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燃氣蒸汽鍋爐維護檢修規程

燃氣蒸汽鍋爐維護檢修規程

2024-07-16 閱讀 8301

1?范圍1.1?本標準規定了動力分場鍋爐房4T燃氣蒸汽鍋爐設備維護與檢修的技術條件和要求。1.2?本標準適用于平安高精鋁業有限公司動力分場車間鍋爐房4T燃氣蒸汽鍋爐設備維護與檢修。2?內容2.1檢修間隔期檢修類別分小修和大修兩類。2.2檢修間隔期檢修間隔期見下表??檢修類別小修大修檢修間隔期(小時)2800~420011000~16002.2.1檢修內容小修檢查,必要時修理或更換水位計、安全閥、壓力表和蒸汽流量計等附件。檢查,必要時修理鍋爐本體受熱面,修補爐門。檢查,清理爐筒的沉淀物。檢查,鍋爐手熱管的腐蝕情況。檢查,煙道有無漏風帶水情況,并修補。檢查,燃燒器、機頭有無燒損現象,并修補或更換。大修包括小修內容檢查更換鍋爐受熱面以及本體內的水、汽管道。檢查、修理或更換手孔蓋。檢查、修理或更換風機外殼、葉輪、軸承及軸承座。檢查、修理冷卻系統。更換鍋爐鍋筒、汽管、水管、煙道等的保溫層并刷漆。修理或更換三大安全附件。有關鍋爐本體的技術改造項目可結合大修同時進行檢修前的準備技術準備說明書、圖樣、技術標準等技術資料。設備運行、檢修、缺陷、隱患、故障、功能失常等記錄。進行設備性能和主要技術參數的預檢測,并記錄。鍋爐受壓元件的重大修理如:鍋筒、矯形、挖補、主焊縫的補焊等,應有圖樣和施工技術方案,并報有關部門批準,修理的技術要求可參照鍋爐專業技術標準和有關技術規定。制定檢修方案,必要時編制大修網絡圖。檢修質量標準鍋筒內表面無劃痕、無水垢、鐵銹及其它雜物。鍋筒人孔管座接觸面平整光滑,無溝槽和麻坑。手孔及蓋的結合面應平整,無撬傷,溝槽及清除的墊片等夾雜物。所有管子內無水垢、水銹及雜物、管壁無鼓包、裂紋及重皮。安全技術準備必須把要檢修的水、汽系統管道與運行鍋爐的聯通外,用盲板隔開。切斷須檢修鍋爐的動力電源,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示平牌。進入爐筒檢修的人員,衣袋中不應有雜物,在爐筒內鋪上膠皮,并落實爐筒外監護人員(工作完畢后清點帶入爐筒的工具,經兩人檢查證明爐筒內確實無人,無工具方能關閉人孔)。進入爐筒時的照明必須使用12伏行燈或手電筒,所使用移動電線必須是橡皮絕緣軟線。大修時由操作工停爐,按規定速度降溫,排空爐水,引風機抽盡煙道氣體后,交付檢查負責人,然后方可進行內部檢修工作。嚴禁在有壓力或爐火溫度較高情況下檢修鍋爐受壓元件,以防汽、水噴出傷人。2.3鍋爐保養鍋爐停爐期較長,必須進行保養,以防止鍋筒內部銹蝕,其保養方法分別如下:2.3.1干法保養鍋爐停爐后放完鍋水,將內部污垢徹底清除,沖洗干凈,用小火烘干,在烘干時需打開入孔排出水汽,然后將直徑10-30mm的塊狀生石灰或無水氯化鈣裝入搪瓷盤內,再置入鍋筒內,放置數量為115Kg左右,然后將入孔,檢查孔裝置,閥門等關嚴。以后每三個月檢查一次,若干燥劑已經失效,應予以更換,鍋爐若需重新投入運行時,務必取出搪瓷盤子和干燥劑。2.3.2濕法保養濕法保養就是用堿性液體充滿鍋爐以防腐蝕。鍋爐停爐后,放出鍋水,將內部污垢清洗干凈,然后注入凈水,再將固體藥品(磷酸三鈉)溶解成濃度為0.1-0.2%的藥液灌入鍋筒中,使鍋筒及其需防腐的各個部分均需使鍋水具有一定的堿性(PH值為10-12)以防止金屬腐蝕。停爐備用期較短的鍋爐可采用濕法防腐保養,長期備用的鍋爐和具有結冰期的地方,建議采用干法防腐保養。2.4水壓試驗新安裝、改裝、更換過受壓元件的鍋爐,停爐1年以上或連續運行6年的鍋爐都要進行1次超壓水壓試驗。按照《蒸汽鍋爐安全監察規程》規定執行。2.4.1水壓試驗前的準備工作(1)要徹底清除水垢。清水垢時注意不要把工具、手套等遺忘在鍋筒內或聯箱內。(2)拆下安全閥,用足夠強度的厚堵板將閥座出口堵死。鍋頂放汽可用主汽閥或安全閥放空氣。(3)拆除部分受壓元件上的覆蓋物,例如,上、下鍋筒上的絕熱層,使其裸露,便于檢查。(4)鍋內灌滿水之后,即鍋頂放氣閥出水,停用給水泵。用手搖泵加壓,手搖泵出口的壓力表指示出試驗水壓。(5)水壓試驗時鍋爐周圍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試壓水的水溫應保持在20~70℃。試壓水溫過低易發生“出汗”現象;試壓水溫過高,滲漏的水就會蒸發均不利于觀察。2.4.2試壓操作(1)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即可試壓。試驗最好要在白天進行。要列出檢查部位的清單,一個不漏地檢查。(2)升壓應該緩慢,壓力表指針移動平穩均勻。升壓到工作壓力時,暫停升壓,觀察各部有無漏水和不正常現象。正常的標志是,壓力表讀數穩定在工作壓力值上不變。(3)當沒有缺陷時,再繼續升壓到超壓值。對焊接鍋爐要保壓5分鐘;鉚接鍋爐要保壓20分鐘(min)。試驗壓力若下降時要找出原因,試驗壓力以鍋爐壓力表指示值為準。(4)試驗壓力維持到規定時間后,緩慢降壓到工作壓力,進行全面檢查。在未降到工作壓力前,檢查人員不得進入爐膛。檢查時用檢驗小錘輕微敲擊焊縫或鉚縫兩側,不許猛擊焊縫或鉚縫。金屬壁面和焊縫上沒有水珠、水霧,鉚縫和脹口處不漏水,沒有殘余變形,認為合格。(5)發現滲漏處打上記號,不許帶壓修理。

