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衛生管理程序制度
1.目的
規定生產過程中的工業安全與環境保護的職責,依據國家有關法規進行作業,確保安全環保。
2.適用范圍
2.1本公司的各生產單位。
2.2危險物資及政府法規列管部品的儲存、使用、安全、環保的控制。
3.參考
依據ISO/TS16949:2009第:6.4。
4.定義
無
5.職責與權限
5.1采購:負責相關物資的采購。
5.2生管:負責相關生產物資的儲存和保管。
5.3五金庫房:負責相關非生產物資的存處和保管。
5.4使用單位:負責相關物資的安全使用和廢棄物的集中。
5.5行政人事:負責溝通,協調及督導各部門依政府法規法令及公司規定的安全作業確實被實施,負責廢棄物的委外處理。
6.作業內容
6.1安全衛生作業流程:無
6.2安全衛生相關法律的收集及貫徹執行
6.2.1行政人事科針對國家有關環境、安全及衛生的有關法律法規進行收集,并隨時注意新法律和(或)新版本的法律的頒布,及時補充及更新。
6.2.2行政人事科收集到相關的法律后進行整理,對適合于本公司使用的條文,組織相關單位學習或聘請專業人員進行培訓和講解。
6.2.3公司各階層主管利用相應的宣傳(如*、公告等)方法對公司員工進行安全、環境及衛生等相關知識及意識的倡導。
6.3安全衛生委員會成立
公司可成立相關的安全衛生委員會并通過各種可行的宣傳方式向公司各階層人員傳達及溝通,負責公司安全衛生組織工作,以及在公司有安全衛生事故時便于相關人員聯絡,必要時聘請外部專業人員協助。
6.4安全性作業
6.4.1采用安全保護裝置
在進行設備設施策劃,及合理化改善時,應盡可能考慮員工安全性作業,采用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并在相應設備點檢及作業標準上明確要求,如使用光電開關,沖壓設備操作作業中采用磁鐵拿取工件,沖壓設備采用雙手啟動裝置、夾治具上采用防護板等。
6.4.2個人安全保護裝置的配給
對可能影響操作人員的身心安全職位,應給予操作人員適當的防護裝置,比如防護服裝、防護耳塞……等。
6.4.3安全教育訓練
人事及部門主管應對新進員工進行安全生產及一般安全防護等相關方面的教育訓練,并在每年排定所有員工關于安全衛生的定期教育訓練,必要時可以聘用外部專業人員進行,具體按《人力資源控制程序》及《員工教育培訓作業細則》進行。
6.4.4設備定期保養
公司相關設備應排定定期保養計劃,避免設備故障造成安全事故,具體按《設備管理程序》執行。
6.4.5對于某些特定的操作人員,必須按相關法律的規定,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進行工作,具體按《員工教育培訓作業細則》執行。
6.5涉及安全或環保的危險物資
6.5.1采購作業要求供方的條件
采購應盡量選擇符合政府法令法規規定的供貨商或產品,避免有異常的產生。
6.5.2危險物資管理
對各項危險物資的標識、儲存、領用、搬運,須依照《危險物資使用細則》實施。
6.6消防設施管理
各廠房配置之滅火器等必須維持應急狀態,消防設施必須定期檢驗并記錄于"消防設施日常點檢表"(1)中,確保隨時處于可以使用的狀態。
6.7安全作業檢查
6.7.1日常安全檢查
依各設備建立設備點檢表,確實做好各項作業條件的點檢及確認,具體按《設備管理程序》執行。
6.7.2依法規程序操作,確保安全
各單位主管必須依《危險物資使用細則》,設備管理規定及政府相關法規的要求督導所屬,確實安全措施的實施。
6.7.3相關標識
人事部門應對相關安全設施進行安全標識,使用部門對危險物資進行安全標識,公司應對相關通道及出口予以適當的標識,并確保通道的順暢。
6.7.4現場環境的控制
相關人員應確保各工作場所保持清潔,具體按《5S管理細則》實施。
7.相關文件
7.1《人力資源控制程序》QP6201
7.2《員工教育培訓作業細則》QW6201
7.3《設備管理程序》QP6302
7.4《危險物資使用細則》QW6402
7.5《5S管理細則》QW6401
8.相關表單
8.1消防設施日常點檢表(1)QP6401011(074-1)
篇2:試驗室衛生安全制度
1、試驗室是進行檢測、檢定工作的場所,必須保持清潔、整齊、安靜。
2、試驗室內禁止隨地吐痰、吸煙、吃東西。禁止將與檢測工作無關的物品帶入試驗室,工作人員不得在恒溫恒濕室內喝水,禁止用濕布擦地,禁止開啟門窗。
3、要換鞋、換衣的試驗室,不管任何人進入,都要按規定更換工作服、鞋。
4、試驗室應建立衛生值日制度,每天有人打掃衛生,每周徹底清掃一次,空調通風管每季要徹底清掃一次。
5、下班后與節假日,必須切斷電源、水源、氣源,關好門窗,以保證試驗室的安全。
6、儀器設備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連接線、常用工具應排列整齊,說明書、操作手冊和原始記錄表等應專柜保管。
7、儀器維護維修時,嚴禁帶電作業,地面應采取絕緣措施。電烙鐵應放在烙鐵架上,電源線應排列整齊,不得橫跨過道。
8、試驗室內設置消防設施、消火栓和滅火桶。滅火桶應經常檢查,任何人不得私自挪動位置,不得挪作他用。
9、化學藥品由專人負責保管,專柜存放。有毒化學藥品單獨存放并建立嚴格領取使用手續。
篇3:產品運輸車輛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1.范圍
本規定對運輸產品車輛衛生安全及其控制的管理要求作出明確規定,適用于承擔本公司產品裝運、交付車輛的衛生安全監督管理。
2.職責
本規定由質檢部歸口管理,相關部門配合執行。
3.產品運輸車輛衛生安全管理
3.1衛生安全組織管理
