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運行中危險安全保護
隨著城市化,城鎮化的發展,高層樓房越來越多,電梯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電梯安全問題也成了人民日益關注的問題。本文分析了電梯運行中存在的對人可能產生危險情況,以及電梯的安全防護措施,為了確保電梯安全使用,避免電梯產生危險事故。
隨著土地資源的日益緊張和短缺,人類向集約化發展,高層建筑不斷涌現,電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電梯的制造、安裝,日常管理和維護保養都關系到電梯的安全使用,如果使用合理,其使用效率、壽命都會提高;反之就會帶病運行,降低電梯的使用壽命,甚至出現人身和設備事故,造成嚴重后果。
電梯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危險
電梯是機電產品,在運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主要有電梯固有的危險、材料和物質產生的危險、電氣危險和機械危險四個方面。電梯安全開關動作困人是電梯本身固有的危險;火災是材料和物質易燃產生的危險;電擊是電氣漏電產生危險;剪切、擠壓、墜落、撞擊以及因機械損傷、磨損和銹蝕而引起的材料失效為機械危險。所以要從設計、制造、安裝等各個環節考慮電梯及零部件的質量,防止危險的發生,在平時維護保養和使用中,應嚴格遵守國家法規,檢查設備是否正常運行,防止危險的發生。
電梯運行中危險的安全防護
上面分析了電梯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下面針對上述危險源,分析其安全防護措施及方法。
3.1被困危險的安全防護—報警和救援裝置
(1)報警裝置,電梯必須安裝緊急照明和報警裝置,并由緊急電源供電。警鈴安裝在轎頂或井道內,操作警鈴的按鈕做成黃色的警鈴標志,設在轎廂內醒目處,警鈴的聲音要急促響亮。轎廂與外界的緊急通話裝置要裝在人觸手能及的地方,梯發生人員被困在轎廂時,應能及時通知管理人員并通過安全措施將被困人員安全救出轎廂。
(2)救援裝置。救援裝置包括曳引機的緊急手動松閘裝置和層門的人工開鎖裝置。
機房內的緊急手動松閘裝置,應放在拿取方便的地方,盤車手輪內為黃色,開閘扳手為應漆成紅色。鋼絲繩上必須有層站指示,操作時可知道轎廂的位置。
3.2剪切和墜落的安全保護—門、門鎖和門的電氣安全觸點
為防止人員剪切和墜落,門、門鎖和門的電氣安全觸點需滿足以下要求:
(1)門鎖嚙合7mm以上,轎門和層門中任一門扇未關好,電梯不能啟動。
(2)當電梯運行時,當轎門和層門中任一扇門被打開,電梯應立即停止運行。
(3)當轎廂不在層站時,在站電梯層門外不能將層門打開。
(4)妥善管理緊急開鎖的鑰匙,緊急情況由持證人員使用。
3.3蹲底或沖頂的安全防護——防越程保護裝置
為防止電梯故障,轎廂超越底層或頂層端站繼續運行,必須設置保護開關,防止電梯蹲底或沖頂,發生嚴重的后果和結構損壞。
防止超越行程的保護開關有設在井道內上下端站附近的強迫換速開關、限位開關和極限開關。
極限開關安裝在盡量接近端站,必須在對重緩沖器之前動作,并在緩沖器被壓縮期間保持極限開關的保護作用。
3.4防超速和斷繩的安全保護——限速器和安全鉗裝置
造成轎廂超速和墜落的原因很多,比如電梯曳引力不足,制動器失靈或制動力不足或者鋼絲繩斷裂等,因此必須有可靠的機械保護措施。
安全鉗——限速器系統是一種防超速和斷繩的保護裝置。安全鉗是一種使轎廂或對重停止向下運動的機械裝置,凡是由鋼絲繩或鏈條懸掛的電梯均應設置安全鉗。限速器是限制電梯運行速度的裝置,一般安裝在機房。當轎廂上行或下行超速時,通過電氣觸點使電梯停止運行,當下行超速,電氣觸點動作仍不能使電梯停止,速度達到一定值后,限速器機械動作,拉動安全鉗夾住導軌將轎廂制停。
3.5最后的安全防護——緩沖裝置
當電梯或對重墜落發生轎廂或對重蹲底時,緩沖器將吸收轎廂或對重的動能,提供最后的保護,以保證人員和電梯結構的安全。
緩沖器應當固定可靠、無明顯傾斜,無斷裂、塑性變形、剝落、破損等現象。緩沖器的行程應能承受轎廂質量與額定載重量之和的2.5~4倍的靜載荷。對于耗能型緩沖器還應當保證其液位的正確性,有驗證柱塞復位的電氣安全裝置。
3.6電氣安全保護
為了保證電梯的安全運行,防止發生人員觸電和設備損毀事故,電梯的電氣裝置和線路必須采取以下安全保護措施。
