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設系統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余杭區

建設系統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余杭區

2024-07-15 閱讀 3819

為快速應對建設系統中可能發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和省、市、區人民政府有關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結合我區建設系統的實際,特制定《余杭區建設系統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一、本預案的適用范圍

本預案所稱重、特大事故,指在余杭區行政區域內建設系統可能發生的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重大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特大事故。

事故類別包括:

(一)深基坑坍塌;

(二)塔式起重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倒塌;

(三)整體模板支撐體系坍塌;

(四)多、高層建筑外腳手架倒塌;

(五)房屋拆除事故;

(六)直管公房危房倒塌事故;

(七)管道煤氣泄漏事故;

(八)橋梁及管道基坑坍塌;

(九)其它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指揮系統

(一)重、特大事故發生后的應急處理工作,要在區政府統一領導下,由區建設局負責,相關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開展。

(二)成立余杭區建設系統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總指揮由區建設局局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區建設局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區建設局相關單位負責人組成。指揮部成員名單詳見附表。

指揮部設在區建設局,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區建設局建筑業管理處,負責應急處理具體工作。

三、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的職責

(一)督促全區各施工企業立即啟動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開展各項應急處理工作;

(二)督促按照應急處理預案迅速開展搶救工作,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力爭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應急處理指揮部及辦公室的主要負責人因故缺位時,由副職按序替補到位,防止出現指揮中斷、秩序混亂的現象;

(四)根據事故發生的狀態,統一布置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處理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五)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六)督促、協調緊急調用各類物資、人員、設備和占用場地等事項。事故搶救處理工作結束后應及時歸還或給予年卜償;

(七)當事故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督促立即疏散人員和物資;

(八)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九)督促做好穩定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十)適時將事故的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向社會公布。

四、重、特大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一)重、特大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必須以最快捷的方法,在最短時間內,立即將所發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情況報指揮部辦公室或城建熱線,并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l、發生事故的施工單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監理單位名稱、資質等級及工程的基本概況;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3、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4、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5、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部門事宜;

7、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時間。

(二)指揮部接到重特大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區政府和區安全生產監督局,并迅速上報省建設廳,同時派人迅速趕赴現場,進行事故現場的保護和證據收集工作。必要時可將事故情況通報給區公安局或駐軍及武警部隊,請求給予支援。

(三)重、特大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的有關部門及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五、應急處理預案

(一)接報事故后5分鐘內必須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報告區建設局主要領導,并迅速上報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并派人迅速趕赴現場。

(2)指揮部根據事故或險情情況,立即組織、調集相關搶救人員、車輛、機械設備等,組織搶救力量,做好搶救準備工作,同時,做好搶救增援準備。

(二)應急處理措施:

(1)搶救方案根據現場實際發生事故情況,最大可能迅速調集汽車、挖掘機、推土機等機械設備及人員、車輛,迅速投入開展搶救及突擊搶救行動,調查現場情況,如有人員失蹤,立即判明方位,緊急安排專業工程技術人員根據工程特點、事故類別,制定搶救方案,同時安排受災群眾的生活問題,必要時請求武警、消防部門協助搶險,請公安部門配合,疏散人群,維持現場秩序。

(2)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

(3)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4)在救助行動中,搶救機械設備和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安全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六、其它事項

(一)本預案是余杭區建設局針對有可能發生的重、特大事故,組織實施緊急救援工作并協助相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意見,在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

(二)全區各施工企業要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掌握預案的內容和相關措施,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按照預案的要求,有條不紊地開展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三)全區各施工企業、項目部應按照本預案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好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并報區建設局建筑業管理處備案,將作為工程開工安全生產條件申報備案的資料之一,施工單位及項目部未制訂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的,不予以安全備案。

(四)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后,事故單位應立即報告行政主管部門,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到事故發生信息后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各自崗位,迅速開展工作。對任何失職、該職行為都要依法追究責任。

(五)本預案由余杭區建設局組織實施,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2:重特大交通事故應急處理規定

