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甲醇中毒危害與預防

甲醇中毒危害與預防

2024-07-14 閱讀 7496

甲醇(CH3OH),CASNo.:67-56-1,為無色透明的液體,略帶乙醇氣味。相對分子質量為32.04,沸點64.7℃。可按任意比例溶于水,能溶于乙醚、乙醇、苯和酮類等溶劑。

接觸危害

吸人甲醇蒸氣,輕者有頭痛、頭暈、乏力、視力模糊、步態蹣跚和失眠;重者除上述癥狀明顯加劇外,有復視、眼球疼痛、手顫、指鼻不準等;再嚴重可有精神失常,如有幻覺、幻視、近期事物不能記憶等,甚至昏迷。

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對視神經和視網膜有特殊選擇作用,引起病變;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時大量吸入出現輕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口服有胃腸道刺激癥狀);經一段時間潛伏期后出現頭痛、頭暈、乏力、眩暈、酒醉感、意識朦朧、譫妄,甚至昏迷。視神經及視網膜病變,可有視物模糊、復視等,重者失明。代謝性酸中毒時出現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響:神經衰弱綜合征,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粘膜刺激,視力減退等。皮膚出現脫脂、皮炎等。職業性急性甲醇中毒是生產或使用過程中接觸甲醇所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眼部損害及代謝性酸中毒為主的全身性疾病。

甲醇蒸氣可刺激眼睛,液體甲醇可致角膜表面損傷。對皮膚作用不明顯,可經皮膚吸收。

急性甲醇中毒的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就醫。

職業性甲醇中毒的預防

1、生產過程中盡量使用乙醇代替甲醇。

2、加強密閉、通風排毒設施,佩戴防護口罩和手套。

3、加強管理,防止誤服。

4、生產過程密閉,加強通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篇2:正己烷中毒危害及預防措施

1.概述

正己烷屬飽和脂肪烴類,由于正己烷幾乎不溶于水,溶于醚和醇,故常作為溶劑在工業中廣泛應用,如石油加工業的催化重整、食品制造業的粗油浸出、塑料制造業的丙烯溶劑回收、日用化學晶制造業的花香溶劑萃取,以及印刷五金電子等行業中使用的除污清潔劑、皮革鞋業中使用的膠黏劑等;化工產品如粉膠、清漆、白電油、開膠水、開油水等都含有正己烷。

2.接觸機會與健康危害

正己烷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機體,在體內主要分布在脂肪含量高的組織,且有蓄積作用。2,5-己二酮正己烷最終代謝產物與正己烷的毒性有關,具有神經毒性,且毒性作用有劑量—反應關系。正己烷及其代.謝產物可由肺和腎排出。人肺約可排出50%~60%的正己烷及其代謝產物。

正己烷雖屬低毒類,但由于其高揮發性和高脂溶性,可在體內蓄積并具有神經毒性,因而可認為是高危害性毒物。

對人的急性影響表現為濃度2816mg/m3時,對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癥狀;4928~7040mg/m3時,出現惡心、頭痛、對眼及咽部有刺激;17600mg/m3時,引起頭暈、輕度麻醉。人攝食約52g可致死。

慢性毒性主要表現為周圍神經病,還有視覺障礙、心臟損害、神經系統損害、免疫力低下、生殖系統障礙等。在離體和整體實驗中,證實正己烷可使大鼠心肌鎂、鉀、鋅水平及心室纖顫閾下降,電鏡觀察心肌出現形態學改變。一些學者還觀察到慢性正己烷接觸致辨色力障礙、黃斑病變、視神經萎縮、球后視神經炎等眼部病變。

3.臨床表現

長期職業性接觸正己烷,引起多發性周圍神經炎。起病初期,多為頭昏、乏力、咽痛與眼不適等,四肢遠端皮膚發麻,繼而雙膝酸軟,雙下肢沉重、易累,久站及睡醒后小腿肌肉疼痛,上樓梯及行走困難,握拳無力,難提重物,病情呈進行性加重。臨床檢查可見四肢末端觸、痛覺減弱,下蹲試驗陽性,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等,嚴重者可見卜肢癱瘓、肌肉萎縮。

部分患者出現心律不齊、心肌細胞受損表現。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

神經肌電圖檢查顯示不同程度的神經源性損害,表現為肌肉在靜止時出現纖顫電位、正銳波等失神經電位,大力收縮時運動單位電位數明顯減少,感覺與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4.救治原則與其他處置

