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市部舊房改造協議書
甲方:*市*供銷社
乙方:
根據*市政府新農村建設精神及*黨工委政府的規劃以及*村委要求,特將*供銷社*門市部加以改造。甲方愿將*供銷社*門市部東5間舊門面房,面積約100平方米的改造工程交給乙方施工改造,乙方在改造過程中必須遵照甲方的改造要求進行施工,不準偷工減料,確保施工質量。
一、甲方房屋的改造說明
1、甲方原舊門面房5間下半部分不拆動,上半部拆止房門頭平,甲方不承擔一切費用及責任。
2、房門高改為3米,寬度不變,門口上部設過梁加雨蓬出80公分。
3、室內地坪上提50公分,房屋總高為3.6米,樓板下設240×240圈梁,每間中間設南北240×500大梁一道。
4、砼標號為c20,鋼材采用國標,磚砌體用50水泥砂漿砌筑,屋面采用sps柔性防水屋面。
5、內墻為防瓷墻面,外墻采用1:3水泥砂漿墻面,用白水泥收面,屋面設前排水。
6、主門采用卷閘門。
二、開工日期及竣工日期
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工程總造價:3萬元
四、付款辦法:竣工后付款
五、工程保修期及保修金:主體1年,屋面3年,待工程竣工后扣除總造價的5%,在此保修期內如出現質量問題,乙方無條件進行返修。
六、乙方應文明安全施工,在施工中出現安全人身事故由乙方完全負責,甲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七、乙方負責村組協調及建筑時所發生的糾紛,如不能按時竣工,每月按門面房市場租賃價的雙倍賠償甲方。
八、未盡事宜,雙方另行協商解決,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交市社一份,簽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供銷社
乙方:
*年*月*日
篇2:污水處理廠改造方案
隨著我國對重點流域環境治理的要求不斷加強,及為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環境。下面是有污水處理廠整改方案,歡迎參閱。
污水處理廠整改方案范文1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大力推進“宜居水鄉”行動計劃,基本解決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存在的各項環境問題,規范入網企業排放行為,切實完善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經市政府研究,決定開展桐鄉市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專項整治行動,特制訂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總體要求
以*****為指導,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依托專項整治行動,強化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規范入網企業的工業廢水排放行為,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創新環境監管方式,健全污水管網建設,實現工業污水得到有效收集,生活污水處理量持續增長,企業排污日趨規范,外排廢水穩定達標,切實改善我市的水環境質量。
(二)工作步驟
1.開展污染源大檢查(20*年10月21日至10月31日)。對五個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重點廢水排放入網企業以及沿線污水管網開展全面檢查。特別是加強對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以及各類涉及超標入網、超總量排放企業的排查力度,掌握污水管網中存在的串管、漏排等情況,進一步摸清現狀,發現問題。
2.實施環境問題整治(20*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20*年11月10日前對環境保護部華東督查中心發現問題的桐鄉申和水務有限公司進行限期整改,并確保整改到位。對其他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開展深入整治,對污水管網存在的各項問題提出解決途徑并予以落實,解決一批突出的環境問題,有效改善入網水質。
3.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在完成專項整治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要求完成對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工業污水總量實現有效下降,生活污水處理率得到大幅提升。建立健全環境監管新模式,充分利用在線監測等監控手段,提高環境違法行為查處效率,構建全方位的環境監管體系。
(三)整治重點
1.重點區域:12個鎮(街道)、開發區。
2.重點行業:污水處理、印染、化工、制革、化纖等五個重點行業。
3.重點企業:
(1)桐鄉申和水務有限公司、桐鄉市城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崇福污水廠、桐鄉市濮院恒盛水處理有限公司、桐鄉市屠甸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等五家集中式污水處理廠。
(2)在線監測數據或取樣監測數據超標頻繁、曾因超標排放等問題受到環境行政處罰的企業。
(3)涉及重金屬、油類物質等特征污染物排放的企業。
(4)周邊群眾投訴強烈的涉水排放企業。
