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20XX年觀看廉政教育警示片心得體會

20XX年觀看廉政教育警示片心得體會

2024-08-03 閱讀 8254

觀看廉政教育警示片心得體會

根據縣紀委統一安排,20**年12月27日下午3點,我在縣行政服務中心二樓觀看了近幾年來我縣紀委查處的身邊黨員、領導干部典型違紀違法案件紀錄片。通過觀看王勝年、陳榮海、尚曉霞、張清平、曹培文等12起案件查處過程,違紀違法事實,違紀違法人的懺悔書、懺悔發言等,我深受教育和啟示。縱覽他們觸目驚心的違法犯罪軌跡,清楚看到他們利用自己地位和種種的權利去中飽私囊,無視黨紀國法,目無組織紀律,嚴重損害了人民公仆的形象,敗壞了黨風和社會風氣。我們黨員干部一定要從這些案例中認真汲取教訓,引以為戒,認真反思。

一、加強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是共產黨的精神支柱和靈魂。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黨員干部更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時刻牢記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染、不法之事不干,真正在思想上筑起防腐防變得堤壩,時刻緊記手中權力是黨對自己的信任、人民對自己的信任、領導對自己的信任,絕不辜負。心懷一心一意為人民效勞,全心全意為事業作奉獻,正確行使權力。每日自查、自省、自善、自律,切實加強自身世界觀的改造,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用權力、價值觀、切實筑牢防腐、防貪、防變得思想防地。

二、黨員干部必須明白權利是誰給的,手中的權利應該為誰謀利,凡濫用權利者,必須受到制裁,從而做到警鐘常敲。時時警醒自己,時刻不忘權利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親。只有這樣,才能經得起金錢的誘惑,永葆共產黨人民公仆的本色。一些領導干部不注重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背棄了共產主義理想和黨的宗旨,人生觀、價值觀偏離了正確方向,道德觀念失衡,把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圣權力,當成了謀取不義之財,謀取私利的工具,政治上喪失信念、經濟上貪得無厭、生活上腐化墮落,最終踏上了不歸路。領導干部一旦追逐名利、撈取功名,就會導致急功近利,貽誤事業的發展;一旦恃權輕法、心存僥幸,就會觸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終變成人民的罪人。從中也使自己清醒的認識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時刻提醒自己,牢記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奉獻意識、服務意識、勤政意識。通過政治學習,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自覺地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堅定自己的信念,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堅決抵制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欲橫流的誘惑。

三、牢記艱苦奮斗精神,切實抓好防腐倡廉,艱苦奮斗的精神,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寶貴的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組成部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尤其需要黨員干部繼承和發揚。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實質上就是一種廉政表現,作為黨組織中的一員,一定要帶頭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嚴格遵守廉政自律的有關規定,耐得住艱苦,擋得住誘惑,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始終堅持執行黨的各項廉政建設規章制度,警示片中的案例再次昭告世人:在社會主義中國,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一個黨員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權力多大,只要違法亂紀,終究逃不脫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以身試法者必亡。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必須積極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既用憲法和法律約束自己,也用章程和黨的紀律規范自己,以實際行動帶動黨風和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特別要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耐得住艱苦,管得住小節,擋得住誘惑。要把我黨的各種廉政制度堅持下去,就必須加強對領導機關、黨員、領導干部進行有效的監督,嚴格要求自己,認真汲取教訓,舉一反三,進一步增強自我接受監督的意識。

篇2:人民教師折達公路警示片心得體會

觀看甘肅省折達公路警示片心得體會

豐樂小學教師

在20**年5月21豐樂小學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甘肅省折達公路警示片,了解到甘肅省因折達公路考勒隧道偷工減料問題被中央電視臺曝光后,引發社會輿論批評。縱觀整個輿情脈絡,有關部門面對輿論監督態度傲慢、推諉塞責、顧左右而言他,面對問題長期存在選擇視而不見,不去真解決卻搞“假整改”,當地主流媒體不合時宜地叫板式為本地辯白助燃次生輿情,這些都是導致輿情高燒不退的重要因素。

4月1日上午10:30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以《如此整改扶貧路》為題對折達公路考勒隧道因存在工程質量等問題被舉報和記者調查的情況。甘肅省折達公路是一條投資近16億,卻被舉報“工程質量差”,特別是這條路上的“考勒隧道”。國家信訪辦在接到舉報之后,要求甘肅省立即組成專項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隧道內原設計中“雙層鋼筋”,施工后變成了“單層鋼筋”,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16億扶貧路偷工減料#等關聯微博話題迅速成為熱議焦點。

經央視曝光后,甘肅省委書記林鐸、省長唐仁健及時發聲,連續召開多個會議,要求嚴肅問責。4月3日,林鐸主持召開了甘肅省委常委會,聽取省政府黨組關于折達公路項目建設基本情況和整改安排的匯報,對折達公路突出問題調查處理和整改工作進行安排部署。4月6日,借助人民日報的最高黨報平臺,在當天2版,《甘肅堅決徹底整改折達公路問題――以此作為整治作風頑疾突破點》一文刊出,以甘肅省委的高規格對事件再次表態回應。

4月6日下午,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實地察看折達公路考勒隧道維修加固工作,當晚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再次安排部署折達公路隱患排查及考勒隧道質量問題整改工作。會議強調,要以折達公路問題整改為契機,全面起底和糾正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存在的突出工作短板和政風作風問題,將此次整改過程本身變成轉變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提高工作效能、形成工作合力的過程。隨著當地政府首長的高級別處置應對,輿情漸趨平息。

通過梳理不難發現,該輿情事件從中央電視臺曝光引爆,短短數小時之內急速發酵成為熱議焦點,且輿論很快形成較為一致的譴責意見。除公眾對央視曝光的折達公路考勒隧道存在嚴重“偷工減料”問題較為關注外,還與當地交通運輸部門官員面對采訪“回應態度傲慢”“官僚主義嚴重”等問題存在直接關聯。另外,官博和官媒引發的次生輿情等都值得當地深刻反思,值得各地引以為鑒。

從甘肅省公路管理局副處長楊愛明面對記者采訪一系列傲慢態度可以看出,至少在該省交通運輸系統內部的一部分人,這種“官僚主義”“衙門思維”可能存在普遍性。對此,網上輿論表現出了極為強烈的“不滿”,導致整個輿情走勢更加呈現“負面”特點,政府公信力折損明顯,雖然省政府及時回應,但如何挽回已經損害的政府形象,已成為擺在當地面前的一道棘手難題。分析認為,當地可以此輿情危機為整改契機,通過“問責一批,約談一批,警示一批”等后續針對性措施,逐步挽回社會輿論認可。

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敢于擔當,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努力做到教書育人,敢于同一切腐敗行為做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