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操作管理制度
1、食品加工操作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操作時必須穿戴潔凈的工作衣帽,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還應戴口罩。
2、食品加工前要先認真檢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其食品原料,發現有腐敗變質跡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3、各種食品原料在使用前應洗凈,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產品應在專用水池清洗。
4、清洗后的食品應保持清潔,放在清潔的容器內,并放置于專用貨架(臺面),不得直接置于地面,以防食品污染。
5、切配好的食品應按照加工操作流程,在規定時間內使用。6、食品必須充分加熱,燒熟煮透,防止里生外熟,加工時食品中心溫度應不低于70℃.
7、烹調出菜流程合理,無交叉污染,生熟食品應分臺或分層放置,生熟容器有明顯標記,不得混用混放,用后洗凈消毒,定位保潔存放。
8、加工場所垃圾要及時清理,不得隨意亂扔或堆積,要設專用箱(桶)并加蓋,保持加工場所衛生整潔。
篇2:中學學校食堂食品加工操作衛生規范
中學(學校)食堂食品加工操作衛生規范
一、食堂洗碗池、洗菜池、洗肉池相互之間不能混用。
二、食堂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須標志明顯,做到分開使用。
三、食堂必須采用新鮮潔凈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敗變質和感官性異常的食品及其原料。清洗、切配各種食品及原料,如發現有腐敗變質,有毒有害、污穢不潔或可疑被污染時,應將其剔出另作處理。
四、加工食品必須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塊食品,其中心溫度不低于800C。
五、加工青菜時,必須先將青菜洗凈,用鹽水浸泡30分鐘,后放入開水撈一下,再入鍋熱炒。
六、加工后的熟食品應當與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開存放,半成品應當與食品原料分開存放,不得接觸有毒、不潔物,防止交叉污染。
七、食堂食品在烹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過2個小時,如超過2個小時存放的,應當在高于600C或低于100C的條件下存放。
八、食堂不得向學生出售腐敗變質或者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影響學生健康的食物或隔餐剩余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