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著火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格式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電力系統電纜按用途分為動力電纜和信息傳輸電纜,分別是傳輸能量和信息的重要通道。動力電纜著火,可能造成設備停電,直接影響機組安全生產,對電廠的正常運行造成嚴重的威脅;信息傳輸電纜著火,將使設備失去控制,處理不當可導致事故擴大,造成重要用戶供電、供汽中斷、供汽管網大面積停供,甚至導致人身傷亡事故。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防御與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事故的預測、預防為基礎,以對事故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核心,以全力保證人身、供熱、電網和設備安全為目標,以建立事故的長效管埋和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將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為基本原則。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應急組織體系見圖
圖11—1電纜著火事故應急組織體系圖3.2?指揮機構及職責3.2.1?現場應急指揮部組?長:廠長副組長:副廠長、副書記職?責:發生電纜著火事故后,現場應急指揮部全面組織開展事故應急工作。現場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主?任:副廠長成?員:各處室領導職?責:負責溝通情況和匯總信息,并及時向電廠應急指揮部或電廠領導匯報。3.2.2?現場設備隔離組組長:運行分場副主任成員:當班運行值長、各專業班組長(單元長)職責:熟悉電纜著火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對應的相關設備、系統;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準確隔離電纜著火事故所涉設備、系統和其動力源。3.2.3?引導疏散組組長:生產設備處處長成員:生產設備處各專業工程師職責:熟悉電纜著火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涉位置相關道路和周邊環境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接受指令;根據事故現場人員分布情況,開辟安全疏散通道,組織疏散人員至安全地點。3.2.4?安全保衛警戒組組長:生產設備處負責安全管理的處長成員:電廠安全監察、消防專干、運行分場安全員職責:熟悉電纜著火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涉位置相關道路和周邊環境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接受指令,疏通事故現場通道,設立警戒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統計進入事故現場施救人員人數,采集事故現場信息、辨識事故現場可能出現的次生事故源,及時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報告。3.2.5?現場施救組組長:運行分場主任成員:值長、專工、義務消防隊員等職責:熟悉電纜著火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各類設備故障的施救方法、所涉位置水源、消防器材、通道等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聽從指揮,不盲目行動,有序展開施救行動。3.2.6?救護后勤保障組組長:綜合辦公室主任成員:總務員、保潔班班長、工資員、打字員等職責:熟悉電纜著火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應急后備物資的存放地點;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設立現場臨時救護站,置備應急車輛,聯絡專業救治資源,開辟人員救治綠色通道;記錄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下達的指令和過程。3.2.7?應急值班室電廠設立電纜著火事故應急值班室,值班地點為主控室,值班人員為值長,實行24小時不間斷值班。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遼寧省安全生產條例》、《二十五項反事故措施》、《電力工業技術管埋法規》、《電氣設備裝置規范》、《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二1996)、《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與變電所部分)》、《**熱電廠電氣運行操作規程》等規定,并按照要求檢查、整改,不斷完善電廠管理制度。4.1.1?電纜的運行技術管理(1)按照電纜正常運行時的最高允許負荷,以及允許過負荷電流和過負荷時間控制標準進行運行管理。