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著火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1、目的和適用范圍
煤氣設施和煤氣管道著火,處理正確,能迅速滅火,若處理錯誤,則能引發煤氣爆炸事故,為確保在發生煤氣著火事故時,迅速處理,防止事故擴大,特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適應于煉鐵廠發生煤氣著火事故的應急響應處理。
應急響應:
2.1?應急報告程序
2.1.1?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或目擊者應迅速報告區域值班室(當班工長或區域值班人員)和附近有救援能力的崗位或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廠調度室),區域值班室立即安排臨近崗位人員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應實施有效的搶救,爭取搶救時間。
2.1.2?區域值班室如果最先接到事故報告后首先要確認事故地點、受傷人數,確認后迅速組織最近搶救小組成員進行搶救,立即對現場進行戒嚴并嚴格按照應急搶救措施組織有效搶救,避免事故擴大。區域負責人在組織搶救的同時,應立即報告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廠調度室)并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指揮搶救。
2.1.3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如果最先接到事故報告后首先要確認事故地點、受傷人數,確認后迅速組織最近搶救小組成員,嚴格按照應急搶救措施組織有效搶救及著火點進行處理,避免事故擴大。
2.1.4?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組織救援的同時根據事故發生、進展情況,依次通知煤氣防護站、消防隊、醫院、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公司安全環保部、公司生產部、公司機動部、公司總調度室、保衛部等有關部門或廠內值班人員。
2.1.5?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安排熟悉煉鐵廠區域分布情況的有關人員到廠比較醒目的路口接迎救護車、消防車等事故救援隊伍。
2.1.6?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保衛部門未到達事故現場之前,應當組織人員做好事故現場警戒和有關人員的安全疏散工作。
2.2?應急搶救、控制措施
2.2.1應急響應部門和有關人員接到報告后,應佩戴安全防護用具和滅火器材迅速趕赴事故現場。
2.2.2?援救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應按照應急救援措施,實施有效搶救,避免事故擴大。
2.2.3總指揮未趕到事故現場前,以最先到達事故現場的最高行政領導行使搶救指揮權。
2.2.4總指揮到達事故現場后應迅速了解事故發生、進展情況,實施全盤指揮救援。最初指揮人員應將現場救援情況與現場狀況分析匯報給總指揮。
2.3.1熱風崗位煤氣管道著火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煤氣管道泄漏煤氣著火,進行滅火或搜救時必須佩戴煤氣報警器和滅火器
2.3.1.1?細微小漏著火,可用可用干粉滅火器或濕泥、濕麻袋將火撲滅后再按規定補好泄漏處。
2.3.1.2?管道著火逐步關閉煤氣進口蝶閥,使煤氣壓力逐步降低,但不能低于200Pa(小于100mm的管道可以直接關掉閥門)并打開氮氣或蒸汽吹掃管,進行稀釋吹掃再隨著火勢逐步減小,用滅火器等滅火設施進行滅火。
2.3.1.3?待火熄滅后,要可靠隔斷煤氣來源,不能停送蒸汽或氮氣,應繼續吹掃,直到吹掃置換合格為止。
2.3.1.4?事故處理完后,查找著火原因及泄漏處,并立即進行搶修。
2.3.1.5?全部處理完后,請煤防站人員進行現場確認,檢測合格后方能引煤氣操作。
2.3.2?布袋除塵崗位著火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煤氣管道泄漏煤氣著火,進行滅火或搜救時必須佩戴煤氣報警器和滅火器
