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維護性推進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2806采煤工作面位于二采區西部,北部回風巷臨2802采空區,西翼臨柳沙線公路煤柱,東臨二采區軌道下山保安煤柱,對應地面標高為+875~910m,距地表垂深為140~210m。工作面由西向東推進,到二采區軌道下山保安煤柱,工作面走向長為633m,工作面平均長度為113m,煤層平均厚度1.60m、單一結構,煤層平均傾角13°,煤層硬度f=0.8~1.0,容重1.4t/m3。工作面回采煤量15.28萬噸。
2014年生產計劃執行中存在的問題:礦井2014年3月才通過復產驗收,開始正常采掘活動,六至七月又是雨季造成采面淋水加大,增加了回采難度,煤礦由于整合及其它原因7月份全礦就停產放假至今。停采期間按期組織有關人員對其巡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由于停止回采時間相對較長,目前工作面局部出現片幫現象,老塘支柱個別有泄壓現象,頂板壓力有所顯現。
綜上所述: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提高質量標準化水平,減緩工作面頂板壓力,達到驗收標準,經礦安全辦公會研究決定,對2806工作面進行維護性推進,預計回采6-8米,為確保工作面安全順利推進,特制定本措施。
一、一通三防管理
1、嚴格按照《2806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要求進行配風,在推進期間根據實際瓦斯涌出量進行需要風量核算,進行適當調整,確保工作面風量滿足安全生產需要。
2、加強通風設施管理,過風門必須過一道關一道,嚴禁兩道風門同時打開,造成風流短路,嚴禁推車撞壞風門。
3、通風隊測風員在開工前及每旬必須對全井通風系統、風量分配進行全面檢查、測定,并作好記錄,嚴禁出現無風、微風現象。
4、工作面推進期間,保證工作面上出口有足夠的通風斷面,老塘內打好隔離墻,便于上隅角瓦斯管理,采面上出口必須制作3m的超前擋,瓦檢員、安檢員現場監督執行。
5、按《2806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要求配備瓦檢員,瓦檢員必須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一炮三檢查”和“三人聯鎖簽字放炮”等制度,嚴禁脫崗、睡崗、漏班、誤檢、假檢等現象,杜絕瓦斯超限。
6、工作面推進期間必須按規定在采面兩道各安設兩組凈化水幕,噴霧效果必須全斷面封閉巷道,且采面兩道第一組凈化水幕距工作面煤壁不得大于30米。
7、運輸系統轉載點必須按規定安設噴霧設施,保證噴霧效果好。出煤期間由轉載機司機打開噴霧降塵,出完煤后關閉。
8、回風巷凈化水幕放炮前由瓦檢員打開噴霧降塵,放完炮后關閉。
9、防塵水管必須接到工作面距上、下出口10米的位置,放炮及出煤期間,由施工單位進行灑水降塵。
10、通風隊安排防塵工每天對采面上下兩道的粉塵進行沖掃,杜絕粉塵堆積和飛揚。
11、防突管理:該工作面煤體內瓦斯已得到充分釋放,但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必須進行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檢驗:即工作面開始推面時連續進行兩次效果檢驗,經檢驗確認防突措施有效后必須留2m的超前距進行推進,以后每隔50米進行兩次防突效果檢驗。工作面在推進前必須按《2806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要求完善安全防護措施。
二、安全技術措施