篇2:酒店蒸汽鍋爐開機停機操作規程

目的:負責蒸氣鍋爐開停機運行,確保蒸汽供給需要,保證設備安全穩定。

1范圍

1)鍋爐房設備:鍋爐本體及蒸氣管道、閥門、分氣缸;軟水器及水箱;日用油箱、油泵

2)油庫設備:貯油罐、油泵房及油泵

3)蒸汽管閥站:所有廚房、洗衣房、桑拿的蒸汽管閥站及減壓閥、排污閥

2程序要求

2.1蒸汽鍋爐的運行

2.1.1蒸汽鍋爐開機

1)開機前檢查各閥門位置、軟水箱水位、日用油箱油位、電源及鍋爐本體各部件。

2)檢查確認無異常按開機鍵開機。

3)觀察鍋爐水位及壓力變化,鍋爐壓力上升至0.6Mpa時慢開主汽閥向分汽缸充汽。

4)打開分汽缸下的手動疏水閥疏水。

5)慢開分汽閥向用汽部門送汽。

6)根據用汽負荷,決定是否開啟兩臺鍋爐。

7)巡視鍋爐設備,確保運行正常。

2.1.2蒸汽鍋爐停機

1)用汽負荷減少或日常停機情況下,按鍋爐控制盤上的停止鍵。

2)用鍋爐內剩余壓力繼續向用汽部門供汽直至壓力降至0.4Mpa。

3)關閉分汽閥及主汽閥,先開慢排再開快排對鍋爐進行排污。

4)沖洗雙色水位表,先汽沖后水沖再汽沖。

5)檢查鍋爐及附屬設備為再次開機做好準備。

6)搞好機房衛生。

2.1.3運行巡視及記錄

1)每半小時檢查鍋爐及附屬設備運行狀況,檢查鍋爐三大附件、軟水水位、油箱油位、燃燒器、排煙等。2)每小時記錄鍋爐運行參數在值班日志。

篇3:蒸汽鍋爐司爐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上崗條件

第1條年滿18周歲。

第2條身體健康,沒有妨礙司爐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第3條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部門頒發的司爐工操作證,持證上崗。

第4條熟練掌握鍋爐的操作規程和各項管理制度,對以水為介質的固定式低壓鍋爐進行安全操作。

第5條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具備鍋爐操作和運行的安全知識,懂得蒸汽鍋爐的工作原理和本工種的應會知識。

