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體吸收過程安全運行分析

氣體吸收過程安全運行分析

2024-07-23 閱讀 9185

工業生產中的吸收操作大部分與用洗油吸收苯的操作相同,即氣液兩相在塔內逆流流動、直接接觸,物質的傳遞發生在上升氣流與下降液流之中。因此,氣體吸收是利用氣體混合物各組分在液體溶劑中溶解度的差異來分離氣體混合物的單元操作,其逆過程是脫吸或解吸。混合氣體中,能夠溶解的組分稱為吸收質或溶質,以A表示;不被吸收的組分稱為惰性組分或載體,以月表示;吸收操作所用的溶劑稱為吸收劑,以S表示;吸收操作所得的溶液稱為吸收液,其成分為溶劑S和溶質A;排出的氣體稱為吸收尾氣,其主要成分為惰性氣體月,還含有殘余的溶質A。從圖1l—1分析,吸收過程是使混合氣中的溶質溶解于吸收劑中而得到一種溶液,即溶質由氣相轉移到液相的相際傳質過程。解吸過程是使溶質從吸收液中釋放出來,以便得到純凈的溶質或使吸收劑再生后循環使用。

(1)混合氣體如用硫酸處理焦爐氣以回收其中的氨、用液態烴處理裂解氣以回收其中的乙烯、丙烯等。

(2)除去有害組分以凈化氣體如用水或堿液脫除合成氨原料氣中的二氧化碳,用丙酮脫除裂解氣中的乙炔等。

(3)制備某種氣體的溶液如用水吸收二氧化氮以制造硝酸,用水吸收甲醛以制取福爾馬林,用吸收氯化氫以制取鹽酸等。

(4)工業有害氣體的處理在工業生產所排放的廢氣中常含有S02、NO、HF等有害的成分,其含量一般都很低,但若直接排人大氣,則對人體和自然環境的危害都很大。因此,在排放之前必須加以治理,這樣既得到了副產品,又保護了環境如磷肥生產中,放出含氟的廢氣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即可采用水及其他鹽類制成有用的氟硅酸鈉、冰晶石等;如硝酸廠尾氣中含氮的氧化物,可以用堿吸收制成硝酸鈉等有用的物質。

氣體吸收可以分以下三類。

(1)按溶質與溶劑是否發生顯著的化學反應,可分為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如水吸收二氧化碳、用洗油吸收芳烴等過程屬于物理吸收;用硫酸吸收氨、用堿液吸收二氧化碳屬于化學吸收。

(2)按被除數吸收組分的不同,可分為單組分吸收和多組分吸收。如用碳酸丙烯酮吸收合成氣(含N2、H2、CO、C02等)中的二氧化碳屬于單分吸收;如用洗油處理焦爐氣時,氣體中的苯、甲苯等幾種組分在洗油中都有顯著的溶解,則屬于多組分吸收。

(3)按吸收體系(主要是液相)的溫度是否顯著變化,可分為等溫吸收和非等溫吸收。

吸收劑選擇分析:吸收過程是依靠氣體溶質在吸收劑中的溶解來實現的,因此,吸收劑性能的優劣往往是決定吸收操作效果和過程經濟性的關鍵。在選擇吸收劑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溶解度吸收劑對溶質組分的溶解度要盡可能的大,這樣可以提高吸收速率和減少吸收劑用量。

(2)選擇性吸收劑對溶質要有良好的吸收能力,而對混合氣體中的惰性組分不吸收或吸收甚微,這樣才能有效地分離氣體混合物。

(3)揮發度操作溫度下吸收劑的蒸氣壓要低,以減少吸收和再生過程中吸收劑的揮發損失。

(4)黏度吸收劑黏度要低,這樣可以改善吸收塔內的流動狀況,提高吸收速率,且有利于減少吸收劑輸送時的動力消耗。

(5)其他所選用的吸收劑還應盡可能滿足無毒性、無腐蝕性、不易燃易爆、不發泡、冰點低、價廉易得以及化學性質穩定等要求。

氣體吸收過程安全運行涉及以下內容:

①溶解相平衡與吸收過程的關系;

②影響吸收速率的因素與提高吸收速率的方法;

③吸收的物料平衡;

④吸收操作分析;