2.3.2.1?細微小漏著火,可用可用干粉滅火器或濕泥、濕麻袋將火撲滅后再按規定補好泄漏處。
2.3.2.2?管道著火逐步關閉煤氣進口蝶閥,使煤氣壓力逐步降低,但不能低于200Pa(小于100mm的管道可以直接關掉閥門)并打開氮氣或蒸汽吹掃管,進行稀釋吹掃再隨著火勢逐步減小,用滅火器等滅火設施進行滅火。
2.3.2.3?待火熄滅后,要可靠隔斷煤氣來源,不能停送蒸汽或氮氣,應繼續吹掃,直到吹掃置換合格為止。
2.3.2.4?事故處理完后,查找著火原因及泄漏處,并立即進行搶修。
2.3.2.5?煤氣設施燒紅時,不得用水驟然冷卻,以防煤氣設施急劇收縮變形,破裂而泄漏煤氣。
2.3.2.6?火險解除,搶修完畢,恢復通氣前,應仔細檢查,保證管道和煤氣設施完好,并進行置換操作后,經煤氣防護站做防爆實驗合格后,才能允許通入煤氣。
2.3.3?噴煤崗位著火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煤氣管道泄漏煤氣著火,進行滅火或搜救時必須佩戴煤氣報警器和滅火器
2.3.3.1?細微小漏著火,可用可用干粉滅火器或濕泥、濕麻袋將火撲滅后再按規定補好泄漏處。
2.3.3.2?管道著火逐步關閉煤氣進口蝶閥,使煤氣壓力逐步降低,但不能低于200Pa(小于100mm的管道可以直接關掉閥門)并打開氮氣或蒸汽吹掃管,進行稀釋吹掃再隨著火勢逐步減小,用滅火器等滅火設施進行滅火。
2.3.33?待火熄滅后,要可靠隔斷煤氣來源,不能停送蒸汽或氮氣,應繼續吹掃,直到吹掃置換合格為止。
2.3.3.4?事故處理完后,查找著火原因及泄漏處,并立即進行搶修。
2.3.3.5?全部處理完后,請煤防站人員進行現場確認,檢測合格后方能引煤氣操作。
3、應急善后處理
3.1事故現場如出現煤氣中毒者執行煤氣中毒預案。
3.2應急救援之后應當立即清點人數,復核現場有無火點,清理現場。
3.3救援結束后應當在生產調度的指揮下迅速做好恢復生產工作,及時解除緊急狀態,并向相關部門反饋事故處理及救援情況。
3.4救援結束后要實事求是的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3.5事故處理結束后要認真做好對事故應急預案的評估、評審工作,組織進行預案修訂。
收銀制度
篇2:發生煤氣著火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1煤氣著火事故的原因
1.1高爐本體爐基、爐缸、爐腹等部位跑煤氣。
1.2煤氣管道、煤氣壓力容器、除塵箱體、洗滌塔、重力除塵器等煤氣設備跑、漏煤氣。
1.3檢修、維修煤氣設備時,設備管道、容器內需要放散吹掃煤氣,而未放散吹掃或放散吹掃未達到安全作業要求。
1.4帶煤氣作業發生工作失誤。
2煤氣著火事故的現象
2.1高爐本體爐基、爐缸、爐腹等部位跑煤氣,突然著火,作業人員未防備燒傷。
2.2煤氣管道、煤氣壓力容器、除塵箱體、洗滌塔、重力除塵器等煤氣設備跑漏煤氣,遇明火后著火。
2.3在煤氣管道、煤氣壓力容器、洗滌塔、重力除塵器等煤氣設備帶煤氣補焊,發生著火,作業人員被燒傷。
3煤氣著火事故的危害性
3.1高爐本體跑煤氣著火會影響部分設備的使用壽命或燒損送風系統設備、冷卻設備、電氣設備及線路。電氣設備線路燒損后,作業人員在不備的情況下觸電,同時電路短路引起電氣火災。
3.2煤氣管道、煤氣壓力容器、除塵箱體、洗滌塔、重力除塵器等煤氣設備著火后會發生設備爆炸、人員傷亡、設備損壞、高爐休風。
3.3煤氣管網發生著火應急處理不當,一旦管網形成負壓,會影響到整個管網系統發生連環爆炸,用氣單位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生產停產。
4煤氣著火事故的預防及處理措施
4.1高爐本體跑煤氣著火,應果斷進行補漏處理。
4.2煤氣管道和設備應嚴密無漏,并有嚴格的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使用電焊時,嚴禁利用管道做接地線。
4.3在抽堵盲板作業期間,管道內應保持正壓,使用銅質工具,以防因工具碰撞產生火花引起著火事故。
4.4雷雨天應避免抽堵盲板作業。
5夜間原則上不得進行抽堵盲板作業,禁止用白熾燈或汞燈照明,以防燈泡破裂引起著火事故。
6高爐本體及煤氣設備一旦發生著火事故,著火較大難以控制,且有人員煤氣中毒時,應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6.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高爐值班室、廠調度室報告,并采取一切辦法迅速控制煤氣源;