l、放炮員必須由經過專業培訓,取得合格證的人員擔任,并持證上崗。必須嚴格按照《2806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要求進行打眼、裝藥、放炮工作。
2、必須按《2806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作業規程規定排、柱距進行支護,嚴禁加大或縮小排柱距施工。工作面嚴禁出現空載支柱,所有的支柱都必須承載,多余的支柱打在切頂線一排。
3、必須拉線支柱,保證工作面支柱從上至下成一條直線,其排直偏差不超過規定的+100mm,柱距不大于規定的+50mm。
4、支柱時必須按正懸臂支柱,即支柱靠煤壁側距頂梁前端的水平距離為lOOmm,支柱傾斜迎山角度為2-3°。
5、必須嚴格執行“先支后撤”原則,不準提前回撤切頂線排的支柱、頂梁,往煤壁打基本柱用。工作面缺支柱、頂梁時,必須重新運單柱頂梁到工作面進行補充。
6、工作面支設戧柱和上下出口處加密支柱時必須使用與工作面相同型號的單體液壓支柱。
7、加強工作面頂板管理,在新切頂線采用密集支柱切頂、擋矸。戧柱支設在新切頂線排支柱的內側,每一棵基本柱支設一棵戧柱,以抵抗頂板的側向推力和增加切頂排支柱的穩定性。
8、戧柱向工作面上出口方向的迎山角為3-50,戧柱的柱窩距切頂線排支柱的柱肢(中-中)0.6米,凈空0.5米。
9、上、下端頭3m范圍內必須單獨放炮處理,及時清掃浮煤以保通風斷面及出口暢通。工作面中間段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而定一次起爆長度,但最多一次起爆長度不得超過5m。聯線方式為大串聯,并做到一次聯線一次起爆。嚴禁一次連線,分次起爆。
10、放炮過程中,一旦發現崩倒支柱或支柱嚴重變形等情況,必須立即停止放炮,由班組長安排對支架進行恢復及整改。恢復及整改支架按從下往上,從老塘至煤幫的順序進行。恢復支架時,施工人員必須站在有可靠支護的安全地點,并設專人觀察頂板,嚴禁進入無支護區作業。恢復完支架后重新履行放炮程序,方可放炮。
11、放炮結束后,及時對頂板進行支護,嚴禁空頂作業。
12、2806采煤工作面長130米,需維護性回采6排,需電雷管3851發,炸藥1540kg。每一排需要電雷管558發,炸藥223.2kg,然后加15%的系數。
13、工作面推進期間,如遇煤層松軟或頂板破碎時嚴禁放炮,必須用手搞挖煤,防止因放炮震動造成冒頂事故的發生。
14、工作面改柱時必須先打上臨時支柱進行替換,防止頂板二次松動或頂板離層,發生掉矸漏頂。
15、支護時鉸接頂梁必須鉸接有效,嚴禁連續出現2棵以上單梁單柱,頂梁鉸接率必須大于97%。
16、當工作面推進期間頂板壓力增大時,在上、下出口靠切頂線各架設一個木垛加強支護,在壓力增大段每隔3m架設一個木垛加強支護。
17、工作面推進回柱放頂后,若采空區局部懸掛和冒落不充分處小于(2×5)m2用增打密集支柱和戧柱等加強支護。超過時采取縮小柱距,增打密集支柱和戧柱等加強支護。當懸掛頂達走向5m,傾斜20m時,工作面立即停止推進,進行人工強制放頂。(屆時另擬專門措施審批后執行)。
三、其他
1、由于工作面停采時間較長,頂板壓力增大,采空區頂板垮落切頂排部分支柱被矸石掩埋,在回收單體時,必須先將矸石攉出,兩人一組(一人作業、一人觀察)用回柱器回收。
2、工作面內斷層上下10米增加木垛特殊支護,間距為3米(幫至幫),頂板壓力增大是增加木垛數量。
3、長(豎)木垛料規格為2000mm×180mm×130mm,短(橫)木垛料規格為1200mm×180mm×130mm
4、工作面作業方式采用一班采煤“自采自準”的循環作業方式。
5、工作面維護性推進期間,每天推進量(按工作面走向長度)不得超過1.2米,預計工作面維護性推進期間總推進量為6-8米。
6、工作面兩道按照《2806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規定及時做好超前支護工作。