(2)建立健全電纜維護、檢查制度。(3)建立電纜的預防性試驗制度,按規定進行預防性試驗,并加強電纜的試驗記錄管理。(4)完善電纜的火災報警系統,加強系統維護,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4.1.2?電纜的運行監視(1)電纜運行時的溫度監視:定期開展電纜的紅外線測溫檢測工作,重點對電纜接頭處進行監測,尤其在高溫大負荷期間加強檢測,發觀問題及時處理(2)電纜運行負荷監視:生產運行人員應加強電纜負荷監視,如超過電流表的控制紅線時,應立即向值班負責人報告,并采取必要措施。4.1.3?電纜檢查實行定期巡回檢查制度對電纜中間接頭定期測溫。對電纜終端頭、電纜溝。隧道、電纜井、電纜架、敷設在地下的電纜線路等要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采取對策消除缺陷。4.1.4?電纜的試驗及更換電纜的試驗項目和周期按《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所規定項目和周期進行,當發觀問題及時處理或更換。4.1.5?新安裝電纜的注意事項(1)新、擴建工程申的電纜選擇與敷設應按《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CB50229一1996》和《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中的有關部分進行設計,并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完成各項電纜防火措施。(2)嚴格按正確的設計圖紙施工,做到布線整齊,各類電纜按規定分層布置,電纜的彎曲半徑應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夠的人行通道。(3)擴建工程敷設電纜時,應加強與運行單位密切配合,對貫穿在役機組產生的電纜孔洞和損傷的阻火墻,應及時恢復封堵。(4)應盡量減少電纜中間接頭的數量。如需要,應按工藝要求制作安裝電纜頭,經質量驗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槽盒將其封閉。4.2?預警行動4.2.1?預警電廠內電纜任何不受控制的失火火情均作為本預案的預警條件,發觀人應及時就近撥打廠內火警和119報警,并向運行當班班長和值長報告。火災事故報警要點:火災地點、火勢情況、燃燒物和大約數量、火災現場人員受困情況、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4.2.2?接警運行當班值長在接到火災報警后,應立即發出“廠用警報”,啟用呼叫系統通報火災地點,并向運行分場主任報告。倘若火災事故發生在夜間或休息日,運行當班值長還應立即向廠部值班室報告。接警的火災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成員應趕赴火災現場,辨析火勢情況決定啟動何級應急預案,并通知召集各應急小組進行應急準備。接警的夜間或休息日廠部值班人員應立即召集廠內其他值班人員,趕赴火災現場,協同運行當班值長進行應急處置。5?信息報告程序電廠發生火災事故時,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向**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主管部門報告的,電廠應當及時向上述部門報告。應急值班室值班人員接到火災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向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或電廠主管領導報告,并做好記錄。接到發生火災事故的報告后,根據應急指揮部指示,電廠各處室應當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確證,并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情況。一旦出現事故報告且經查實,要立即向集團公司進行上報,且對事故可能涉及的生產區域以及周邊的人員進行緊急通報,說明事故性質、采取的防護措施以及疏散撤離方案。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按照火災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Ⅰ、Ⅱ、Ⅲ、Ⅳ級響應。(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Ⅰ級響應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造成廠區發電、供熱系統完全癱瘓,且火災撲救超出電廠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電纜火災事故。(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Ⅱ級響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造成重點區域大面積供電供熱停止,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且火災撲救超出企業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電纜火災事故。