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建立醫療保健機構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組方案

建立醫療保健機構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組方案

2025-03-09 閱讀 9686

  建立醫療保健機構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組方案(試行)

  本方案旨在以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為基礎,建立院內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組,促進科室協作,加強院內新生兒窒息復蘇隊伍的組織和培訓,推動醫療保健機構持續有效開展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

  一、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組人員構成

  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組由醫療保健機構管理人員,新生兒或兒科、產科及產房相關負責人組成。除管理人員外,工作組其他成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目前在產科、產房或新生兒病房等從事新生兒急救崗位工作。

  (二)20**年以來接受過地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或專業團體組織的新生兒窒息復蘇規范化培訓,并考核合格。

  (三)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能承擔培訓任務。

  (四)熱心從事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

  二、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組職責

  (一)承擔本機構新生兒窒息復蘇培訓和復訓工作。

  (二)按照衛生部《新生兒窒息復蘇指南》要求,組織開展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

  (三)對本機構新生兒窒息復蘇人員的操作技術、設備和藥品的使用等進行考核評估。

  (四)對發生在本機構的的新生兒窒息案例進行評審。

  (五)負責本機構新生兒窒息復蘇相關信息的收集和上報。

  三、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組工作內容

  (一)培訓

  承擔培訓與復訓工作,每年至少組織1次新生兒窒息復蘇培訓,培訓以模擬操作為主,強調復蘇現場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對轉科人員、進修人員等,應及時進行培訓及考核。

  (二)復訓

  對本機構內參與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的醫護人員進行復訓,復訓與考核相結合,采取“以考代訓”的方式。每年至少進行1次專項考核。考核使用《操作考核表(醫生/助產士)》(工作表1、工作表2)對參與新生兒窒息復蘇的所有新生兒或兒科醫生、婦產科醫生、助產士及麻醉人員進行模擬操作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進行現場復訓,重新進行考核。

  (三)設備、藥品檢查

  對產房、手術室新生兒復蘇設備和藥品每月至少檢查一次,填寫《產房(手術室)新生兒窒息復蘇設備藥品檢查表》(工作表3)。

  (四)復蘇現場搶救工作

  負責促進和落實產、兒科合作制度的建立和運作,調動和組織人員參與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工作,監督、指導參與復蘇搶救的人員常規填寫《新生兒復蘇現場搶救記錄表》(工作表4)。

  (五)窒息病例評審

  負責對本機構發生的重度新生兒窒息和窒息死亡病例進行評審,填寫《新生兒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評審表》(工作表5)。可根據實際情況,每月或每季度召開一次窒息病例評審會,對典型病例進行討論。

  (六)信息收集

  每次培訓、復訓工作結束后填寫培訓登記表(登記表1),人員考核結束后填寫考核登記表(登記表2),窒息搶救結束后填寫搶救登記表(登記表3)。定期整理匯總各種工作表和登記表,以便及時掌握本機構的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情況。

  四、組織保障

  各級醫療保健機構管理部門負責為本機構內的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組提供人員、設備等各方面的支持。制定院內獎懲制度,將新生兒窒息復蘇工作納入相關科室的工作考核指標。

  工作表1 操作考核表(醫生/麻醉師)

  姓名:

  測評人:

  日期:

  完成課程:第1-4、5、6課

  通過

  再評

  分數:0=未完成

  1=完成不正確、不完全、或順序不對

  2=按正確順序準確完成

  n學員必須準確完成下列5項粗體字項。

  n虛擬情景必須包括學員完成的每節課程中要求的項目

  n所有的學員必須完成第1-4課和結束

  n學習第6課的學員(如果職業范圍適合)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操作或輔助操作臍靜脈置管并給藥。這些技術并不打分,也不在總評分中考慮,但指導者可以決定學員是否需要對這些技術加強重溫并予以指導。

  n第7課的9項技術和概念也可以包括在積分中。這些技術并不打分,也不在總評分中考慮,但指導者可以決定學員是否需要對這些技術加強重溫并予以指導。

  課程  滿分  項目

  0  1  2  1  2

  復蘇前準備  2

  問4個評價新生兒狀況的問題

  (足月?胎糞?呼吸?肌張力?)  2  2

  (可選項目)如果羊水有胎糞污染,決定有無氣管插管吸引指征  2

  擺好頭位,先吸口再吸鼻  2

  擦干,拿開濕毛巾,并重新擺好體位  2

  要求描述呼吸、心率和膚色  3  2

  正壓人工呼吸的指征(呼吸暫停,心率100次/分

  √是,×否  足月

  羊水清

  有呼吸或哭聲

  肌張力好

  心率

  呼吸

  膚色

  初步復蘇30秒后

  正壓通氣30秒后

  正壓通氣加胸外按壓30秒后

  3.三組評估

  4.Apgar評分

  (1分末評)