7、加強端頭支護和頂板管理,使用好四梁八柱抬棚,連鎖邁步交替前行,確保安全暢通。
8、其他未盡事項嚴格按照《2806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執行。
篇2:某采面維護性推進措施
我礦10702備用采面自2015年8月19日停產時間太久,至今已有2個月,導致10702采面大部分地段,尤其是采面下段,頂板特別破碎,壓力大,且老頂已切頂至煤壁,局部地段煤壁片幫嚴重,有2處老塘竄矸嚴重,單體液壓支柱鉆底嚴重,采面最低處僅有0.5米左右,已嚴重影響通風和行人,已嚴重影響通風和行人,必須維護性推采6排,將頂板破碎段甩到采空區,為此,特制定本采面維護性推采安全技術措施:
一、支護要求
1、新設支柱初撐力≥90kn。
2、支柱必須堅持拉線作業,工作面支柱要打成直線,其偏差不得超過±100mm(局部變化地區可加柱),柱距偏差不大于±100mm,排距偏差不超過±100mm。
3、底板松軟時,支柱要穿柱鞋,鉆底<100mm。
4、工作面頂板不出現臺階下沉。
5、機道梁端至煤壁頂板冒落高度不大于200mm。
6、煤壁平直,與頂底板垂直。傘檐長度超過1m時,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過200mm,傘檐長度在1m以下時,最大突出部分不超過250mm。
7、爆破后必須及時移π型鋼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破碎頂板要掏窩掛梁,主梁移到位,端面距≤300mm。
8、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危巖活矸(煤)及時處理好,防止煤壁片幫傷人。
9、在用支柱完好,不漏液、不自動卸載,無外觀缺損,達不到此要求的支柱不超過3根。
10、支柱迎山有力,不出現連續3根以上支柱迎山角過大或退山。
11、工作面靠煤壁兩排支柱栓防倒繩,防止倒柱傷人。
12、采面嚴格按“二梁五柱”邁步支護,基本柱的柱距為0.5米,一對主副梁的間距為0.1米,在過老巷處采用“二梁六柱”支護,嚴禁出現單梁單柱。
13、支柱時,單體支柱的三用閥平行于煤壁,注液閥朝下,卸載孔朝上。
14、若頂板破碎,壓力大,柱距應作調整,增加支護密度,及時修改作業規程或報批安全措施。
15、工作面內失效,損壞(變形)的支柱,頂梁,必須及時更換,并將失效、損壞的支柱、頂梁運出工作面。
16、支柱工作完成以后,要經當班班組長驗收,不合格的支柱必須在現場及時整改,重新支設,直到合格為止。改柱時必須執行“先支后回”的原則。
17、必須嚴格執行“先支后回”原則,不準提前撤切頂線排的支柱,頂梁往煤壁打基本柱用。工作面缺支柱、頂梁時,必須從回風巷運單體頂梁到工作面進行補充。
18、工作面支設戧柱和上下出口處補強支柱使用與工作面相同型號的單體液壓支柱。
19、戧柱支設在新切頂線支柱的內側,戧柱切頂線排的支柱,戧柱柱距為(中-中)1.2m。即隔一棵基本柱設一棵戧柱,以抵抗頂板的側向推力和增加切頂排支柱的穩定性。
20、戧柱向工作面上出口方向的迎山角為2~3°,戧柱的柱腳距切頂排支柱的柱腳(中-中)0.3m,(凈空0.2m)。
二、預先加強支護老巷
必須安排人員對老巷進行提前支護,防止老巷因工作面推進產生礦壓,破壞頂板,產生冒頂和巖石離層,加大過老巷時的困難度。具體工作應按以下方法進行:
1.由于原工作面的支柱只夠保持原工作面的支護量,應從地面
重新下花邊鋼梁和單體液壓支柱支護老巷,根據老巷的長度和備用支柱實際需要量,下放量不應少于50套。在下放支護時,應預先對支柱的性能和耐壓強度進行校驗,防止不合格的支柱入井;
2.老巷原有支護方式為梯形礦工鋼棚,在原棚梁用單體打好中柱,加強支護長度不少于10米。支柱的迎山角度必須與老巷的傾角相符,初撐力不得小于90kn。