二、工作任務
(一)加強污水處理廠管控。
組織對污水處理廠進行體檢式檢查。重點檢查進水水質、出水水質是否符合排放標準,污泥濃度等參數指標是否處于合理范圍,設施運行及藥劑添加是否滿足處理要求,污泥處置是否符合法律規范,中控及在線數據采集是否達到標準,數據來源是否正確無誤等。
責任單位:環保局
配合單位:建設局、梧桐街道、崇福鎮、濮院鎮、屠甸鎮、開發區、水務集團
(二)加強重點企業監管
加大對污水收集范圍內排污企業的監管力度,清查污染治理設施使用情況和污染物排放去向,重點關注涉重金屬、油類物質等特征污染物廢水的處理情況。督促工業企業嚴格清污和雨污分流原則,對于排放污水不符合納網標準或總量要求、廢水治理不正常使用以及以規避監管方式排放污染物的,責令限期整改,并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實施環境行政處罰,促使企業的排放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
污水處理廠整改方案范文2
今年9月江蘇省建設廳對我廠20*年度運行管理工作進行了現場考核,在本次考核中,我們城北污水處理廠暴露了很多運行管理方面的問題,最終被專家組評定為不合格。檢查過后,我們依據《考核標準》10個方面進行了逐一排查落實,現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1、污水管理我廠設計規模1萬立方米/日,20*年實際處理水量111萬立方米(折合0.30萬立方米/日),負荷率較低,實際進水水質遠遠高于設計進水水質,設施難以穩定達標,設施減排效率低下,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一直積極與開發區管委會、環保局等聯系,要求保證進水水質,今后也會一如既往地與相關部門溝通。
2、污泥管理我廠污泥由政府指定地點填埋,我廠承擔運輸費用,我廠污泥處置較為規范。近期更是安排人員進行24小時不間斷脫泥。
3、生產運行管理我廠存在問題:員工沒有上崗證、生產計劃不具體、工藝控制粗放等問題。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們積極整改,在保障生產的前提下,準備分批送員工外出培訓學習以取得上崗證;生產計劃方面由于我廠進水水質極不穩定,只能制定一個大致的計劃;同時加大了對工藝的控制,指定專人負責工藝調控。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臺賬管理:雖有生產運行臺賬,但管理較差。建設廳檢查后我們已經自身存在的問題,對前期生產運行臺賬進行了整理,對今后的臺賬管理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設備和在線儀表臺賬要求完整、規范。對化驗臺賬要求明細、可溯源。
5、污水處理能耗及成本:由于我廠進水水質超標嚴重,再加上設備選型等因素,造成我廠的能耗、成本過高,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夠及時足額支付污水處理費用,也影響了我廠的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我們一方面向集團總公司申請資金,進行設備保養維護、更新改造,一方面積極向政府索要拖欠水費。
6、水質與檢驗:我廠具備常規化驗項目的檢測能力,所有的化驗分析方法均采用國家或行業標準檢驗方法,但監測頻次不夠,為此我們加大了水質監測頻次,同時委托上級單位對我廠不能檢測項目進行監測。加大了化驗室的質量控制,同時籌措資金,進行儀器設備的檢定校準。
7、設備與儀表:我廠雖然在工藝流程中安裝了在線儀表,但由于水質腐蝕性太大,水費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儀器設備的維護更新不到位。儀器設備帶病工作,銹蝕嚴重。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在現有的條件下,保證重要設備的正常運行,不影響生產,在資金到位的前提下,更換部分損壞儀器設備。
8、安全管理:我廠安全制度的落實情況較差,應急預案的針對性不強,為此我們對全廠職工進行了安全培訓,加強了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通過排查消除了潛在的安全隱患,還購置了保險柜用于存放劇毒物品,實行雙人雙鎖保管,避免造成惡性中毒事件。
9、廠容廠貌:檢查中發現問題構筑物池面有漂浮物、出水不均勻。主要原因為園區內有多家化工排污單位不經處理排出廢渣水、我廠進水水質嚴重超標導致我廠無法正常連續進水,從而影響了出水水質達標。我們加大人手對構筑物內的漂浮物予以打撈,同時要求園區保證進水達標。
10、制度建設:我廠有一系列的操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應該從細節和點滴入手,變粗放管理為精細化管理,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提高員工的業務操作能力。
我們將依據檢查中出現的問題,逐一進行整改,加大運行管理工作,加大對技術人才的引進,加大對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更新,同時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優化工藝控制方案,規范臺賬管理,安全處置污泥,加大安全投入,強化制度建設,確保安全運行。
污水處理廠整改方案范文3
