生認識到了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從而自覺地投入班集體管理,實現教師指導與學生自我管理的有機結合,班主任達到“多管是為了少管,少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
三、真誠對待學生,理解尊重學生
班主任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首先要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我十分欣賞一句話:“以誠相待,以誠換誠,以心交心”。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理解、關心、協作,讓學生感到班主任是信任自己的,班主任是值得信賴的人。老師對學生有幾分真意和誠意,學生會回敬老師幾分真情,這樣才能真正地“深入”到學生中去。其次要理解尊重學生。班主任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去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想什么、有什么煩惱,不深入到學生中去,就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就會對學生有偏見,造成師生之間隔閡和對立,讓學生參與管理就無從談起。最后要妥善處理學生的過錯。任何人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何況是各方面還不成熟、自制力較差的學生。成功的班主任不是杜絕學生犯任何錯誤(因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而是恰當處理好學生所犯的錯誤,使學生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四、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培養和諧的人際關系,首先要廣開交往渠道,促進人際交流。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只有經常進行交往與交流,才能彼此了解、相互溝通與理解,從而和諧相處。其次,要優化人際關系準則,提高人際關系質量。團結的實質是價值觀念的一致,群體價值觀念的正確與否就決定著集體中人際關系質量的高低。在崇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人際關系中,可能存在暫時的利益認同,也可能出現表面的合作,但那種低級趣味的投合、酒肉朋友式的人際關系,不可能形成堅強的班集體。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建立平等友愛、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人際關系,使學生學會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為此,引導學生學會關心人,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培養學生的愛心、熱心、善心、責任心是班集體建設的重要內容。
篇3:雷鋒式班集體參評主要事跡材料
主要事跡
巫溪縣西寧初中20**級三班,這是一個25名青春美少女九27名小小男子漢組成的集體,它凝聚著52顆心對未來的向往,在班級9位老師的幫助下,正在形成一種活躍、嚴謹、大氣、熱情、上進、團結的氛圍。
這是一個奮進的集體。我們意識到,知識是青年成才的必要基礎,而學習的能力更是必備的生存要素。所以,我們不僅認真地上好每一門課,更利用課余的時間廣泛涉獵,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興趣特長,參加社會實踐,參與公益活動。
同學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在紅歌傳唱活動、紅色故事大賽中,同學們表現不錯.20**年,我校第六屆跳長繩比賽,男子女子均獲一等獎;唱紅歌比賽,我班獲得一等獎;紅色故事演講,獲一等獎.
在這個集體中,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爭做好人好事已成為一種習慣,不拋棄每一個同學,成為了班級的共識。在教室里,隨時都能見到同學互幫互助的身影。去年,老師的家人重病,班上的同學把自己不多的零花錢積攢起來送給老師,讓這位老師非常感動。在各種捐款活動中,同學們總是傾其所有,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班級中,飲水總是有人搶著搬,黑板總是有人搶著擦,圖書角的圖書總是常常有同學們捐出的新書。在下堡鎮“創衛”復查工作中,同學們多次自發組織參加街道清潔、公路清掃、清除“牛皮癬”等行動,得到了下堡鎮鎮黨委政府的肯定。
為了讓那些在鎮敬老院中的老人們有一個溫馨快樂的晚年,班級決定定期到敬老院進行義務勞動。每一次,同學們都非常積極,他們有的做清潔,有的為老人整理房間,有的陪老人們聊天,甚至還有同學從老人那兒得到了學習書法的指導。這一行動,得到了學校黨支部、團支部的支持和鼓勵。
在老師們的幫助和引導下,班級開展了“回報愛,會感恩”的活動,通過與父母、親人、老師的通信、交談等方式,大家都懂得了自己的責任,懂得了如何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知道了盡責才是自己長大的標志。特別是那些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遠出打工,他們便和年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每每放學回家,他們都會幫助老人做家務,幫助從事農業生產,生活也許是艱苦了些,可是,他們學會了獨立,學會了自強不息。為了加強與父母的溝通和交流,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們利用各種方式和父母談心,說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期望,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感謝老師,給了我們智慧;感謝社會,給了我們眾多的關注;繽紛的青春將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我們的回饋:這是班集體每一位同學的心聲。
自建班以來,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和我們的努力下,我們班評為”優秀班集體”.我們正為成為學校“文明示范班級”而奮斗.我班有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班風班貌積極向上),有全面發展的顯著成績(各方面成績優異),而且班級同學相互幫助弘揚了雷鋒精神的成效顯著(全班同學都有抱有著“不問獲得只問付出”的人生態度)。
年級意見
通過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年級組公平、公正選拔,同意上報。
學校意見
情況屬實,同意推薦上報教委。
(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