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長沖中學教科研先進學校申報材料

長沖中學教科研先進學校申報材料

2024-08-02 閱讀 7635

教科研先進學校申報材料

始建于1970年的長沖中學,位于縣城南畢升大道中收地段,座落在三面環茶的萬綠叢中。占地面積51260平方米,校舍面積18022平方米。

這里,辦學理念獨特:修德為先、啟智為要、強體為本、成才為上。

這里,辦學條件優越:教學、實驗、生活設備一應俱全。多媒體設備兩套,圖書、閱覽、微機、攝像、廣播系統完備。

這里,育才力量雄厚:107名教職工中,有高級教師5人,中級教師91人,屬于省市級骨干教師的占五分之一,學歷合格率達100%。

這里,辦學規模逐漸擴大:現有25人教學班,1838名在校學生。適齡少年入學率達99%,畢業率100%。

這里,教育質量上乘:綜合實力屬于黃岡市示范、黃岡市普通初中先進單位、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單位;中考和競賽成績突出,校刊《山茶花》獲全省一等獎。

這里,承擔了“創新教育”、“綜合實踐”等多項省級科研課題,并小有成果。

起步――建構立項

為了確保教科研的落實,學校于20**年初成立了科研處,配備了一名主任,并由一名副校長分管,同時制定了遠期目標和近期計劃。

20**年以前,學校積極參與縣域之內的異步教學和物理STS實驗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上不了檔次,出不了品位。20**年底,學校抓住市教科院下發的湖北省十五重點科研課題――《初中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契機,向市院申報了涉及六個學科,八個子課題的創新教育立項方案,很快得到了市院的立項,正式投入研究,并建立了三個實驗體系。

一是學科創新實驗體系。語文確立了作文個性化與閱讀個性化“生活源泉與個性化發展”課題;數學確定了“探究式學習研究與實驗”,“課堂教學中求異思維研究”;英語確定了“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與研究”;物理學科確立了“物理合作學習研究”;政治學科確立了“政治實踐途徑研究”;音樂確立了“音樂地方特色研究”;美術學科確立了“美術鄉土教材研究”等。

二是實驗班體系。開展之初,我校只確定在三個年級六個班中開展實驗;實驗運行階段,擴大到八個班,到今年初,全面鋪開到學校24個班。

三是實踐內容體系。全校107個任課教師全面參與人人自己的研究課題,個個都有整套的方案計劃及實踐過程記錄、階段總結與反思。

跨步――有序推進

1、實驗運行階段

根據學科、類型與學段的不同,反復探索,不斷實踐,形成各具特色的創新課堂模式。語文學科的個性化作文指導“啟發――激情――引導――動筆――互評”模式;精讀課文“導――悟――創――評”模式;數學課的“準備――發現――探究――質疑――應用――延伸”模式;物理課的“設疑――操作――觀察――小結――質疑――討論――解釋――歸納”八步教學模式;化學課的“問(激活思維)――動(多維互動)――探(探索求知)――導(歸納引導)――創(應用遷移)”模式;音樂課的“興趣感知――模仿感悟――情景與體驗――創新展現”等模式。創新課實驗推廣到大多數學科,涉及到絕大多數教師。

2、全面實踐階段

全面推行、全員參與、全方位實踐;在教師中推廣模式;開設示范課,觀摩課和實踐活動課;說講創新研討課,寫創新實踐、創新反思論文;召開學科創新說課聽課研討會;舉辦創新論壇;舉辦創新實踐,創新反思講座;調整完善各學科堂教學模式;全面探索新的創新策略。

3、踴躍投身課改

20**年秋進入新課改后,我校教師全員參與培訓,七年級教師重點訓練,在隨后的全縣語、數、外三大科研討會上,分別推出了與課改俱進的三篇實驗介紹。占全縣發言材料的三分之一,學校在語文、數學、物理、音樂等學科還承擔了全縣教師新課程培訓主講任務。