  體征  0  1  2

  1分鐘

  5分鐘

  10分鐘

  膚色

  紫紺或蒼白

  四肢青紫

  全身紅潤

  心率

  無

  100次/min

  反射  無反應

  痛苦表情

  哭,反應靈敏

  肌張力

  松軟

  有些彎曲

  動作靈活

  呼吸

  無

  微弱,不規則

  良好,哭

  Apgar評分

  總分

  措施

  ≤30秒

  ~60秒

  ~90秒

  ~3分鐘

  ~5分鐘

  ~10分鐘

  給氧

  胎糞吸引

  正壓通氣

  氣管插管

  胸外按壓

  腎上腺素

  生理鹽水

  其它

  5.復蘇過程

  6.

  復蘇搶救開始時間______點______分;

  復蘇搶救結束時間______點______分

  7.復蘇人員:

  ①產科醫生

  ②兒科醫生

  ③助產士/護士

  ④麻醉師

  8.復蘇器:

  ①自動充氣式氣囊

  ②其它,請注明

  9.搶救結局(可多選):

  ①成功

  ②失敗,現場死亡

  ③家屬放棄

  ④轉新生兒病房(或轉診)

  10.

  備注:(填寫窒息有關病史、復蘇搶救過程等任何重要信息)

  注:此表用于記錄出生窒息或羊水胎糞污染無活力新生兒的搶救。

  工作表5新生兒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評審表

  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地)市_______(區)縣

  單位名稱____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

  填表時間

  1.醫院等級(或相當于):

  ①Ⅲ甲

  ②Ⅲ乙

  ③Ⅱ甲

  ④Ⅱ乙

  ⑤Ⅰ甲

  ⑥Ⅰ乙

  2.病歷號:產科

  兒科

  3.資料來源:

  ①產科病歷

  ②兒科病歷

  ③產、兒科病歷

  ④其他

  一、母親妊娠與分娩情況

  1.母親年齡:____周歲

  2.本次分娩為第____胎,第____產

  3.既往自然流產____次,人工流產____次

  4.既往死胎、死產次數____次,引產____次

  5.既往早產____次

  6.既往先天畸形:

  ①無

  ②有,畸形名稱

  7.既往遺傳代謝病:

  ①無

  ②有,疾病名稱

  8.本次妊娠是否做了完整的產前檢查?

  ①是,____次

  ②否

  9.本次妊娠期間有無并發癥/合并癥?

  ①無

  ②有,并發癥/合并癥名稱

  10.分娩方式:

  ①陰道自然分娩

  ②剖宮產

  ③產鉗、吸引器、臀牽引

  ④其他

  11.宮內窘迫:

  ①無

  ②有,請說明:

  a.胎心____,頻率____,時間

  b.重度宮內窘迫(胎心72h

  12.復蘇人員:①產科醫生

  ②兒科醫生

  ③助產士/護士

  ④麻醉師

  13.出院后是否有隨訪?

  ①否

  ②是(若是請填14題)

  14.隨訪情況:

  ①情況良好

  ②窒息后并發癥(請注明)

  ③28天內死亡

  ④家屬放棄

  4

  四、評定意見

  (一)評價搶救過程:所采取的處理措施是否合理?時間是否恰當?說明理由。

  (二)評定窒息死亡病例的分類:

  1、不可避免死亡:指當前本院醫療保健技術水平尚無法避免的死亡;

  2、創造條件可避免死亡:指由于本院醫療保健設施、技術水平尚未達到應有的水平,或因個人、家庭經濟困難或缺乏基本衛生知識而未能及時采取幫助造成的死亡;