(1)現場救治患者應立即脫離接觸。口服者應充分洗胃。如有皮膚接觸,要立即脫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如有眼睛接觸,應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5min。吸人者要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同時進行對癥治療。

(2)治療原則脫離接觸,采用中西醫綜合療法,輔以針灸、理療、按摩和四肢運動功能鍛煉。有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盡早脫離接觸,給予對癥和支持治療,如充分休息,給予維生素B1、B6、B12和能量合劑。

肢體癱瘓者應加強護理,預防褥瘡,通過被動及自動運動進行鍛煉。

(3)其他處置輕度中毒者痊愈后可重返原工作崗位,中度及重度患者治愈后不宜再從事接觸正己烷及其他可引起周圍神經損害的工作。如需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按照《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國家標準》(GB/T16180)進行處理。

5.預防、安全與勞動保護

加強職業衛生監督與管理,加大職業衛生執法力度,全面貫徹、實施國家《職業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開展職業衛生培訓。從業人員要進行就業前體檢和定期體檢。就業前體檢除一般項目外,還要包括神經科檢查。定期體檢每半年一次項目同就業前體檢。職業禁忌證:周圍神經病、糖尿病。

禁止使用無廠名廠址、無產品合格證、無中文警示說明的“三無”產品,從源頭上杜絕使用正己烷含量過高的膠水和溶劑。用人單位要增加職業病防護設施的投入,使用有毒物品的作業場所要安裝抽風排毒裝置,向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合格的防護用品,防止毒物經呼吸道和皮膚吸收。

預防火災和爆炸,要禁止工作場所吸煙和有明火存在,使用防爆照明器材和電器,不可使用壓縮空氣填充、卸料和轉運。與氧化劑分開存放。發生火災時,使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滅火。

篇3:有機錫中毒危害及預防措施

1.概述

有機錫化合物是含有烴基的化合物,多為固體或油狀液體,具有腐敗青草氣味。常溫下易揮發。不溶或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有機錫化合物通常有四種類型:一烴基錫化合物、二烴基錫化合物、三烴基錫化合物、四烴基錫化合物,以上通式中R為烴基,可為烷基或芳基等;*為無機或有機酸根、氧或鹵族元素等。由于含烴基數目不同,毒性作用特點不同。以三烴基錫的毒性最大,四烴基錫需在體內轉化為三烴基錫方能發揮作用。

2.接觸機會與健康危害

職業性接觸主要見于:電纜、油漆、造紙、木材行業使用三乙基錫作為防霉劑;塑料行業用二烴基錫熱料穩定劑;農業生產活動中將三烴基錫用于殺菌劑和殺蟲劑,防鼠劑等;在應用有機錫防污涂料的艦艇等附近的水域可受污染;在作業時可因防護不當,設備故障或違章操作而致作業者大量接觸有機錫。

有機錫化合物種類繁多,其毒性及毒作用靶器官不一。有機錫可經呼吸道吸收,經皮膚和消化道吸收的程度因其品種而異。有機錫具有強烈的神經毒性,特別是三乙基錫化合物,可抑制細胞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使中樞神經系統遭受嚴重損害。四烴基錫的毒作用與三烴基錫相似。二烷基錫具有膽管和肝臟毒性。某些有機錫如二丁基錫和三丁基錫等為皮膚或黏膜的強刺激劑。有機錫進入血液后,分布到全身各主要臟器的濃度可因不同品種而異。局部組織中有機錫濃度與毒作用靶器官并不完全一致。四乙基錫在肝內轉化為三乙基錫而起毒作用,故中毒機制與三乙基錫相似。除神經毒性外,許多有機錫化合物又是免疫抑制劑,可引起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非特異性宿主防御缺陷,部分原因可能是抑制胸腺細胞的能量代謝,導致胸腺破壞。各種有機錫化合物急性中毒病例的神經病變可不相同。

