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質量控制的規章制度(范本)
一、實行領導班子成員、教研室主任聽課制度。基礎部領導、教研室主任必須堅持每學期聽課分別不得少于10次,5次。部負責人對本部的外聘教師至少聽課2人次/每學期。每學年內力爭對本部所有任課教師聽課1次。
二、實行公開課制度,每個教研室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公開課,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實行見習教師的導師負責制。每位見習教師都有一位老教師做教學指導教師,老教師要檢查他所輔導的教師的教學準備情況,課堂教學效果,幫助他們總結在教學中的優點與不足。
四、實行新引進教師的試講制度。所有準備任課的新教師都要進行教學試講,學校有關領導、基礎部領導、教研室主任及專業老師要進行評議、打分,認為合格的教師才能主講本科生課程。引進來的新教師教課過程中,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及負責的導師要適當的進行聽課,提出意見和建議,以盡快使其進入角色。
五、堅持執行每學期的教學檢查工作,對教師的教學資料、授課狀態、學生和教師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等進行調查、了解、摸底。
六、要求考試及試卷管理規范化,實行教考分離、嚴格評卷。考場記事、試卷、試卷答案等原始資料都要歸檔,按學校規定的年限保存。
篇2:市人民醫院感染質量控制考評制度
市人民醫院感染質量控制與考評制度
一、醫院感染質量實行院感委員會、院感辦、科室三級控制和管理。
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醫院感染質量管理目標及各項質量標準制定,并對全院各有關部門醫院感染質量實施控制與管理。
三、院感辦制定全院各科室醫院感染質量考評標準,每月進行質量檢查一次,并將每月檢查結果向分管院長匯報,同時反饋到各科室,對醫院感染質量缺陷實施跟蹤監控,實現質量的持續改進。
四、院感辦按規范要求進行全院醫院感染監測工作和控制工作,包括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消毒滅菌效果監測,醫院感染病原體及耐藥性的監測,環境衛生學監測等,對監測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分析,每季度在院感簡報上向全院醫務人員反饋。
五、院感辦每月對全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
六、院感辦每月對重點科室進行檢查和督導,對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整改意見。
七、院感辦將醫院感染管理作為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督促醫護人員執行相關工作制度,將醫院感染管理的相關要求納入考核評分體系,制定質量管理標準中醫院感染控制評分標準,每月按照標準對各科進行考評,院感考核評分值占醫療質量控制總分的10%,占護理質量控制總分的20%。
八、科室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及本科兼職監控醫師、護士組成,科主任作為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職責,將醫院感染管理作為科室醫療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常抓不懈。科室感染管理小組按照質量標準對本科院感質量實施全面控制,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出現的質量缺陷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檢查有登記、記錄并及時反饋。
九、院感辦對工作人員職業暴露和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工作進行指導和檢查,每季度一次。
十、協助醫務科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進行質量考評與檢查。
十一、醫院感染質量檢查考評結果作為科室進一步質量改進的參考及各科室綜合考評的重要條件,同時也將作為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各科主任、護士長考評的重要條件。
篇3:化驗室質量控制制度
一、化驗室的樣品采集,分析工具使用,數據分析,都必須按照國家標準檢驗法的要求和步驟進行。
二、化驗室的質量控制措施,要求每個工作人員認真貫徹和領會。
三、化驗室的檢驗項目必須有專人操作,一直到結果報出。
四、常規項目檢測,所有分析人員必須會操作分析。
五、大型分析儀器,必須專人管理、操作和維護。
六、所有儀器和分析器具,分析前和分析后要保持一致。并認真填寫好使用記錄。
七、當天的水樣要當天作出分析結果,并于當日數據齊全后及時匯總上報調度室,若當天做不完的水樣,必須妥善存放。
八、化驗室要定期對使用的量器做計量鑒定,要對所承擔的項目的檢測方法和質控方法進行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