二、安全規定

第6條司爐工必須持證上崗,且操作的鍋爐應與司爐證類別允許操作的范圍一致。

第7條司爐證要定期進行復審,復審時應先進行考核,,復審不合格或超期未復審的司爐證作廢。

第8條鍋爐投入使用前,必須取得使用證,運行后必須按規定要求進行定期檢驗。

第9條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和記錄。

三、操作準備

第10條運行前檢查與準備

1、入孔、手孔、出污手孔是否嚴密,附屬零部件裝置是否齊全。

2、爐篦、爐墻是否正常,前后煙箱是否嚴密。

3、風道內煙氣調節門是否靈活,開關位置是否與圖紙吻合。

4、鼓風機、引風機、給水設備運轉是否正常。

5、蒸汽管道、給水管路、排污管路,裝置是否完整。

四、正常操作

(一)升火:

第11條升火的步驟如下:

1、關閉排污閥,開啟排空閥,讓鍋爐內空氣可以排出。

2、將已軟化并除氧的水通過省煤器緩緩注入鍋爐內(進入溫度一般不高于40℃),讓爐內水位升至水位表最低水位處,關閉給水閥門,待爐內水位穩定后,觀察水位是否降低。

3、升火時,開啟點火門,在爐排前端把木材等引燃物放置在爐篦上(嚴禁鐵釘帶入)引燃,點火前先開引風機,調節煙氣調節門,待引燃物燃燒旺盛后可以關閉點火門,向煤斗內加煤。間斷開啟爐排,并在左側拔火孔處加強觀察著火情況,適當進行拔火,等前烘燒熱,煤能連續著火后調節鼓引風量,爐堂負壓維持在2-3毫米水柱,使燃燒正常。

第12條升火時,溫度不能增加太快,避免各部分受熱補同,產生過大壓力,影響鍋爐壽命。

第13條升火后影注意爐內水位,加熱后水位會上升,如超過最高水位時,可進行排污。

第14條當開啟的一只安全閥內,冒出蒸汽時,即應關閉安全閥,沖洗水位表盒壓力表彎管,當氣壓增至0.2-0.3MPA氣壓時,檢查入孔及手孔是否嚴密,如有滲漏,應擰緊手孔及入孔蓋螺栓,同時檢查排污閥是否嚴密無漏。

第15條當爐內氣壓逐漸升高時,應注意各部有無特殊聲響,如有,應立即檢查,必要時應立即停爐檢查。

第16條鍋爐初次升火,從冷爐到氣壓升至工作壓力,需要的時間不少于4小時,以后升火,從冷卻起步小于12小時,從熱爐起不小于半小時。

第17條初次升火時,應按勞動局的《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第137條表7-2的規定壓力進行調整。

(二)運行

第18條水質要求:鍋爐給水需進行處理,水質標準必須符合GB1576-20**標準。

第19條鍋內水位:蒸汽鍋爐水位應保持正常水位±50毫米的范圍內,不的高于或低于高低水位。水位表內的水一般有微微晃動現象。如水面靜止不動,則水位表內可能堵塞,應立即進行沖洗。

玻璃水位計每班應沖洗兩次,并保持安全良好的狀態,玻璃水位計每班必須校正一次。

第20條壓力:經常注意壓力變化情況,盡可能保持爐內壓力穩定。壓力表彎管應每班沖洗一次,為保證正確,壓力表每年應校驗一次。。蒸汽鍋爐氣壓不得超過最高許可工作壓力。

第21條給水設備:蒸汽鍋爐給水盡可能采用連續供水,控制水泵出口閥門細水長流,省煤器出口最高水溫應低于工作壓力之下飽和溫度40℃,如超過規定溫度,用接到水箱的在循環管調節水溫,保證省煤器不損壞。發現省煤器與箱殼之間墊料不密封而漏風(可用燭火試驗)應用石棉繩嵌密。

第22條安全閥:注意安全閥是否正常,為了防止安全閥盤和閥座粘住,定期拉動安全閥提升手柄,作排放試驗,每隔2-4星期應升高一次,作排放試驗以校驗安全閥作用。

第23條安全保護:蒸汽鍋爐應用高低水位報警裝置,低水位聯鎖保護裝置,額定蒸發量大于或等于6t/h的鍋爐還應裝設蒸汽超壓報警和聯鎖保護裝置。

第24條供汽:當鍋爐內壓力接近工作壓力,準備向外供氣時,火勢宜緩,供汽前爐內水位,不宜超正常水位。

(三)正常操作注意事項:

