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下1.6m車排繩安全技術措施

井下1.6m車排繩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8859

一、時間:

二、地點:1.6m車房及軌道坡

三、內容:排繩

四、負責人:

五、措施內容:

1、施工前,負責人向全體施工人員貫徹此措施,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此措施。所有人員聽從負責人統一指揮。

2、施工中,負責人指定一名有經驗的老工人負責安全工作。下電工段安排專職電工負責電氣安全工作。司機要執證上崗,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3、施工前,負責人對全體人員做好分工協作。

4、嚴格執行集升入坑制度。嚴格執行“開車不行人,行人不開車”制度。

5、施工前,負責人仔細檢查絞車的制動系統,保證其靈活可靠,同時檢查絞車的信號系統,保證其清晰可靠。施工中一律用檢修信號。

6、施工前,同運輸區把鉤工、及司機聯系好,司機控制車速;把鉤工負責信號,同時把鉤工負責坡底不得行人。

7、施工中負責人安排專人負責坡上各個片口,在施工過程中,任何片口不得有人進入軌道坡。

8、施工過程中,司機控制好車速,速度不得超過1m/s。

9、甩掉深度指示器,同時使松繩失去作用。

10、首先將滾筒上最外層鋼絲繩全部拖出滾筒,然后剁掉。

11、將鋼絲繩頭繞過固定在罐上的排繩輪拖到車房。將鋼絲繩固定在盤形閘閘座上。固定用不少于6付繩卡子,固定必須牢固可靠。組長把關。

12、掛兩重罐或四個空罐排繩。司機控制車速,當滾筒上剩余三圈根繩時,停車。修理工檢查鋼絲繩后,開車排繩,修理工時刻注意繩的排列情況。鋼絲繩排列要整齊。

13、排完繩后,將罐甩到坡頭偏口。去掉排繩輪,做好新繩頭。

14、恢復松繩及深度指示器,對繩試車,試車2—3鉤。確認無誤后,清理現場。

篇2:井下作業安全生產禁令

一、嚴禁在禁煙區域內吸煙,在崗飲酒,酒后上崗,違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嚴禁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違章拆立井架,違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三、嚴禁無操作證從事電氣、起重、電氣焊、司鉆作業,違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四、嚴禁違反操作規程進行用火、進入受限空間、臨時用電、破土作業,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五、嚴禁負責井控坐崗的監護人員擅離崗位,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六、嚴禁違反井控安全操作規程,在含硫化氫井、氣井、高油氣比井作業不裝液壓防噴器,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七、嚴禁試油、試氣等措施作業不按程序進行驗收,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八、嚴禁在易燃易爆區域使用非防爆通訊、照明器材等,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九、嚴禁違章指揮及其他違章作業,違者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篇3:井下地面出油管線電加熱安全操作規定

一、安裝驗收標準

1、從特種變壓器的鐵殼開關至井口控制柜的電纜必須完好埋地,規格應為4х70mm2+1的電纜。

2、井口控制柜高度與抽油機控制同高,河道區內達到防洪高度。

3、井下電纜的規格應為40mm2耐溫為250℃。

4、地面集膚效應不能施工處,采用電磁加熱辦法加熱保溫。(井口和閥組處)

5、控制柜外殼接地良好。

6、控制柜至井口三通的電纜要有保護套管,以防與抽油機發生摩擦損壞。

7、埋地電纜作好保護工作,防止外力損壞,控制柜搞好防雨措施。

二、電加熱啟動及關閉

1、達到驗收標準后,可啟動電加熱。

2、啟動或關閉打開控制柜時,防止雨水進入箱內,雨天帶絕緣手套。

3、按下啟動按鈕后,觀察電流,電流值150-190A為正常值,如電流不在此范圍內即按停止按鈕,及時與廠家聯系進行處理。

4、電加熱啟動后,2-3小時油井溫度仍達不到70-90℃,抽油機不能正常啟動,須按下停止按鈕,找廠家進行處理。

5、油井自噴生產需要集膚效應加熱時,應找廠家進行施工處理。

三、巡回檢查

2小時進行一次巡回檢查,發現電路系統不正常,或有下列情況之一,按下停止按鈕,及時通知廠家進行處理。

1、控制柜電流為零或超過正常范圍。

2、溫度低于70℃,且油井不能正常生產。

3、控制柜自動跳閘。

4、因防洪須停止地面集膚效應電加熱。

5、油井要進行作業。

6、供電部門停電。

7、發生電器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