(3)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Ⅲ級響應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產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較大的且火災撲救超出企業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火災災難。(4)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一般事故時啟動Ⅳ級響應。6.2?響應程序事故單位電纜著火由現場指揮部指揮救援,并通過固定電話、移動電話、視頻會議、傳真等上報上級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決定啟動相應級的響應。制定滅火方案,并安排、聯系相關消防隊配備防毒面具和防護服進入救援滅火。電纜著火應急管理機構必須備有電纜溝走向圖和電纜著火應急處理流程圖。根據現場位置和情況,以保人身、保供熱、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決定停電的范圍,采取措施切斷著火部位電源。在切斷電纜電源時,因小部位的電源可能未切除,消防人員在迸人電纜溝時應與電纜架保持一定距離,預防觸電。6.3?處置措施6.3.1?事故報警和初期處置電纜火災事故發生,發現人一旦發現火情,事故現場設有火災報警裝置或固定滅火裝置的,應立即啟動報警、固定滅火裝置,并臨近撥打火災報警電話和向有關部門負責人報告。根據火情進行滅火撲救或采取控制火勢的措施;當火勢猛烈,當事人勢單力薄,危及人身安全可緊急避險。火災事故所涉地點管轄范圍負責人在接到火災報警后,應立即組織對火災所涉設備、系統迅速、準確隔離,并切斷相關動力源;組織人力啟用事故現場消防設施,盡力撲滅初起火災;當火勢擴大,可能殃及人員集中區域,除留守必要人員以外,組織其他人員撤離疏散至安全區域并派員引領人員至火災現場。6.3.2?火災事故的應急展開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在接到火災報警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臨近設立指揮場所,設立明顯標志,宣布啟動火災事故地點的相應專項應急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小組的應急行動。各應急小組接到啟動應急預案命令后,應立即向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集結、報到,并統計人數;有條件的應讓人員佩戴明顯的識別標志。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到達事故現場后,應根據火災現場火勢、人員受困、設備、物資情況,下達疏散人員、滅火施救、轉移物資等指令,有組織地指揮各應急小組展開行動。火災事故中如伴有或次生人身傷亡、危險化學品燃燒或泄漏等事故,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應及時啟動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火災事故應急中,根據火勢、人身傷亡等情況及時請求電廠所在地消防、醫療、民防等專業機構增援,為幫助實施行動提供專業支持。滅火后,應立即組織進行事故現場的隔離和保護并進行廠房抽排風,確保人員恢復生產中的安全。制定恢復試驗方案,先逐步恢復未受損壞的部分設備,盡快恢復生產。以全部主設備恢復正常運行為結束點,電纜著火應急工作任務完成后,由應急指揮部下達解除應急狀態的命令。7?應急保障?根據集團公司物資管理規定,可以采取物資聯儲等方式對事故備件進行儲備,保證在事故情況下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提供事故備件。7.1?通信與信息保障應急中使用的對講機頻道、有關人員的電話號碼見附錄A。7.2?應急隊伍及裝備保障應急隊伍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值班人員、義務消防隊員及外部救援部門人員。應急裝備包括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塵面具、對講機、水帶、防噪耳罩等。
篇2:發電機著火應急預案范本
1總則
1.1為了應對發電機著火事故的發生,提高電廠各級人員對發電機著火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消除事故隱患或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及設備財產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1.2本預案依據《安全生產法》、《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及《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規定》等國家和電力行業的法律、法規,上級對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要求以及電廠的實際情況而制定;