3.1.1公司成立車輛衛生安全管理小組。設組長一名,副組長兩名和相關成員,其中明確一人為專職車輛衛生安全監督員,對車輛衛生安全實施專項管理;
3.1.2公司成品交付運輸車輛以冷藏車為主,條件許可時,經車輛衛生安全管理小組組長批準方可用廂式貨車;
3.1.3成品交付運輸車輛原則上由各營銷區域經理聯系,區域經理有困難的,由營銷服務部協調車輛,其車輛必須符合衛生安全要求;
3.1.4對于進入廠區裝載成品或者承裝包裝盒、原料等運輸車輛進行卸貨的,必須由衛生安全管理小組相關人員檢查其衛生狀況:
1)凡檢查發現裝過化學品、危險品的車輛,對食品存在潛在危害的(如有不良氣味、易污染食品包裝等物質)一律不許裝車或卸貨;
2)對有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一切車輛,嚴禁放其駛入廠區,更不得在廠區內進行沖洗或消毒;
3.1.5衛生安全管理小組對車輛衛生安全負有直接責任,對于進入廠區裝貨或卸貨的一切車輛,必須經衛生安全監督員簽字確認符合衛生安全條件后方可實施。
3.2.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要求
3.2.1運輸車輛應達到無異味,無污染物危害,混裝物品無倒塌的危險。
3.2.2冷藏車的制冷效果須良好,經消毒后按規定堆放高度裝車;廂式貨車須采取保溫措施(塑料布、棉被等),且干凈整潔、無異味,經消毒后按規定高度裝車;
3.2.3運輸車輛未裝過化學品、危險品等對食品存在潛在危害的情況(如有不良氣味、易污染食品包裝等物);
3.2.4運輸車輛車廂內、外表面潔凈、無污染、無破漏;
3.2.5駕駛員及其運營作業證件齊全并對應相符且有效,車輛設施等狀態完好
3.3成品承運車輛進出廠程序
3.3.1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狀況申報
1)凡承接本公司成品裝運任務的車輛,在進廠前駕駛員應向本公司申報車輛衛生安全狀況;
2)填寫《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出示相關證件,接受門衛核對審查;
3.3.2門衛對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狀況檢查
1)審查《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內容是否填寫完整、清晰、明確;核查證件與車輛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現場檢查車輛衛生安全條件是否符合要求;
3)在《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中填寫確認意見:若符合,則同意車輛進入,并將該確認表傳遞給倉庫保管員;若不符合,則謝絕其車輛進入;
3.3.3保管員對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狀況檢查
1)查車輛制冷系統設施狀態、制冷效果;
2)查車輛保溫措施是否滿足要求,保溫物品是否干凈無異味;
3)在《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中填寫確認意見:若符合,則準備
開啟庫門;若不符合,則將不符合情況向衛生安全監督員報告裁定;
3.3.4裝卸隊長對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狀況檢查
1)查車廂內有無化學品及其遺棄、遺跡、異味,確認有無潛在危害;
2)查車輛載重噸位與卸貨單是否匹配;
3)查車輛設施完好狀態,無漏,無損傷,其衛生安全行駛條件是否滿足要求;
4)在《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中填寫確認意見:若符合,則同意啟動搬裝;若不符合,則將不符合情況向衛生安全監督員報告裁定;
3.3.5衛生安全監督員確認
1)若門衛、倉庫、裝卸隊對車輛衛生安全檢查符合,則對貨載車的衛生安全進行全面核查鑒定,并確認所裝物品有無倒塌危險等。若完全符合,則在《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中簽署符合性意見;
2)若發現車輛衛生安全條件或狀態有欠缺,或門衛、倉庫、裝卸隊在檢查中發現有不符合的情況,質檢部應協助衛生安全監督員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評議,并記錄現場評議的結論意見;
3)衛生安全監督員將車輛衛生安全狀況告知營銷部或國際貿易部,協調辦理承運手續;
4)門衛憑簽署符合性意見的《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及營銷部等出具的相關證件放行車輛出廠。
4.記錄管理
4.1承運車輛、公司門衛、倉庫、裝卸隊等負責人,對《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的填寫,應按YCD/C*002-2008《記錄控制程序》中“5.2條記錄的填寫”要求執行,否則所產生的一切后果,責任自負;
4.2記錄填寫人、評議人均應在確認表的對應欄內簽名,并注明日期;
4.3記錄表格由門衛保管分發,填寫后的記錄仍由門衛收集,按月裝訂成冊,送
交成品運輸車輛衛生安全監督員收存備查,并按《記錄控制程序》規定執行管理。
5.本作業文件所涉及的表格
5.1成品承運車輛衛生安全確認表
6.本作業文件所形成的記錄
6.1車輛衛生安全狀況申報記錄;
6.2車輛衛生安全狀況檢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