三、采面特殊支護
過老巷時工作面礦山壓力比往常加大,應加強工作面特殊支護的管理。特殊支護應達到以下規定:
1、增加戧柱數量。在作業規程規定的基礎上,增加戧柱的數量,防止壓力過大產生推垮型事故,戧柱的架設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的規定進行,同時應達到作業規程中的相關規定;
2、特殊地點架設密集支柱和叢柱。在過老巷的地段,視壓力情況架設密集支柱和叢柱,叢柱以4棵單體液壓支柱為一叢,如老巷地點底板松軟,還應視情況在支柱上安裝柱鞋,防止支柱下沉,惡化工作面作業條件,為回柱放頂增加負擔。
3、工作面壓力特別大、頂板破碎時,可考慮使用木垛支護,具體視采面情況定。
四、頂板管理
1、進入工作面后,首先必須檢查工作范圍的支架、頂板、煤壁等情況,嚴禁缺梁少柱或有歪扭棚,否則,必須先將所缺柱梁補齊,歪扭棚扶正,然后再開始工作。工作面每個工人都必須認真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
3、工作面機頭機尾必須按規定打好壓柱,壓柱必須吃勁,壓柱不齊不準開機,防止將機頭機尾掀起或將溜槽拉凸。
4、不論是采煤還是移輸送機、放頂,各作業段必須有兩名或兩名以上人員密切配合作業,嚴禁單人獨立作業。
5、工作面采煤時,首先必須加固好周圍支架,然后在條件好的地方開口,當頂板條件不好時,要先掏梁窩掛頂梁,維護好頂板后再打眼,并由班長和爆破工結合,適當減少打眼數目和裝藥量以及一次爆破長度。
6、炮后及時移花邊鋼梁打柱,嚴禁空頂作業。
7、工作面各作業段必須及時移梁,破碎頂板要在煤壁掏窩移梁,且保證懸臂梁到位,端面距≤300mm。按要求移梁、背頂,維護好頂板后再撮煤擱棚。
8、工作面煤壁要保持平直,與底板垂直。傘檐長度超過1.0m時,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過200mm;傘檐長度小于1.0m時,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過250mm。
9、工作面不準拉大塊矸、大塊煤,遇到塊煤大于50公斤以上的大塊煤和大塊矸時,要及時用大錘破碎或揀出,丟入采空區。
10、當頂板壓力大或破碎時,可適當縮小工作面柱距,加強背接頂,嚴禁空幫空頂。
12、采煤與移溜子、放頂平行作業時,間距不得小于15m。
13、保持工作面“三直一平兩暢通”,“安全完好浮煤凈”。支護時作業人員要站在支柱的上方操作,三用閥平行于煤壁和輸送機。槽邊柱要緊貼輸送機支設,采空側柱子要打齊打直。支柱的迎山、角度、排距要符合規定的要求。
14、要加強頂板異常情況下的控制。當工作面出現局部冒頂時,應及時用小板或圓木等材料接頂。當采空有推力或由于頂板壓力異常采空頂板下沉量較大時,要及時調整支柱的密度與角度,以保持頂板的穩定。
五、回柱放頂
1、回柱放頂質量標準:
(1)控頂距符合作業規程要求。
(2)采空區冒落高度普遍不小于1.5倍采高,局部懸頂和冒落高度不充分[≥(2×5)㎡]時,在切頂線排支柱間每隔一空支設一棵密集支柱切頂。超過的要進行強制放頂,特殊條件下不能強制放頂時,要有可靠措施和礦壓觀測資料及監測手續。
(3)切頂線支柱數量不齊全,無空載和失效支柱,擋矸有效,特殊支護(戧柱、密集)符合作業規程要求,放頂時按組織配足水平楔(每組不小于3個)。
(4)無空載支柱
2、該工作面的回柱工作,采用人工分組分段回柱,傾斜分段距離不小于15m,分段位置必須是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處,不準在頂板破碎及斷層等地質構造帶以及頂板淋水段分段接茬,出現上述情況必須分在同一組(段)內連續進行。
3、回柱前,必須先補齊打牢工作面空缺的支柱,失效和自由卸載的支柱及時更換,歪扭支柱扶正打牢。
4、回柱時,超前回柱地點1.8m在新切頂線排支柱內側打上戧柱。
