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橋隧工作業安全教案

橋隧工作業安全教案

2024-07-12 閱讀 7907

1.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熟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根據熟練程度進行工作。如有高血壓、心臟病或頭昏均不得上架作業。上架子必須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把工具放在工具袋里。搭設過程中應思想集中,上下運送材料互相呼應,不要從高空中將材料擲下,以免傷人。腳手板陡坡部分應加釘防滑木條,兩端必須固定在橫桿上;腳手架外側臨空面應設護身欄桿。在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經常檢查,發現結扣松動、架桿、腳手板斷裂時,應及時加固或更換;防止列車震動腳手架侵入限界。在使用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架子上的荷載,禁止在架子上過多地堆置施工用料或多人聚集在一起。拆架時要嚴格按順序進行,拆下的架料應有秩序地分類堆放在指定地點,防滑條要有專人收拾,以免釘子釘腳。使用腳手架必須滿足安全要求。腳手架搭設應配合工程進度,不宜搭設過高。

2.各作業單位應切實加強綜合天窗作業前、中、后的聯系和防護工作;對封鎖線路、接觸網停電、移動作業車等關鍵環節的作業,必須嚴格按規定設置防護。

3.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水泥標號和水灰比。

4.隧道內有漏水時,應遵循“防,截,排,堵相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來進行整治。達到防水可靠,經濟合理。

5.材料、工具裝載應穩固,不得偏載、超載和超限;裝載危險品時,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6.響墩放置位置恰在鋼軌接頭、道岔、道口、無碴橋上或隧道內時,應將響墩放置位置向外方延伸。

7.手工涂刷油漆的順序自上而下,自左至右。

8.火炬信號為晝夜通用的視覺信號。

9.隧道內避車洞兩箭頭間的距離20m。

10.橋長在20m及以下的明橋面上不能有鋼軌接頭。

11.混凝土的灌筑宜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斷,其間歇時間不宜超過2h。

12.護輪軌梭頭尖端懸空不得大于5mm。

13.減速地點標設在減速地點兩端20m處。

14、施工天窗:線橋大、中修及大型機械作業不應少于180min

15、更換或鋪設防水層,整修隧道襯砌等較復雜的大型施工,由副段長擔任。

16、靠近線路堆放材料、機具等,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

17、小車只準在晝間使用,不按列車辦理,可跟隨列車后面推行。

18.橋梁固定支座應設在縱向水平作用力的前端

19.油漆調配地點必須隔絕火源,并備有防火工具。

20.支座必須清潔完整、平穩、密貼、保證梁跨自由伸縮。

21.混凝土的強度隨著水灰比的增強而減小。

22.開挖建筑物基坑和刷坡時按放好的邊線從上向下開挖,禁止掏底挖土。

23.氣溫過低,空氣濕度過大,將影響油漆膜的附著力,所以不允許進行涂裝作業。

24.施工接縫處的混凝土應加強振搗,使新舊層緊密結合。

25.隧道內只采用夜間或晝夜通用信號。

26、沿線工務人員發現線路故障如何處理

答:沿線工務人員發現線路設備故障危及行車安全時,除立即連續發出警報信號和以停車手信號防護外,應采取緊急措施設法修復,并迅速通知就近車站和工務工區;如不能立即修復時,應封鎖區間或限制列車運行速度。

27、設備管理單位進行影響行車安全的維修作業應遵守哪些規定

答:設備管理單位進行影響行車安全的維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鐵路技術管理規程》等有關規定,落實安全責任;對有可能影響其他部門設備安全的要與有關部門簽訂安全協議或共同進行聯合整治。

28、在橋梁人行道上堆放重物時有何規定

答:在橋梁人行道上堆放重物時,特別是在整孔換鋪軌枕或換鋪軌排等作業時,必須對橋梁狀態進行全面調查,對橋梁結構、承載力和穩定性進行檢算,當檢算結果不滿足有關規范要求時,應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并確認滿足要求后,方準作業。在任何情況下,人行道上的豎向靜活載不得超過設計標準值(道碴橋面的人行道,距梁中心2.45m以內為10kPa,距梁中心2.45m以外為4kPa;明橋面為4kPa)。

