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新副立井東大巷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新副立井東大巷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7712

一、概況

東大巷位于副井東翼,總長度90m,原支護為料石半圓拱形砌碹巷道及拱形支架支護。由于礦山壓力大、停工時間較長,已有兩段巷道失修長度約37m。為了礦井通風、運輸、行人安全,需對其維修,為使維修期間的安全,特別制定本措施。(附平面圖)。

二、巷道現狀

第一段自副井底向東48m處,原料石墻體南部外鼓,寬度約800-1000mm,長度約10m。

第二段自副井底向東63m處,原料石墻體變形嚴重,長度約27m。

巷道所處層位:以上兩段巷道均處在二1煤層頂板巖層中,巖性為灰色、深灰色砂巖和砂質泥巖。

三、維修工程量

第一段長度約10m,第二段長度約27m。

四、維修方法

第一段:將外鼓墻體砌碹料石拆除,重新砌碹,砌墻后,巷道斷面8.8m2。

第二段將變形破碎的料石砌碹拆除,改成U25半圓拱形可縮性支架,支護斷面為8.8m2。

五、維修施工順序

自西向東,先進行第一段的維修,然后自西向東進行第二段維修。

六、工程質量標準及要求

(一)、擴幫砌墻:

(1)墻基深度;400±50mm;

(2)墻體厚度:400±50mm;

(3)砌碹規格:長×寬×高=400×200×200mm;

(4)壁后充填:壁后采用砂漿填充,飽滿嚴實;

(5)墻體:無重縫、瞎縫、干縫;

(6)沙灰比:3:1;

(7)料石之間壓茬不小于料石厚度的1/3;

(8)墻體平整度:1.0m2范圍內≤50mm。

(二)、U型鋼支架支護質量標準要求:

(1)凈寬:3200mm,中心至任何一幫為:1600mm,誤差:0~+80mm。

(2)凈高:3100mm,誤差0~+80mm。

(3)棚距:500mm〈中至中〉,誤差0~+80mm。

(4)搭接長度:500±50mm。

(5)耳間隙:≤10mm。

(6)支架梁扭斜:±100mm。

(7)卡纜間距:350±30mm。

(8)柱窩深度:200±20mm。

(9)前傾后仰:垂直于頂底板,誤差±0.5°(8mm/m)。

(10)二道鐵拉桿,二道撐木(兩腰、頂板正中心各一道)。鐵拉桿、撐木齊全,牢固有效,打成一條直線。

(11)剎幫背頂:八幫六頂每棚用背板14塊。

(12)幫頂背剎直徑為8mm鐵絲編織的網格為50×50mm的鋼網,網與網搭接50-100mm,每間隔150-200mm用14#鐵絲綁扎一道。

(三)、砌水溝質量標準要求:

1、凈寬:400mm(±30mm)。

2、凈深:250mm(±30mm)。

3、蓋板:長800mm,寬600mm,厚100mm。

4、沙水泥比例:3:1

(四)、拆鋪道安全事項

1.拆鋪道工作必須與拆梁棚同步進行。

2.第一段拆墻前,提前將原鋪道拆除更換。

3.拆下的舊軌道、軌枕等暫時抬放一旁,以待集中回收。

4.鋪道前,必須按給定的中心和腰線鋪設。

5.鋪道用枕木,間距要均勻,按標準埋設。

6.鋪道質量標準:

(1)、規矩:600mm,誤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

(2)、枕木間距:800mm,誤差±50mm,埋入底板深度為枕木厚度的2/3,不得懸空。

(3)、接頭間隙:不大于50mm

(4)、接頭高低差:不大于5mm,內錯差:不大于5mm

(5)、接頭處構件齊全并有枕木,道夾板型號與鐵道型號匹配。

(6)、軌道型號:22kg/m

(7)、兩軌面高低差:不大于20mm

(8)、軌道按中心鋪設:誤差±30mm

(9)、道面距腰線高度為:1200mm,誤差±20mm

(10)、每塊枕木上4個道釘,每個接頭處兩個道釘,道釘錯開對稱。

(11)、積水處軌枕間距,可適當加密。

(12)、變坡處,緩慢過渡。

(13)、巷道變向段,軌枕呈扇形鋪設,外弧道高于內弧50mm。

七、安全技術措施

(一)頂板管理

1、維修作業前,必須檢查維修地點前后各20m范圍內的支護情況,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隱患不排除嚴禁組織施工,施工前清理干凈工作地點各類雜物。