為進一步加快各鄉鎮污水處理廠整改步伐,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指導,以促進污染減排為目標,加快鄉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步伐,因地制宜完善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條件,逐步提高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盡早發揮鄉鎮污水處理廠的減排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目標任務
今年12月31日前,確保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轉一批、試運行一批、管網建設動工一批。
三、具體安排
(一)監利縣新溝鎮、上車灣鎮污水處理廠,洪湖市小港鎮、峰口鎮污水處理廠等4個鄉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已基本建成,盡快完善各項運行條件,確保年底前正式投運。
(二)監利縣毛市鎮、朱河鎮、福田寺鎮、汴河鎮污水處理廠等4個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已初具規模,具備一定的收水能力。進一步加快各納污支管網與主干管的連接以及納污主干管與污水處理廠的連接,加快完善運行條件,確保年底前具備試運行條件,20*年初正式投運。
(三)沙市區岑河鎮,江陵縣普濟鎮、熊河鎮,監利縣汪橋鎮、棋盤鄉、柘木鄉、白螺鎮,洪湖市戴家場鎮、汊河鎮、萬全鎮、曹市鎮、瞿家灣鎮、沙口鎮、新灘鎮等14個鄉鎮污水處理廠積極爭取和落實管網建設資金,年底前啟動配套管網建設;監利縣福田杜劉村,洪湖市萬全鎮全豐村、瞿家灣鎮月池村等3個鄉村污水處理站年底前完成污水管網的規劃編制和建設設計,積極爭取專項資金,盡快啟動配套管網建設。
四、工作措施
(一)細化整改方案。各地要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進一步細化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實施方案,安排工作計劃和資金,制定管網建設時間表和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時間表。
(二)完善運行條件。加強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完善運行條件,老城區充分利用和改造現有雨污合流管道和明渠,新城區加快污水管道建設力度,充分收集污水,力爭項目高負荷運行。
(三)保障運行經費。所有已建成污水處理廠的鄉鎮都要開征污水處理費。若征收的污水處理費不足以保障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由各地財政按比例予以補貼。各地政府要明確相關部門和單位在征收、管理、撥付污水處理費等方面的職責,實行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責任制,切實做到??顚S?。
(四)加強運營監管。建立鄉鎮污水處理運行監管體制,實行三級監管,市直相關部門負責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工作的監督指導;縣市區責任部門負責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機制的落實;鄉鎮政府負責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行相關工作的實施。爭取年底前正式投入運轉的4個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達到60%以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鄉鎮污水處理廠整改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成立荊州市鄉鎮污水處理廠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由副市長李國斌任組長,市發改委、市住建委、市環保局、市物價局等單位負責人,沙市區、江陵縣、監利縣、洪湖市政府分管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指導各地按照市政府的總體要求開展鄉鎮污水處理廠整改工作,辦公地點設在市環保局。
(二)明確工作職責。沙市區、江陵縣、監利縣和洪湖市政府為各轄區內鄉鎮污水處理廠整改工作的責任主體,承擔整改工作的主要任務。負責組織協調當地住建、財政、環保、供水、供電等部門和單位,加快鄉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設計和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運營機制研究和制定、污水處理費征收使用和監管,明確財政補助和電價優惠辦法,制定污水處理技術人員培訓方案,完善運行條件,為鄉鎮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必要的保障。
(三)強化考核問責。市政府將對沙市區、江陵縣、監利縣和洪湖市政府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整改工作實行考核,作為各地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整改目標未落實的地區不得作為年終考核評先表優對象。
(四)建立長效機制。對鄉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嚴重滯后、收費政策不落實、投運后1年內實際處理水量達不到設計能力60%或無故不運行的地區,將暫緩審批該地區涉水項目環評,暫緩下達有關項目的國家和省建設資金。
篇3: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路網改造建設項目建議書