29、圬工鑿除兩人配合作業時,禁止面對面或戴手套打錘。

30、墩臺上作業要注意系安全帶,戴安全帽,作業前首先要檢查一下吊圍欄是否牢固。

31、在電氣化鐵路上進行橋隧、路基作業時,橋隧、路基大維修作業人員所帶的工具、材料(包括長桿、導線、塔尺、鋼尺、皮尺、花桿)與牽引帶電部分保持2m以上距離。

32、發現接觸網斷線及其部件損壞或在其上掛有線頭、繩索等物時,人員不準與之接觸;在接觸網檢修人員未到達前,應距斷線接地處10m以外設置防護,禁止人員進入。

33、野外作業遇雷雨時,應注意作業人員應放下手中的金屬器具,迅速到安全處所躲避,嚴禁在大樹下,電桿旁或涵洞內躲避。

34、在區間步行上下班時,應在路肩或路旁走行。在雙線區間,應面迎列車方向,通過橋梁、道口或橫越線路時,應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嚴禁來車時搶越。在站內如必須走行道心時,應在其前后設專人防護。進路信號辨認不清時,應及時下道避車,不得臆測行事。

35.行走或轉移時,嚴禁跳車、鉆車、扒車和由車底下、車鉤上傳遞工具材料。繞行停留車輛時其距離應不少于5m,并注意車輛動態和鄰線上開來的列車。

36.工間休息時,應注意不準坐鋼軌、枕木頭及道床邊坡上。

37.繞行停留車輛時,應注意繞行距離應不少于5m,并注意車輛動態和鄰線上開來的列車。

38.高空作業的注意事項是必須戴好安全帽、安全帶或安全繩,不準穿帶釘或易于溜滑的鞋。

39、在線橋處所作業人員應穿戴規定的衣裝和標志,防寒帽須有聽音孔,并不得放下護耳,禁止衣帽堵塞兩耳。禁止穿高跟、塑料底及帶釘子的鞋。不得穿紅色衣服,防護人員不得戴口罩,要隨時提高警惕,預防事故的發生。

40、冬季作業應注意,冬季作業遇有溜滑地段,應注意滑倒摔傷,遇有積雪地段,應鏟除積雪,再進行作業。

41.如何防止火災事故

答:對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必須有專人保管,儲藏時應與建筑物、煙火及水源隔離;搬運裝卸及使用時,應慎防起火、爆炸和中毒。

火源距可燃物應不少于1.5m的距離,電線應不少于0.7m的距離,室內不準亂接電線和使用電爐。

42、鐵路信號分為哪兩種各如何表示

答:鐵路信號分為視覺信號和聽覺信號。

(1)視覺信號的基本顏色:

紅色--停車;

黃色--注意或減低速度;

綠色--按規定速度運行。

(2)聽覺信號:號角、口笛、響墩發出的音響和機車、軌道車的鳴笛聲。

聽覺信號,長聲為三秒,短聲為一秒,音響間隔為一秒。重復鳴示時,須間隔五秒以上。

43、什么是臨時防護信號如何使用

答:響墩及火炬信號是一種臨時緊急停車信號,用于防護線路發生災害、故障地點及列車在區間被迫停車地點。

①響墩

響墩為聽覺信號。使用響墩時,三個為一組。在距防護對象的規定距離處,來車方向左側鋼軌上放置第一個響墩,再向遠距離防護對象20m來車方向右側鋼軌上放置第二個響墩,再向前20m來車方向左側鋼軌放置第三個響墩。響墩不應放置在道口、道岔、鋼軌接頭處,不應放置在無碴橋及隧道內。浸水地點應避開,如有積雪,清除后再放置。

②火炬

火炬是一種臨時緊急信號,當來不及按規定辦法放置響墩時,點燃火炬使列車緊急停車。

火炬信號為晝夜通用的視覺信號。使用前,應先取出擦火帽,露出發火藥頭,再用擦火帽擦發火藥頭使之燃燒,燃點后置于道心?;鹁鎽c地面有一定角度,以使其充分燃燒。

44、什么是高空作業高空作業人身安全如何保證

答:在離地面2m以上的高空及陡坡上作業,叫高空作業。

(1)、在離地面2m以上的高空及陡坡上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或安全繩,不準穿帶釘或易溜滑的鞋;安全帶、安全繩每次使用前,使用人必須詳細檢查,段每半年應做一次鑒定。