4、不斷外派學習

外派學習時不放過每一次機遇,近三年,我們先后派出126人次赴北京、武漢、黃岡、武穴、羅田、孝感、黃梅、蘄春觀摩學習,參加研討會,學校相繼在黃梅、市院參加全市的創新教育專題會議,并分別作了《穩步、科學有序地開展課題研究與實驗》、《創新教育第二階段小結》專題發言。

飛步――全面開花

我校積極穩步開展的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得到了市教科院的充分肯定,在20**年的創新視導中,李小七書記、朱書超主任、王澤芳、商瑞國等老師親臨我校,指導實踐,獲得良好印象,并決定以我校為現場召開該課題全市第三次專題會議,在今年的5月中旬,全市在我校和紅山中學召開了專題會議,學校推出了六節研討課、一臺創新晚會、一個電子創新匯報、一室創新展覽、一套創新資料,市教科院對此次會議給予了高度評價,該項實踐已進入結題階段。

20**年3月學校又向省教研室申報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課題,并得以報批立項,現正在投入熱研之中。

近三年來,學校在教科研方面經歷了起步――跨步――飛步三大步,終于使教科研“上籃”了,獲得了有效的兩分:校長獲得省教改先進個人稱號,另有兩人獲省綜合實踐先進個人稱號,21人獲省、市骨干教師稱號,共發表論文22篇,市縣優質課18(件)節,學校教育質量不斷攀升,知名度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篇2:長沖中學教科研先進學校申報材料

教科研先進學校申報材料

始建于1970年的長沖中學,位于縣城南畢升大道中收地段,座落在三面環茶的萬綠叢中。占地面積51260平方米,校舍面積18022平方米。

這里,辦學理念獨特:修德為先、啟智為要、強體為本、成才為上。

這里,辦學條件優越:教學、實驗、生活設備一應俱全。多媒體設備兩套,圖書、閱覽、微機、攝像、廣播系統完備。

這里,育才力量雄厚:107名教職工中,有高級教師5人,中級教師91人,屬于省市級骨干教師的占五分之一,學歷合格率達100%。

這里,辦學規模逐漸擴大:現有25人教學班,1838名在校學生。適齡少年入學率達99%,畢業率100%。

這里,教育質量上乘:綜合實力屬于黃岡市示范、黃岡市普通初中先進單位、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單位;中考和競賽成績突出,校刊《山茶花》獲全省一等獎。

這里,承擔了“創新教育”、“綜合實踐”等多項省級科研課題,并小有成果。

起步――建構立項

為了確保教科研的落實,學校于20**年初成立了科研處,配備了一名主任,并由一名副校長分管,同時制定了遠期目標和近期計劃。

20**年以前,學校積極參與縣域之內的異步教學和物理STS實驗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上不了檔次,出不了品位。20**年底,學校抓住市教科院下發的湖北省十五重點科研課題――《初中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契機,向市院申報了涉及六個學科,八個子課題的創新教育立項方案,很快得到了市院的立項,正式投入研究,并建立了三個實驗體系。

一是學科創新實驗體系。語文確立了作文個性化與閱讀個性化“生活源泉與個性化發展”課題;數學確定了“探究式學習研究與實驗”,“課堂教學中求異思維研究”;英語確定了“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與研究”;物理學科確立了“物理合作學習研究”;政治學科確立了“政治實踐途徑研究”;音樂確立了“音樂地方特色研究”;美術學科確立了“美術鄉土教材研究”等。

二是實驗班體系。開展之初,我校只確定在三個年級六個班中開展實驗;實驗運行階段,擴大到八個班,到今年初,全面鋪開到學校24個班。

三是實踐內容體系。全校107個任課教師全面參與人人自己的研究課題,個個都有整套的方案計劃及實踐過程記錄、階段總結與反思。

跨步――有序推進

1、實驗運行階段

根據學科、類型與學段的不同,反復探索,不斷實踐,形成各具特色的創新課堂模式。語文學科的個性化作文指導“啟發――激情――引導――動筆――互評”模式;精讀課文“導――悟――創――評”模式;數學課的“準備――發現――探究――質疑――應用――延伸”模式;物理課的“設疑――操作――觀察――小結――質疑――討論――解釋――歸納”八步教學模式;化學課的“問(激活思維)――動(多維互動)――探(探索求知)――導(歸納引導)――創(應用遷移)”模式;音樂課的“興趣感知――模仿感悟――情景與體驗――創新展現”等模式。創新課實驗推廣到大多數學科,涉及到絕大多數教師。

