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排蕭吹奏驗收方案

小學排蕭吹奏驗收方案

2025-05-14 閱讀 8374

  綠壩小學20**學年排蕭吹奏驗收方案

  為進一步推進綠壩小學“2+1+1”項目,落實音樂課程標準關于器樂教學的要求,加強常規(guī)課堂教學,豐富學生校園生活,提高我校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學校將于5月31日對二至五年級進行排蕭吹奏驗收。

一、驗收時間:

  5月31日(周二大課間)

二、驗收地點:

  二至五年級各班教室

三、驗收程序:

  1.測試前5分鐘,由各年級測試人員組織各班主任進行抽簽,確定測試順序;

  2.測試時,由各班班長在抽簽袋里抽取一首曲目(不得換簽),全班齊奏指定曲目;

  3.齊奏完畢,由各班班長在抽簽袋里抽取5個學號(不得換簽),被抽學生再將指定曲目分別獨奏一遍;

四、驗收標準:

  1.吹奏時要求背譜,精神飽滿,表情自然;2分

  2.齊奏旋律流暢,整齊,節(jié)奏穩(wěn)定;3分

  3.獨奏旋律完整,流暢,節(jié)奏穩(wěn)定;5分(抽測5名學生,每人1分)

五、測試人員:

  二年級:zz

  三年級:zz

  四年級:zz

  五年級:zz

  附指定曲目:

  201、202、203、204

  1.搖籃曲

  2.玩游戲的小伙伴

  3.天空

  301、304

  1.搖籃曲

  2.天空

  3.小星星

  302、401

  1.搖籃曲

  2.天空

  3.歡樂頌

  303、402、403、501、502、503

  1.小星星

  2.玩游戲的小伙伴

  3.歡樂頌

  404(口風琴)

  1.小星星

  2.劃船歌

  3.小小鴨子

  備注:

  1.測試當天,學生無特殊情況不得缺席。

  2.為確保測試時的良好秩序,測試開始時,未輪到的班級請勿練習。

  3.請各班主任將本班學生名單按學號順序打印一份于5月25日交于教導處。

  綠壩小學教導處

篇2:中專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建設實施方案

  職業(yè)中專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建設實施方案

一、背景

  新的課程改革給基礎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給學校的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每一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我校多年來堅持“科研興校”與“特色辦學”相結合,依據國家課程實施計劃和學校“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走綠色辦學之路”的辦學宗旨,結合學生的興趣,充分利用學校及社區(qū)的資源,認真做好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研究與實驗。

二、目標

  總目標:

  以課改為載體,堅持創(chuàng)建“科研興校”與“特色辦校”相結合,努力實現學校課改總目標。在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fā)展為核心,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靈魂,積極發(fā)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把學校辦出特色,辦出質量。

  具體目標:

  1、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努力將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科學化、開設制度化、實施規(guī)范化,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系列。

  2、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新的平臺

  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主動發(fā)展是學校課程的目標之一。我們計劃通過開設豐富而多樣化的校本課程,為每個學生自主選擇、主動發(fā)展提供充分的空間。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不斷改善,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特長的培養(yǎng)。

  3、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提供新的載體

  基于學校的區(qū)域優(yōu)勢與自身實際,突出文化特色,充分挖掘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潛能。

三、校本課程設置內容

  詳見附件:

四、校本課程實施流程

  (1)選課

  教務處在學期開學前兩周,公布每個年級開設的校本課程方案及相關任課教師,供學生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填報選課志愿表。為了便于統(tǒng)籌安排,允許每位學生選報兩個課程項目,分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教務處對學生的志愿表進行統(tǒng)計匯總。規(guī)定凡校本課程選修學生人數不足30人的暫不開設。

  (2)排課

  校本課程應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一樣統(tǒng)籌兼顧排課,納入總課表。一般每周一課時,一學期按18周安排,開學初下發(fā)到每個班級及同學。并公布授課教師、學習教室等。

  (3)上課

  教師及校本課程開發(fā)小組根據學校安排,在指定地點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按照校本課程的實施要求進行教學。并建立教學授課班,確定班主任,正常教學班級集的管理。任課教師要精心備課,認真上課,履行該課程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