(2)、使用腳手架必須滿足安全的要求;腳手架搭設應配合工程進度,不宜搭設過高??拷芸针娋€時,應嚴格按照供電部門的規定留出安全距離(一般動力線2m以上,照明線1m以上);作業中應時刻注意,防止碰觸架空電線。腳手架應搭設牢固,腳手板外伸懸臂,應有專人負責,經常檢查整修,不得浮起活動。

篇2:橋隧工作業安全教案

1.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熟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根據熟練程度進行工作。如有高血壓、心臟病或頭昏均不得上架作業。上架子必須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把工具放在工具袋里。搭設過程中應思想集中,上下運送材料互相呼應,不要從高空中將材料擲下,以免傷人。腳手板陡坡部分應加釘防滑木條,兩端必須固定在橫桿上;腳手架外側臨空面應設護身欄桿。在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經常檢查,發現結扣松動、架桿、腳手板斷裂時,應及時加固或更換;防止列車震動腳手架侵入限界。在使用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架子上的荷載,禁止在架子上過多地堆置施工用料或多人聚集在一起。拆架時要嚴格按順序進行,拆下的架料應有秩序地分類堆放在指定地點,防滑條要有專人收拾,以免釘子釘腳。使用腳手架必須滿足安全要求。腳手架搭設應配合工程進度,不宜搭設過高。

2.各作業單位應切實加強綜合天窗作業前、中、后的聯系和防護工作;對封鎖線路、接觸網停電、移動作業車等關鍵環節的作業,必須嚴格按規定設置防護。

3.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水泥標號和水灰比。

4.隧道內有漏水時,應遵循“防,截,排,堵相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來進行整治。達到防水可靠,經濟合理。

5.材料、工具裝載應穩固,不得偏載、超載和超限;裝載危險品時,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6.響墩放置位置恰在鋼軌接頭、道岔、道口、無碴橋上或隧道內時,應將響墩放置位置向外方延伸。

7.手工涂刷油漆的順序自上而下,自左至右。

8.火炬信號為晝夜通用的視覺信號。

9.隧道內避車洞兩箭頭間的距離20m。

10.橋長在20m及以下的明橋面上不能有鋼軌接頭。

11.混凝土的灌筑宜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斷,其間歇時間不宜超過2h。

12.護輪軌梭頭尖端懸空不得大于5mm。

13.減速地點標設在減速地點兩端20m處。

14、施工天窗:線橋大、中修及大型機械作業不應少于180min

15、更換或鋪設防水層,整修隧道襯砌等較復雜的大型施工,由副段長擔任。

16、靠近線路堆放材料、機具等,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

17、小車只準在晝間使用,不按列車辦理,可跟隨列車后面推行。

18.橋梁固定支座應設在縱向水平作用力的前端

19.油漆調配地點必須隔絕火源,并備有防火工具。

20.支座必須清潔完整、平穩、密貼、保證梁跨自由伸縮。

21.混凝土的強度隨著水灰比的增強而減小。

22.開挖建筑物基坑和刷坡時按放好的邊線從上向下開挖,禁止掏底挖土。

23.氣溫過低,空氣濕度過大,將影響油漆膜的附著力,所以不允許進行涂裝作業。

24.施工接縫處的混凝土應加強振搗,使新舊層緊密結合。

25.隧道內只采用夜間或晝夜通用信號。

26、沿線工務人員發現線路故障如何處理

答:沿線工務人員發現線路設備故障危及行車安全時,除立即連續發出警報信號和以停車手信號防護外,應采取緊急措施設法修復,并迅速通知就近車站和工務工區;如不能立即修復時,應封鎖區間或限制列車運行速度。

27、設備管理單位進行影響行車安全的維修作業應遵守哪些規定

答:設備管理單位進行影響行車安全的維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鐵路技術管理規程》等有關規定,落實安全責任;對有可能影響其他部門設備安全的要與有關部門簽訂安全協議或共同進行聯合整治。

28、在橋梁人行道上堆放重物時有何規定

答:在橋梁人行道上堆放重物時,特別是在整孔換鋪軌枕或換鋪軌排等作業時,必須對橋梁狀態進行全面調查,對橋梁結構、承載力和穩定性進行檢算,當檢算結果不滿足有關規范要求時,應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并確認滿足要求后,方準作業。在任何情況下,人行道上的豎向靜活載不得超過設計標準值(道碴橋面的人行道,距梁中心2.45m以內為10kPa,距梁中心2.45m以外為4kPa;明橋面為4kPa)。

