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醫藥費報銷規定辦法
工傷醫藥費報銷規定大家了解嗎?了解工傷醫藥費報銷規定可以有效的保障我們自身利益,以下是小編整理好的工傷醫藥費報銷規定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工傷醫藥費報銷規定
報銷條件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我朋友因公受傷了,我想問一下工傷醫療費用報銷的條件是怎樣的?
律師解答:
工傷費用報銷條件:工傷人員必須為省財政全部定額補助單位,享受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待遇。
2、必須持有省勞動保障部門核發的工傷證或工傷鑒定證明3、必須為一次性醫療費用或與工傷有關的疾病診治費用。
4、病歷、處方、出院小結、費用明細等相關資料齊全。
醫療報銷范圍
農村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1、門診補償:
(1)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次就診處方藥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藥費限額50元。
(2)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藥費限額100元。
(3)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藥費限額200元。
(4)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藥費限額200元。
(5)中藥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
(6)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2、住院補償
(1)報銷范圍:
a、藥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準,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b、60周歲以上老人在興塔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2)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3、大病補償
(1)鎮風險基金補償: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
(2)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癥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
以下是不屬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1、自行就醫(未指定醫院就醫或不辦理轉診單)、自購藥品、公費醫療規定不能報銷的藥品和不符合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
2、門診治療費、出診費、住院費、伙食費、陪客費、營養費、輸血費(有家庭儲血者除外,按有關規定報銷)、冷暖氣費、救護費、特別護理費等其他費用;
3、車禍、打架、自殺、酗酒、工傷事故和醫療事故的醫療費用;
4、矯形、整容、鑲牙、假肢、臟器移植、點名手術費、會診費等;
5、報銷范圍內,限額以外部分。
城鎮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城鎮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是指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具體如下所示:
1.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
2.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
3.有些城鎮規定鄉鎮企業及其職工、城鎮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要逐步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最后一條根據每個地方不同政策而定)便可以享受醫療報銷。
城鎮醫療報銷的主要是指是在醫院看病、用藥、住院、手術等,可以通過醫??ò凑障嚓P規定可以進行醫藥費用的報銷,城鎮醫療保險比較專一,項目規模和覆蓋面較大,但其在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方面賠付有限,這個時候小編建議參保人可另行購買商業大病醫療補充保險與社保進行組合的方式,來減輕自己的經濟損失。
職工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
一、基本保險不予支付費用的診療項目范圍
(一)服務項目類
1、掛號費、院外會診費、病歷工本費等;
2、出診費、檢查治療加急費(急診除外)、點名手術附加費,優質優價費、自請特別護士費等特需醫療服務。
(二)非疾病治療項目類
1、各種美容(生活美容、醫學美容)健美項目以及亂非功能性整容,矯形手術等;
2、各種減肥、增胖、增高項目;
3、各種健康體檢;
4、各種預防、保健性的診療項目;
5、牙科整畸、牙科烤瓷;
6、各種醫療咨詢(不含精神科咨詢)、醫療鑒定。
(三)診療設備及醫用材料類
1、應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裝置、電子束ct、眼科準分子激光治療儀等大型醫療設備進行檢查治療項目;
2、眼鏡、義齒、義眼、義肢、助聽器等康復器具;
3、各種自用的保健、按摩、檢查康復和治療器械。
(四)治療項目類
1、各類器官移植或組織移植的器官源或組織源;
2、除腎臟、心臟瓣膜、角膜、皮膚、血管、骨、骨髓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組織移植;
3、近視眼矯形術;
4、氣功療法、音樂療法,保健性的營養療法、磁療等輔助性治療項目。
(五)其他
1、各種不育(孕)癥、性功能障礙的診療項目;
2、各種科研性、臨床驗證性的診療項目;
二、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部分費用的診療項目范圍
(一)診療設備及醫用材料類
1、應用*—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裝置(ct),立體定向放射裝置(γ—刀、χ—刀)、心臟及血管造影*線機(含數字減影設備)、核磁共振成像裝置(mei)、單光子發射電子計算機掃描裝置(spect)、彩色多普勒儀、醫療直線加速器等大型醫療設備進行的檢查、治療項目;
2、體外震波碎石與高壓氧治療;
3、心臟起搏器、人工關節、人工晶體、血管支架體內置換的人工器官、體內置放材料;
4、省物價部門規定的可單獨收費的一次性醫用材料。
(二)治療項目類
1、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2、腎臟、心臟瓣膜、角膜、皮膚、血管、骨、骨髓移植;
3、心臟激光打孔、抗腫瘤細胞免疫療法和快中子治療項目。
保險辦法
工傷職工舊傷復發或康復需要治療的,填寫《工傷職工舊傷復發治療申請表》或《工傷職工康復申請表》,憑就診的協議醫療機構提出診斷意見,由單位到醫保經辦機構(審核一部)核準后到協議醫療機構就醫。
對舊傷復發有爭議的,由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職工在工傷認定后,其發生的工傷醫療費用,憑工傷認定結論、出院小結復印件(包括:出入院日期、入院主訴、現病史、檢查、診斷、治療、手術經過、治療后轉歸情況、出院注意事項。
