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一中應急避震逃生演練方案

一中應急避震逃生演練方案

2025-06-01 閱讀 9752

  (一)目的

  讓學生了解地震的有關知識,學習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能力。

  (二)時間、地點、內容、人員:

  演練時間:5月28日

  地點:學校教學區

  內容:(1)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2)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

  參加人員:全校師生

  (三)組織領導: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體育科組、高一高二年部主任、全體班主任

  (四)應急避震演練

  一、演練現場組織

  現場總指揮:z

  各樓道疏散協管員:年部主任、班主任、體育老師(具體分工見下面安排)

  向總指揮報告員:報告廳門口--z

  學校西側主干道--z

  學校藝體樓前主干道---z

  二、演練的具體操作程序:

  此次演練分兩部分。先做地震應急避險理論講解,注意事項強調,再做應急避震演練。流程如下:

  1、周一早晨7:30--7:45,地震應急避險理論講解,注意事項強調;學生在班級集中聽廣播。

  2、7:45以后,應急避震演練。這里分兩步,先進行應急避震,再進行疏散演練。應急避震和疏散以報警聲作為啟動信號。

  (1)現場總指揮宣布:“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應急避震演習活動現在開始。”

  (2)報警員立即拉響報警笛。地震發生的信號為:三響短促笛聲。

  同學們聽到笛聲立即開始應急避震演練:室內的學生、班主任老師,立即蹲在桌子旁,并隨手拿書包或課本等物件或用雙手保護頭部;在室外的同學,應就近選擇開闊地蹲下,不要亂跑,不要返回室內。

  (3)一分鐘后,現場總指揮宣布:“疏散演練開始”。報警員立即拉響報警笛。一響長笛聲為信號。

  同學們聽到笛聲后,在老師的指揮下,立即有序、快速地撤離課室,本班班主任要在最后一名跟跑,鄰近班的同學看到前面班的班主任跑出后方可跟上跑出,班級學生撤離時請注意:前半部分學生從班級前門撤離,后半部分學生從班級后門撤離(門口的學生先撤離)。具體撤離的路線和方向請見下圖及安排。撤離時用書包或課本等物件或用雙手放在頭上保護頭,安全下樓;到指定安全地點(分報告廳門口空地和教學樓西側和藝體樓前的學校主干通道,見相關安排)集合,并清點人數后,向總指揮報告。

  (4)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順序

  疏散的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堅持就近原則。經地震局有關同志的現場指導,將疏散集中安全點定為報告廳門口、教學樓西側和藝體樓前的學校主干通道三處。具體安排如下:

  A-集中目的地1:報告廳門口空地

  疏散出口1:教學樓1兩側的樓梯;

  疏散班級:高二9到20班;

  疏散指揮員:三樓和一樓兩側樓梯口各安排一位教師(老師們要提醒下樓后學生往報告廳門口空地集中)。

  順序為:西側樓梯高二12,16,20---11,15,19

  東側樓梯高二9,13,17---10,14,18

  疏散出口2、教學樓2靠近洗手間處的樓梯;

  疏散班級:高二1到8班;

  疏散指揮員:一樓西側樓梯口安排一名教師(老師們要提醒下樓后學生往報告廳門口空地集中)。

  順序為:高二4,8---3,7---2,6---1,5

  B-集中目的地2:教學樓西側的學校主干道

  疏散出口3:教學樓3兩側的樓梯

  疏散班級:高一1到12班

  疏散指揮員:三樓和一樓兩側樓梯口各安排一名教師(老師們要提醒學生往學校主干道空地集中)。

  順序為:西側樓梯高一4,8,12---3,7,11

  東側樓梯高一1,5,9---2,6,10

  C-集中目的地3:學校主干道和藝體樓前主干道

  疏散出口4:教學樓4兩側的樓梯

  疏散班級:高一13到26班

  疏散指揮員:東側三樓和一樓樓梯口各安排一名教師(老師們要提醒學生往學校主干道空地和藝體樓前主干道空地集中),在西側二樓樓梯口安排一名教師。

  順序為:東側樓梯高一14,18,22,26-13,17,21,25(藝體樓前集中)