29、圬工鑿除兩人配合作業時,禁止面對面或戴手套打錘。

30、墩臺上作業要注意系安全帶,戴安全帽,作業前首先要檢查一下吊圍欄是否牢固。

31、在電氣化鐵路上進行橋隧、路基作業時,橋隧、路基大維修作業人員所帶的工具、材料(包括長桿、導線、塔尺、鋼尺、皮尺、花桿)與牽引帶電部分保持2m以上距離。

32、發現接觸網斷線及其部件損壞或在其上掛有線頭、繩索等物時,人員不準與之接觸;在接觸網檢修人員未到達前,應距斷線接地處10m以外設置防護,禁止人員進入。

33、野外作業遇雷雨時,應注意作業人員應放下手中的金屬器具,迅速到安全處所躲避,嚴禁在大樹下,電桿旁或涵洞內躲避。

34、在區間步行上下班時,應在路肩或路旁走行。在雙線區間,應面迎列車方向,通過橋梁、道口或橫越線路時,應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嚴禁來車時搶越。在站內如必須走行道心時,應在其前后設專人防護。進路信號辨認不清時,應及時下道避車,不得臆測行事。

35.行走或轉移時,嚴禁跳車、鉆車、扒車和由車底下、車鉤上傳遞工具材料。繞行停留車輛時其距離應不少于5m,并注意車輛動態和鄰線上開來的列車。

36.工間休息時,應注意不準坐鋼軌、枕木頭及道床邊坡上。

37.繞行停留車輛時,應注意繞行距離應不少于5m,并注意車輛動態和鄰線上開來的列車。

38.高空作業的注意事項是必須戴好安全帽、安全帶或安全繩,不準穿帶釘或易于溜滑的鞋。

39、在線橋處所作業人員應穿戴規定的衣裝和標志,防寒帽須有聽音孔,并不得放下護耳,禁止衣帽堵塞兩耳。禁止穿高跟、塑料底及帶釘子的鞋。不得穿紅色衣服,防護人員不得戴口罩,要隨時提高警惕,預防事故的發生。

40、冬季作業應注意,冬季作業遇有溜滑地段,應注意滑倒摔傷,遇有積雪地段,應鏟除積雪,再進行作業。

41.如何防止火災事故

答:對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必須有專人保管,儲藏時應與建筑物、煙火及水源隔離;搬運裝卸及使用時,應慎防起火、爆炸和中毒。

火源距可燃物應不少于1.5m的距離,電線應不少于0.7m的距離,室內不準亂接電線和使用電爐。

42、鐵路信號分為哪兩種各如何表示

答:鐵路信號分為視覺信號和聽覺信號。

(1)視覺信號的基本顏色:

紅色--停車;

黃色--注意或減低速度;

綠色--按規定速度運行。

(2)聽覺信號:號角、口笛、響墩發出的音響和機車、軌道車的鳴笛聲。

聽覺信號,長聲為三秒,短聲為一秒,音響間隔為一秒。重復鳴示時,須間隔五秒以上。

43、什么是臨時防護信號如何使用

答:響墩及火炬信號是一種臨時緊急停車信號,用于防護線路發生災害、故障地點及列車在區間被迫停車地點。

①響墩

響墩為聽覺信號。使用響墩時,三個為一組。在距防護對象的規定距離處,來車方向左側鋼軌上放置第一個響墩,再向遠距離防護對象20m來車方向右側鋼軌上放置第二個響墩,再向前20m來車方向左側鋼軌放置第三個響墩。響墩不應放置在道口、道岔、鋼軌接頭處,不應放置在無碴橋及隧道內。浸水地點應避開,如有積雪,清除后再放置。

②火炬

火炬是一種臨時緊急信號,當來不及按規定辦法放置響墩時,點燃火炬使列車緊急停車。

火炬信號為晝夜通用的視覺信號。使用前,應先取出擦火帽,露出發火藥頭,再用擦火帽擦發火藥頭使之燃燒,燃點后置于道心?;鹁鎽c地面有一定角度,以使其充分燃燒。

44、什么是高空作業高空作業人身安全如何保證

答:在離地面2m以上的高空及陡坡上作業,叫高空作業。

(1)、在離地面2m以上的高空及陡坡上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或安全繩,不準穿帶釘或易溜滑的鞋;安全帶、安全繩每次使用前,使用人必須詳細檢查,段每半年應做一次鑒定。