(1)為防止發生直接觸電和電氣短路,導體之間和導體對地之間的絕緣電阻必須大于1MΩ,動力電路和安全電路電阻小于0.5MΩ,其他照明、控制、信號等電路電阻不得小于0.25MΩ。
(2)為防止電氣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發生漏電。電梯應首先采用TN-S系統,為了增加保護的可靠性,還應進行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10Ω。
(3)3.電氣安全裝置保護。電氣安全裝置包括直接切斷驅主機電源接觸器或中間繼電器的安全觸點;不直接切斷上述接觸器或中間繼電器的安全觸點和不滿足安全觸點要求的觸點。
3.7機械損傷的防護。為防止電梯產生撞擊、擠壓、絞碾等危險,在工作場所必須采取防護。
對于操作和維護的可接近的旋轉部件,必須使用安全網罩或柵欄,防止人員觸及造成人員傷害。
轎頂和對重的反繩輪,需安裝防護罩,防止人員的肢體或衣服被絞入。
通過分析電梯運行中存在的危險和防護措施,讓電梯使用者都能清楚的認識到危險的存在,以及當危險發生時應采取的措施,做到安全使用電梯。實踐也證明,只要能做到上述方面的安全防護,就能大大減少事故的發生,保證電梯的安全運行。
篇2:電梯運行安全檢測分析規程
一、機振動檢測技術
人對不同頻率的振動感覺是不同的,實驗證明,在振動強度不大的振源作用下,頻率為0~1Hz的振動主要影響頭部,如持續幾分鐘后往往有不舒服的感覺;1~2Hz的振動易使人打瞌睡;3~4Hz的振動使腰胸局部有較大振動;5~8Hz時不舒服感覺大;9~30Hz時臉、頸部振動大、視線受到干擾,30Hz時振感最明顯;30~80Hz時振感逐漸減小,到高頻區時腳部有發麻感覺。除了頻率對人員各部位有影響外,振動強度對人體亦有較大影響,一般來說如20Hz以下的振動,振動加速度達到10cm/s2時使人引起感覺,隨著振動加速度的增加感覺更加明顯,如超過500cm/s2即會造成人體器官平衡失調,導致神經與心血管障礙。
人站在轎廂內,水平方向的振動比運行方向振動更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所以歷年來經過檢測數據統計及參照優秀電梯制造企業內控指標的規定,均證實現行標準規定正常運行轎廂內振動范圍為水平振動不大于15cm/s2;運行方向振動不大于25cm/s2是合適的,而且按照國際通用慣例(包括天津奧的斯TOS31-87),振動加速度宜采用單峰值,濾波上限取為80Hz還是保留為100Hz是可供修訂標準的考慮的,由于現用大量儀器均為100Hz,其實這對測值沒有太大的影響。
為了保障電梯乘員的身心健康,減小振動的不適感,預報故障以便及時修復,除檢測振值大小,應對測得的振值進行頻譜分析,所以往往采用專用振動測試分析儀,該儀器與微機相聯進行頻譜顯示并分析,可確定是電機磁極引起振動、高速軸動不平衡振動、聯軸節不同軸、還是蝸輪付與軸承振動以及該2處磨損狀況。近期正在研制多通道電梯振動采集分析儀,主要用于電梯新產品研制與電梯安裝調試。眾所周知,電梯轎廂的振動主要來源于曳引機運轉產生的振動,曳引輪繩槽的誤差,導向輪的偏差,鋼絲繩直徑偏差與各曳引繩張力不均勻,導軌質量及其安裝誤差,導靴形狀與安裝偏差,空轎廂自身不平衡,或與轎廂固有頻率引起共振等,但這些振動源的振動頻率是不相同的,根據振動檢測值的頻譜分析就可以找出振源,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例如改變轎廂固有頻率;更換曳引繩繩頭組合件中彈性元件;更換轎廂與轎架間彈性元件等,并可觀察對比效果。為此可采用8通道進行數據采集,在轎廂地板上三維方向測振,在轎架上相同三維方向及在曳引繩繩板或繩頭拉桿上的運行方向進行數據采集,從空載到滿載各工況做轎廂上、下運行及正常平層,上述8通道同步采集,然后進行對比分析,以利設計出隔振與減振最佳設置,降低轎內振動強度,或將振動頻率降到人的非敏感區范圍。二、控制系統檢驗
對電控系統,首先要熟悉電梯安全法規,即強制性標準GB7588《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其中應特別注意“直接切斷”的要求是當附錄A列出的任一電氣安全裝置動作時要直接切斷電動機供電與制動器供電,而不能用程序軟件去控制,這是當前非專業電梯企業設計控制柜常犯的疏忽,而這個疏忽恐將釀成大禍。
