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全面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積極探索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的新方式、新舉措,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小學生的基本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社會行為習慣,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克州三小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實施方案》。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全面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開展符合小公民年齡特點的教育實踐活動,使兒童在家庭、學校、社會等不同環境中成為自我教育的主體,在參與活動中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學做中國人,學做現代人,逐步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二、活動目標及內容
(一)總目標:
圍繞“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在全校兒童中以“我做合格小公民”為主題,以“四小”為內容,以“四進”(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進公共場所)行動為活動方式,培養新世紀合格小公民。
(二)具體目標:
以“四小”為內容,結合溫馨教室的創建,開展爭創“優秀隊集體”。
1、做父母的“小幫手”。
懂得愛父母,關心親人,父母下班回到家表示問候,親人生病主動問候并照顧,對父母和親人為自己所做的事懂得感謝。培養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齡前學會自己洗手、臉、腳,自己吃飯穿衣,上學后,逐步學會獨立處理屬于自己承擔的事情。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學會簡單的家務勞動技能,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浪費東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不提家里經濟狀況不允許的消費要求;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意識,尊重和愛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2、做文明禮貌的“小標兵”。
培養民族自豪感,了解祖國地理、歷史文化;樹立國家觀念、培養民族責任感,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前景,懂得個人利益服從于國家利益。講文明、懂禮貌,衣著整潔,舉止文明,注重儀表;學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不說臟話;學會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禮節,吃飯讓長輩,上車讓老人等等。誠實,不說謊話,做錯了事情要承認,以真誠得到別人諒解;遵守承諾,講求信用,辦不到的事情要說明情況,答應了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做到。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范,不做妨礙他人工作和休息的事,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上車、購物要排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做到紅燈停、綠燈行;不吸煙、不喝酒,不進網吧和兒童不宜的娛樂場所,不迷戀于網上游戲和聊天;學習遵守國家的基本法律法規,不做任何違反法律法規的事,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法制和社會公德,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對違法和違背社會公德的事情要勸阻。
3、做小朋友和同學的“小伙伴”。
逐步學會與人交往,善于廣交朋友,喜歡和伙伴一起學習和娛樂;心中有他人,有同情心,同伴有困難要主動幫忙,愿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分擔憂愁,要關心低年級同學,當好大哥哥、大姐姐。傾聽、尊重、接納別人意見,學會寬容理解;積極參與集體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懂得關心集體,懂得個人利益應服從集體利益,培養團隊精神,善于與他人合作。
4、做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樂于學習、運用和宣傳環保知識,能夠和家人共同在日常生活和消費行為中做有益于環保的事;愛惜花草樹木、小動物;愛護歷史文物、保護古跡;樹立環保意識,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對污染環境和破壞環境的人與事,要主動勸阻和舉報。愛護公用電話、照明用具、公共桌椅等公物,不亂踩亂畫,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看到破壞公物的行為要制止,要主動參加公共衛生活動,養成安靜、整潔、自律的文明習慣。
篇2: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總結匯報
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總結匯報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更關系到我們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我校從實際出發,圍繞計劃,在細致入微的德育中,點擊心靈,引領著學生茁壯成長,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深入學習和領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校領導利用政治學習時間,積極組織廣大教職工專題學習《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通過學習,使全體教職工深刻地領會和把握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進一步明確了學校作為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應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切實抓緊抓好。
二、優化校園環境,培養文明學生
按照《若干意見》通知精神,進一步完善了有關德育制度和學生行為規范要求。開學后,少先隊大隊部和各班主任立即組織學生學習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我校各種規章制度,修改完善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評比細則》等常規制度。通過這些規章制度,在全體學生中開展文明禮貌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并做到及時檢查學生的行為習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樹立起良好校風、班風和學風,體現了良好的校園風貌。
三、以校園為主陣地,開展思想道德建設活動
(一)通過升旗、班會、板報,強化了德育功能。
1、通過升旗儀式,實施教育
堅持每周一早上的升旗儀式,做到規范、整齊,嚴肅莊重。并通過國旗下的講話,對學生進行助人為樂、保護環境、感恩祖國、人民、父母、遠離毒品、安全教育等教育,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思想上,都給師生很大的鼓舞和啟迪,讓他們進一步領悟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善待生命、珍愛生命,使生命更鮮活更精彩。其次是讓學生樹立愛國意識、集體主義意識、憂患意識、環保意識、抗挫折意識及理想意識等等。
2、本學期繼續完善班隊會制度,每一次班隊會對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次自我教育的過程,絕大多數班級能認真準備、成效明顯。
3、充分利用班級板報這塊陣地,內容分別為“禁毒防艾”、“未成年人法律法規”、“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震自救”“思想品德”、“國防教育”等。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堅持每月一次的板報檢查評比制度,及時檢查及時反饋。評選校級板報制作優秀班。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加強未成年人思想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我校要求教師教師在各門學科的備課中要把德育內容反映在教案當中,在課堂上,結合課文內容靈活多樣進行德育滲透教學。同時利用每周一班隊會組織學生開展“安全、環保、禮儀、誠信、自律”等方面的主題班會,在教育中逐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
(三)以班級競爭為動力,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增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校領導和少先大隊的統一領導下,我校每周由值周教師帶領少先隊干部進行全面檢查督促,從學習、紀律、衛生、行為等方面在班級中開展評比活動,并頒發流動紅旗,以示表彰。通過這項活動,使各班學生出現你爭我趕的局面,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四)以家校聯系為紐帶,充分發揮“家?!甭撓底饔?。
