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個人防護用品按照用途及人體防護部位分類

個人防護用品按照用途及人體防護部位分類

2024-07-14 閱讀 3082

1.按照用途分類

(1)以防止傷亡事故為目的的安全護品。主要包括:

a防墜落用品,如安全帶、安全網等;

b防沖擊用品,如安全帽、防沖擊護目鏡等;

c防觸電用品,如絕緣服、絕緣鞋、等電位工作服等;

d防機械外傷用品,如防刺、割、絞碾、磨損用的防護服、鞋、手套等;

e防酸堿用品,如耐酸堿手套、防護服和靴等;

f耐油用品,如耐油防護服、鞋和靴等;

g防水用品,如膠制工作服、雨衣、雨鞋和雨靴、防水保險手套等;

h防寒用品,如防寒服、鞋、帽、手套等。

(2)以預防職業病為目的的勞動衛生護品。主要包括:

a防塵用品,如防塵口罩、防塵服等;

b防毒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

c防放射性用品,如防放射性服、鉛玻璃眼鏡等;

d防熱輻射用品,如隔熱防火服、防輻射隔熱面罩、電焊手套、有機防護眼鏡等;

e防噪聲用品,如耳塞、耳罩、耳帽等。

2.以人體防護部位分類

(1)頭部防護用品,如防護帽、安全帽、防寒帽、防昆蟲帽等;

(2)呼吸器官防護用品,如防塵口罩(面罩)、防毒口罩(面罩)等;

(3)眼面部防護用品,如焊接護目鏡、爐窯護目鏡、防沖擊護目鏡等;

(4)手部防護用品,如一般防護手套、各種特殊防護(防水、防寒、防高溫、防振)手套、絕緣手套等;

(5)足部防護用品,如防塵、防水、防油、防滑、防高溫、防酸堿、防震鞋(靴)及電絕緣鞋(靴)等;

(6)軀干防護用品,通常稱為防護服,如一般防護服、防水服、防寒服、防油服、放電磁輻射服、隔熱服、防酸堿服等。

(7)護膚用品,用于防毒、防腐、防酸堿、防射線等的相應保護劑。

篇2:中建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中建六局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采購、個人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帶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等,必須符合《安全帽》(GB2811)、《安全帶》(GB6095)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不得采購和使用無安全標記或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

二、采購勞動防護用品時,應查驗勞動防護用品生產廠家或供貨商的生產、經營資格,驗明商品合格證明和商品標識,收集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或由供貨商簽字蓋章的檢驗報告復印件。以確保采購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三、購置的勞動防護用品按照相關規定按批量進行安全性能試驗、檢驗,并按照有關要求進行周期性檢驗。

四、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和管理堅持“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免費發放,不得以貨幣或實物替代。購置的勞動防護用品應有采購、發放管理臺帳,臺帳中應明確領取人簽字手續,管理臺帳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

五、勞動防護用品應專人管理,貯存過程中通風,避光,隔熱,并避免化學品的侵蝕。

對施工作業人員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定期檢查,督促相關分包企業和人員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六、加強對施工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保證施工作業人員能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工程項目部應有教育培訓記錄,有培訓人員和被培訓人員的簽名和時間。

七、對損壞或性能不符合防護條件的防護用品應予以報廢。

篇3:特種防護用品管理檢驗制度

(1)、特種防護用品暫定為: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安全繩、安全鞋、防靜電導電安全鞋、絕緣靴鞋、過濾式防毒面具、濾毒罐、電焊面罩、防噪聲護具、電焊護目鏡、爐窯面罩、防塵口罩、防塵口罩濾料、防靜電工作服、防酸工作服、防堿工作服、防塵工作服、防水工作服、阻燃防護服、專用防護手套等。

(2)、采購特種防護用品必須向生產廠家、銷售單位索取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安鑒證、銷售許可證、檢驗報告書等有關證件。規定的證件不全的特防品不得采購。

(3)、特防品入庫前必須經作業隊設備物資室與安全質檢室對其質量、安全性能等進行嚴格檢查驗收,證件不全、質量不合格、安全性能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不得驗收入庫。

(4)、特防品必須設專人保管、維護和檢驗。建立發放使用管理臺帳,隨時掌握其質量安全狀況,失效和報廢的特防品必須及時更換。

(5)、特防品必須按規定的使用周期到當地有關權力機關批準的檢驗單位進行定期檢驗和測試,不合格的或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特防品不得繼續使用。

(6)、特防品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輕微破損要及時修復,嚴重破損達報廢程度時必須報廢。每年開工前,物資設備室與安全質檢室聯合組織專人對特防品進行檢驗和試驗,確保其使用狀態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