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書香校園樹文化新人課外閱讀活動實施方案
“建書香校園樹文化新人”課外閱讀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睘槿媛鋵嵭抡n程標準和省《關于“建書香校園樹文化新人”閱讀促進項目的實施意見》要求,扎實推進“書香校園”建設,強化我校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管理,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礎。經研究決定,特制訂以下課外閱讀活動實施方案。
二、成立課外閱讀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汪*
副組長:葉*
成員:姚*
三、建立機制,落實實施
1、納入課程,深入指導
每周至少開設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語文教師要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帶領學生潛心閱讀經典美文,領略中外名著,吟詠古今詩文,含咀科學小品,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要求教師不斷地探索課外閱讀指導的思路,尋求課外閱讀指導的技巧和方法,逐步形成課外閱讀的基本課型。
2.充分發揮圖書陣地作用。
學校圖書室和班級圖書角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重要陣地,學校要加強管理,把圖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有效地建立圖書借閱制度,有計劃地向學生開展借閱、閱覽等活動,引領他們親近母語,熱愛文學,閱讀經典。
3、開展活動,培養興趣。
學校要經常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如舉辦與作家對話、讀書故事會、佳作欣賞會、人物評論會、讀書看報心得交流會、美文誦讀會、優秀詩文朗誦賽、讀書辯論賽、閱讀手抄報展評等。利用每天中午播報的新聲廣播站,播送一些經典課外讀物,為全校師生送去“文化午餐”。結合歙縣第六屆“新華書店”杯中小學學生暑期讀一本好書征文活動,指導學生閱讀,積極參加征文比賽。同時與定期開展的文學社活動結合,引導學生閱讀興趣,指導寫作,為打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打下基礎。
4、提倡師生共讀、家長共讀
課外閱讀活動不僅需要學生積極參與,語文老師和家長也應該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投入到閱讀課外讀物的活動中來,陪著他們經歷閱讀的體驗和感悟,與他們一起成長。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共讀過程中與學生一起交流,又起到了及時檢驗學生閱讀活動的成果。
5、科學評價,正確引導。
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促進學校開展課外閱讀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思路。學校要把學生的課外閱讀納入到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之中,嘗試采用活動評價、作品展示、讀書記錄卡等形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評價,讓學生建立自己的課外閱讀檔案袋,記錄自己的閱讀經歷,積累自己的閱讀收獲。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閱讀拓展知識面和培養閱讀能力,最終在長年的課外閱讀中奠定個人的文化素養,為其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提供必要的內在保障。
篇2:充分利用校訊通家?;佑t培養出紅花遍地德才兼備新人
充分利用“校訊通”家校互動育花紅培養出紅花遍地、德才兼備的新人
摘要:充分利用“校訊通”,家?;佑t。“校訊通”業務的開辦,極大的方便了我和家長的及時溝通,使我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加扎實有效。家庭、學校,作為孩子成長的兩個重要“搖籃”,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發揮著舉足輕重的教育作用。它在家庭和學校之間搭建了一座以學生為中心的橋梁,使得家校互聯、家校合作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加快捷、有效。利用校訊通的短信平臺,有效開展班主任工作,提高教育效果?!靶S嵧ā睘閷W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溝通心靈的橋梁,在家校聯系中培養出紅花遍地、德才兼備的新人。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互動育花紅
中國移動通訊為我們學校開辦了“校訊通”業務,極大地方便了我和家長的及時溝通,使我的班主任及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加扎實有效,培養的學生是紅花遍地、德才兼備,深受好評。
現在是網絡信息時代,學生所涉及的知識面越來越廣,家長們當前考慮的不再是溫飽問題,而是孩子們學習和生活中的這個為什么,那個什么原因,對新鮮事物了解很是迫切。網絡解決了很多認識上的問題,同時也讓很多學生迷失了方向,同時家長們與學生的溝通也存在越來越多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校訊通”平臺擔當了新時期的重要任務,小到“家庭作業的發布”,大到“緊急通知”,“安全問題的宣傳”,“新教育理念宣傳”,“家校溝通”,它都能滿足需求,它是個方便、快捷、能互動的好平臺。
