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工資管理辦法
人員工資管理辦法
人員工資管理辦法【1】
為統一臨時聘用人員的薪酬標準,按照“同工同酬、多勞多得”的原則,結合本局實際,經局行政會議研究決定,特制定本辦法,望遵照執行。
一、適用范圍:管理辦法適用于正式簽定勞動合同的臨聘人員
二、工資結構
1、基本工資:每人每月不得高于800.00元。
2、電話費:每人每月50.00元(駕駛人員每人每月150元)
3、駕駛員年終安全獎:每人每月50.00元(全年600.00元),年終未發生安全事故則一次性領取。
4、業務獎:駕駛員按車公里計算,每公里0.15元。
打字、信息員按照駕駛員行車公里補貼的平均數領取,保安人員按照駕駛員行車公里補貼平均數的60%領取。
5、勞保費:每人每年不超過400.00元。
6、降溫費:每人每年400.00元。
7、烤火費:每人每年400.00元。
8、節日費:春節、國慶節慰問金500.00元;
清明節、“五一”節、端午節、中秋節、元旦節慰問金:200.00元;
生日費:200.00元。
9、旅差費:市內出差不予報銷,市外出差按相關規定執行。
10、年終目標考核獎:按在職工人的50%發放。
11、其他費用:保險費、加班費和在休假范圍內當年未休假的均參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三、本辦法僅供內部使用,由局辦公室負責解釋。
人員工資管理辦法【2】
為進一步規范臨時聘用人員薪酬管理,切實保障臨時聘用人員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實施范圍和對象
縣經濟開發區管委、縣直各單位、各事業單位中經縣政府研究批準,由縣級財政安排費用的臨時聘用人員;
縣直機關單位符合公務用車配備規定聘用的駕駛員。
二、崗位績效薪酬的組成
機關事業單位臨時聘用人員實行崗位績效薪酬制度。
崗位績效薪酬由基本工資、工齡工資、崗位績效獎金和特殊崗位津貼四部分組成。
(一)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主要體現臨時聘用人員所聘輔助性崗位的基本職責。
崗位分一般性崗位和技術性崗位。
一般性崗位臨時聘用人員基本工資執行標準為每月600元,技術性崗位臨時聘用人員基本工資執行標準為每月1000元。
(二)工齡工資
工齡工資主要體現臨時聘用人員的工作年限積累。
每月工齡工資按照臨時聘用人員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計發,工齡工資標準為每年20元。
(三)崗位績效獎金
崗位績效獎金主要體現臨時聘用人員的崗位實績和貢獻。
績效獎金分月績效獎金和年終績效獎金。
月績效獎金標準為一般性崗位人均300元,技術性崗位人均500元。
年終績效獎金標準為一般性崗位人均2000元,技術性崗位3000元。
各單位要根據臨時聘用人員的崗位責任、工作表現等情況,制訂績效考核辦法,獎金適當拉開檔次發放。
(四)特殊崗位津貼
為體現對特殊崗位的政策傾斜,對從事特殊性輔助崗位工作的臨時聘用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
特殊崗位津貼種類及標準,由縣政府研究確定。
三、建立正常薪酬增長機制
(一)調整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標準根據本地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幅度調整,從第二年的1月起執行。
(二)正常增加工齡工資
臨時聘用人員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增加一年,每人每月增發20元工齡工資,并從第二年的1月起執行。
(三)調整崗位績效獎金和特殊崗位津貼
根據工作要求,并隨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等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崗位績效獎金和特殊崗位津貼。
四、相關政策
(一)由于臨時聘用人員流動性較大,各單位與臨聘人員勞動合同的簽訂原則上實行一年一聘制,用工對象應當在法定勞動年齡內。
(二)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各單位要及時辦理臨時聘用人員的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切實維護臨時聘用人員的合法權益。
(三)各單位要建立臨時聘用人員個人工資銀行賬戶,工資支付以銀行卡的形式發放,發放渠道與單位正式工作人員相同。
(四)臨時聘用人員薪酬、單位應負擔的社會保險均從財政安排各單位的臨時人員費用中列支,總額不得突破。
臨聘人員各類保險個人承擔部分,由個人自行承擔。
五、組織實施
(一)各單位每年在申請預算時,將臨聘人員基本工資、工齡工資、崗位績效獎金和特殊崗位津貼列入基本支出預算,按月申請撥付。