2、全面實踐階段

全面推行、全員參與、全方位實踐;在教師中推廣模式;開設示范課,觀摩課和實踐活動課;說講創新研討課,寫創新實踐、創新反思論文;召開學科創新說課聽課研討會;舉辦創新論壇;舉辦創新實踐,創新反思講座;調整完善各學科堂教學模式;全面探索新的創新策略。

3、踴躍投身課改

20**年秋進入新課改后,我校教師全員參與培訓,七年級教師重點訓練,在隨后的全縣語、數、外三大科研討會上,分別推出了與課改俱進的三篇實驗介紹。占全縣發言材料的三分之一,學校在語文、數學、物理、音樂等學科還承擔了全縣教師新課程培訓主講任務。

4、不斷外派學習

外派學習時不放過每一次機遇,近三年,我們先后派出126人次赴北京、武漢、黃岡、武穴、羅田、孝感、黃梅、蘄春觀摩學習,參加研討會,學校相繼在黃梅、市院參加全市的創新教育專題會議,并分別作了《穩步、科學有序地開展課題研究與實驗》、《創新教育第二階段小結》專題發言。

飛步――全面開花

我校積極穩步開展的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得到了市教科院的充分肯定,在20**年的創新視導中,李小七書記、朱書超主任、王澤芳、商瑞國等老師親臨我校,指導實踐,獲得良好印象,并決定以我校為現場召開該課題全市第三次專題會議,在今年的5月中旬,全市在我校和紅山中學召開了專題會議,學校推出了六節研討課、一臺創新晚會、一個電子創新匯報、一室創新展覽、一套創新資料,市教科院對此次會議給予了高度評價,該項實踐已進入結題階段。

20**年3月學校又向省教研室申報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課題,并得以報批立項,現正在投入熱研之中。

近三年來,學校在教科研方面經歷了起步――跨步――飛步三大步,終于使教科研“上籃”了,獲得了有效的兩分:校長獲得省教改先進個人稱號,另有兩人獲省綜合實踐先進個人稱號,21人獲省、市骨干教師稱號,共發表論文22篇,市縣優質課18(件)節,學校教育質量不斷攀升,知名度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篇3:小學教科研制度

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總則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實施“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科研興師”戰略管理,實現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持續發展,更好地發揮教育科學研究對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第二條學校成立教育科研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教科室主任等為成員,全面負責學校的教育科研領導及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制定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規劃并督促和指導規劃落實;圍繞實驗研究進行人、財、物、信息等方面的組織和協調;制定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和各項管理制度并督辦落實;主持重大課題申報、審定和鑒定;籌劃科研經費,保證實驗條件,對教育科研和教改實驗成績卓著者報請學校或上級予以獎勵等。

第三條學校教育科學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科研方針,寧要真實的遺憾,不要虛假的完美,追求理論的高度與實踐力度的統一,確立的項目主要是教師教育教學實踐密切相關與當前教育改革密切相關的實踐問題,為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服務。

第四條本管理制度適用于我校所確立的校級及其以上的教育科學研究項目。

課題的內容和申報人

每五條為與區、市、省級項目吻合,校級項目的申請原則上每年9月上旬前組織。

第六條凡向區、市、省級科研室申報的研究課題未被立項的,作為校級課題進行研究。

第七條課題內容應屬于普通基礎教育范疇,著重研究本校教育過程中遇見的實際問題,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對本校教育改革有指導作用。