第一章概況
1.1項目概況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東端,是歐亞兩洲陸路貿易往來交通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就有“通一線于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位。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武威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國道312線改建工程完工,達到了國家一級公路標準;自籌建設了武威至武南寬幅公路;武民公路建成通車,蘭新鐵路西隴海線武威段建設工程業已開工建設,以上交通設施的建設,極大的改善了武威的交通狀況。截止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以城市為中心,城鄉公路四通八達,路網林帶和相應設施配套的公路交通網絡。近年來,武威市憑借豐富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初步形成了以人文景觀、自然風光、農業設施和沙漠探險為內容,以東南西北中五條旅游線路為主的旅游格局。為不斷適應現代旅游者的個性化、特色化的需求,加快我市旅游產業的發展步伐,盡快把我市創建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武威市委、市政府把生態旅游、農業觀光旅游和沙漠探險旅游定為我市特色旅游產業,并專門成立了武威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管理委員會,由涼州區具體負責實施。涼州區以生態旅游、農業觀光和沙漠探險作為旅游業開發的突破口,大力發展區域游,規劃建立一個以民俗風情觀光旅游為主線,歷史文化風景區、農業科技示范區、莫高旅游度假區、沙漠綠洲游覽區、珍奇動植物觀賞區、沙漠腹地探險區、沙漠生態旅游區和農耕飲食品嘗區等相對獨立、彼此銜接、功能各異、設施齊全、特色鮮明的“一線八區”綜合旅游風景區。這里既有迷人的西部戈壁和田園風情、古老的漢、明長城遺址、古絲綢之路的駝隊足跡、長河落日的大漠風光,也有以反映歷代詩人有關《涼州詞》內容的葡萄長廊和葡萄酒文化。尤其主要的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屬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白塔寺遺址和有“石窟鼻祖”之稱的天梯山石窟也坐落于此。在這里,不但可以觀賞戈壁風光的雄渾與壯美,感受沙漠綠洲的旖旎與靈美,追尋古代文明的遺蹤與舊夢,領略戍邊將士的豪邁與風流,還可以品嘗葡萄美酒的醇厚與清爽,親近西部農村的泥土與鄉俗,體驗沙漠探險的驚險與刺激。國家、盛市先后投資對這里進行開發建設,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已初具規模。但是,由于這里的旅游產業起步較晚,旅游基礎配套設施相對滯后,特別是旅游交通條件很差,公路等級低、路況差,從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景區發展。為此,整修現有道路,提高道路等級,縮短旅游交通時間已經成為當前工作的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經過認真調查,建議對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路網進行改造擴建。
1.2項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需要。
近年來,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旅游應先行”的號召,設立了旅游國債基金,在旅游景點建設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了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特別對生態旅游、西部旅游和扶貧旅游重點扶持,爭取和利用好國債資金來開發建設武威旅游事業具有重要的作用。
1.2.2旅游路網改造擴建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旅游業是一個綜合關聯度高,輻射帶動性強的產業,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業在一、二、三產業中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高,旅游給人們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愈來愈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是制約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路網改造擴建會促進區域內旅游業和其它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1.2.3現代旅游業發展的需要。
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路網的改造擴建,旨在建立快捷、便利的高標準旅游公路,以提高旅游景區(點)的可進入性,拉近景區(點)與旅游者之間的距離,滿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消費需求。在一定程度起到了增大旅游者的選擇性,刺激旅游消費的目的。