2、每次施工前,必須由班組長指派專人檢查維修點頂幫情況。堅持敲幫問頂和專人觀山制度,開幫、挖柱窩、架棚的每一道工序必須由當班安全負責人指派有經驗的老工人在現場作業,找頂時人員站在安全地點使用長柄工具(2m鋼釬)立眼自上對角找頂,嚴禁站在其下方挑頂或找頂。觀山人員必須集中精力,不得做與觀山無關的工作,一旦發現險情,立即發出警告,撤出人員。

3、維修施工必須堅持由西向東逐段(逐架)施工的原則,嚴禁大拆大卸;拆砌墻段,每次拆砌長度不超過1200mm,拆架棚段最大控頂距不大于700mm。

4、墻體拆除前,必須超前3m打超前頂柱或打木垛進行加固頂板,頂柱規格直徑160-180mm,長度以站在實底上為準,硬打硬上,垂直頂、底板,木垛規格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為準,但必須接頂打實打牢,垛基穩固。

5、拆棚安全措施:

(1)、施工前,必須對原棚卡涂油以便拆卸。

(2)、拆除卡攬,使用專用套管。

(3)、拆除卡攬時,人員不得正對卡攬,以防突然來壓崩卡傷人。

(4)、拆除支架前,先將棚梁臨時固定,待棚卡松動后,人工抬梁,將梁拆下。

(5)、拆卸梁前,必須對頂部進行臨時護頂,以防掉矸傷人,前探護頂至不少于前一架棚。

(6)、拆棚后,及時找凈幫頂的活矸碎石。

(7)、拆下的廢舊物料,及時抬出施工地點,不少于20m靠幫碼放,不得影響退路和行車。

6、架棚安全措施

(1)架棚前,先定出中心腰線,棚梁位置及棚梁高低,以防返工。

(2)架棚前,先架梁,將棚梁臨時固定在前探梁上,并進行臨時護頂。

(3)兩幫棚腿栽入柱窩后,采取臨時固定措施,防止棚腿傾倒傷人。

(4)、棚梁腿對接后,使用卡攬將其固定在一起,進行剎背幫頂。

(5)、因巷高,拆棚梁困難時,可搭接臨時工作臺。臨時工作臺采用直徑100mm的鐵管,橫擔固定在兩巷幫,上鋪厚度不低于50mm的大板制成。

(6)、所搭接的工作臺,采用直徑12.5mm的鋼絲繩吊掛固定在兩巷幫,鋼絲繩用相匹配的卡攬卡接,搭接處不少于兩點。

(7)、所搭接的工作臺必須牢固可靠。

(8)、所使用的工作臺也可用礦車代替,但礦車兩端必須用“十”字掩打牢,礦車上方鋪設大板制作。

(9)、工作臺上方所鋪設大板,用8#鐵絲固定,以防人員站在一端時,翹起打空。

7、墻體或棚子拆除后,及時打穿楔探頂,防止松散矸石掉冒,前探距不低于800mm。

8、砌墻及架棚前,先確定中心、腰線,嚴格按中腰線施工。

9、施工地點留設矸石堆,供架設拱形支架上梁用。上梁時及時前移前探梁,將棚梁放置在前探梁上,并及時對頂部臨時剎背護頂。

10、上梁時,無關人員必須撤至安全地點。

11、架設支架梁腿對接后,要及時安裝卡纜固定,剎背幫頂,上齊鐵拉桿,打齊撐木。

12、嚴格按工程質量標準施工,不合格的工程堅決推倒重來。

13、施工時對各種管線、管路進行妥善措施進行保護,其保護方法:電纜落地、挖溝上扣溜槽(或舊皮帶),掩埋保護,保護長度:施工地點前后不少于10m。各種管線、管路的保護由專人負責檢查。