  (4)考核

  根據我校學生實際情況,規(guī)定每位學生在高中三年中,都要在每一類校本課程中至少選修一個模塊。每個校本課程模塊教學結束后,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考核與評價,并向教務處提交課程實施總結(包含:課程介紹、選課學生名單、周上課情況調查表、測試與考核成績,學生所得學分等)。

五、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副組長:副校長

  成員:教務處、教研室、政教處、總務處、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教師代表

  并邀請一些市,縣的專家顧問加以指導。

六、學分認定原則-----重過程,輕結果。

  1.達到一定的修習時間(學生簽到,老師點名)

  2.在學習過程中的良好表現(任課老師確定)

  3.寫好學習小結、體會或有一定的成果或考查考核合格

七、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

  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一般由校長、教師代表、學生及家長和相關專家人士等人員構成。課程審議委員會主要職能是審議學校課程開發(fā)過程中的重大決策;負責制訂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項制度;檢查與督導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的執(zhí)行情況等。

篇3:理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課程實施方案

  理工學院20**年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課程實施方案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大精神,積極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根據《*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fā)[20**]16號)和《*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5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根據《z理工大學z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新課程教學實施方案》,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活動主題:凝聚青春正能量共筑美麗中國夢

  (二)課程對象

  20**級全體學生和20**級未取得社會實踐課程學分的同學。

  (三)課程目的

  1、理論聯系實際,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我校20**級學生已先后完成《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基本原理概論》以及《*思想和***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思想政治理論課及部分專業(yè)課的學習,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學習成果,根據教學計劃安排,組織學生利用暑假時間進行深入社會,開展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等活動。

  2、提高學生分析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參加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學生將切身體會我國gg開放的豐碩成果和成功經驗,了解國情、民情,了解經濟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實際問題,深化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課程內容

  1、社會調查的理論學習

  所有參加社會實踐的同學在本學期放假之前,必須參加2學時的關于社會調查的理論學習。課程內容主要包括社會調查題目的選定、社會調查工作的組織和實施、社會調查報告的撰寫等。具體上課安排由教務處與思政部統(tǒng)一協調安排。

  2、社會調查的實際操作

  為了更好地貫徹黨的**大精神,落實*****,確定今年我校社會實踐主題是:凝聚青春正能量共筑美麗中國夢。社會調查選題,要符合今年暑期社會實踐主題要求(附件1)。在確定調查題目以后,要求同學們進行實地考查,實事采集,經過實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寫出有實際內容、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際應用價值的調查報告(附件2)。

  (五)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由思政部、教務處和學工處組成的“z理工大學z學院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籌安排全校社會實踐工作。

  教務處負責社會實踐的總體協調、培訓安排及組織成績錄入工作。思政部負責社會實踐的理論指導,方案策劃,骨干培訓等工作;學工處負責各專業(yè)學院級實踐小分隊及未參加社會實踐小分隊的學生社會實踐的具體實施,成績評定,成績登錄及工作總結等工作。

  (六)具體實施

  1、實施方式

  在總結并吸收已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今年我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繼續(xù)采取“點面結合”的方式進行。

  “點”包含校級“三進三同”實踐小分隊和各專業(yè)學院級的實踐小分隊2個層次。

  校級“三進三同”實踐小分隊是指以“三進三同”為活動形式,以紅區(qū)、社區(qū)和農村為活動基點,以體驗式教育為活動要義,以志愿服務為活動手段,以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為活動目標的一種社會實踐模式。具體說,“三進”是指進紅區(qū)、進社區(qū)、進農村,“三同”是指同勞動、同生活、同學習。

  各專業(yè)學院級實踐小分隊就是由各專業(yè)學院組建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指派教師作為指導教師,按照“貫徹學習落實‘**大’精神”的主旨,結合專業(yè)課的學習,在z或就近選擇相關企事業(yè)單位、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確定社會實踐或調查的具體內容,進行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并撰寫社會實踐報告。

