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路口施工交通安全措施

路口施工交通安全措施

2024-07-18 閱讀 4371

一、交通疏導總體部署

根據工地現場考察和了解,***路、***路屬交通要道,同時穿越已建***路人流量大,交通繁忙,對交通及施工安全影響較大,為確保道路內車輛及人員的安全,保持通暢并盡量減少交通疏導帶來的壓力在施工階段采取分段圍擋施工。施工現場周邊采用彩鋼板等材料進行遮擋圍護,圍護設施高不低于1.8米。

二、疏導方案具體操作、管理及措施

1、在實施施工的區域兩端采用反光板固定圍擋,其余兩側采用彩鋼板進行圍擋,并在圍擋處或相關路口設立警示牌與交通疏導標志牌。

2、路口設置明顯的交通標志,指導車輛渠化分流。同時,為確保施工和行車兩不誤,在每個封閉施工區域各設2名具備交通管理知識的交通管理員,實行不間斷值勤,維護交通次序和行車安全,確保正常施工作業和防止交通事故。交通疏導員分班全天指揮施工區域交通,上班時間按要求穿反光馬甲,佩戴袖章,裝備指揮旗和對講機。

3、加強與各方的溝通,并積極配合做好交通管理工作及環境保護工作。

4、建立與交警部門聯系的直通道,及時反饋現場交通狀況,在交通高峰期必要時請交警到現場協助指揮,當嚴重塞車或突發事件時及時請交警到現場指揮并按應急方案進行分流。

5、施工機械噴涂橘黃色,安裝黃色警示燈。

6、施工現場周邊才用彩鋼板進行遮擋圍護,圍護設施高度不低于1.8米;路口轉彎處為確保不影響行車視線,圍擋材料適當進行降低。

7、施工范圍內車行道和人行道安規定設置夜間警示燈,確保車輛、行人通行安全。

8、在本工程現場周圍配備、架立并維護一切必要而適當的標志牌,為其他施工和行車提供安全和方便,在夜間施工時,將增加設立足夠數量、鮮明、規范的、符合夜間交通的安全設施。

9、設立安全標志:所有標志的尺寸、顏色、文字與架設地點均采用得到交警部門和監理的認可的材料。標志牌包括:警告與危險標志、安全與控制標志、指示標志與標準的道路標志等。

10、散體物料運輸嚴格按市政府相關文件規定,對物體進行覆蓋,嚴禁物料撒落污染路面,影響交通。

篇2:某初中學生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定期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每周不少于1次,增強師生安全意識,讓學生詳細了解交通規則。

二、嚴格落實學校路口安全值勤制度。學校要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并嚴格執行學校門口及主要交通路口值班制度,要明確職責,安排好人員,實行無縫隙管理,在學生周五放學的集中時間,必須有師生值勤,疏導交通,監督學生按交通規則行走,并做好值班記錄。

三、學校要建立并落實學生上學、放學主要路段巡查制度。由分管領導帶隊,定崗、定人、定責任段,在學校門口實行責任管理,安排專人在學生上學、放學高峰期,對學生在路上的交通規則遵守情況進行巡查,對違紀學生及時制止,進行批評教育,做好相應記錄。

四、學校要把路口值勤情況,路段巡查情況納入學校全員管理,列入對學生、班級及教師的目標考核中。

五、在學校門口和學生比較集中的交通路口設置醒目的警示牌,提醒機動車輛注意減速慢行,嚴禁機動車輛隨意出入校園。

六、教職工,學生騎自行車要做到八不準:不準“飚車”、“飛車”;不準多車并行;不準勾肩搭背;不準撒把騎車;不準倒騎車;不準在公路上賽車;不準騎車帶人;不準在公路上停車玩耍。

七、學校要加大對教職工、學生專用車輛的監督管理力度。督促車主對接送學生專用車定期保養,按時季檢,不準使用無證司機及車證不符司機。監督學生不乘坐不合格車輛和無合格手續車輛。校園內嚴禁打鬧、追跑,嚴禁攀爬、圍追車輛。

八、校外單位在學校舉行的所有集體活動,主辦單位要有專人維持秩序,學校負責監督檢查。在活動無安全保障的情況下,學校有權責令活動中止;校內工程施工人員,要求到學校辦理登記手續,并定期接受保衛處的安全教育。

九、嚴格實行交通安全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學校要根據實際,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工作責任制,任務分配到人,實現學生交通安全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達到預防為主的管理目標。

十、學生發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應立即送醫院及時搶救,

篇3:道路交通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與防護技術

1.1研究現狀與意義

一、交通安全和防護技術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道路交通運輸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交通安全自然成為人們比較關心的社會話題。目前,由于我國道路交通供需矛盾難以及時緩解、安全設施不盡完善等原因,導致交通事故頻發。2004年我國發生交通事故達567753起,死亡人數99217人,受傷人數451810人,直接經濟損失27.7億元,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為9.2人/萬車[1],其中因機動車駕駛人過錯導致交通事故465083起,造成93550人死亡、435787人受傷,分別占總數的89.8%、87.4%和90.6%。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十分嚴峻。許多發達國家在交通安全綜合治理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如美國、日本等國的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較低(低于2人/萬車)。

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首先是針對道路交通事故進行調查、統計與分析,再對發生過程、結果進行模擬、預測等方面展開研究,總結出交通事故發生的總體規律和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具體方案、措施等管理方法和工程防護技術。

在現存的道路交通標志管理體系中,存在著較大的不合理性,交通部、公安部以及許多相關部門都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在國家級的報刊雜志中屢屢提及。現存的建設程序參見下表:城市道路與公路交通標志建設程序比較