加蓋就診醫院章)、醫療費用明細清單(包括:藥物、檢查、治療、手術、化驗等每項的名稱、用量、次數,單價,每項總價)、有效報銷單據(有財政部門監制章或稅務部門監制章和就診醫院收費專用章),由單位到醫保經辦機構(審核一部)申請報銷。
篇2:實業公司工傷事故追查分析
某實業公司工傷事故追查分析
一、材料分析
對事故調查有關材料進行整理分類,再進行研究分析。
二、傷害分析
對事故發生的致因研究,不能在直接觀察下進行,而是在事故發生之后,通過調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
按照國家事故分類標準,要從七個方面進行傷害分析:
1.受傷部位--身體何處受到傷害;
2.受傷性質--受到何種傷害;
3.傷害方式--受害者與致害物是如何接觸的;
4.起因物--導致事故發生的物體、物質;
5.致害物--直接引起傷害事故及中毒的物體或物質;
6.不安全狀態--導致事故發生的物質條件;
7.不安全行為--造成事故的人為錯誤。
三、原因分析
確定事故原因是事故調查分析中最重要的環節。只有正確分析確定事故原因,才能汲取教訓,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預防、控制事故的重復發生。
1.事故直接原因,屬于下列情況者為直接原因:
(1)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
(2)人的不安全行為;
2.事故間接原因,是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即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產生和存在的原因:
(1)技術和設計上的缺陷。工業構件、建筑物、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工藝過程、操作方法、維修檢驗等的設計、施工和材料存在問題;
(2)教育培訓不夠或未經培訓、缺乏或不懂安全技術知識;
(3)勞動組織不合理;
(4)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
(5)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
(6)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
3.事故主要原因,指生產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屬于下列情況者為主要原因:
(1)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2)設備、工具、附件有缺陷;
(3)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
(4)光線不足或工作地點及通道情況不良;
(5)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
(6)勞動組織不合理;
(7)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揮有錯誤;
(8)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
(9)不懂操作技術知識;
(10)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紀律。
四、責任分析
1.根據事故調查所確認的事實,通過事故分析,找出事故直接原因、間接原因、主要原因,依照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所規定的職責確定事故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
2.從事故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中,根據其在事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地位確定主要責任者;
3.責任人員:
(1)直接責任者--其行為與事故的發生有直接的后果關系的人員;
(2)主要責任者--對事故的發生起主要作用的人;
(3)領導責任者--對事故的發生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
4.責任區分
(1)如具體實施人員按領導人員的指示進行實施,或實施中提出糾正意見未被領導人員采納,而造成傷亡事故的,由領導人員負直接責任。
(2)如具體實施人員提出了違反有關法規規定主張、作法,由于領導人員同意實施,或者具體實施人員明知領導的指示違反有關法規規定,但不向領導人反映,仍繼續實施而造成傷亡事故的,則具體實施人員和領導人員都負直接責任;
(3)在自己的規定職責范圍和特定義務范圍之外,發生傷亡事故的,不負直接責任;如果分工不清,職責不明,以其實際工作范圍和職工公認的職責范圍作為認定責任的依據;
(4)如果是由集體研究作出錯誤決定而造成傷亡事故的,應由主持研究拍板定案者負主要責任。
篇3:實業公司工傷追查規定
某實業公司工傷追查規定
第一條公司設立工傷事故追查小組,由綜合管理部、工會、紀委、企管、工資等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工傷事故的追查處理。
第二條發生工傷事故時,現場人員(特別是管理人員)必須立即按事故匯報程序向綜合管理部匯報。綜合管理部人員必須及時趕到現場,組織搶救、勘察事故現場,并做出詳細記錄。事故單位、現場人員必須保護好現場,對破壞現場者,按嚴重"三違"處理。
第三條發生工傷事故的責任單位當天內匯報的,屬"三違"行為,追究事故單位負責人的責任。工傷輕微的,傷后本人及親屬和單位寫出書面意見,醫療部門出具傷情證明,綜合管理部根據相關處理,否則按隱瞞工傷處理。
第四條接到工傷事故報告后,綜合部必須在24小時內組織事故追查,相關人員必須積極配合,接受調查。查清事故過程,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訓,分清事故責任,擬定處理意見。工傷責任單位必須寫出整改措施、工傷申請報告及其它有關材料(醫療診斷證明、工友證明、身份證復印件、傷者自述等)。
第五條在事故發生后,責任單位10日內不備齊相關材料到公司辦理工傷手續,致使公司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報送上級部門的,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負責。
第六條工傷事故發生后,有關人員應配合公司的調查處理,不如實反映情況的,對該單位主管及有關人員最高可罰款1000元。
第七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工傷范圍:
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條例傷亡的;
2、醉酒導致傷亡的;
3、自殘或者自殺的;
4、其他不符合有關申報工傷條件的。
第八條因個人違章作業或工作不負責任造成自傷的,同樣追究其"三違"責任,必須住院治療的,待其治療期滿后處理。
第九條依據*礦司[20**]6號關于下發《徐州礦務集團公司安全質量獎懲規定》的通知和*礦司[2005]65號關于印發《徐州礦務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職務過錯行政責任追究辦法》的通知等文件,對出現工傷的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第十條對違反規定而出現工傷事故,導致公司被上級部門處罰的,工傷責任單位應承擔全部責任。
第十一條外出辦礦及外出創業的工傷管理依照集團公司有關文件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