1.3本預案含應急處理和應急救援雙重含義。事故應急處理和救援應以保護人身安全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設備和環境的防護為原則,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1.4一旦發生設備事故,應做好現場控制,控制危險源,避免事故的擴大,使事故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并及時將事故情況匯報上級主管部門;
1.5本預案報上級部門備案。
2概況
2.1事故現象
2.1.1發電機內部著火:
(1)機組電壓、電流、功率值出現異常;
(2)機組有沖擊聲,并可伴有差動、定子轉子接地等信號和事故停機;
(3)火災報警系統發出報警信號;
(4)發電機蓋板和風洞門等處可有煙冒出,并有絕緣焦味。
2.1.2集電環著火:
(1)在發電機集電環處有煙火冒出,并有絕緣焦味;
(2)嚴重時可伴有轉子接地、失磁等信號和事故停機;
(3)波及電纜時,發電機蓋板有煙冒出;
(4)波及發電機時,可有與發電機內部著火相同的現象。
2.1.3照明及測溫電纜著火:
(1)在發電機風洞門和蓋板等處有煙冒出,并有絕緣焦味;
(2)定子、發電軸承、空冷器等溫度及風閘信號均可異常;
(3)波及發電機時,可有與發電機內部著火相同的現象。
2.2事故造成的后果:
(1)機組事故停運;
(2)集電環和電纜燒損;
(3)測溫和照明電纜燒損;
(5)發電機嚴重損壞;
(6)有毒煙霧造成廠房空氣污染。
3應急預案內容
3.1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緊急操作組、應急專業組(下分:電氣專業應急組、機械專業應急組、水工專業應急組)、消防救援組、物資保障組、后勤醫療保障組、保安救援組、通訊保障組,以上統稱“事故應急小組”。
3.1.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是重大設備事故應急處理、救援的最高領導機構。領導小組成員由廠長、副廠長及廠長工作部、生技部、安監部、發電部、維護部、保安部的負責人組成,廠長任組長,是事故應急救援的第一責任人。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有關事故應急處理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和上級部門的有關規章制度,執行政府和上級關于事故應急處理的重大部署;
(2)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
(3)針對本廠的各種設備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事故應急預案;
(4)根據應急預案,組織開展專門的技能培訓和演練;
(5)指揮開展事故應急處理、救援和生產、生活恢復等各項工作;
(6)負責向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7)事故處理完畢后,認真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總結事故處理過程的經驗教訓,并形成總結報告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3.1.2應急操作處理組:
應急操作處理組掛靠在發電部,為應急處理的日常值班系統,由發電部當班值班員和ON-CALL人員組成。發電部主任為事故應急操作處理組第一責任人,當班值長為事故應急操作處理的第一指揮人。為防止事故擴大,當班值長可以直接調度運行人員和專業應急組協同進行事故應急操作及處理。
應急操作處理組職責:
(1)認真開展設備巡回檢查,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2)認真執行“兩票”制度和設備操作監護工作,避免因操作不當造成事故;
(3)及時向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重大事故隱患或事故情況,及時通知專業應急組和其它事故應急小組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理、救援;
(4)根據具體設備事故狀況,及時主動采取對事故設備、場所的隔離操作等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5)發生設備事故及事故應急處理期間,應同時密切注意監控其它在運行的設備狀況,避免事故的波及;
(6)當有發生危及現場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的可能情況時,應及時警告并疏散現場工作人員;
(7)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協助指揮開展其它應急處理救援工作;
(8)協助保安救援組做好事故現場的封鎖和保護工作;
(9)協助現場恢復和事故調查工作。
3.1.3專業應急組
專業應急組掛靠在維護部,維護部各專業班隊即為各專業應急組,成員為所有班隊員。維護部主任為專業應急組的第一責任人,各班隊長為各專業應急組的第一責任人。當發生設備事故時,由維護部主任、班隊長指揮相關專業救援人員參加應急處理、救援工作。
專業應急組的職責:
(1)根據預案規定的應急處理程序,進行事故應急處理;
(2)協助后勤醫療保障組進行現場受傷人員的救治和疏散工作;
(3)協助進行現場恢復以及事故分析、調查工作。
3.1.4消防救援組由廠義務消防隊組成,當生產現場發生火災事故時,由應急處理救援領導小組直接調度。其主要職責是:現場救火,人員及物資搶救、疏散。