第25條爐膛內正常的燃燒狀況應是:火床平整,火焰密而均勻呈黃色,沒有穿冷風的火口,燃盡段整齊一致,從煙囪冒出的煙呈淺灰色,爐膛負壓保持在2-3毫米水柱。

第26條必須不間斷的根據供熱情況來調整鍋爐內負荷和檢查燃燒室的運行。保持鍋爐壓力穩定。

第27條大部分燃燒在正常運行下,其燃燒層厚度不應超過170-180毫米,一般對于煙煤采用薄煤層快速燃燒,煤層厚度建議為80-120毫米,雨天煤濕時宜采用厚煤層慢速度燃燒。

第28條煤斗內不能缺煤,隨時消除斗內搭橋以及煤不能下落到爐排上的現象。

第29條對于高揮發份的燃料,為了防止煤在閘門下燃燒,煤在吊入煤斗前應打堆澆水,澆水要均勻,一般以手掐能結成松團最適宜,含水量在10--20%之間。

第30條當煤進入爐膛后,應在距離煤閘門0.2米的范圍內著火,任何情況下不允許在煤閘門下面燃燒。若發現煤閘門低下燃燒,可對燃煤加些煤渣,適當增加澆水量,并加快爐排速度。

第31條如果燃料在距煤閘門0.4米處才開始著火稱“脫火”。發生脫火時,可在左側著火孔處用拔火勾將后面已燃燒的煤拔到新進入爐膛的燃燒層上,或投入木材,加速其著火。

第32條燃層應在爐排尾部保持一定厚度的煤渣層,防止爐排直接暴露在火光下。應注意,如發現后軸線前0.5米處紅火,應立即拔火,讓其充分燃燒盡。

第33條發現結焦時要打焦。

第34條應避免長時間的壓火,因長時間壓火爐排兩側板不能得到足夠的冷卻,可能會引起爐排過熱而產生損壞。

第35條運行時,應注意鍋爐各部分有無特殊響聲,如有應立即檢查,必要時停爐檢查,解除故障后方可正常運行。

第36條向供熱系統供氣時必須是在循環水泵運行的情況下方可打開供氣閥供氣。

(四)清爐:

第37條對于4噸鍋爐清爐工最好選擇在低負荷時進行。

(五)排污前注意下列事項:

第38條禁止兩臺鍋爐同時排污。

第39條如有一臺鍋爐正在檢修,則排污前必須將檢修中的鍋爐與排污管路隔斷分開。

第40條排污時應在低負荷、高水位中進行。

(六)停爐:

停爐有三種情況:暫時停爐、安全停爐、緊急停爐。

第41條暫時停爐步驟如下:

(1)停爐前適當減少添煤量,同時相應減弱通風。

(2)爐排上的煤在停止供汽前應盡量燒完。

(3)鍋爐冷卻后水位降低,因此停爐的水位應高于正常水位。

(4)停止供汽后應關閉主氣調節門。

第42條完全保護:停爐時要注意安全和維護設備。停爐后、待爐水慢慢冷卻70℃以下時,方可把水放出,這時必須先將安全閥抬起,讓鍋筒內部與大氣相通。

第43條緊急停爐:先關鼓風機、后關引風機,清除爐排上的燃料。

(七)維護、保養

第44條鍋爐運行2-3星期應檢查一次。打開省煤器頂蓋,清除管外積塵,清除管內污垢。對鍋爐內進行檢查,發現可疑之處應立即處理。檢查各部輔助設備是否正常。

第45條鍋爐運行3-6個月,應停爐進行全面的檢查、維修。

第46條鍋爐保溫層罩殼(外包皮)每年至少要油漆一次。

第47條鍋爐在運行期間應注意一下幾點:

1、不允許爐膛噴火、正壓燃燒。

2、爐排前部輪軸和后輪軸的四只油杯中每班應旋緊一次對軸承加油。

3、傳動裝置,如爐排減速器、引風機軸承箱以及出渣裝置等傳動部分的潤滑油應保持在規定范圍內。

4、鏈條爐排是否斷路,如有應進行更換。

5、閥門及管道是否露水。

第48條鍋爐長期不用的保養方法,有干法和濕法兩種,停爐一個月以上應采用干法保養,停爐一個月以下可采用濕法保養。

五、收尾工作

第49條打掃工作場地,保持設備的清潔。

第50條認真填寫鍋爐及其附屬設備的運行記錄。

第51條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