14、裝渣時要清凈周圍的雜物,以防碰傷手臂,兩人同時裝車時要留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鐵鍬相撞傷人。

15、作業前要對作業點前后20m內灑水降塵。放炮前后各灑水沖塵一次。

16、施工時,保證人員退路暢通,維修拆除的廢舊物料及時運出施工地點,不少于10-15m的位置靠幫擺放。

17、施工中,若有維修地點小面積頂板脫落或局部漏頂時,應立即處理,重新將幫頂剎實背牢,必要時架設密集支架控制頂板。

18、施工中嚴防冒頂事故的發生,若不慎發生冒頂事故,必須待頂板充分穩定后,由瓦檢工檢查冒頂區的有害氣體含量;在專人觀山的情況下,指定專人處理活煤危矸;專人指揮,專人觀山,用坑木、竹芭等將頂剎實背牢。

19、來往行人通過維修點時必須征得施工人員同意,否則不得通過。

20、裝碴時的注意事項:

(1)、裝碴時,周圍無關人員必須躲開,以防工具碰傷。

(2)、裝碴時,要前后照應,以防攻擊碰撞傷人。

(3)、裝碴時,必須檢查周圍的安全狀況,不安全因素(隱患)處理后,才能裝碴。

(4)、裝碴時,兩端要勻裝,以防車輛重心偏移過多,翹起傷人。

(二)爆破安全措施(附放炮警戒位置示意圖和炮眼布置圖)

1、打眼時嚴格按照炮眼布置爆破參數圖表的位置順幫打眼,嚴禁垂直于幫頂打眼。炮眼深度不低于600mm,最大裝藥量不超過半卷(0.075kg)。采用濕式打眼。

2、周邊眼邊距不得超過400mm,周邊眼底要落在巷道輪廓線外50mm處,裝藥后,炮眼剩余部分封滿炮泥。

3、放炮員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

4、炸藥雷管領出后要分裝在不同的專用木箱內并加鎖。

5、裝配引藥:要在支架完整,頂板完整,無淋水,避開電器設備和導電體的爆破地點進行。

6、嚴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裝配引藥,裝配引藥的數量以一次放炮需要的數量為限。

7、裝配起爆藥卷必須防止電雷管受震動、沖擊,折斷腳線和損壞腳線絕緣層。

8、電雷管必須由藥卷的頂部裝入,嚴禁用電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電雷管必須全部插入藥卷內。嚴禁將電雷管斜插在藥卷的中部或捆在藥卷上。

9、電雷管插入藥卷后,必須用腳線將藥卷纏住,并將電雷管腳線扭結成短路。

10、嚴禁將放炮母線與電纜相連,母線應懸掛在無電纜和無電器設備的一側,如果有電纜應設在距電纜大于300mm懸掛。放炮結束后,母線要回收。

11、一個工作面不準使用不同型號廠家生產的炸藥,不得使用不同品種的電雷管。嚴禁使用火雷管。

12、炸藥雷管不準亂扔亂放,嚴格執行炸藥雷管領退制度。用不完的雷管和炸藥下班后要及時退回火藥庫。

13、裝藥連線由專職放炮操作及熟悉爆破知識的班組長配合,起爆器鑰匙由放炮員隨身攜帶,嚴防一人連線,一人放炮。

14、放炮前由當班安全負責人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并清點核對人數,準確無誤后方可通知放炮工放炮。

15、放炮前由當班安全負責人指派專人在所有能通往放炮地點的通道內設立警戒,其警戒距離:平直巷不小于100m,拐彎巷道不小于75m,警戒同時去兩人,一人警戒,一人負責聯系,警戒不到位,聯系人員未返回或警戒人員沒到達警戒地點,嚴禁放炮。沒有得到放炮工的通知,不準解除警戒,警戒位置見附圖。