6.2高爐值班室接到報警后,立即向車間主任、廠調度室報告;
6.3廠調度室接到報警后,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上級部門報告,迅速通知各專業救援隊伍趕往事故現場,并視情況及時通知醫院、消防、事故地點區域內各相關方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求查明事故點及事故原因,并發出相應休風停機指令,下達應急救援預處置指令;
6.4發生事故的高爐,應立即通知熱風爐、除塵噴煤、鑄動車間等相關單位及事故區域內各相關方采取應急措施,高爐車間主任立即組織查找事故點及事故原因,組織對現場受傷人員搶救,清點現場人數,設立臨時警戒,組織本單位人員進行搶險,相關單位也要配合事故發生單位組織搶險、救援,并清點本單位在事故現場可能受傷的人數;
6.5指揮部各成員接到通知后,按對口專業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及時到達事故現場,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應請求上級支援;
6.6通訊聯絡中心設在廠調度室,負責信息傳遞、指揮、聯絡及對外信息發布;
6.7安全生產技術科到達現場后,會同事故發生單位,查明事故點及事故原因,視事故控制情況,做出休風停機決定,并對事故狀態進行跟蹤監測;
6.8治安隊到達現場后,設置警戒區,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配合事故單位對現場人員進行疏散、撤離和人數清點;
6.9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配合事故發生單位,立即救護傷員,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并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6.10搶險搶修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進行設備搶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擴大化;
6.11當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兩個專門工作小組:
6.11.1在生產副廠長指揮下,組成由安全生產技術科、設備環???、高爐車間參加的事故調查組,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及事故處理意見;
6.11.2在設備副廠長的指揮下,組成由安全生產技術科、設備環保科、高爐車間、設備維修單位(二建公司)參加的搶修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生產;
6.12煤氣著火引燃其它物品時,發現人員應采用現場的消防設施滅火,并向生產調度室匯報。如果僅僅是煤氣著火,絕對不可滅火,避免CO中毒。如火情難以控制,立即拔打火警電話(5089119)通知消防隊,并向安全生產技術科、生產副廠長匯報,應急小組成員趕赴事故現場,盡快通知消防隊,并派專人接應消防車。
6.13煤氣設施著火時,立即降低煤氣壓力。直徑大于100mm的管道,將煤氣來源總閥關閉2/3,同時盡量通入大量氮氣或蒸汽降低煤氣濃度并保持正壓,不可形成負壓。設施內煤氣壓力最低不能小于200Pa,但壓力也不能過高,否則火勢不易控制。嚴禁突然關閉煤氣閘閥,以防回火爆炸。
6.14對于直徑小于100mm的管道,著火時可以直接關閉煤氣閥門。
6.15煤氣管道內部著火,或者煤氣設備內的沉積物(荼、焦油等)著火時,可以將設備的入孔、放散閥等一切與煤氣相通的附屬孔關閉,使其隔絕空氣,自然熄滅,或通入大量蒸汽、氮氣滅火,滅火后切斷煤氣來源,并按有關規定處理。
6.16煤氣設備燒紅時,不得用水驟然冷卻,以防管道和設備急劇收縮造成變形和斷裂。
6.17在應急指揮小組統一指揮下,有關煤氣閘閥、壓力表、蒸汽和氮氣接頭等,指派專人操作和看管,負責開關閥門,監視煤氣壓力,通入蒸汽、氮氣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