這里主要是考核安全繼電器及線路板等,因此對這些電氣元件采購后生產廠必須進行有效驗收與篩選,對電氣元件試驗裝置的要求在電梯生產許可證檢查條款中已有規定,但一般中小型企業僅采取通斷電檢查而已,所以應該有一個科學的嚴格的方法進行有效檢驗,進行考核篩選可采用強化模擬試驗,該方法及其裝備是當前急需開發的檢驗裝置。此外當前生產電梯控制柜的單位很多,有些供給電梯廠,大部分供給電梯改造用,這些單位中除極少數較注意安全檢驗外,大都從未進行檢測檢驗,這類控制系統有些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所以對這類控制系統生產企業或引進的產品應該加強安全監督及檢驗,同時也督促各使用單位嚴格按照GB7588要求進行驗收。
三、安全部件的檢驗
門鎖、限速器、安全鉗與緩沖器四大安全部件。根據多起電梯案例分析,電梯傷人事故多與電梯門有關,而其中十有*出在電梯的層門上,所以層門門鎖就成了電梯安全檢驗中的重中之重。GB7588規定門鎖裝置的電氣觸點必須滿足安全觸點的要求,證實門扇鎖閉狀態的電氣安全裝置的元件,應由鎖緊元件強制操作而沒有任何中間機構,只有當機械鎖的嚙合深度不小于7mm時,電氣觸點方能接通。檢驗過程中,應手動將機械鎖緊裝置向鎖緊位置緩慢移動,當電氣裝置觸點似接未接時,用直尺測量鎖緊元件的嚙合深度,7mm是能夠滿足確保機械鎖將層門鎖緊的最小嚙合深度,注意,此處的7mm是電氣元件剛剛接觸時的深度,不是鎖緊后的嚙合深度,測量時應注意區分它們的區別。
限速器,包括電氣與機械動作速度的復驗和機械動作后鋼絲繩在繩輪中或在夾繩裝置內的附著力檢驗,對生產或改造企業,無論國產或進口的限速器必須逐個進行檢驗,并應出具一份檢驗合格證書,同時檢驗試驗臺(或裝置)的測速與測力裝置必須經過國家計量檢驗合格,而對已有型式試驗合格和檢驗合格證書,且已安裝在電梯上的限速器原則上不再需要動作速度年檢,對無型式試驗合格證書的限速器建議由電梯質量責任單位作一次現場檢驗,并補一份合格證書。安全鉗是當前最難以做好試驗的部件,首先是漸進式安全鉗,從設計角度來說應該注意到安裝原因或導靴磨損狀態及轎廂偏載等各方面原因,所以對制動楔塊應能有適當擺動利于與電梯導軌導向面正常摩擦嚙合,對安全鉗的允許容量的試驗可以考慮采用模擬方法,否則以后對高速及大噸位的漸進式安全鉗的試驗就難以實施,而且應該對模擬試驗進行研究與實際對比驗證,在有經費時應開發這項工作。
瞬時式安全鉗允許大質量覆蓋小質量使用。對漸進式安全鉗,對同一速度可以進行多次不同質量試驗確定出容許質量的系列范圍,但對不同速度還是要通過試驗,不允許相互覆蓋.例如對某進口安全鉗試驗結果,在同一質量下試驗時,速度為1.75m/s與1.00m/s試驗合格,但在1.50m/s試驗時卻不能達到合格要求。所以每種速度都需要進行試驗,當前GB7588中也是這樣規定的,但這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緩沖器的試驗,對液壓緩沖器試驗與應用均比較成熟,但對彈簧類蓄能型緩沖器則存在問題較多,對0.75m/s及1.00m/s的電梯,撞擊時減速度較大,容易造成乘梯人員傷害。這方面需要進一步驗證。
四、結語
提高檢測數值的精度、降低測量系統的不確定度、提高測量值與實際真值相符性;擴展檢測診斷與檢測預報功能及提高其技術水平,加強檢測技術的研究開發模擬、無損檢測技術,都是我們要研究的方向。一年一次的檢測和三至五年一次的大修,對于每天都處于運行狀態的電梯來說遠遠不夠,不斷提高檢測技術,提高為電梯開發新技術的服務意識與服務效果,定期的維修、日常的保養才是電梯安全的根本保障
篇3:單位電梯運行日常安全檢查要求范本
1.正在使用的電梯,按逐臺檢查方式,每臺檢查不少于1次;
2.按檢查項目要求,存在問題或不正常的應填寫記錄(在電梯運行日常檢查記錄上填寫)。
3.電梯日常安全檢查項目如下:
3.1檢查層門
3.1.1層門關門是否正常
3.1.2層門召喚器及樓層顯示器是否正常。
3.2檢查轎廂
3.2.1合格證是否有效,警示標志(記)是否有效,如被損壞,應當立即加貼;
3.2.2三方對講和換氣扇是否有效,如有故障應立即報修維保單位修理;
3.2.3電梯運行是否正常,如在轎箱內感到異常抖動和響聲應立即報維保單位;
3.3機房
3.3.1機房鑰匙應由安全管理員保管,門鎖保持正常有效;
3.3.2機房衛生是否正常,是否有違禁物品和雜物,如有問題應當立即解決;
3.3.3機房空調是否正常,如有故障應立即排除;
3.3.4機房安全通道是否正常,如被阻塞應當立即排除;
3.3.5主機運行時否正常,如有異常響聲、主機漏油應當立即報維保單位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