3.1.5物資保障應急組由車隊、供應人員組成,其部門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由應急處理救援領導小組直接調度。其主要職責是為事故處理、救援提供車輛、搶險物資及備品備件保證,協助現場救護傷員。
3.1.6后勤醫療保障組掛靠物業公司,其部門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由應急處理救援領導小組直接調度。其主要職責是為事故處理、救援提供醫療及食品保證,現場救護傷員。
3.1.7保安救援組掛靠物業公司,保安部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其主要職責是負責事故現場及廠區的保衛工作,確保事故現場不遭破壞。
3.1.8通訊保障組掛靠在維護部,通訊班班長為第一責任人。在事故發生后,通訊保障組全力確保生產、調度電話的暢通,確保值長崗位全國直撥電話的暢通。
3.2危急事件的預防
3.2.1事故起因
(1)發電機內部絕緣損壞并發生短路引起發電機內部著火;
(2)集電環集碳發生環火,波及電纜和發電機;
(3)風洞內照明和測溫電纜著火,波及發電機。
3.2.2事故的預防
(1)按規定進行發電機預防性試驗,防止定子相間接地和定子繞組端部松動引起的相間短路;
(2)按規定進行轉子匝間短路試驗,匝間短路嚴重的應及時消缺;
(3)加強發電機通風和溫度監視;
(4)建立嚴格的發電機檢修現場管理制度,避免發電機內部遺留金屬異物導致短路;
(5)定期檢查清掃集電環集碳和碳粉,防止環火;
(6)定期檢查勵磁電纜和風洞內的電纜溫度和絕緣情況;
(7)按規定進行機組自動裝置、保護裝置、同期裝置的配置和檢驗,保證其可靠動作。
3.2.3根據本事故的特點,應做好下列物資的準備
(1)在每臺機旁,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和防毒面具;
(2)在中控室、供應部倉庫配備一定數量的防毒面具和消防防護服;
(3)在供應部倉庫,配備一定數量的定子線棒和轉子磁極。
3.2.4各有關部門加強對應急設備設施的維護,保證設備設施的正常完備。
3.2.5各部門應按照《××××電廠防止重大設備事故實施細則》規定,做好事故預防各項工作。
3.2.6維護部應每季度進行一次通信設備、廠房消防報警系統、工業電視系統、逃生警報系統的檢查維護,并形成記錄。
3.2.7供應部應每季度進行一次應急救援物資的清點、核實工作,對過期的物資應及時處理并立即予以補充。
3.2.8保安部應每季度進行生產場所消防器材的檢查、維護,及時清點補充過期、丟失、損壞的消防器材。
3.2.9車隊應加強車輛維護,隨時保證有應急備用車輛。
3.2.10醫務所應加強應急搶救醫藥器具和藥品的管理,日常急救藥品、藥具配備齊全。
3.2.11值班待命制度
(1)值班待命區域為××城城區;
(2)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不應全部離開待命區域,凡有離開待命區域的,應指定有臨時負責人;(3)應急操作處理組的值班方式按ON-CALL制度執行;
(4)其他事故應急小組人員,離開待命區域時均應履行請假制度,各部門均不得安排或批準某一具體專業所有人員離開待命區;
(5)車隊、醫務所應24小時有人值班;
(6)所有應急救援人員應24小時配戴并維護好個人通信設備,當接到應急救援通知后,應在10分鐘內趕到事故現場參加事故處理和救援工作。
3.2.12廠部和各有關部門應定期組織進行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檢驗并提高應急指揮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的反應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增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與合作。通過事故預案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并不斷修改完善。
(1)廠部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預案聯合演習,演習按照預案的有關規定和相關應急處理程序進行;
(2)各專業應急組每年應按預案規定的分工負責部分進行一次分部演練;
(3)安監部每年組織一次應急救援知識培訓,以使應急救援人員具備相關的救援知識,熟練掌握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的使用,提高應急救援人員應急救援的能力。
3.3應急預案的啟動
3.3.1本事故預案的啟動以運行值班員現場檢查確認發電機風洞和集電環處著火為啟動條件。
3.3.2應急報告和指揮
(1)生產現場人員發現煙火或焦味后,應立即報告運行當班值長;
(2)當班值長接到報告但未發現異常信號,不能明確判斷是否著火的,應立即安排值班員到現場進行確認,并同時緊急通知運行ON—CALL人員進場(中控室)待命;
(3)值班員到現場后未發現明顯煙火,不能判斷是否發電機著火的(如在××層風洞門附近僅有少量的煙),應報告值長,值長應安排ON—CALL人員應兩人一組,帶防毒面具、著防護服打開發電機風洞進行檢查;
(4)監視到明顯著火的現象,判明著火或得到現場值班員、ONCALL人員確認著火報告的,值長應立即啟動應急操作和處理程序,命令ON—CALL人員進行現場應急操作和處理,并向廠長和生產副廠長報告;