企業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后應啟動應急預案,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此,公司成立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并對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處理做如下規定:

一、公司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張福錄副組長:劉躍強組員:屈金貴、馮志貴、劉達、崔志成、王平、黃朝珍。

二、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1、事故發生后,現場第一發現人或駕駛員應保護現場,積極搶救受傷人員,同時打電話通知公司安技部人員。

2、安技部人員接到求援電話后,立即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及全體組員并攜帶必要的救援車輛及工具趕赴現場。駕駛員及救援小組全體人員須保持24小時手機開機。

3、搶救受傷人員:視情撥打120電話或用自己的車輛將傷者送往就近最佳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4、打電話通知交警部門及保險公司,同時做好保護現場、放置警示牌、維護交通秩序、疏導交通等工作。

5、交警部門及保險公司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分析后,救援小組人員應配合交警部門盡快將事故車輛轉移至交警隊或指定地點,恢復交通秩序。

三、駕駛員或現場第一發現人打電話報救時一定要講清楚事故發生的準確地點、人員傷亡情況及車輛損壞情況,以便準備齊必要的救援工具及車輛。

四、急救設施的管理:公司配備應急救援車輛、攜帶千斤、撬棍、扳手及氧氣、乙炔等切割設備,以便車輛受損變形后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受傷人員救出。救援車輛視情攜帶滅火器等設備,防止事故發生后燃油泄露造成火災。

五、根據人員受傷情況,準備充足的資金保證受傷人員得到及時救治。

火警:119醫救:120中華聯保險:95585中華人民財產保險95518交警:110

篇3:S礦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第一條:根據礦生產實際,每年編制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次,主要由地面、井下重大危險源、災害源監控及應急預案兩部分組成。

第二條:礦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黨委書記、生產礦長、總工程師、安監處長

成員:其他礦級領導及副總、生產技術部、調度室、安監處、辦公室供應公司、武裝保衛科、井下采掘一線單位、井下輔助單位、地面輔助單位行政負責人辦公室設在安監處,并在調度室設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負責應急預案匯總整理、修訂工作及監督整改落實工作。

第三條:職責

礦長: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實施工作

生產礦長:負責應急救援預案實施過程中所必需人員的待命組織工作,及時調整救災所必須的材料準備,嚴格控制進入危險區域的作業人員。

總工程師:是礦長組織實施應急預案的第一助手,協助礦長制定搶險方案和落實應急處理計劃。

安監處長:組織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及監督落實

辦公室: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起草、修訂、申報及監督整改落實

供應公司、保衛科:負責搶險物資準備和搶險次序維持組織工作

其他職能科室:負責重大危險源識別及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工作

基層單位:負責搶險人員組織準備工作

第四條:重大危險源監控及應急預案每年編制一次,重大危險源監控情況及應急預案可行性每季度組織審核一次。

第五條: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內容包括:

第一部分:礦井危險源的確定

第二部分: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

第三部分:事故現場人員應急措施

第四部分: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電話

第五部分:重特大災害事故應急救援程序及措施

第六部分:重大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職責

第七部分:重特大災害事故監控及應急預案

第八部分:應急救援演習

第六條:礦每年要與礦區醫療中心、礦區救護大(中)隊鑒定應急搶險救援協議。

第七條:礦每季度組織一次應急預案貫徹落實情況檢查,對不掌握應急預案相關措施操作要領的崗位人員,由礦教育培訓中心組織強化培訓,直到合格。區隊每月組織一次職工及特種作業人員事故應急措施、預案學習、考試工作。

第八條:事故、災害現場級別最高的安全管理人員(含區隊長、班組長)是現場應急搶險的先驅指揮者,負責事故匯報及組織現場人員緊急避險和現場及時搶險,減少事故損失。發生事故后,應就近以最短的時間向礦調度室匯報。要報請事故地點,事故可能發生的原因,災區人員清點情況,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情況,事故現場搶險狀況(含所采取的措施)。

第九條:礦教育培訓中心每年組織一次全員培訓,確保各崗位人員具備緊急避險能力和搶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