(2)、使用腳手架必須滿足安全的要求;腳手架搭設應配合工程進度,不宜搭設過高??拷芸针娋€時,應嚴格按照供電部門的規定留出安全距離(一般動力線2m以上,照明線1m以上);作業中應時刻注意,防止碰觸架空電線。腳手架應搭設牢固,腳手板外伸懸臂,應有專人負責,經常檢查整修,不得浮起活動。

篇3:小學家校會議活動教案

小學家校會議活動教案

一、指導思想

學生的成長發展是學校、家庭、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是否有效,還要得到家庭和社會人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更為突出。家長是人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人的終身學校。家校聯系是為了加強教師與家長、社會的溝通,爭取家長、社會的支持了解學生在家表現,反映學生在校情況,共同教育好學生的重要手段,體現學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因此,每個教師都應重視做好家校聯系工作。為將家校聯系工作落到實處,變“請進來”為“走出去”,變“被動家訪”為“主動家訪”,變“談話方式家訪”為“請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發揮家訪的動力,形成教育合力,增強對學生的教育力度。

二、家長會議的內容

內容要對教育教學問題、家庭社會矛盾、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生的在校表現、家長意見建議等內容全面涉及。

三、家長會議具體要求

1、端正思想。教師要認識會議的重要性、必要性,會議中注意言行舉止,作風嚴謹,樹立良好教師形象;

2、明確目的。老師要認真細致地“備”每次家長會要達到什么目的、如何達到目的、對本次會議成功與否的期望值、這個期望值符不符合學生的實際;

3、了解學生。聯系前,老師要對學生家庭基本情況、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會議的實效;

4、講究方法。與家長談話時注意保護學生及家長的自尊心和積極性,營造寬松和諧氛圍,不宜只向家長“告狀”、“踢球”,做到因人而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5、尊重家長,平等交流。注重與家長的感情交流,胸懷寬廣,不計較個別家長對老師的偏見,絕不允許居高臨下甚至與家長吵架,應和風細雨、感動家長;

6、態度誠懇,重視家長意見,對家長提出的正確意見虛心接受,好的意見或建議,及時反映給學校領導;對家長因不了解學校實際而提出的偏激或不很正確的意見,耐心給予解釋,使家長理解和諒解;

7.注意安全。在會議期間做好安全工作。

四、會議總結。

小學家校會議活動教案

以家長會為契機,讓家長真切的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讓家長積極地投入到我們的教育教學當中來,增進家長與學校的感情,為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營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圍。

一、家長會要求

1、在開會前以書面形式通知家長開會時間、地點及主要議題。以便于家長安排好他們的工作、家庭生活,并盡可能的讓學生的監護人來參加,對有事不能來參加的家長應提前做到心中有數,并通過協商另約家長見。

2、班主任匯報前期工作內容及工作成績。

3、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匯報本班的期中考試情況。

4、班主任匯報紀律、學習及完成作業情況和常規管理狀況。

5、各科任老師談近期學生的學習情況,向家長匯報并作以指導,以謀求合作。

6、班主任對前一階段學生的表現做以具體講說,多點名表揚,盡可能的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問題講現象,并提出指導意見及合作方法。對解決有難度的問題可拿出來與家長共同研討。

7、指出下一階段工作重點,明確工作內容。

8、個別溝通。

二、對老師的要求

1、家長會要提前入手、形式生動,準備充分。

2、個教師認真備好家長會發言稿,內容要詳實、客觀、公正。

3、教師著裝要得體、大方。

4、語言要準確、生動、凝練,切記嗦。要多說能鼓舞人心的語言,讓家長教育孩子有信心。

5、態度要親切、真誠,具有親和力,并能體現出教師的職業素養。

6、開家長會之前應布置好教室,給家長以干凈、整潔、明快之感,提前通知科任老師做好開會準備,安排學生做引領到,引領家長找到自己孩子的座位。

三、上交材料

家長簽到表和各班活動流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