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工商學院創新實踐學分認定管理辦法

工商學院創新實踐學分認定管理辦法

2025-03-14 閱讀 4983

  武漢長江工商學院創新實踐學分認定管理辦法(修訂)

  為改革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實踐能力,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創造性及實踐性活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全面推進我校學生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標志的素質教育,特設立創新實踐學分,對有創新意識并在實踐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學生進行獎勵。具體內容如下:

  一、創新實踐學分的涵義及內容

  創新實踐學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間,參加第一課堂外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實踐活動、學科競賽、文學藝術創作、職業技能考試與認證等活動,取得具有一定創新實踐意義的優秀成果,經學校評定獲得的學分。創新實踐學分分為三類:實踐學分、技能學分和科研學分。

  實踐學分是指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取得優秀成績和受到校級及其以上表彰而獲得的相應學分。

  技能學分是指參加學科競賽、職業技能考試、文藝表演和體育競賽等,獲校級及其以上獎勵所獲得的相應學分以及獲得各類中級及其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所獲得的相應學分。

  科研學分是指參加科技活動獲獎、主持或參與科學研究項目、公開發表學術論著、研究成果獲獎、獲國家專利等所獲得的相應學分。

  二、創新實踐學分的認定范圍

  創新實踐學分的認定范圍和評定標準參見附件一《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本科學生創新實踐學分評定標準表》。

  三、創新實踐學分的申請、認定程序

  創新實踐學分認定一般在每年10月受理上一學年創新實踐學分的申報,成果上報截止時間為當年9月30日。對畢業班學生的申請在畢業當年的5月單獨受理一次,成果上報截止時間為當年的4月30日。

  由學院將畢業學生四年來獲得的創新實踐學分匯總后,填寫《武漢長江工商學院創新實踐學分匯總表》報教務部,并錄入學生成績管理系統。

  各二級學院要成立“教學委員會分會”,分會主任由學院常務副院長或教學副院長擔任,負責對學生創新實踐學分進行評審認定。

  1.申報:由學生本人提出申請,填寫《武漢長江工商學院創新實踐學分認定記錄表》,并附證明材料原件和復印件,并交所在二級學院。

  2.認定:由學院教學委員會分會對照《武漢長江工商學院創新實踐學分認定管理辦法》及相關證明材料,組織認定。

  3.復審:教務部對二級學院認定結果進行復審。

  4.公示:經教務部確認后,統一向學生進行公示,若有異議,則須復查后予以確認。

  5.記載:經確認無誤的學分,由各學院指定專人負責如實登記并錄入教務管理系統,成績按以下標準錄入:

  總創新實踐學分數  錄入成績

  低于8分  50

  8分  80

  8至9分(不含)  85

  9至10分(不含)  90

  10至11分(不含)  95

  11分以上(不含)  100

  四、其他

  1.根據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我校本科生在畢業前要獲得不低于8個的創新實踐學分,方可畢業。

  2.學生獲得創新實踐學分的多少應作為獎學金評定、三好學生評比的重要依據。

  3.對弄虛作假者,取消該創新實踐學分,并按學校有關學生違紀的相關規定給予相應處分。

  4.對于本辦法未涉及到的項目在進行創新實踐學分認定時,需經教務部與相關學院共同協商后確定。

  5.創新實踐學分認定費用按學生人數進行核算,每名學生認定費用實行總量控制。

  6.本辦法自20**級本科學生開始試行,由教務部負責解釋。

  附件:

  1.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本科學生創新實踐學分評定標準表

  2.武漢長江工商學院創新實踐學分認定記錄表

  3.武漢長江工商學院創新實踐學分匯總表

  長江工商學院

篇2:商務學院實踐學分認定辦法

  國際商務學院實踐學分認定辦法

  (試行)

  為突出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實踐學分比重,激發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在完成專業學習的基礎上,參與實踐活動,提高專業技能。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設立實踐學分,特制定學生實踐學分認定辦法。

  一、實踐學分的組成

  實踐學分原則上由社會調查和專業調查(4學分)、實踐周活動(6學分)、素質、技能與創新學分(8學分)等四個部分組成,共計18學分(指由實踐教學管理中心負責認定的實踐學分)。其中素質、技能與創新學分需由學生在校期間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和學校要求,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或技能訓練獲得相應學分。

  二、實踐學分的認定

  (一)社會調查與專業調查學分認定

  社會調查和專業調查的時間安排在第一學期和第三學期寒假期間。學生在寒假期間需完成社會調查和專業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在開學后兩周內,由教師對學生社會調查和專業調查的調查報告進行評審,并為成績合格的學生申報學分,由實踐教學管理中心審核認定。