1.2.4旅游路網改造擴建能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旅游公路的建成,將帶動沿線鄉鎮經濟的發展,加之,公路兩側的綠色通道、小康住宅、燈箱廣告等風景線建設,本身就是一種“流動”的旅游景觀,從側面豐富了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的內涵。
1.3項目的可行性
1.3.1武威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現有的路網設施為區內旅游公路改造擴建提供了基礎條件,項目實施后,可逐步改造旅游道路等級,提高交通便利,擴大旅游客源。
1.3.2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武威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多次組織有關人員到武威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實地調研、規劃,并專門成立了武威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管理委員會,統一指導、管理武威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的規劃和建設。
1.3.3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旅游景區(點)建設初具規模,許多旅游景區(點)在本省已家喻戶曉,并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認可率,旅游公路的建設將極大地提高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省外甚至國外打響旅游區的品牌。
第二章建設內容及規模
2.1武威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路網現狀
武威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涉及旅游點23處,沿途道路主要有312國道、涼古公路、黃哈公路、雙清公路、黃吳公路等8條,公路總里程近150公里,其中:涼古公路(涼州至古浪)前5公里涼州至清水三級公路已于*年8月建成,清水至長城段38公里已立項待建;白塔寺至312國道2.5公里道路正在建設,~年7月底可完工;黃羊至王景寨5公里道路為土路;長城鄉通往鄧馬營湖前4公里為沙礫路,其余為土路;黃哈公路、雙清公路、黃吳公路等均為無等級公路,以上道路路況較差,且年久失修。
2.2項目建設內容、規模
2.2.1通往黃羊河農嘗十八里葡萄長廊的黃吳公路(黃羊至吳家井)全長約20公里
,以現路為基礎拓寬改造為二級公路;黃羊河農場──吳家井鄉──長城鄉道路兩側建成防風固沙寬林網風景線;黃羊鎮──黃羊河農場公路兩側建成渠路林配套風景線;長城路段公路兩側主要種植風沙防護林帶。。
2.2.2黃羊河農場至王景寨農場約5公里,改造為三級公路。
2.2.3沙漠公園至蘭墩灘原種場約3公里,改造為三級公路。
2.2.4沿明長城邊沿便道,總長約10公里進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為三級公路;
2.2.5通往葡萄基地、延壽寺的雙清公路(下雙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改造為三級公路;
2.2.6通往黃羊綠色食品科技園區、天梯山石窟的黃哈公路約35公里,改造為三級公路。
2.2.7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設立交通疏導標識牌。
第三章投資估算和資金來源
3.1投資估算
3.1.1該項目預計總投資7196萬元,詳細預算見附表。
3.2資金來源
3.2.1申請旅游國債資金3000萬元,銀行貸款1000萬元,地方自籌3196萬元。
第四章項目實施步驟
4.1建設周期安排
4.1.1第一階段(~年5月――~年7月)
完成黃吳公路20公里道路拓寬改造,沙漠公園至蘭墩灘原種場3公里道路拓寬改造,黃哈公路35公里路面改造;黃吳公路兩側建成防風固沙寬林網風景線,黃羊鎮──黃羊河農場公路兩側建成渠路林配套風景線建設;完成長城路段風沙防護林帶建設。
4.1.2第二階段(~年8月――~年12月)
完成黃羊河農場至王景寨農場5公里道路拓寬改造,下雙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道路路面改造,沿明長城邊沿10公里便道進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為三級公路;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設立交通疏導標識。
4.2建設投資安排
4.2.1~年5月前期準備工作投資100萬元。
4.2.2~年8月施工準備工作投資500萬元。
4.2.3~年8月──~年10月施工投資6000萬元。
4.2.4~年12月工程收尾投資696萬元。
第五章項目效益評估及分析
項目建成后,將對沿線鄉鎮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迅速推出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精品旅游線路,逐步拉長各功能區的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旅游項目和基礎配套設施,培育全區旅游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旅游業、農業及其它產業的共同發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