3.臨床表現

(1)急性中毒

短時間大量有機錫化合物進入人體可引起急性中毒。急性三烷基錫或四烷基錫中毒均以腦病表現為主,但腦病的臨床表現可因各有機錫化合物毒作用靶部位不同而異。可因毒物種類、進入途徑及劑量不同而長短不一。一般從停止接觸毒物至出現明顯腦病癥狀的時間多為1~2天,少數為5天。潛伏期中可無明顯癥狀而迅速發病;也可有輕度頭昏、頭痛、乏力;或皮膚、黏膜刺激癥狀。少數病例在接觸四乙基錫后30min感輕度頭昏、乏力及皮膚刺痛,而于2周后病情迅速惡化。全身癥狀:頭痛常首先出現,且最常見。早期可為持續性隱痛,陣發性加劇,后期持續性加劇,可從睡眠中痛醒,鎮痛劑常無效。頭痛發作時常伴有惡心、嘔吐。頭暈出現早,后期可有眩暈。乏力為早期及明顯癥狀,常感全身極度疲乏、軟弱,有的下肢無力較明顯。出汗在早期為面部、手心、足心及腋下多汗,嚴重時全身出汗。消化道癥狀早期有惡心,進而明顯食欲不振,后期頻繁嘔吐,常為非噴射性的。排尿障礙見于部分病例,有腰部酸痛,排尿時更甚,排尿困難,后期有尿潴留。睡眠障礙早期為失眠,后嗜睡。短暫輕度精神障礙有多語、易激動、無故哭泣、定向障礙、幻覺、行為異常等。其他尚有視物模糊、畏光、復視、四肢麻木、明顯消瘦等。

體癥:早期可無明顯陽性體征。常見體征有精神萎靡多汗,心率逐漸減低至心動過緩,腹壁反射及提睪反射減弱或消失,嚴重病例有昏迷、抽搐和錐體束征陽性。死亡常因中樞性呼吸衰竭所致。在發生腦疝時可突昏迷或呼吸停止。眼底檢查均正常;少數有視乳頭水腫。中毒主要病變為腦水腫,如能早期控制,一般預后較好。

實驗室檢查:①尿錫在部分病例可增高,但對其排泄規律及與中毒程度的相關性尚無統一意見;②腦脊液檢查示部分重度中毒病例有壓力增高,常規檢查除個別有蛋白略增高外,一般正常;③腦電圖在部分病例呈彌漫性異常,異常程度與病情嚴重程度無相關性,但可隨病情好轉而恢復正常;④心電圖可呈竇性心動過緩。

(2)慢性中毒

長期接觸有機錫的工人,可有腦衰弱綜合征,以頭暈、頭痛、乏力為主。可引起咽鼻眼的刺激癥狀。皮膚接觸有機錫化合物可引起接觸性皮炎和過敏性皮炎。

4.救治原則與其他處置

急性有機錫中毒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

①立即脫離事故現場至空氣新鮮處。皮膚污染時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沖洗。眼污染時用清水沖洗。口服后立即用清水洗胃。

②因中毒潛伏期內神經系統癥狀可不明顯,早期中毒癥狀常無特異性,早期確診有一定困難,而病情變化迅速,故有較大量接觸史者應臥床休息,一般觀察5~7天,以便及時處理。

③根據不同有機錫化合物中毒表現,給予對癥、支持治療。早期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和利尿劑;對可致腦水腫抑制體內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有機錫,給予三磷酸腺苷、葡萄糖及胰島素注射,必要時可用高壓氧治療;防治腦水腫和控制抽搐;防止有嚴重精神癥狀者自傷或傷人。

④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曾應用多種金屬絡合劑及去血漿法治療,對驅有機錫無效。

⑤重度中毒患者即使臨床痊愈后亦宜適當延長休息時間。

5.預防、安全與勞動保護

①生產工藝合理,生產過程應密閉管道化,避免手工操作,并在負壓下操作。有機化合物比空氣重,為此應設置下方排氣設備。

②有機錫的氣體易被多空物質吸附,且不易清除。生產車間墻壁、地面、桌面應盡量光滑,便于沖洗。清洗時可用高錳酸鉀。

③生產管道應加強管理和維護嚴防跑、冒、滴、漏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④接觸有機錫農業殺菌劑時,必須遵守規定的脫離接觸期。

⑤定期對生產場所空氣中有機錫的粘連濃度進行監測。

⑥加強個體防護,生產有機錫的工人應佩戴防護面具、工作服、手套,防護用品要用合成纖維材料。

⑦定期體檢和就業前檢查。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精神疾病,慢性肝炎,慢性皮膚疾病和婦女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均不能從事有機錫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