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2024-07-13 閱讀 7501

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是繼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后國際社會關注的又一管理體系標準,其目的是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理論制定管理標準來規范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行為,促進企業建立預防機制,控制事故的發生率,降低事故的危害性,保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目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正在實施,我國也頒布了GB/T28001-20**標準,準備推行。

我國歷來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十分重視,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在實踐中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嚴重的問題和隱患,特別是近年來我國發生的一些重大事故,使我們深深感到,實施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標準已迫在眉睫。標準的實施能幫助我們充分辯識各種危險源,正確評價其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風險及相關費用,既保障了生命財產,又降低了生產成本,其實際的及潛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是不容忽視的。而以犧牲人員的健康安全換取低成本參與競爭則被視為不道德和不負責任的,越來越難以在市場上立足,何況這種低成本只是暫時的,一旦發生事故,其物質上(賠償、受罰)和精神上(公憤、內疚)的損失將呈幾何增長。因此,盡早建立、實施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并取得認證,不失為明智之舉。

一.產生背景和發展趨勢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8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它與ISO9000和ISO14000等一樣被稱為后工業化時代的管理方法,其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必須采取更為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將包括質量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等管理在內的所有生產經營活動科學化、標準化和法律化。國際上的一些著名的大企業在大力加強質量管理工作的同時,已經建立了自律性的和比較完善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較好地提升了自身的社會形象和大大地控制和減少了職業傷害給企業所帶來的損失。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產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際一體化進程的加速進行而引起的,由于與生產過程密切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問題正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重視,與此相關的立法更加嚴格,相關的經濟政策和措施也不斷出臺和完善。在80年代,一些發達國家率先研究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活動,其中,英國在1996年頒布了BS8800《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指南》,此后,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挪威的一些組織也制定了相關的指導性文件,1999年英國標準協會、挪威船級社等13個組織提出了職業健康安全評價系列(OHSAS)標準,即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OHSAS1800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AS18001實施指南》,盡管國際標準組織(ISO)決定暫不頒布這類標準,但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繼續進行相關的研究和實踐,并使之成為繼ISO9000、ISO14000之后又一個國際關注的標準。

目前,我國的職業健康安全現狀不容樂觀,例如,我國在接觸職業病危害人數、職業病患者累計數量、死亡數量和新發病人數,均達世界首位。盡管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但是,職業健康安全工作遠遠滯后,特別是加入WTO后,這種狀況不很好解決,作為技術壁壘的存在,必將影響到我國的競爭力,甚至可能影響我國的經濟管理體系運行,因此,我國政府正大力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力求通過工作環境的改善,員工安全與健康意識的提高,風險的降低,及其持續改進、不斷完善的特點,給組織的相關方帶來極大的信心和信任,也使那些經常以此為籍口而形成的貿易壁壘不攻自破,為我國企業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供有力的后盾,從而也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歷史機遇,進一步提升我國的整體競爭實力。

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概況

1.特點l建立管理體系來進行績效控制

◆采用PDCA循環

◆預防為主、持續改進和動態管理

◆遵守法規的要求貫穿體系始終

◆適用于所有行業

◆自愿原則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組成我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與OHSMS18000的內容和結構基本相同,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

◆范圍:規定使用于該指導性技術文件的組織愿望和界限(限制)

◆術語:17個術語和定義

◆OHSMS要素部分:五大功能塊,每一功能塊又由若干要素組成,共17個要素

其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組成包括:

1范圍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素

4.1總要求

4.2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4.3策劃

4.4實施和運行

4.5檢查和糾正措施

4.6管理評審

三.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作用

1.為企業提供科學有效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和指南;

2.安全技術系統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不足以完全杜絕事故,組織管理因素是復雜系統事故發生與否的最深層原因,系統化,預防為主,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安全管理;

3.推動職業健康安全法規和制度的貫徹執行;

4.使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轉變為主動自愿性行為,提高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形成自我監督、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機制;

5.促進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消除貿易壁壘和加入WTO后的綠色壁壘;

6.有助于提高全民安全意識;

7.改善作業條件,提高勞動者身心健康和安全衛生技能,大幅減少成本投入和提高工作效率,產生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

8.改進人力資源的質量。根據人力資本理論,人的工作效率與工作環境的安全衛生狀況密不可分,其良好狀況能大大提高生產率,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發展動力;