16、放炮時,必須堅持“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警戒布置要與巷道放炮地點通往的各個出口設置警戒。

17、放炮設置聯絡員,不經聯絡員的通知,不得放炮,不經放炮工的許可,不得通知撤除警戒。

18、每次放炮前加固作業地點前后20m范圍內的支架,放炮前瓦檢工檢查放炮地點前后20m范圍內的瓦斯、支護、通風等狀況,無問題時方可允許放炮。

19、作業地點積渣超過巷道斷面1/3嚴禁放炮,防止堵塞巷道,影響通風。

20、放炮后待炮煙吹過警戒線點,方能由班組長、瓦斯檢查員到放炮地點檢查有無殘爆、拒爆,支架是否損壞等,如有拒爆和殘爆、支架損壞時,必須先處理隱患,待隱患處理完畢方可通知作業人員進行作業,否則不準作業。

21、放炮后,若有崩倒、崩歪扭的支架時,必須由外向里逐架將其扶正,剎實背牢后,方能進行其它工作。

22、處理拒爆、殘炮時,必須在班組長指導下進行,并在當班處理完畢,如果當班未處理完畢,當班爆破工必須在現場向下一班爆破工交代清楚。

23、處理殘爆、拒爆時,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第342條之規定:

24、嚴禁放明炮,放糊炮。

25、維修地點必須安裝通訊電話一部,并能正常使用。

(三)、運輸管理:

1、該施工地點至副立井底采用人工裝車,人力推車。

2、人力推車時要精力集中,車過彎道、岔口,前方有人時,必須提前發出警號,使行人躲離。

3、同方向推車要保持10m以上的安全距離,每次只準推一輛礦車,嚴禁放飛車。

4、運料車裝運物料時,物料的長度不得超過礦車的邊沿,運渣不超過礦車上沿。

5、彎道處安裝不少于2道拉杠,防止規矩變寬,發生掉道。

6、曲線段鋪道,軌枕呈扇形鋪設,并保持外弧高于內弧軌道,但兩軌面高差不大于50mm。

(四)、瓦斯管理制度:

1、班組長必須佩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作業點向后5米的回風流中懸掛瓦斯報警儀,距頂不大于300mm處,距幫不小于200mm處,并且處于工作狀態。

2、瓦檢工每班至少對巷道內瓦斯檢查不少于2次。

(五)、運輸線路:

運料路線:地面→副井底→東大巷→維修點

運矸路線:維修點→東大巷→副井底→地面

(六)、避災路線:

水災避災路線:維修點→東大巷→副井底→地面

火災、瓦斯、煤塵事故避災路線:同水災避災路線。

篇2:變壓器巡視維修安全控制措施

作業活動或區域范圍變壓器巡視、維修承接單位設備檢修工區電工班風險等級D級危險因素類別觸電、高處墜落作業地點變壓器室特種作業人員:其他作業人員:互保聯保情況:安全確認內容:1、檢修人員的是否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2、檢修人員巡視過程中是否保持安全距離;3、是否對變壓器運行進行適時監控;4、是否執行安全作業規程;5、是否正確使用檢測儀器儀表;6、滅火器材是否足夠、齊全、有效。作業安全控制措施:1、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2、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3、作業前必須要經過: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懸掛標示牌的步驟方能進行變壓器維修;4、適時檢查校驗變壓器的保護定值和線路;5、要掌握和正確使用儀器儀表,防止反擊電壓觸電;6、巡視過程中保持安全距離;7、登高作業時要注意踩穩、抓牢,懸掛好安全帶;8、做好互保聯保和安全監護工作;9、檢查滅火器、防護裝置的完好情況。10、嚴格遵守各項制度,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篇3:中央變電所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中央變電所位于井底車場南側,布置在二1煤層頂部巖層中,于20**年竣工投入使用。由于變電所受上部滑動構造及周圍巷道應力分布不均的影響,導致該處礦壓較大,配電柜后的墻30m嚴重失修,造成了極大的不安全隱患,影響了正常的安全供電。為此,對變電所進行復修落底,達到高、寬,確保安全供電。

