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密閉空間個人防護裝備安全設備

密閉空間個人防護裝備安全設備

2024-07-14 閱讀 1938

進入如沙井、管道、水缸等密閉空間的人員,他們必須按照該工作場地風險評估的建議而配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以保障安全及健康。

供氣式呼吸器

如密閉空間內出現有毒氣體或缺氧情況,而機械式通風又未能完全清除這些風險,在內工作的人員必須配戴由勞工處認可的供氣式呼吸器(見《個人防護設備的認可型號或參考標準》)。呼吸器亦可保護呼吸系統免受氣體、煙氣、蒸氣、懸浮粒子等所傷害。

安全帶

所有進入密閉空間的工作人員必須使用救生繩及安全帶,以便緊急時可作拯救之用。救生繩的一端應系在工作者的安全帶上,另一端則由一名在密閉空間外的守候人員手持著。如進出密閉空間時涉及高低差別,工作人員應使用降傘式安全帶、救生繩及防墮器,以防止產生下墮危險。

安全帽

不少密閉空間內也會有高空墮物的風險,所以工作人員須配戴安全帽以保護頭部。安全帽應每兩年更換一次,或在受過劇烈撞擊后更換。切勿在帽上油漆或鉆孔,以免損害外殼結構。

護眼罩

工作人員按工作須要而配戴護眼罩,可保護眼睛免受工序中的飛射物所傷。在使用化學品或者是在煙塵多的地點打掃,護眼罩亦可防止此等物質傷及眼睛。進行焊接的工作人員必須配戴合適的護眼設備。

聽覺保護器

如在密閉空間內須進行高噪音作業,工作人員必須配戴耳罩、耳塞等聽覺保護器以保護聽覺。

安全鞋

工友應經常穿著安全鞋,尤其是在興建中的隧道、水缸等地面情況欠佳的密閉空間。安全鞋可保護他們的腳部避免撞傷及剌傷,和減少滑倒跌傷的機會。安全鞋鞋底按不同種類能抗酸、隔熱及防滑;鞋底有鋼片夾層能阻擋刺穿物;鞋頭則有鋼帽以保護腳尖。

個人警報器

在大部份情況下密閉空間外的守候人員是看不見密閉空間內人員的情況。密閉空間內人員除可以手動警報器外,萬一暈倒或因被壓著而動彈不得,警報器亦能自動發出聲光訊號,通知密閉空間外的守候人員。

除個人防護裝備外,密閉空間外亦應備有以下安全設備,以保護密閉空間內及入口附近的人員,以及應付緊急情況:

吹風機-提供新鮮空氣予密閉空間內人員。

圍欄、障礙物、指示牌-避免附近人士或車輛因誤進密閉空間而發生危險。

通訊器材-使守候人員能與密閉空間內人員保持雙向聯系。

三角架、絞盤-方便守候人員在拯救時可吊起密閉空間內人員。

供氣式呼吸器、安全帶、救生繩、頭燈/手燈-于緊急情況時供拯救人員進入密閉空間時使用。燈具最好為防爆類型。

復蘇器、氧氣樽、急救箱、擔架床-若發生意外,可利用此等器材為被救出的傷者進行急救處理。

篇2:電力施工安全防護裝備管理制度

1目的和適用范圍本制度控制人身事故和設備事故,保證全公司干部職工的生命和公司財產安全。2人身防護用民種類公用部分:輕便接地線、絕緣擋板、絕緣榜、10-500千伏驗電器、防靜電均壓服、絕緣手套等。個人部分:安全帽、安全腰帶、安全腰繩、教扣、絕緣膠鞋、低壓試電筆、差速器等國家有關規定中的其他安全防護用品。3防護裝備的購置各項目部在年初應根據公司撥給的安措費制定出購置計劃。負責有關技術標準的質量合格的安全防護用品,并負責對產品許可證、使用說明書及廠家試驗報告收集、保存、建檔并報公司安全保衛處備案。4防護裝備的發放各項目部負責有關安全用品發放前的性能試驗,并對安全用品的安全性能負責,方可下放使用。5防護裝備的試驗和日常檢查各項目部應根據《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及安全施工設施的有關規定及實際情況,建立安全施工設備使用管理制度。各單位安全部門負責本單位的安全設施的管理,做好安全防護裝備的保管、發放、使用、檢查、檢驗工作并建立管理臺帳做好記錄。對于安全防護裝備要根據有關安全工作規程及規定進行試驗、檢查,對不合格用品及時進行更換。

篇3:安全防護裝備管理制度

1.目的為規范安全防護裝備的職責、內容和方法等,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項目部范圍內的所有安全防護裝備。

3.引用標準3.1《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國家電力公司發布1996-05-01實施)3.2《電力建設安全施工管理規定》(原電力工業部發布1996-01-01實施)

3.3《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原能源部發布1992-09-01實施)(變電所部分)

3.4.《電業安全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電安生(1994)227號

4.定義安全防護裝備是勞動者在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所配備的裝備和工器具。防護裝備如安全帽、安全帶、絕緣鞋、防砸鞋、耐酸(堿)手套,橡膠耐油手套、防護眼鏡、耳塞、鉛服等。工器具如防墜器(速差器)、攀登自鎖器、漏電保護器、絕緣棒、絕緣夾鉗、驗電筆等。

5.職責

5.1.倉庫人員負責保管、發放等日常管理工作。

5.2.物資供應部門負責防護裝備的采購,驗收、檢查、報廢等工作,并進行定期試驗,必要時邀請同級技術、質檢、安全等有關部門人員參加。

5.3.安全部門負責審批計劃和選擇廠家、型號等。

6.管理內容和辦法

6.1.采購必須采購具有生產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的產品和零部件。

6.2.驗收、檢查、試驗

6.2.1需驗收、檢查、試驗的安全工器具。

6.2.1.1.新購置的應進行抽檢;

6.2.1.2.經過檢修或更換零部件;

6.2.1.3.存在疑問或使用沒有把握的;

6.2.1.4.存放時間較長或新轉入的;

6.2.1.5.已經檢驗周期的;

6.3.保管

6.3.1.應按有關規定或產品說明書檢驗安全工器具的安全性、適用性、完好性、符合性,必要時可按有關要求進行實驗,實驗結果應填寫《安全用品檢驗單》。

6.3.2.待修完好的安全工器具必須存放在干燥、通風、無害氣體和腐蝕性化學品的場所并不得接觸高溫,明火及尖銳物體,并用色標或標簽加以區別。

6.4.使用

6.4.1.應按其出廠說明書和銘牌的規定使用。

6.4.2.使用前應按有關規定或產品說明書檢驗安全工器具的安全性、適用性、完好性、符合性,當確認完好后方可使用。

6.4.3.安全工器具應由了解其性能并熟悉操作知識的人員操作,否則應進行培訓。

6.4.4.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嚴禁使用已變形、已損壞、有故障等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

6.4.5.電氣安全工器具應在確認的電壓等級下使用。

6.4.6.電動或風動的安全工器具在運行中不得進行檢修或調整;檢修、調整或中斷使用時,應將其能源斷開。

6.5.報廢下列情況應以報廢:

6.5.1.經檢查、試驗幾修理后已起不到使用要求的;

6.5.2.修理費用已超過重新采購或制造價格的;

6.5.3.超過安全使用使用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