9.在社會樹立良好的品質、信譽和形象。因為優秀的現代企業除具備經濟實力和技術能力外,還應保持強烈的社會關注力和責任感、優秀的環境保護業績和保證職工安全與健康;

10.把OHSMS和ISO9000、IS01400O建立在一起將成為現代企業的標志和時尚

四.如何建立體系

1.明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建立該體系的組織要有合法的法律地位和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

2.進行人員技術培訓對有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時,要有針對必,對管理層的培訓著重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針、高層意識;對特殊層培訓的要求是了解崗位基本職業健康安全處理技術;對員工層培訓的要求是具有一定基礎職業健康安全意識。

3.進行初始評審包括對組織現有管理制度、各種職業健康安全影響確定和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情況等進行評審。

4.方針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方針,指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和保持總的目標和承諾。

5.策劃策劃主要包括危險源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策劃,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目標、管理方案。進行策劃時,要求具有組織管理特色和反映企業文化。

6.實施和運行根據策劃結果實施風險控制的活動,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保留各種運行證據

7.檢查和糾正措施包括檢查日常運行情況、實施內審和管理評審和糾正預防不合格行為。

篇2: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管理辦法

1.定期組織員工學習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文件,要有學習記錄。

2.定期組織員工員工進行危險源辨識,提高員工的危險源辨識水平。

3.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考試。

4.積極組織員工參加礦及公司組織的本安體系知識競賽。

5.編制各個崗位的危險源辨識卡,下發給員工,要求下井攜帶,便于員工能夠隨時學習。

6.對于員工回答危險源辨識情況,班組考核上給與獎罰。

7.每個月月底嚴格按照《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考核標準》整理內業資料,隨時迎接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檢查。

8.迎接好集團公司的季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檢查。

篇3:移動式近海鉆井平臺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審核準則

1公司責任

1.1申請DOC的平臺公司,無論承包形式如何(總包或分包),必須對所管理平臺的安全和防污染負全責。

1.2申請DOC的平臺公司必須對所管理鉆井平臺獨立負責,不得將ISM規則所規定的責任和義務的任何部分分包給合同承包方或第三方,亦不得將合同承包方或第三方納入本公司安全管理體系。

1.3鉆井平臺經理(或高級隊長)是平臺上的最高領導,對安全和防污染全權負責,ISM規則中對船長的責任與權限要求均對其適用。

2船岸人員管理

2.1鉆井平臺的船長、駕駛員和輪機員須經海事主管機關認可的機構培訓,并持海事主管機關簽發的適任證書;經理(或高級隊長)和其它工作人員需經海事主管機關認可的機構培訓,并持有海事主管機關簽發的熟悉和基本安全培訓合格證(在20**年2月1日前可持有“四小證”)或海洋石油作業行業安全主管部門簽發的“五小證”;任何人員只要在海上平臺滯留1天以上均應經過安全救生知識培訓,并持有相應的有效證書;特殊工種:電工、電氣焊工、吊車司機、司索工、廚師、無線電電子操作員等,均應取得國家主管機關頒發的相應證書,其中無線電電子操作員應取得海事主管機關頒發的證書。

2.2鉆井平臺配員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執行。

2.3岸上管理人員中涉及安全和防污染的部門負責人,應具有一定資質并持有本行業頒發的資格證書。

3船岸人員培訓

3.1專項安全培訓主要包括經理安全培訓、安全環保人員培訓、平臺經理監督培訓以及架工以上人員的井控培訓、防HS培訓、油氣消防培訓、穩性與壓載技術培訓等。其中井控培訓、防HS培訓和油氣消防培訓應由海洋石油作業行業安全主管部門認可的培訓機構完成并頒發證書。

3.2公司應確保平臺人員了解有關的法律法規要求。除了IMO頒布的《海上移動式平臺構造與設備規則》、SOLAS公約及其修正案、MARPOL公約及其附則、1995年修正的STCW公約等法規性文件外,還應按海洋石油作業行業安全主管部門頒布的有關法規執行。截止目前,現行有效的文件有:《海洋石油作業安全管理規定》、《海上移動式鉆井船(平臺)作業許可辦法》、《海洋石油井噴控制要求》、《海洋石油作業硫化氫防護安全要求》、《海上移動式鉆井平臺和油(氣)生產設施一般安全管理規則》、《海洋石油作業放射性及爆炸物質安全管理規則》、《海上移動式鉆井平臺和油(氣)生產設施電氣安全管理規則》、《海上移動鉆井平臺和油(氣)生產設施的經理及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要求》、《海洋石油作業者安全應急計劃編制要求》、《海洋石油作業租用直升機安全管理規

