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管理措施
根據國家和地區法規要求,目的是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監督管理,防止因不合格產品流入施工現場而造成傷亡事故,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1、安全防護用具:
(1)安全防護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安全繩及其它個人防護用品等。
(2)安全防護設施包括各種“臨邊、洞口”的防護用具等。
電氣產品包括手持電動工具、木工機械、鋼筋機械、振動機具、漏電保護器、電閘箱、電纜、電器開關、插座及電工元器件等。
(3)架設機具包括用木、鋼等材料組成的各類腳手架,及
零部件、登高設施等。
2、施工機械設備包括大、中型起重機械、攪拌機、龍門架等施工機械設備。
3、凡是所需購置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必須具有發下資料:
(1)產品的生產許可證(指實行生產許可證的產品)和出廠產品的合格證。
(2)產品的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
(3)產品的有關圖紙及技術資料。
(4)產品的技術性能和安全防護裝置的說明。
4、停用6個月以上又重新使用的龍門架,在使用前必須組織由本企業的安全施工等技術管理人員參加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5、施工機具進入施工現場時,先進行檢查驗收,符合檢查標準的要求才能方可留場。安裝完后的施工機具再進行檢查驗收,符合檢查標準后才能使用。
6、施工機具在使用過程中,使用施工隊和機電加工隊應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禁帶有隱患運行。
7、機械設備運轉中嚴禁維修、保養及清理,必須拉閘斷。鎖好電箱門,停電運轉,。沒有監護人或掛好“有人工作嚴禁合閘”牌,并保證作業環境安全才能進行。
8、機械設備的作業人員,按照操作機械的安全要求,并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持有有關部門頒發的上崗證,按照本崗安全操作規范和安全交底進行操作。
9、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安全檢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立即上報主管部門進行立項整改、搶修和更換。
10、建立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
篇2:機械設備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具管理制度
1、對施工現場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設施及安全防護均應進行登記。
2、新購置的安全防護用具必須具有“三證一書”即: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報告和使用說明書。
3、自有及外租設備,必須持有技術監督部門或安全監督局出具的使用許可證,以及安裝單位的安裝資質證復印件(加蓋印章)和安裝后的驗收合格報告。
4、施工現場使用的施工機具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場使用,施工現場設備設施根據具體情況做好防雨、防曬、防潮及避雷保護等措施,機械設備應保持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要有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
5、外租機械設備必須同租賃方簽定租賃合同和安全協議,安全協議內容必須齊全。
篇3:安全設施安全防護用具管理制度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品是提高生產效率,確保職工身心健康的有力保證,是實現安全目標管理的必備條件。因此,所采購的產品必須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確保從源頭上杜絕事故的發生及出現事故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為此制定本規定。
一、安全設施及防護用品的采購
1、項目用的安全設施主要有:滅火器材、漏電保護裝置、登高器材、起吊設備等,在采購過程中應對生產單位的資質進行審查和評價。必須有省部級以上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以及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有關證明資料。
2、項目用安全防護用品主要有安全帽、安全網、安全帶、防塵面具等,在采購過程中必須選擇有生產許可證、資質證書、產品合格證的生產廠家,并了解其各種參數,確保產品符合安全要求。其他防護用品如防滑鞋、防護手套、眼鏡等必須購買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
二、產品的檢驗
1、安全設施進場以后,必須主動與地方縣級以上有關安全部門取得聯系,經過檢驗后發給使用合格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2、防護用品進場以后必須請地方有關勞動保護部門進行技術鑒定,有必要時可進行破壞性試驗,鑒定合格后方可發放使用。
三、有毒有害及危險物品的采購與管理
1、項目常用有毒有害及危險品主要有:乙炔氣、氧氣、硫酸、油漆等。
2、乙炔氣、氧氣、硫酸、油漆等在采購過程中要實行單獨裝運、不能與其他物品混裝、防止碰撞、擠壓,嚴禁接近火源,并要定期對壓力容器進行檢測。
3有毒有害及危險品進場以后要與其他物品隔離存放,注意安全高度。
四、產品的標識及警示
1、油庫、炸藥庫、配電室、起吊設備應在醒目處設置警示牌,警示標識有“請勿靠近、注意防護等字樣。”
2、在施工現場特別是隧道、大橋工地,應設立“請帶安全帽、系好安全繩”等醒目字樣,以警示職工時刻牢記“安全”二字。
3、對有毒有害及危險品也應嚴格表識,注名其為危險物品,按規范操作,不得隨意搬動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