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一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施方案

一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施方案

2025-05-04 閱讀 5830

  興永一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施方案

  為了進一步完善我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切實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求學難問題,根據《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資助制度的意見》(財教〔20**〕356號)和《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教〔20**〕461號)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興永一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堅持“客觀、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

  (二)堅持以國家資助資金為主,扶貧、社會捐贈等其他資助為輔的原則。

  (三)堅持協作配合的原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在縣教育局領導下,由團委、總務處、政教處等部門共同負責,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具體組織實施。

  二、資助項目

  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國家助學金為主體,減免學費等為補充,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從制度上基本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求學難問題。具體資助項目如下:

  (一)國家助學金資助。主要用于資助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就讀的生活費開支。

  (二)彩票公益金資助。彩票公益金資助作為國家助學金資助的補充,具體操作按照當年市、縣教育局相關文件執行。

  (三)學校每年按照事業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助學基金,用于貧困學生減免學費、優秀學生獎勵等助學。

  (四)捐資助學。進一步落實、完善鼓勵捐資助學的相關優惠政策措施,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及個人等面向我校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多渠道籌集普通高中學生資助經費。

  三、資助對象

  我校確定資助對象的基本申請條件:具有我校學籍在校學生,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勤奮學習,積極上進;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

  符合下述條件之一者優先認定:

  1.烈士子女、優撫家庭子女或孤殘學生等。

  2.單親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喪失勞動能力,家庭無固定經濟來源者。

  3.父母雙方或一方有殘疾,家庭無固定經濟來源,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

  4.學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災害,學生本人突發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的。

  5.享受農村或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

  6.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農村家庭只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且經濟困難的。

  7.有其他特別困難情形者。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享受資助待遇(一票否決):

  1、不遵守憲法和法律,經常違反《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校規校紀者;不勤奮學習,經常無故曠課,經常進入網吧、游戲廳等娛樂性場所者。

  2、購買、使用電動車、摩托車作為上放學交通工具者;有吸煙、嚼檳榔、酗酒等不良嗜好者;佩戴不符合身份的首飾,染發,在校期間穿奇裝異服不穿校服者;校內攜帶、使用手機者,購買或者長期借、租用電子游戲產品者。

  3、無合理理由,不住學校學生公寓,支付租金租住校外。免費暫住親屬家,以及父母雙方或一方在縣城工作與父母同租住者除外。

  4、經查實在校期間談戀愛且經教育不改者。

  5、借生日為名,在校期間鋪張浪費,舉行生日宴會者。

  6、拒不參加學校、班級安排的公益活動者。

  7、經查實有小偷小摸行為者。

  8、故意破壞學校、班級、同學等公私財物者。

  四、工作程序

  學生向學校提出資助申請,報班主任初步審核,并遞交相關證件或證明材料;上報學校對學生資助申請、相關證件和證明材料進行審核,并對初審結果進行公示;向縣教育局或主管部門上報學校初審、公示結果,并由縣教育局或主管部門進行審核確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貧困學生資助工作領導組,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確保政策順利實施。把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實行校長負責制,指定專門機構,具體負責此項工作。

  興永一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各班主任

  (二)強化資金管理。

  學校必須切實加強資助資金的管理,確保資金及時發放,專款專用。領導小組將對資助資金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監管和專項檢查,對在資助工作中弄虛作假,存在違紀、違規、違法的,要嚴肅查處并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三)規范資助檔案管理。

  資助檔案管理工作在資助工作中尤為重要,要求各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各種資助(免學費、助學金資助、彩票資助、慈善會救助、社會捐贈等)的材料都要按年度進行歸檔,形成專卷。資助檔案的范圍具體包括上級下發文件、本校實施方案、學生申請表、貧困證明材料、學校公示表、發放花名冊等。

  (四)加大宣傳力度。

  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宣傳,為政策實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黨和政府的這項惠民政策家喻戶曉。

  興永縣第一中學

篇2:學生處資助中心主任職責

1.負責制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學期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2.負責辦理全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建立貧困學生資助工作檔案;

3.負責辦理每學年國家獎助學金及各類臨時補貼的審核與發放工作;

4.負責辦理助學貸款審核發放、信息采集、還款協議簽訂等工作,建立貸款學生誠信檔案;

5.負責指導審核各系部學生評優評獎工作,組織學院助學金的評定、審核及發放工作;

6.做好特困學生學費減免、困難補助等資助工作;協同有關部門做好學生勤工助學工作;

7.協助財務處定期做好各類學生學費清欠工作;

8.負責辦理在校大學生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

9.協助做好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協助團委組織策劃全院性學生活動;

10.完成上級部門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篇3:對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及教育援助

對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及教育援助

摘要:我國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與育人工作,明確高等職業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有序進行要堅持以育人為本,提出資助是方法,育人是最高目標,提倡新形勢下高等職業院校開展資助育人的新方法、新手段。本文以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現狀為背景,探索資助與育人兩者的有機結合。關鍵詞: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育人

為使高職院校各項學生管理工作都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我們必須重視把育人工作滲透到日常的資助工作中去,需要從德育的角度出發,繼續探索和完善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的新思路、新方法。

1資助育人的現實意義

目前,在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中,雖然解決了部分困難學生的經濟問題,但這些學生在學習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弱勢依舊沒有明顯改善。因此,將高等職業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與育人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資助育人的優勢,探索資助與育人的有機結合,勢必會成為各高等職業院校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側重點。與此同時,對高等職業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與育人工作的有機結合進行探索,不僅保證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順利入學并且完成學業,同時能夠消除他們因經濟困難而導致的學習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困難,是實踐“****”重要思想,貫徹落實*****,構建美好和諧校園的需要,也是進一步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公平以及教育事業協調發展的必要保證,還可以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資助與育人工作有機結合的重要性,鼓勵學生懂得自強自立,能夠使社國家、社會更多的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實際困難,從而構建全員捐資助學育人的良好社會環境。

2資助育人的理論依據

2.1構建中國特色助學體系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是個巨大而復雜的工程,不僅因為它內部的各因素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而且還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并與其相互作用。因此,構建并完善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是個龐大而復雜的體系,所涉及的范圍極為廣泛,可以說它關系到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層面,必須將其融入到整個社會總體發展的大環境中去考量,充分整合社會各界的資源,不僅僅從經濟資助入手,還要注重從其它層面同時開展工作,共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2.2圍繞資助工作健全法律法規構建并完善高等職業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的實踐需依據包括對其他國家和地區高等職業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借鑒及參考,以及對目前內地高等職業院校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的相關經驗進行及時的梳理與總結。資助政策體系的構成可以參照其他國家的一些做法,特別是是運用法律約束學生的資助工作方面。教育產業發達的國家往往制定并頒布了一系列學生資助工作的法律法規,使學生資助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與保護。法律法規一般會對學生資助工作的管理機構及其作用,資助資金的來源,資助對象及其資格等相關問題做出明確規定。

2.3資助工作的內涵

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不僅要面對生活的重壓,而且還要承受學習上和心理上的壓力。目前各高職院校所構建的資助體系往往更多的是傾向于解決大學生的經濟困難角度去考慮。我們應當準確定義貧困的概念,及時轉變舊思想,意識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困難不僅僅體現在經濟方面,他們中的一部分在心理上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問題,并且隨著資助工作的推進而日益凸顯,影響著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要解決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原有觀念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