則》、《海洋石油作業事故檢查和統計要求》、《海洋石油作業系固管理規則》、《海洋石油作業安全培訓要求》、《海洋石油棄井作業管理規則》等。在審核中,審核員應審查公司的培訓主管部門是否針對上述法規要求組織了培訓,審查公司有關部門及平臺的相關人員是否熟悉這些法規的有關要求。

4設備維護與操作計劃制定

4.1對總包井,鉆井公司負責設備的維護和電子操作員的配備管理,提供平臺上的醫生及所配藥品和器械;對分包井,通常由作業者負責租用設備和操作維護人員,聘請醫生并配備藥品和器械。在審核中,審核員應視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4.2鉆井平臺的操作主要包括:拖航作業、鉆前準備、鉆井、下套管、固井、定向鉆井、鉆開油氣層、邊采邊鉆、取芯、測井、測試、棄井、鉆井作業事故處理與預防、試壓作業、熱工作業(包括氣割、焊接、加熱及明火作業)、進入限定空間、高處作業、放射性作業、爆炸性作業、油漆作業、化學危險品的使用與管理、電氣作業、吊籃吊運人員作業、起重作業、船舶靠離平臺作業、加油作業、清艙作業、滑油劑的使用等。在審核中,應審核公司的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是否覆蓋了上述平臺的日常操作;是否制定了操作程序;操作程序中是否明確了相關人員的資格要求;以及這些程序或規定是否符合有關國際公約、規則并符合海洋石油作業行業安全主管部門頒布的有關法規的要求。

4.3審核平臺公司是否具有制定涉及平臺安全和防污染的關鍵操作的方案和須知的程序,并將該工作分配給適任人員。

5應急反應及布置

5.1鉆井平臺的應急情況主要包括:井噴、HS作業、海冰、臺風、油類作業、平臺破損、平臺失控的漂移、拔樁險情、壓載險情、直升機事故、火災、人員落水、傷病員的急救與治療、放射性物質遺落及有毒有害物質泄漏、地震、海嘯、風暴潮及棄平臺等。在審核中,應審核公司是否對上述應急情況進行了標識;對標識的應急情況是否制定了應急反應程序;所編制的安全應急計劃是否考慮了作業海區的自然環境和勘探、開發及生產的不同作業階段等。

5.2審核公司及平臺上是否建立了應急操練和演習制度。平臺上常進行的演習包括:棄平臺、救生(人員落水)、消防、防噴(井控)、防臺風、防HS、溢油演習等。

5.3平臺在作業期間,每月應進行一次棄平臺演習和一次消防演習;每季度應進行一次救生演習;防噴演習應根據井的情況來決定演習時間和頻率;防臺風演習將根據平臺的作業海區和季節的變化來選擇演習時間;防HS演習根據所鉆地層是否會有HS來決定。

5.4審核公司是否組織了岸基與平臺的聯合演習,驗證岸基應急組織機構、指揮系統與醫療機構的聯系、通訊網站以及向主管部門、海事主管機關報告和救援程序的有效性。

6不符合、事故及險情的報告與分析

6.1《海洋石油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及《海洋石油作業事故報告和統計要求》對海上發生作業事故、險情后的報告內容和時間要求、調查與分析、處理及改進措施都作了規定,在審核中應審查程序文件是否符合上述規定的要求。

6.2審核中應查閱海洋石油作業行業安全主管部門對公司所屬平臺的檢查結果,對平臺上存在的問題,公司主管部門是否組織了分析并予以解決。

6.3審核中應查驗部海事局和中國船級社有關平臺證書及檢驗報告、記錄;對平臺存在的設備問題和缺陷,公司主管部門是否按期解決;是否定期組織安全例會對生產和作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7本規則所稱移動式近海鉆井平臺系指具有自航能力的鉆井平臺。

8本準則未盡事宜,參照《航運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審核發證規則》、《航運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審核發證程序》和《航運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審核的若干準則》以及鉆井行業有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