  西側樓梯高一15,19,23---16,20,24(主干道集中)

  3、疏散演練注意事項

  (1)要有順序地疏散,在樓梯下樓時,不允許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也不允許說笑,務必認真嚴肅。

  (2)班主任老師一起參加避震和疏散全過程,相關老師應在各自崗位(如上下樓梯口、一樓指揮逃生路線處等)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4)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千萬不要也不能出現踐踏、群體摔倒等情形。

  (5)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嚴格按指定路線進行逃生。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報集中點總負責人,由總負責人再向執行總指揮詹副校長報告。

  4、演練結束

  由學校集中點評。學生回班,班主任及時總結班級情況,不斷提高師生應急避震的能力。

  注意:請各年級把各樓梯口負責的教師名單上報學生處。

  海珠市第一中學

篇2:學校避震應急演練方案

  安泰學校避震應急演練方案

  一、活動目的

  為使學生了解地震的有關知識,學習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常識,掌握地震發生時最大限度地減輕損害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

  二、演練步驟

  1、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與討論防震避震有關內容,提高學生對這些方面的認識。

  2、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方法(教室內與教室外)。

  3、讓學生熟悉震后疏散的路線和集中地點。

  4、演練前組織學生進行避震和疏散的訓練。

  5、進行模擬發生地震的演練。

  三、演練安排

  1、演練包括應急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

  2、哨聲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哨聲(或校園廣播系統)為啟動信號。

  地震發生的信號:三響短促哨聲,代表發生地震,同學們進行應急避震。

  地震發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一聲長哨,代表主震結束,同學們進行疏散,距發生地震約2分鐘后。

  3、演練時間:20**年6月18日下午3點。

  四、組織領導

  應急避震演練要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行政人員、班主任及其他教師在演練中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學校領導和班主任要預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親臨指揮,既要確保演練順利進行,通過演練來提高學生的自救互救能力,使學生得到鍛煉,也要防止在演練中發生意外的事故。其他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準時到位組織學生安全撤離。

  各負責人分工表:

  1、全面負責:z

  2、總指揮:z副指揮:z

  3、班主任:負責自己班級

  第二節課任課教師協助該班班主任組織好學生:

  4、各樓梯口負責教師:(詳見演練圖)

  全體教職工應做到: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在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的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都要有人負責。

  2、要嚴肅,要把這次防震演練當作是真的地震發生,而不是一種“游戲”。

  3、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當的動作。

  4、當意外事故發生時,要及時做出處理。

  5、集合后及時清點人數。

  五、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

  從你意識到發生地震,到地震結束,一般只有十幾秒鐘的時間,很少會持續一分鐘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幾秒鐘,盡快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護好頭部,躲避到地面停止搖動為止。

  當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后,學生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護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在自己的課桌旁),身體采用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以書包或書保護住自己的后腦與項部,不要靠近窗口。

  3、在室外活動的學生,要跑到操場中央等開闊地帶,采用蹲下或坐下的姿式,用雙手放在頭上,進行防震。

  4、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前。

  5、在一樓或者平房的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用雙手保護頭部,快速有序的從前后門安全撤離。

  6、老師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7、在安全演練的時候,各教室的課桌(除一樓外)由原來的六排,統一變成四排,(中間四排兩兩一并排),為學生的安全躲避留出空間。

  8、在撤離時,師生要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六、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詳見演練圖)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

  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和集中地,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1、各班按學校規定的疏散路線進行撤離。

  2、各班集合地點:足球場。

  3、要有順序地疏散,在樓梯下樓時,不準學生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4、每層樓梯應有老師在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疏散。

  5、疏散過程中,單手護頭,以防被砸,另一只手扶樓梯快速撤離。

  6、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7、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七、演練結束

  當各班到達集中地點,經查實人數無誤后,宣布演練結束,教師要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學生應急避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