  “面”就是在對學生進行了全員培訓的基礎上,由學生工作處和各專業(yè)學院組織輔導員及班主任,以班為單位組織未參加社會實踐小分隊的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的方式在家鄉(xiāng)或其他地方,進行社會實踐或調查活動,學生個人做好社會實踐日志,并撰寫社會實踐報告。

  2、社會實踐小分隊組建

  校級“三進三同”實踐小分隊,由教務處和思政部組織實施,組員由指導老師和各個專業(yè)學院推薦1-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組成。

  各專業(yè)學院實踐小分隊由學工處和各個專業(yè)學院負責組織實施,每個專業(yè)學院定員為10名學生和1名指導老師。

  指導教師負責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選題、具體實踐方案的制定及實施等工作。選題要聯系社會實際,具有可操作性;小分隊成員的選拔要堅持三項原則:學生自愿、品學兼優(yōu)、統(tǒng)籌兼顧。

  3、社會實踐實施方案

  校級社會實踐實施方案由思政部負責制定。今年校級小分隊實踐地點定為梅州,活動主題是:走進粵北,緬懷偉人。廣東梅州著名的如十大元帥之一葉劍英、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黃遵憲、近代洋務運動先驅福建巡撫兼臺灣提督-丁日昌的故鄉(xiāng),也是這些偉人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早期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我們計劃參觀葉劍英故居、等景點;走訪當地農村,并與村干部進行座談,了解粵西農村的建設情況、村民生活水平等,走訪當地農戶,與村民們深入交談,了解農民的生活條件、收入狀況等。通過對偉人家鄉(xiāng)、革命老區(qū)的參觀走訪,激發(fā)大家對偉大領袖的崇敬之情;親眼目睹農村的巨大變化,對新農村政策有更深刻的認識。時間安排為7月中旬,為期4天。

  各專業(yè)學院社會實踐實施方案由各專業(yè)學院負責制定。各專業(yè)學院根據上述要求,在本計劃下發(fā)2周內,制定本學院社會實踐具體實施方案正式文本一式兩份,交到“z理工大學z學院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工作領導小組”。實施方案包括此項工作的學院負責人及“點”、“面”方案的指導教師名單,各方案活動選題及其內容,具體日程安排,小分隊成員名單等內容。

  4、社會實踐經費

  校級“三進三同”實踐小分隊和各專業(yè)學院實踐小分隊的活動經費從學校暑期社會調查預算經費中支出。

  小分隊帶隊教師工作量按指導教學實習工作量標準于下學期開學后計算。

  (七)考核辦法與成績登錄

  1、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完成撰寫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報告來獲得社會實踐課程學分。根據學校有關規(guī)定,成績評定采用五級制,即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學生沒有進行社會實踐或雖已進行社會實踐,但未寫出相關報告者,社會實踐課程成績記“曠考”或“不及格”,不能獲得此學分;如發(fā)現抄襲,成績記“作弊”。

  2、學生在下學期開學第一周之內將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報告交輔導員,由輔導員根據《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報告的評分標準》給予成績評定(附件3)。校級和院級社會實踐小分隊學生的成績由帶隊的教師負責評定。轉專業(yè)學生成績由轉入學院負責評定。

  3、各輔導員在下學期開學第五周內根據教務處給定的成績登錄密碼,登錄教務管理系統(tǒng)進行社會實踐成績的錄入,并打印出成績單一式兩份,交專業(yè)學院和教務處存檔。

  4、各專業(yè)學院負責對學生的社會實踐報告等相關材料進行存檔。學校督導委員會將組織專家組進行抽查,如報告達不到要求者,撤消其該門課程的成績。

  (八)工作總結

  下學期第五周各專業(yè)學院完成社會實踐工作總結,并形成總結報告。

  (九)成果獎勵

  各專業(yè)學院按參加本次社會實踐學生人數比例的3%推薦校級優(yōu)秀社會實踐報告。經教務處組織評審,對獲得優(yōu)秀報告的同學,學校將頒發(fā)獲獎證書,以資鼓勵。

  附件:1.暑期社會實踐參考選題

  2.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報告的寫作要求

  3.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報告的評分標準

  教務處學生工作處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