⑤吸收設備。

篇2:泄漏氣體裝置操作規程

1目的

為了保證可燃氣體裝置的正常使用,特制訂本規程。

2范圍

適用于鄒平三木化工有限公司可燃氣體裝置的管理。

3職責

3.1安全生產安監員負責各區域探頭的維護不損壞,保障現場不得超濃度使用,當發生超濃度使用時,及時配合安監員處理現場。

3.2行政人事部負責定期組織對泄漏氣體裝置進行維修和保養;安監員及時排除現場超濃度的異常現象,確保安全。

4工作原理

通過一個半導體測試頭對設施濃度進行監控,當操作現場氣體濃度超過25%LEL,報警器通過泄漏氣體控制裝置自動報警,報警方式有聲和光報警。

5方法與步驟

5.1報警處置管理

5.1.1中控室值班保安員聽到報警器報警,如顯示屏顯示濃度在25LEL以下,應將報警的預警器進行復位并通知安監員親臨現場,要求現場人員進行通風處理和揮發源進行有效控制;

5.1.2如顯示屏顯示濃度在25LEL以上,應立即通知安監員,安監員接到通知后,立即停止現場作業,排除揮發源;并強制采取通風措施,在確保消除故障后方可恢復作業;中控室值班員要報告報警器的編號和區域;并在事故處理完畢后配合安監員進行登記。

5.1.2.1濃度超標報警的該區域責任人(見序列號)接到安監員的通知后,迅速將通風設備打開,查找報警探頭報警的原因。

5.1.2.2首先弄清有哪些可能的泄漏點,并推算它們的泄漏壓力,單位時間的可能泄漏量、泄露方向等。

5.1.2.3根據場所的主導風向,空氣可能的環流現象及空氣流動上升趨勢,以及車間的空氣自然流動的習慣通道等,來綜合推測當發生大量泄漏時可燃氣體平面上的自然擴散趨勢方向圖。

5.1.2.4根據已形成的本監測范圍的可燃性氣體泄漏的立體流動概念,就可以在其流動的下風位置做出初始點方案。

5.2設備管理

5.2.1安監員每天要對各區域的探頭完好程度進行檢查;

5.2.2探頭要保持干燥、通風,不能被水淋和溶劑污染。

5.2.3安全主任要組織安監員每季度對報警探頭的靈敏度進行測試,及時排除故障,保障正常運行;如發現探頭損壞,申請相關部門進行維修,并跟蹤落實情況,將處理結果報行政人事部備案。

5.2.4每年度聯系有資質的機構對報警探頭進行維修保養。

5.2.5現場操作人員因工作失誤導致探頭損壞或安監員管理不善造成損壞的,按公司制度處理。

6探頭分布表

編號地點責任

1#—2#、丁酯車間灌區(2個)

2#—4#醇酸車間灌區(2個)

4#—6#醇酸車間(2個)

6#—8#醇酸車間打料房(2個)

9#—10#醇酸小罐區(2個)

11#——12#丁酯車間(2個)

合計8個

篇3:液化氣體槽車裝卸安全操作規程

槽車是壓力容器的一種,按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液化氣體汽車罐車安全監察規程》和GB150《鋼制壓力容器》,采用輕量化設計、制造的專用運輸車,其操作規程如下:

一、液化氣體槽車的裝卸必須由經培訓考核合格的持證上崗人員操作。必須嚴格遵守本規程。

二、裝卸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槽車的安全附件、安全閥、液位計、壓力表、溫度計等是否齊全、有效、靈敏、可靠。

2、檢查槽車儲液罐各附件、泵、閥門、管道等是否完好,有無跑、冒、滴、漏現象。

3、槽車應按指定的位置駛近裝卸臺,停靠后必須熄火,拉緊手剎,有滑動可能時,車輛應加固定三角塊。

4、將槽車的靜電接地線與裝卸臺的地線網接牢。

5、將槽車的氣相、液相用軟管分別與裝卸臺上的氣相、液相管連通。接管時應檢查密封圈或墊片有無老化、失效。法蘭連接時,應將所有螺栓緊固。

6、在作業過程中,裝卸人員、駕駛員、押運員均不得離開現場,隨時檢查設備和附件的作業情況。如發現異?,F象,必須立即停止裝卸作業,進行檢查處理。待異常情況排除后,方可繼續裝卸作業。

7、在作業過程中,嚴禁啟動槽車,開收錄機,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8、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嚴禁裝卸作業:

(1)雷暴天氣;

(2)附近有明火;

(3)液壓異常,設備不良,儲罐溫度及壓力不正常;

(4)設備或管道、閥門漏液漏氣。

紹興縣富源氣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