第八條申報人應為課題的主持人或負責人,即該課題的實際指導者,并在課題研究中擔負實質性工作,課題的主持人或負責人必須是本校的教職員工。

第九條凡向區級以上科研室申報的研究課題必須由申報人按規定要求認真填寫申報表,經教科室組織專家領導從選題方向、與主課題研究價值、方案制訂等方面進行論證評審上送。

課題的過程管理制度

第十條學校教科室要加強對教師教科研工作的管理,避免“兩端管理”(即年初寫計劃,年終寫總結)行為,并對各教師教科研過程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導檢查。

第十一條課題主持人或負責人應將課題研究列入學期工作計劃,嚴格執行《申報表》中制定的計劃,接受督促檢查,應依據階段性實施計劃向教科室匯報進度;教科研室記錄結果,作為教師科研工作評估考核的重要依據。

第十二條課題主持人或負責人在研究工作進行期間,如因特殊情況,需要變更研究計劃或推遲計劃實施,必須由課題主持人或負責人提出書面申請并說明理由,報經校或上級教科研室批準,予以備案。

第十三條課題的時限一般為1年,因故未按期完成課題者,允許承擔人申請不超過一年的延緩期,在延緩期滿未完成者,將中止其承擔的課題。

第十四條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研究人員可以享受學習培訓的待遇,由課題主持人或負責人依據課題研究的實際需要提出申請,經教科室審核,報校長室批準。

課題結題鑒定制度

第十五條教育科研課題的結題鑒定的評價,是學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申報的各級立項課題,必須規范結題。

第十六條課題組在按計劃完成研究任務后,應及時做好材料的匯總、分析和整理工作,認真撰寫課題研究報告(主件),并認真選編好課題研究相關的科研論文集、教案集、專著以及在研究過程中制作的軟件(附件)。

第十七條課題鑒定一般采用專家領導評議方式,包括現場評議或書面評議。鑒定組專家由課題組與教科室共同確定。

成果處理制度

教科室要特別重視對教育科研成果的處理。

校級教育科研成果評選標準:

先進性。成果反映的教育思想端正,符合黨的教育方針;選題方向和研究內容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研究結論具有突破性;研究水平在地區同類研究中具有相對的先進性。

科學性。能科學、準確地選擇和運用教育科研方法及教育統計測量手段;立論符合教育科學原理;研究過程堅持科學態度,尊重客觀事實,研究結論真實可靠。

成果形式符合教育科研基本規范;成果表達論點明確,資料祥實,依據充分,論證嚴密,邏輯清晰。

價值。能揭示主課題某一方面的規律,在學術上有新的突破;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對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實用有效的教改方法和技術措施。

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程序:

課題組向教科室提出書面申請,并附課題研究成果資料(課題研究報告、結題鑒定書)。

教科室組織專家、領導,在充分評議的基礎上,進行投票表決。

經過鑒定評價,獲將的、證明有推廣價值的科研成果,將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措施在學校內予以大面積交流、推廣和應用,或向市、省級推薦評獎。

課題經費管理制度

第十八條科研經費是為了滿足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基本要求而設置的一種經常性支出的費用。

第十九條學校保證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資料、書刊設備及必要的會議、差旅費等支出。

第二十條學校教科室對校級立項課題的研究經費可根據范圍的大小實行一次性核發或實行實報實銷,并對研究經費的使用負有檢查、監督責任。

檔案資料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條教育科研檔案資料管理是我校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教育科研檔案資料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又是我校教育科研管理向更高水平發展的重要標志。

第二十二條課題組要明確資料職責,加強教科研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鑒定、統計和利用,發揮科研檔案的作用。

第二十三條教科研檔案主要包括:課題檔案、管理檔案、綜合檔案和成果檔案等四大類。

第二十四條課題檔案:《課題審定書》;課題研究方案及論證材料;課題研究計劃及情報資料;課題研究實施過程中有關主要原始記錄、實驗過程記錄及數據處理材料等;研究工作總結及研究成果報告。

第二十五條管理檔案:年度計劃和總結;工作職責;有關制度;課題研究成員資料;教科研方法學習、教育理論學習的文件材料;各種記載。

第二十六條成果檔案:成果鑒定評價、驗收及成果獎勵的有關材料;成果推廣階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實驗課題教案集;科研論文集及獲獎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