二、工程規程質量技術要求

1、頂部完好,主要復修拱頂下直墻,該墻采用425號混凝土澆灌及錨桿支護,墻厚500mm。

2、復修前應首先對高壓配電柜后側的電纜和配電柜采取有效保護措施,防止漏電觸電事故發生。

3、維修時,應對失修墻體進行分段擴幫,且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毛斷面,凈墻厚為500mm,墻體擴修高度為1800mm。

4、擴幫后,先對墻體打樹脂錨桿,上部錨桿孔間距為500×500mm,下部錨桿孔間距為700×700mm呈正方形分布,上下共三排,最底排孔應高出底板200mm,錨桿外露凈長度為450mm。

5、安設完錨桿后,在毛斷面垂直于墻體向拱基底處打300mm深鉆孔,呈“品”字形分布,孔與孔中間間隔300mm,然后鉆孔內安設長600mm、直徑22mm的螺紋鋼,外露凈長300mm。

6、最后進行對墻體混凝土澆灌,混凝土兌料必須嚴格按比例要求,灰槳要飽滿、嚴實。墻體上面與頂拱基底接合部位必須為規整平直,接合嚴密,不得有錯茬。

7、墻面凹凸不得超過50mm,更不得有錨桿端頭露出墻體面,墻體下部扎角100mm。

8、混凝土澆灌墻體時,必須用震動棒搗實,灰漿飽滿。

9、接茬處搭接嚴密,嚴禁有空幫空頂現象。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事先接受機電科安全培訓,熟知供電的安全常識,嚴禁私自到處亂摸,使用工具亂放,要時刻高度注意施工的安全,防止任何物件碰住供電設施。

2、施工前,必須切斷配電柜電源,按規定進行驗電、放電,把配電柜向車場側移動,保證安全作業。

3、機電科每班要派專人在現場監督、指導有關供電安全工作,跟班技術員及安全員要隨時檢查安全生產情況。

4、施工前,機電科要對硐室內電器設備及電纜加以有效的保護,在施工中,做好供電設備及電纜移動工作。

5、搬遷電器設備時必須停電作業,在電器設備附近作業時,應穿好絕緣膠鞋及戴上絕緣手套后方可作業。

6、機電科要對電器設備的防護負起責任,搞好電器及電纜防護,如施工隊未按要求對電纜及電器設備進行防護,機電科和現場值班人員有權制止停止作業。

7、拆挖失修墻時嚴禁放炮,必須先把壓劈的大塊混凝土用點桿戧好,再進行用風鎬拆挖。

8、墻體要逐段拆挖,每段不得超過1.5m,拆挖處前后各3m長范圍內的墻幫用坑木頂緊墻體,每米一根,拆挖前應先敲幫問頂,以防破落的混凝土下滑傷人。

9、拆挖一段必須及時用點桿支撐,否則,禁止拆挖下一段。

10、當班下班前,必須把拆挖下來的雜物全部清理干凈,否則不準交班。

11、在全部拆挖完后,必須對上部所留的墻進行加固,確定無隱患后方可拆除撐桿,進行支模型混凝土澆灌。

12、在支模型及混凝土澆灌時,要經常檢查上部隔離墻,如有裂隙或有脫落的可能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加固處理。

13、在打錨桿時,必須設專職一線監督員監督電纜、電氣設備防護情況,維修工經常檢查施工區的安全,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止施工進行處理。

14、在維修前,機電科必須把配電柜及電纜吊掛牢固,然后下部用絕緣膠帶墊起,防止在落底時工具或人員碰住觸電。

15、墻體拆挖完后,必須先進行打錨桿眼、安設錨桿,然后才能拆除支撐上方隔離墻的點柱。

16、機電科、安教科對本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隱患進行監督、檢查,有權停止作業。

本措施不盡之處,按照《煤礦安全規程》以及《操作規程》執行。

新玉煤礦總工辦

2009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