校訊通的學生信息管理平臺具有強大的數據采集、分析、統計功能,它可以隨時按學校、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求的統計口徑生成各類統計報表。這將大大地減輕了老師、教務處、學生處的日常管理負擔,提高了教學行政管理效率。
一、校訊通改變教育工作
現在的“校訊通”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家庭與學??旖?、實時溝通的教育網絡平臺。是一套可以有效解決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于一體的信息交流系統。他可以讓家長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可以讓家長隨時、隨地的向老師提出建議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它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家庭之間實時、快捷、有效溝通的橋梁,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和諧共育的局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通過短信的方式實現家校溝通,學生家長與教師通過短信的方式進行互動溝通,教師可以將學生成績、學生課業情況、學校管理信息、學生在校表現、學生考勤情況、健康狀況、德育評價、班主任留言、學校新聞等信息通過校訊通系統發送至家長手機;家長也可通過短信形式向老師詢問學生情況,保證消息傳遞及時,確保教育有的放矢。利用現代智能卡技術,通過校訊通平臺的考勤功能及時向家長手機上發送孩子到校、離校時間的平安短信,向家長報安,便于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出行情況,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學生的學生卡中可預設3個親情號碼,拿起話筒后在刷卡區刷卡、通過“上下鍵”選擇預設好的號碼即可通話,每個學生的“終端卡”每月可獲得60分鐘免費通話時長。讓孩子能在第一時間與家長溝通。
校訊通是連接家庭、學校、教育部門、社會的教育信息服務網絡平臺。是社會教育的新渠道;體現全社會、全方位、多層次、隨時隨地關愛學生教育的新理念?!靶S嵧ā笔敲嫦蛏鐣拇翱冢菍崿F家庭和學校配合教育的優良措施,更有利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量簡單化管理,是國家教育的重要研究課題。不僅可以整合學校管理,而且還大大減輕了老師們的工作量。
篇3:對信息學教學創新人才培養思考
對信息學教學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考
摘要:隨著近年來設備的引進與更新,信息學教育的到了飛速發展。打造“智慧的信息學教學”成為了很多同行的心聲。探究如何使用新銳尖端設備,搭配組合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優是每個信息學教育工作者的理想。然而面對現實,有很多一線教師依然將在一段時期內面對有限的教育資源繼續展開工作。對此,我認為創新信息化教學與學習方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不失為最實際的道路。我們將目光回望,重新看待教育,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從字母“R”開始。
關鍵字:智慧的教學;智慧教師;return;read;repeat:review
一、研究背景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學教育從高等學府的特設專業走向基礎教育。中小學信息學教育更是在新世紀獲得重視與發展。智能設備引進、更新,讓學生充分體驗感知到信息技術發展對社會的貢獻與意義。現代的信息學教育培養學生已經從認知理解向掌握運用發展。信息學對學生心智發展也開始凸顯作用,“智慧教學”成為當下信息學教育的亮點。探究如何使用新銳尖端設備,搭配組合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優是每個信息學教育工作者的理想。然而面對現實,有很多一線教師依然將在一段時期內面對有限的教育資源繼續展開工作。對此,我認為創新信息化教學與學習方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不失為最實際的道路?;仡檪鹘y,回顧理論,參考現代其他學科教育的智慧,以展現信息學的智慧為目標去探索研究。
二、Return,尋找智慧發力點
Return,意為回歸。在探索教學最優化的道路上我們對設備與技術的改革一路前行,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愈加豐富。但我們還是不能將師生的個體差異等教學不穩定因素全部依賴在“高科技”三個字。每當信息學教師思考如何使用這些智能設備解決問題的時候,有沒有跳出局外,返回到原點,發現本質上和其他學科教師如何使用教輔材料的問題是一致的。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教師的智慧。將課堂中的環境差異淡化,將各科老師使用的教材器具符號化,突出各學科教育的共性特點,或許會指出信息學教育中一些盲點,并提供行之有效的改良思路。(如圖1所示)這是信息學教育改革中提倡的“學科整合”的探索:各學科整合信息學優勢發展壯大,同樣的,信息學也應當共享所有學科的資源完善自我。
這里提出的回歸是為了研究創新的必要準備。在此,我們提出一個過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