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職業中毒事件應急處置
1急性職業中毒定義
急性職業中毒是指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各種有毒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其具有突發性、群體性、復雜性、不可預測性等特點。
2應急救援處置
急性職業中毒,一般均發病急驟、嚴重,應分秒必爭,及時處置,并且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突發急性職業中毒事件的現場急救處置措施:
(1)吸入中毒迅速將患者搬離中毒場所至空氣新鮮處。
保持患者安靜,并立即松解患者衣領和腰帶,以維持呼吸道暢通,并注意保暖。同時嚴密觀察患者的一般狀況,尤其是神志、呼吸和循環系統功能等。
(2)經皮膚中毒將患者立即移離中毒場所,脫去污染衣服,迅速用清水洗凈皮膚,粘稠的毒物則宜用大量肥皂水沖洗。遇水能發生反應的腐蝕性毒物如三氯化磷,則先用干布或棉花抹去毒物,再用水沖洗。
(3)經口中毒如毒物為非腐蝕性的,患者神志清楚又無虛脫現象,應立即催吐。
(4)局部灼傷腐蝕性毒物如酸、堿等沾染皮膚及眼內,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至少5分鐘。強酸沾染皮膚經水沖后,可再用5%碳酸氫鈉沖洗,沾染眼內者,再用2%碳酸氫鈉沖洗。強堿濺入眼內,水沖后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水連續沖洗至少15分鐘。
急性職業中毒患者,如有呼吸困難及紫紺等,應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停止或衰竭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篇2:急性職業中毒事故應急預案范文
急性職業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管理和作業行為,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及時對事故進行施救,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1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全正副主管、生產經理
組員:各車間主任和班長
值班電話:
1.2領導組下設搶險組(組長:車間主管1)、通訊聯絡組(組長:人資部經理)、疏散引導組(組長:車間主任)、安全警戒組(組長:保安隊長)和后勤保障組(組長:采購經理、物流經理、機電科長),組員為各組組長所屬部門人員。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對生產現場發生的突發急性職業中毒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2.1由生產部負責主持、組織車間每年進行一次按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
2.2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
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
2.3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存。
2.4安全主任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5安委會負責對應急預案和救援體系的建立進行檢查。
二、應急響應
1、當發生了急性職業中毒事故時,第一發現者應及時大喊高呼并以最快速度與事故應急小組聯系。
2、接到消息后,安全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立即趕到出事地點,確認其是否為急性職業中毒和中毒程度并查出中毒來源,及時報告組長,由安全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撥打"120"緊急事故報警電話,各小組組長立即組織人員趕到事故發生地點,要立即采取搶救措施,當發現其中毒較深昏迷時,立即將其抬到大門口,等救護車的到來,或直接送往就近醫院.
3、安全或行政主管負責指揮,并在事故過后出具事故經過報告上報總經理。各班組長負責配合急救人員的后勤工作,組長負責指揮及聯絡工作。
4、應急小組到達事故現場后,立即責令班組人員停止生產,組織事件調查,并將事件的初步調查通報總經理。
三、事故后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負責人
2、以書面形式向場部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宣傳事故結果,及對負責人的處理意見。
四、預案終結
1.本預案全部完成后,由原發布啟動預案的負責人宣布預案終結,同時向總經理報告。
2.預案終結7日內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會議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級和管理權確定,評估報告應報總經理。一般事故的評估會議由本安全專員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評估由公司指定人員主持。
3.對預案的評估就是非和符合問題做出判斷,不對客觀因素進行辨析,評估的重點是:
3.1預案時限性是否得到實施。
3.2參加預案實施的部門是否按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有無遺漏,過錯,責任是誰。
3.3參加預案實施的管理人員,領導是否按預案規定組織開展工作,有無遺漏和過錯,責任是誰。
3.4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評估的部門對評估報告的真實性,符合性承擔責任。對于在實施預案中存在過錯的部門、人員,安委會應對責任者提出明確的批評,對情節和過錯嚴重需要給予處分的,安委會提出處理意見后按人事干部管轄權限逐級上報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