(二)臨時聘用人員薪酬管理辦法,關系到臨時聘用人員的切身利益,各單位務必高度重視,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三)本管理辦法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縣財政局共同負責解釋,自2011年10月1月起實施。
過去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本辦法執行。
各鎮人民政府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篇2:公司銷售人員工資管理辦法
公司銷售人員工資管理辦法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一條公司銷售人員,包括營銷總部、營銷中心.銷售中心、辦事處所有員工的工資待遇,除有特殊規定外,均應依照本辦法辦理。
第二條本辦法由人力資源部制訂,并呈報總經理核準實施,如有未盡事宜,由主管銷售的副總及各銷售部門經理提出,與人力資源部共同協商后修正再公布實施。
第三條本辦法于每年年底根據公司的經營情況重新修訂一次。
第二章工資制度
第四條營銷總部、營銷中心、銷售中心、辦事處負責人的工資收入實行年薪制。
(見第三章年薪制)
第五條一般銷售人員的工資收入實行月薪(基礎工資)加績效獎金制。(見
第四章基礎工資和第五章績效獎金)
第三章年薪制
第六條營銷總部、營銷中心、銷售中心、辦事處負責人的年薪標準由公司經理會確定。共分為四個等級標準,如下表:
等級年薪標準(萬元)
營銷總部營銷中心營銷中心辦事處
第七條年薪由基薪和風險收入兩個部分構成,其中:基薪占年薪的60%,按月度發放;風險收入占年薪的40%,按年度發放。
第八條基薪月度發放標準按下列公式計算:基本月薪=(年薪×60%)÷12;基本月薪一經確定,年度內不再變動。
第九條風險收入按年度公司銷售指標完成情況和個人負責區域銷售指標完成情況考核浮動發放。如下表:
銷售目標達成度與風險收入發放比例
銷售目標
達成度60%65%70%75%80%85%90%100%
風險收入
發放比例60%65%70%75%80%85%90%100%
第十條風險收入年度發放標準按下列公式計算:風險收入=年薪×40%×風險收入發放比例。
第十一條各銷售部門負責人按規定領取應得年薪外,不再另外享受一般銷售人員的基礎工資和績效獎金。
第四章基礎工資
第十二條一般銷售人員的月工資為基礎工資,基礎工資分為四個等級標準,如下表:
等級一二三四
金額(元)
各等級內級差相同。
第十三條公司根據各銷售員的營業能力、工作實績、勞動態度等要素,確定不同的基礎工資標準。
第十四條新進銷售人員根據本人的技能、銷售經歷、銷售年限確定基礎工資標準。試用期兩個月,試用期工資按基礎工資的70%發放。
第五章績效獎金
第十五條績效獎金根據各銷售員的綜合業績,每季度發放一次。考核等級與獎金標準如下表:
考核等級考核分數獎金(元)
A等86分以下
B等76-85分
C等60-75分
D等55-60分
篇3:vb公司兼職人員工資管理辦法
公司兼職人員工資管理辦法5
第一條為了加強兼職人員的薪資管理工作,特制訂如下辦法。
第二條工資的構成。
兼職員工的工資,由下列三項構成。
(1)基本工資。
(2)交通津貼。
(3)規定時間外加班津貼。
第三條基本工資。
(1)基本工資決定的原則是,考察員工所擔任的職務、技術、經驗、年齡等事項后,由人事科根據個人表現分別制訂。
(2)基本工資給付的原則是,不得低于勞動保障部門所制訂的最低工資。
(3)員工因私事請假、遲到、早退,應從工資中直接扣除相應的缺勤基本工資額。
(4)公司與員工共同達成基本工資的協議后,應由人事科制訂雇用合同書加以明確。
第四條規定工作時間外的加班津貼。
(1)兼職員工的工作時數因業務上需要并由其主管要求加班而延長時,或于休假日返回公司工作時,應依下列計算方式,以小時為計算單位并發放工作時間之外的加班津貼。
(2)深夜加班者(從晚上10點到翌日清晨5點),則應給予深夜工作津貼。
第五條交通津貼。
員工從住宅到公司上班時單程距離超過5公里者,則依公司所制訂的交通津貼給付細則并視員工出勤狀況給付津貼。
第六條尾數的處理。
工資計算時,有未達到元的尾數產生時,一律計算到元,其尾數按四舍五入的方法計算。
第七條工資扣除及工資給付方式。
(1)下列規定的扣除額應從工資中直接扣除。
①個人收入所得稅。
②各項保險費(個人應負擔部分)。
③根據公司與工會的書面協議規定,應代為扣除的代收金額。
④其他法令規定事項。
(2)工資對上列各項扣除后,員工所得應以現金形式直接交予本人。
第八條工資計算期間及工資給付日。
工資計算期間從前一個月的××日開始到當月的××日為止,并以當月的××日為工資給付日。
第九條離職或解雇時的工資。
兼職員工申請離職或被解雇時的工資,應從離職日的7日內,計算并給付該員工已工作時間所應得的工資(申請離職日恰為工資給付日,則于當日計算并給付)。
第十條獎金。
兼職員工服務屆滿一年以上且表現優異者,經部門主管呈報人事科核定為優秀員工,則可予以獎勵。
第十一條獎金計算及給付。
獎金計算的標準,以基本工資為計算單位,并于每年7月根據員工的表現,個別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