堅持定期與不定期每學期召開一至二次家長座談會,(每學期第11周)及時了解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的要求,科學指導家長們對學生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探討教育的途徑,交流教育的經驗,充分發揮了“家?!甭撓档墓δ芎妥饔谩?/p>
(五)以形式多樣的活動為重點,注重未成年人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結合我校實際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活動:
1、感恩活動
一年來我校結合重大節日和突發性事件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如:第一學期期利用“教師節”“國慶節”“喜迎新年”第二學期利用“勞動節”、“建黨節”等開展活動。師學生懂得我們擁有偉大的祖國,擁有我們美好的生活,擁有親愛的老師,我們驕傲、我們自豪!同時,引導學生理解感恩的含義,從小樹立感恩之心,做感恩之舉--------感恩祖國、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
如:我們利用“喜迎新年”、“母親節”、“勞動節”開展了“感恩在行動”為主題的活動。在活動中,同學們用句句真摯的話語、親手制作的精美的感恩卡、親筆書寫的美觀、工整的新春對聯、用送給爸爸媽媽的感恩童謠來表達了同學們濃濃的感恩之情吧!更讓我們在七彩的心愿樹上留下自己新年的美好心愿:用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事,用感恩之情回報社會,用關愛之心伴隨成長。
又如:在“感恩母校、感恩老師”為主題的**屆六年級畢業典禮活動中,畢業學生雙手輕輕捧上為學校送的一面鮮紅的國旗,并深情的演唱了《感恩的心》,用感恩的心回報教育了他們六年的母校和辛勤培育他們的老師。
2、孝德活動
我校以弘揚孝德,爭做孝星,實踐孝行為主題,開展了班級“孝”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孝敬日”(3月8日、母親節、父親節、五一、教師節、重陽節等)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布置“親情作業”,充分開發和利用傳統節日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們逐步具有一定的孝德意識,并用自己的行為“書寫”許多感人的故事。低年級的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用童謠的形式表達出來。雖然有些童謠非常的稚嫩,卻是學生們平時生活的真實寫照。為了讓大家都來誦讀這些孝德童謠,并在誦讀過程中感受同學們的孝德之心,我們開展了低年級朗誦童謠比賽。高年級在本次活動中也不甘示弱,在五年級語文任課老師葉建華的指導下開展了唐詩、宋詞朗誦演唱會,這次比賽,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讓同學們了解了別人在平時生活中是怎樣做的,并且在朗誦中了解古詩詞的博大精神,感受古文化的藝術魅力,為他們提供了互相學習的機會。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閱讀了大量的孝德故事、書籍,使學生知孝,再由知孝轉化為思孝。利用學校“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讀書活動,收集“三國”中孝德故事,并讀古代孝敬的典型事例,寫出讀書筆記。促進學生去了解、搜集、感受中國源遠流長的孝文化傳統,調動學生探尋傳統文化的積極性。
篇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國家、省、市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的有關精神,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堅持以人為本,狠抓學校、家庭、社會三個重要環節,加強輿論環境、文化氛圍、法制環境建設,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任務:
1、從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入手,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中華傳統美德、中國革命傳統和中國歷史教育,使學生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傳統,了解中華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史和近代以來民族的深重災難,以及中華人民進行的英勇斗爭,進而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從規范行為做起,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大力普及"愛國守法、明禮成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倡導集體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教育學生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
3、從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做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創造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和進取精神、科學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觀念,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三、工作措施:
1、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加強學校教師職業道德及政治思想內容。把教師關心和做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做為對教師政治思想考核的重要內容,并作為評價教師、評聘職務、表彰獎勵、教師晉級的重要依據。
2、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教育,建立教師師德檔案,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度,樹立"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追求目標。
3、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組成由學校領導、班主任為骨干的,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學校德育工作隊伍。學校領導定期組織班主任和教師認真學習國家、省市區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的有關精神,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及各種法律法規,提高德育工作人員的素質。
4、加強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堅持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結合,深入開展《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習慣。
5、深入開展傳統美德教育,用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和民族英雄的精神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激發學生愛國情感,為振興中華而刻苦讀書。
6、加強法制、環保、安全和健康教育,組織學生觀看法制專題教育影片,讓學生知法守法。堅持經常性的環保安全和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崇尚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培養學生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
7、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富有趣味、怡情益智的課外活動;充分利用各種重要節日、紀念日等契機,組織開展專題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活動;結合我校實際,開展“誠信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五個一活動”(即每周做一次家務、為班級做一次班務、為學校做一次貢獻、為社會做一件好事、每月讀一本好書)主題教育活動。
8、關心、重視學生中特殊群體的教育。要特別關心單親、特困家庭、留守兒童和孤殘學生等特殊群體教育,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幫扶。
四、組織機構
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領導,為確保各項工作的落實,成立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責任分工:
:全面負責學校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負責思想道德方面的理論學習工作;負責學校思想道德建設的相關工作;負責四年級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負責協調管理教育教學中的日常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負責學生德育方面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負責一年級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負責二年級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負責三年級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