建設程序城市道路公路投資財政、貸款路公司、財政、貸款建設公安交警、城市建設部門交通路政、路公司、交通局設計公安交警設計部門、路政施工交通設施企業交通設施企業管理維護城市建設部門、公安交警交通路政、路公司、交通局建設程序城市道路公路投資財政、貸款路公司、財政、貸款建設公安交警、城市建設部門交通路政、路公司、交通局設計公安交警設計部門、路政施工交通設施企業交通設施企業管理維護城市建設部門、公安交警交通路政、路公司、交通局現有的城市道路交通設施的投資為財政撥款或貸款;建設由城市建設部門或城市建設部門委托公安交警部門建設;設計由公安交警根據城市路網情況完成或者由公安交警負責審查設計方案;施工則交由專業的交通設施企業完成;管理維護由城市建設部門或公安交警負責。公路的建設程序與城市道路建設程序在各個環節上都有一些區別。目前公路交通設施的投資:收費道路由路公司投資或貸款,不收費道路由財政撥款;建設由路公司或交通路政承擔;設計由設計部門或路政完成;施工亦交由專業的交通設施企業完成;管理維護由交通路政或路公司負責。由上述的建設程序來看,道路交通標志在其整個建設程序中出現了多頭管理、多頭參與,在交通標志的整個生命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跟蹤,對交通標志的正常使用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這就是我們經常所遇到的該有標志的地方沒有標志,不需要標志的地方出現冗余的標志,或者在短距離路段上出現前后矛盾的標志。國家標準和規范在整個標志建設過程中被不同的解讀,各個單位對于標志的使用出現了極大的差異。交通標志建設的混亂,降低了整個道路的使用效益,增加了道路的不安全性,減弱了交通標志服務社會的功能。

二、國內外技術發展狀況及研究意義目前我國參與交通標志研究的單位并不是很多,而且主要局限于標志版面的可視認研究,而對于標志的設計研究較少。對交通標志的研究集中在幾個零星的重點的領域,沒有相關的文獻闡述交通標志整個建設程序的合理性管理,相關的產品更是缺乏。國外對于交通標志的研究較深,與交通標志建設程序相關的軟件也相對成熟。他們的軟件包含版面設計、布置設計、成本效益分析、維護管理跟蹤等功能,并非常普及,在各個與交通標志相關的部門均有類似的產品使用,大大節約了標志建設的費用,提高了效率,增強了可靠性。對于我國來講,交通標志的使用已越來越頻繁,數量也越來越多,道路上的交通標志也顯得越來越混亂。改變這種混亂的狀況,提供良好的輔助手段,對我國道路充分發揮其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減少交通事故提供幫助。本課題擬為交通標志的設計、制作提供輔助手段,將整個交通標志的設計、制作過程置于國家標準和規范框架之內,使道路交通標志更為規范。同時,本集成系統跟蹤交通標志的整個生命過程,使標志在各個不同部門的使用能夠協調統一,減少出現矛盾的機會,提高道路效益。

1.2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和依據本課題的研究理論基礎和依據主要包括交通標志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管理信息系統三個部分。交通標志設計道路交通標志是用規定的圖形、符號、文字、立面標記、突起路標等一系列傳遞特定信息、表示特定管理內容和行為規則的交通設施。它的作用在于組織、管理、指導交通的運行,向道路使用者提供運行路線,給予指路、指示、警告或禁令。交通標志是保障車輛安全、暢通行駛的交通安全設施,也是實現道路工程交通組織設計思想的具體措施。為了實現和發揮交通標志的作用,在標志的總體布置設計中,一定要充分考慮、滿足交通組織設計要求,結合道路路線走向,線形條件等具體情況合理設置。同時,在技術上要根據我國關于《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國家標準(GB5768—86)中的具體規定執行。交通組織設計是交通標志總體布置設計指南,《國標》是交通標志技術設計依據。

計算機輔助制造70年代以來,隨著機械、電子、自動化、控制及計算機等各項技術在制造業的推廣及應用,制造技術在傳統技術基礎上有了質的飛躍。機械制造和設計方法也日新月異,以往許多機械加工的方法,正在逐漸被先進的CAD、CAM(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所取代。計算機輔助制造CAM作為CAD/CAPP/CAM集成系統的重要一級,向上與CAD、CAPP實現無縫集成,向下方便、快捷、智能、高效地為數控生產服務。CAD中設計的結果經過CAPP工藝編排產生工藝流程圖后,最終在CAM中進行加工軌跡生成與仿真,產生數控加工用代碼,從而控制數控機床進行加工,進而直接生產出符合需求的標志產品。

管理信息系統本課題管理信息系統模塊開發工作遵循下列基本原則:實用原則:把系統的實用性作為評價系統的標準。實用的系統是以盡可能少的投入,滿足用戶在一定時期內的需求,并帶來一定的效益,系統實用性強,才具有真正的價值。開放原則:系統設計充分考慮系統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變化,使系統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擴充能力,因此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應采用“拿來主義”或稱“買珍珠串項鏈”的方法,加快系統開發進程,減少低水平的重復工作、提高系統對外的適應性。時效原則: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項目實施計劃,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項目按計劃規定的要求和進度進行,在制定計劃時,不僅考慮確保開發費用按時到位,也考慮在各階段工作人員的管理方法和工作制度的調整,確保及時、準確地采集數據和商務管理信息系統的順利實施。優化原則:系統設計基于現行系統又高于現行系統,對現行系統的整體優化,使現行管理模式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