  (二)實踐周活動學分認定

  學生在第二、第四、第六學期參加由學校統一安排時間由各分院組織的實踐周活動,在實踐周結束兩周內由各分院為參與實踐周活動的學生申報學分,由實踐教學管理中心審核認定。

  (三)素質、技能與創新學分認定

  1、素質學分

  素質學分是指在第一課堂以外實施的一系列對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有幫助的各項活動,即學生參加社會服務、參加校內外各種專業競賽、文體活動(比賽)等,表現優秀學生獲得的學分,按如下標準認定:

  (1)社會服務

  學生參加由學校或分院組織安排的志愿者活動、演出服務、項目服務、社區服務等,參加1次記0.5學分。

  (2)閱讀專業書籍

  根據我院專業特點及市場對人才需求調研,為了擴充學生專業知識,提高綜合素質,鼓勵學生擴大專業書籍閱讀量。凡推薦書目內書籍的,每讀完1部書籍并附上讀書筆記等佐證材料可獲得1學分,最多不超過2學分。

  附件1:《專業書籍推薦書目》

  (3)校內、外專業競賽;文體活動(比賽)

  項目  學分數

  個人參賽

  獲國際或國家級專業競賽1、2、3等獎  6

  獲省級競賽1、2、3等獎  4

  獲市級競賽1、2、3等獎  3

  院級競賽1、2、3等獎  2

  集體參賽

  獲國家競賽集體項目獎項  4

  獲省級、市級競賽集體項目獎項  2

  各類文體活動(比賽)

  國際或國家級各類文體活動(比賽)  1、2、3等獎  4

  省級各類文體(活動)比賽  1、2、3等獎  3

  獲市級各類文體(活動)比賽  1、2、3等獎  2

  校級各類文體(活動)比賽  1、2、3等獎  1

  注:同一項目參加比賽按取得最高等級計算。

  2、技能學分

  (1)校內項目設計作品展覽

  學生在學校組織的實踐周期間完成的作品,諸如:網站設計、旅游線路展演、項目策劃方案、外文劇目展演等在校內展覽,被評選為優秀作品的學生給予0.5學分(評選比例為10%)。由分院為學生申報、實踐教學管理中心審核認定。

  (2)獲取職業資格證書

  學生在校期間參加政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的技能考核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者,根據適用范圍,難易度等因素給予學分,具體如下:即初級2學分,中級及以上為4學分,對于獲得同一類的初、中級職業資格證書,按照最高分值計算,不能累計。在獲得本專業所規定的職業資格證書及能力證書之外,鼓勵學生再獲取其他專業對應的證書,此項累計不能超過4學分。原則上所獲得的證書應該由國家社會與勞動保障部門或等級別行業協會、政府認定機構頒發。

  附件2:《職業資格(能力)證書與專業對照表》

  3、創新學分

  根據我院非藝術類專業特點,鼓勵學生參與專業工作室、創新項目、研究中心工作。被專業教師選拔參與專業工作室、創新項目和研究中心具體工作的學生,由所在項目組的指導老師和機構領導共同認定后,每學期最多獲得不超過2學分的創新學分。累計超過素質、技能、創新總學分8分的,按照8學分計算。

  附件3:《專業工作室、創新項目、研究中心工作實施辦法》

  4、學分認定附加條款

  在不能按照以上要求獲得全部8個素質、技能與創新學分的情況下,可按照以下規定追加認定不足學分。

  (1)在完成人才培養方案所限定的選修課學分之外,繼續選修課程,可以按照每修完一門認定1學分。

  (2)參加比賽集中訓練。學校組建的參賽團隊、專業團體,參加文體、專業競賽訓練不少于10學時的,每學期認定不超過1學分。

  三、實踐學分的管理

  (一)實踐學分申請除規定認定時間外,其他實踐學分于每學期第14周進行,由學生根據相應證明材料向所在分院提出申請,并填寫《大連藝術學院學生實踐學分認定表》,各部(分院)匯總后交實踐教學管理中心審核、認定。

  (二)每學期計算并記載一次,在學生總實踐學分中進行累計,最后報教務處記入學生成績檔案。

  (三)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實踐學分方可畢業。未修滿實踐學分者要進行補休,補休通過才能準予畢業。

  (四)若有本辦法之外的其他項目學分認定,將由實踐教學管理中心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認定。

  (五)社會調查、素質學分認定工作由分院輔導員辦公室負責上報、匯總各種材料到分院辦公室;專業調查、技能與創新學分認定工作由各教研室負責上報、匯總各種材料到分院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