  3、可避免死亡:指根據本院醫療保健設施,技術水平以及個人身心狀態是可避免的死亡。

  說明理由:

  (三)綜合評定本次搶救的經驗教訓:

  登記表1  新生兒窒息復蘇院內人員培訓(復訓)登記表

  ________省______(地)市_____(區)縣

  單位名稱_______________

  時間

  人數

  類型:

  ①培訓班

  ②復訓

  培訓形式:

  ①理論

  ②操作

  分科情況(人數)

  記錄人

  兒科

  婦產科

  助產(護理)

  麻醉

  其他

  1

  登記表2新生兒窒息復蘇院內人員考核登記表

  ________省______(地)市_____(區)縣

  單位名稱_______________

  日期

  姓名  科室

  第1次  操作得分  是否合格

  第2次  操作得分  是否合格

  考核人

  注:若第1次操作考核不合格,進行現場復訓后,可給予第2次考核。若第2次考核仍不合格,建議離崗進行培訓后方能重新上崗。

  登記表3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工作登記表

  (年)________省______(地)市_____(區)縣

  單位名稱_______________

  日期

  病例號

  母親姓名

  嬰兒體重

  是否早產

  1分鐘Apgar評分

  搶救結局

  成功

  失敗

  家屬放棄

  轉新生兒病房

篇2:新生兒病房保潔監控措施

新生兒病房保潔監控措施

  一、新生兒病房應保持清潔衛生,空氣新鮮,每日開窗通氣三次,每次15分鐘。

  二、工作人員進入病室要戴口罩、帽子,穿潔凈工作服,每次工作前應認真洗手。非本室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入內。

  三、新來工作人員需做咽拭子培養,全體工作人員每三個月做咽培養一次,帶菌者不得在本病室工作。

  四、新生兒病房空氣細菌總數<200個/m3,物體表面細菌總數<5個/cm2,每日用紫外線空氣消毒一次。

  五、每天用1:200的“84”液噴灑地面,擦拭所有用具1~2次(門把手、窗臺、桌凳等)。

  六、新生兒所用尿布、衣服、被子、被單等,應用消毒滅菌的棉織品、使用前應高壓滅菌,設專用柜存放。

  七、尿布、污物用后切勿隨意拋落地面,換下的尿布、衣物及時放入污物袋,污物袋每8小時更換一次。

  八、新生兒患傳染病者,應分室隔離。需床邊隔離者,床欄應掛標記。

  九、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制度和操作規程。

篇3:新生兒沐浴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員管理

  1、新生兒沐浴室的工作人員入室前應嚴格洗手、消毒、更衣,操作前必須進行衛生洗手,指甲不過肉際,不戴戒指、手表等飾物。

  2、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凡有皮膚化膿、各型肝炎,以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應暫時調離本崗位。

  3、護理人員為每一個嬰兒洗澡前后應用肥皂及流動水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二、環境管理

  1、室內空氣新鮮,布局合理,各區域劃分明確。

  2、每月對空氣、物表、新生兒物品及工作人員手進行細菌學監測,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并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要求。

  3、每日定時對空氣進行常規紫外線消毒、開窗通風,地面、物體表面等進行清潔或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新生兒洗澡臺、護理臺、體重秤、洗澡盆、游泳設施、門、桌、椅臺面等內部設施,新生兒撫觸臺上雙面中單應每日一換,并有記錄。

  4、為每一位嬰兒洗澡結束后要認真進行清潔、消毒,保持室內整潔。

  5、定期對墻壁、天花板等進行清洗和消毒。

三、消毒隔離制度

  1、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原則和操作規范。

  2、沐浴時先洗正常新生兒,再洗感染新生兒。

  3、嬰兒用的眼藥水、粉撲、油膏、浴巾、柔濕巾、治療護理用品等應一嬰一用,避免交叉使用。隔離嬰兒用具單獨使用,并采取雙消毒措施。

  4、新生兒沐浴用品如沐浴液、爽身粉等應采用不可回流式,并保證瓶內物品不被污染。

  5、新生兒沐浴用物如護托、洗澡盆等應一嬰一用一消毒。

  6、無菌物品滅菌合格率應達到100%,消毒物品達到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