5、每一組回柱放頂前,先打好收尾隔離柱,掛好竹笆擋好矸。
6、回柱前,必須先對回柱放頂的安全工作進行全面檢查,清理退路,指定有經驗的人員觀察頂板,照看好安全。
7、回柱工作三人一組,一人回柱,一人支設戧柱和全承載支柱,一人觀察頂板照看安全,回柱人員必須站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的地點進行作業。
8、回柱地點及附近5m范圍內嚴禁有與回柱無關的人員。
9、回柱時,要進行“敲幫問頂”,隨時觀察作業地點及附近的頂板、支架等安全情況,如發現有不安全隱患,必須先處理好后,再回柱作業。
10、回柱時必須使用專用卸載手把卸載,先回支柱后回頂梁。
11、回柱時,要隨時掛好竹笆擋好矸,全封閉擋矸,防止竄矸。
12、回柱過程中,如因回柱撞倒相鄰支柱或造成相鄰支柱松動,必須先把撞倒支柱和松動支柱扶正打牢,補液加固后,再進行回柱作業。
13、回柱時,回出來的支柱支設在切頂排支柱內側頂梁下面(全承載),頂梁豎放在切頂線支柱內側,有圓銷子的一頭朝上,嚴禁亂扔亂放。
14、掉入空頂區內的頂梁和倒入空頂區的支柱必須用長把工具(如長把手鎬)鉤取,嚴禁人員進入空頂區內取材料。
15、回柱過程中,要密切注視頂板,支架動態及變化情況,若頂板壓力大,周期來壓有冒頂危險預兆時,必須發出警號,立即停止回柱工作,人員撤到安全地點,觀察頂板、支架等情況,待頂板穩定后,再采取措施進行維護,只有確認安全可靠后,再恢復回柱作業,人員須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
六、爆破管理
1、工作面使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放炮時采用正向爆破,放炮員必須把炸藥、電雷管分別存放在專用的炸藥箱里和雷管箱里,并加鎖,嚴禁亂扔亂放。
2、當班使用不完的炸藥雷管由放炮員交還炸藥庫,所退數量需登記簽字。
3、放炮員必須隨身攜帶便攜式瓦檢儀,瓦斯超限時不準裝藥、聯線放炮。
4、放炮器鑰匙必須由放炮員隨身攜帶,不得轉交他人。不放炮時不準插入放炮器,放炮后立即拔下,摘掉母線并扭結在一起。
5、裝藥時必須采取連續裝藥,藥卷間不得留有間隙,裝藥剩余部分使用水炮泥、黃土泥封填,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6m。嚴禁用塊狀材料或可燃性材料做封泥,無封泥或封泥不嚴的炮眼,嚴禁放炮。嚴禁放糊炮和明火放炮。
6、裝藥時,每裝好一個炮眼,其雷管腳線,必須及時扭結成短路,嚴禁拖放在刮板運輸機上,不得與電纜、電線等導體接觸。
7、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不準裝藥放炮:
(1)風量不足或無風時;
(2)放炮地點附近20m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及以上時或局部瓦斯濃度達到2%及以上時;
(3)炮眼內出現出水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工作面瓦斯忽高忽低、煤巖變松,透老空等情況時;
(4)炮眼質量不合格或數量不足時;放炮時瓦檢員、放炮員、班組長三者缺一人時。
8、處理拒爆、殘爆、瞎炮時,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9、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煙吹散,班組長、放炮員及時檢查爆破地點的通風、瓦斯、頂板、支架、拒爆、殘爆等情況,如有危險情況,必須立即處理。
10、放炮前后,放炮地點附近30m內煤壁必須灑水降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