(5)廠長和生產副廠長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程序。
3.4危急事件的應對
3.4.1程序執行過程中,如由于自動和保護裝置動作使某一步驟已完成的,則檢查確認后執行下一步。
3.4.2緊急停機操作
(1)立即在中控室或現地進行按緊急停機按鈕停機,若操作不成功,應立即在現場投事故電磁閥和切出口開關并確認;
(2)當機組轉速下降到35%ne時,開始進行手動加閘制動停機。
3.4.3系統隔離
(1)切出口隔離開關和滅磁開關及其操作電源;
(2)切發電機風洞照明電源。
3.4.4滅火
由于明顯的著火現象而進行緊急停機和系統隔離,未進行風洞檢查的,滅火前,ON—CALL人員應打開風洞檢查確認是否發電機著火。嚴禁用砂子、泡沫滅火器對發電機和集電環處進行滅火。
(1)若為發電機內部著火或電纜著火已波及發電機的,運行ON—CALL人員應立即關閉發電機風洞門,接好消防水軟管,打開本臺機組的消防水閥×290進行滅火;
(2)若是集電環處或風洞內照明電纜著火、則用1211滅火器滅火。若已波及發電機蓋板下的勵磁電纜,值長應命機械專業應急小組打開發電機蓋板進行滅火。
3.4.5進行發電機水噴淋滅火的,確認火熄滅后,運行ON—CALL人員關閉消防水,并進入發電機風洞內進行檢查確認。進入風洞檢查應戴防毒面具。
3.4.6滅火后,值長、廠長分別向中調調度、桂冠公司和集團公司匯報事故及處理進展情況。
3.4.7應急操作處理以滅火完成為終結點。
3.4.8應急救援程序
本程序由廠長、生產副廠長或其授權的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啟動。
3.4.8.1廠長、生產副廠長或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接到報告后,應立即趕赴現場,并同時指揮電氣、機械、水工應急專業組和后勤醫療組進場(中控室后)待命。
3.4.8.2指揮疏散現場無關人員。
3.4.8.3指揮專業應急組協助進行滅火。
3.4.8.4組織搶救現場可能出現的傷員。
3.4.8.5滅火后,應立即組織進行事故現場的隔離和保護,必要時應下進出水口閘門,發電出口掛地線。
3.4.8.6組織制定事故設備檢查方案,確認設備損壞程度。
3.4.8.7組織制定事故設備搶修方案,調集資金、物資、人力開展設備搶修工作。
3.4.8.8組織進行事故的調查分析,制定落實防范措施,確保在運機組的安全運行。
3.5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3.5.1安排加強廠房的供風和抽風,排除廠房的有毒有害氣體,恢復廠房工作環境。
3.5.2滅火完成并恢復廠房環境后,恢復運行正常值班工作秩序。
3.5.3設備搶修完畢,應制定完善的設備恢復運行試驗、操作方案,開展設備的恢復工作,避免在恢復過程中造成設備損壞。
3.5.4本預案以發電機并網運行并完成72小時試運行為事故應急處理及救援的終止點,由廠長宣布終止。
3.5.5應急處理和救援終止后,恢復應急處理和救援人員的正常生活工作次序。
篇3:模擬電纜著火應急預案演練范本
一?目的
為提高電氣工段人員的安全防火意識,進一步掌握火災等突發事件的處理流程,增強員工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自我防護能力,使每個員工都懂消防知識,在遇到火警、火災時知道怎樣報警,怎樣撲救等應急措施。
二?準備材料
準備火盆、滅火器、消防栓、防火服、阻火板、擔架、救援藥箱、對講機、相關人員及地點
三?演練時間及地點
時間:2016年12月25日
地點:一二車間中間
四?具體方案
1、應急處置小組:
領導組:鄭杰
救援組:白東海王占宇
滅火組:楊靖平鄔雷
通訊組:項欣利張旭光
隔離組:張小軍張定
成員:
2、演練項目:低壓配電室電纜著火。
事故原因:低壓配電室電纜由于長時間過載運行,電纜線絕緣材料的運行溫度超過正常發熱的最高允許溫度,使電纜線的絕緣老化干枯,絕緣材料失去或降低絕緣性能和機械性能,因而導致電纜著火。
發現過程:2016年12月25日上午8:00分,班長楊靖平組織開班前會并布置工作,上午9點鐘電工項欣利與電工張旭光進行例行點檢到低壓配電室時發現配電室窗戶外冒黑煙著火。
救援過程:電工項欣利:我通知班長,拿起對講機呼叫班長。班長,不好了,低壓配電室著火了。
電工班長楊靖平:先準備好干粉滅火器,我馬上到。
電工項欣利:好的,我準備。
楊靖平到達現場后迅速斷開電源并拉開隔離開關
電工班長楊靖平:我已經通知相關部門停電了,開始滅火,說完提起準備好的干粉滅火器扒開保險,一手持壓柄一手持噴管對準火源進行滅火。
電工班長楊靖平:再來一個。
?火勢太大,滅不了。
?通知段長
電工班長楊靖平:喂,段長,低壓配電室電纜著火了,火勢挺大滅不了。
電工段長鄭杰:哦,停電了嗎有沒有人員傷亡
電工班長楊靖平:已經停電了,沒有人員傷亡,可能會影響其它配電系統。
電工段長鄭杰:那你把咱們阻火板準備好,注意安全,我馬上到。
電工班長楊靖平:好的,明白。
段長和正常班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通知救援組就位,要求隨時準備救援受傷人員。
段長指揮隔絕組人員穿戴好防火服先用阻火板把火源隔離開后,讓滅火組人員把消防栓拉來,經過數分鐘行動終于把火滅了。
本次演練結束。
演練總結:通過本次演練讓大家明白帶電火災一定要斷電
后才可以救援,防止救援過程中出現觸電事故或加大損失,如果火勢太大,不是油類著火可以用水撲救,一定要隔離開其他可能著火
的物體,阻止火勢蔓延。
收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