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

2024-07-12 閱讀 2358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

1、貫徹落實國省市綜治委關于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部署,將預青工作列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做到“年有計劃、月有中心、周有重點”。

2、成立校長支書“掛帥”的預青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校長室――職能部門――班主任”三級聯動、“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配合的防范工作機制;堅持例會制度,交流信息、研究對策、布置工作、樹立典型、推廣經驗。

3、落實目標責任,建立考評機制,將預青工作納入部門與班主任工作目標責任范圍,鑒定責任狀,并與部門年度考核、班主任月津貼直接掛鉤。

4、執行教育部《中小學法制教育大綱》,將法制教育納入課程計劃,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發揮課堂的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

5、結合“四五普法”,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講座、培訓、競賽活動,對青少年進行“兩法一條例”的教育,幫助青少年學生牢固樹立遵紀守法的思想防線。

6、經常性地開展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規范和矯治學生不良行為,組織遠離“黃賭毒”、告別“三室三廳”法制實踐活動。

7、聘請法制輔導員或法制副校長,定期來校舉辦法制報告會,針對青少年的特點,以案例說法理,給青少年學生敲警鐘,做到防微杜漸。

8、落實幫教措施,開放“一助一”、“多助一”結對幫扶,做好單親家庭、后進和困難學生的教育引導轉化工作。

9、開展青少年自我保護教育,向青少年普及防范侵害原自護知識,提高青少年防范侵害能力及對違法犯罪自我防范。

10、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提高學生的心理知識,矯正學生心理誤區,化解學生的心理矛盾,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

11、凈化、優化校園教育環境,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專項治理,清除校園周圍治安隱患。

12、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建立“家教聯系卡”,及時報道有關情況;舉辦“家長學?!?提高家長教育和監護能力。

篇2:青少年活動中心學員安全規定

為了確保學員在青少年活動中心的人身安全,嚴格責任界限,健全活動中心、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一體化,根據教育部頒發的《學員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活動中心實際,特做如下規定:

一、學員的監護人是學員的父母或依法確定的監護人,其監護關系不因學員的培訓而轉移到活動中心,活動中心與學員只是教育管理關系,監護人應對學員進行安全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學員在培訓期間,活動中心應對學員進行安全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

二、學員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由其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學員在培訓、活動期間發生損害賠償糾紛,按本規定第3條處理。

三、學員在培訓、活動期間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身體受到傷害,一般由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如能夠證明活動中心有過錯的,按活動中心過錯的大小確定活動中心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如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一般由學員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四、符合下列條件即可確定活動中心無過錯:(1)損害事件的發生與活動中心的設施無關,或者雖與活動中心的設施有關,但活動中心的設施并無缺陷;(2)活動中心或老師履行了應盡的教育管理職責,損害事件仍不可避免地發生。

五、每次學員培訓、活動完畢后按規定時間立即離開活動中心回家,非活動中心或輔導老師的原因學員在活動中心內滯留、嬉戲玩耍,造成傷害的,活動中心不承擔賠償責任。

六、嚴禁教職員工侮辱、毆打、體罰或變相體罰學員,如因此造成后果的,由輔導教師本人負主要責任,活動中心還可根據情節對其進行處罰。但輔導教師履行職責,進行正常的批評教育,出現意外后果的,活動中心不負責任。

七、活動中心開展的一切集體活動,因組織不周密造成意外傷害的,活動中心應承擔責任;因學員不聽指揮,違背有關規定,造成意外傷害的,活動中心不承擔責任;日常培訓、活動期間,學員未到活動中心或私自離開活動中心,活動中心應及時通知學員的監護人,學員因此造成社會危害或出現意外事故的,活動中心不承擔責任。

八、學員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出現交通事故的,由肇事方負責。

九、活動中心嚴禁學員玩火、玩電、玩水、玩鞭炮、玩銳器、鈍器物,因此發生賠償糾紛,一般由肇事者承擔責任,如果肇事方或受害方能證明活動中心、老師明知有上述危險情形而不制止的,活動中心承擔部分責任。

十、來活動中心培訓、活動的學員嚴禁購買零食、飲料,學員違反規定造成意外事故或發生食物中毒的,由學員及其監護人承擔責任,活動中心不承擔責任。

十一、來活動中心培訓、活動的學員嚴禁攜帶危險的管制刀具等,學員違反規定造成意外事故的,由學員及其監護人承擔責任,活動中心不承擔責任。

十二、活動中心必須加強設備設施的檢查,及時清除隱患。若隱患不能及時清除的,必須加以封閉并增設警示標志,且對學員進行安全教育。

十三、嚴禁學員私自到河、塘、水庫等地洗澡,因此造成的意外事故,活動中心不承擔責任。

十四、教職員工擅離工作崗位或雖在工作崗位但未認真履行職責,或違反工作要求和操作規程造成事故的,由教職員工本人負責。

十五、學員在活動中發生安全事故或受到意外傷害,在學員投保的情況下活動中心有責任積極配合家長向保險公司理賠。

十六、學員在已經投保的情況下,發生安全事故后,受傷害的學員、其父母(或監護人)不愿協商調解的,或經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十七、學員每次來活動中心參加培訓活動,監護人必須將學員按時送到中心交給老師并由學員或其監護人后方可離開,培訓活動結束后,監護人必須及時來中心接學員。如不接送學員的而導致出現安全事故的,由監護人負責,活動中心不負任何責任。

篇3:青少年活動中心安全制度

為維護青少年活動中心教育秩序,加強青少年活動中心安全保衛工作,創造一個文明舒適、安全寬松的工作、學習與活動環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為了加強安全工作的領導,確保安全責任到人,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活動中心主任任組長,副主任任副組長,各活動組管理員為成員。

二、貫徹執行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不定期組織安全檢查,檢查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和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

三、協調解決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及時化解各類矛盾,正確處理各種糾紛,做好日常“防盜、防火、防事故、防災害”等各項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和應急預案,發現不安全隱患應及時排除和整改,確保人身財產安全。

四、學生進入活動中心活動,應嚴格遵守活動中心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管理、愛護器材、設備。

五、活動中心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安全管理,家長負責學生往返路上的安全工作,嚴禁學生在走廊嬉戲、踢球、打球、攀爬欄桿和窗口,上下樓梯靠右行,不追逐打鬧,防止踩踏事故發生。

六、教育學生不與社會不良分子來往,提高防范意識,與他人發生矛盾、糾紛時要及時報告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