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公司垂直指揮管理系統規程
一、垂直指揮系統的依據
垂直指揮系統以組織系統表(機構圖)為序列,以崗位描述為依據。
二、垂直指揮的原則
(一)服從指揮的原則
沒有服從,就沒有管理。
在一般情況下,下級無權判斷上級的對錯,上級的對錯由上級的上級來裁定。
(二)一個上級的原則(指揮行為)
每個崗位、每個人只有一個上級,只服從一個上級的指揮,只向一個上級報告。
(三)逐級的原則
上級對下級可以越級檢查不能越級指揮。
下列情況,可以越級指揮:
1)緊急情況
上級領導沒有找到他的直線下級,不能眼看著損失發生,即可越級指揮。
2)直接下屬表示或實際上不服從指揮
直接下屬用::種種理由不貫徹執行上級的指示,任何領導都有權越級直接指揮。這種情況發生后,直接下級應該表示自己錯了或辭職。
3)下級無力完成上級安排的任務
4)必要的情況下,進行整體指揮
下級對上級可以越級申訴,不能越級報告。
申訴和報告的界定是:
報告是在正常情況下,向直接上級請示工作取得指示。
申訴是告狀。
申訴只有在以下三種情況下是被認為合法的。
1)上級有貪污、盜竊、違法亂紀的行為。
2)上級有重大出賣和危害公司的行為。
3)上級濫用職權,對申訴者有重大不公正的行為。
以上三種情況,如果屬實,即可成立。如屬誣告,申訴者必須對此負責。
三、垂直指揮的類型
1、單向指揮
只與單個的直接下級有關。
2、多項指揮
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直接下級有關。
3、整體指揮
命令同時發給下屬各級人員。也就是說,命令內容與各級下屬都有關聯。
例:總經理宣布調整工資方案。
4、在緊急情況下的現場指揮
四、垂直指揮的常用形式
1、命令
命令一般分為口頭命令和書面命令兩種。
口頭命令主要是指面對面的談、小組討論、電話或其他情況下以講話形式出現的命令方式。
書面命令主要是指通過下任務單和命令書的形式的命令,往往顯得比較嚴肅和正式,而且可以避免口頭命令帶來的問題。
命令人:
即接受命令的執行人,也就是讓誰去完成任務。
命令內容:
即讓某個人去干什么工作,包括時間、地點、人員、行動、行動的對象。
完成的標準:
也就是說該項任務要完成到什么程度,即做成什么樣,一般分常規標準和特定標準。
常規標準即公司已做好的規定或工作標準--下令時不用講明,可以強調。
特定標準指沒有先例或未做規定的工作標準--下令時必須講明。
完成的標志:
驗收合格,交回令簽。
復命的時限和方式:
在什么時間以前,用書面、電訊或口頭的形式向誰報告。
四小時復命制:
對任何命令不管完成與否,都要在規定時間內復命,如執行人在執行開始后發現有
困難或阻力,應努力::去克服;如確實有不可克服的困難,執行人無法按時、按標準完成,要立即向下命令者復命,講明不能完成任務的困難或原因。如已完成任務,也要復命。"立即":我們規定為不得超過四小時,這就叫"四小時復命制"。
這條規定特別重要。不能完成任務的人,可以取得下命令人的新指示,保證任務的完成或取得下命令人的幫助,及時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無論出于什么原因,在發現不能執行命令以后,沒有向下命令人復命,延誤了工作,要由受命令人負責。
命令時的語言要求:
A.簡煉、準確、不需要形容和描繪。
B.使用專業術語,概念清楚,盡可能排除誤解。
C.有可操作性。
D.保證傳達渠道暢通無誤。
2、會議
會議經常用來決定多項指揮和總體指揮。會議要求開得簡短,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會議種類
序號
會議名稱
主持人
召開時間
會議內容
參加人員
基本要求
1
公司月度
工作例會
總經理或
副總經理
每月1日下午
2:00~4:00
1.上個月工作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
2.下個月工作計、重要方案研討。
總經理
副總經理
各部門經理
總經理秘書
行政秘書(記錄)
每月28日前將書面材料交到人事行政部以便會議中使用。
2
公司周度
工作例會
每周五下午
4:00~5:00
1.上周工作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
2.下周重點工作方案研討。
3.對公司建議。
3
公司經濟活動分析會議
總經理
每月15日下午
2:00~4:00
1.對上個月財務管理、資金使用、經濟效益情況給予匯報分析。
2.下個月資金計劃
及調配使用。
總經理
副總經理
財務部經理
總經理秘書(記錄)
4
各部門月度工作例會
各部門經理
每月28日下午
2:00~4:00
1.上個月工作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
2.下個月重要工作,方案研討。
3.對公司建議。
各部門員工
每月29日交會議紀要到人事行政部
5
各部門周度工作例會
各部門經理
每周五下午
2:00~4:00
1.上周工作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
2.下周重點工作方案研討。
3.對公司建議。
每周一交會議紀要到人事行政部
(1)會前準備:
包括議題、主持人、記錄人、將要下發的文件、有準備發言,對會議進程的預測和對策。
議題:不要多于三個。
主持人:主管級以上管理人員(不同層級會議)
記錄人由主持人委派,即各部門文員,總經理會議有總經理秘書,行政例會有行政秘書。
將下發的文件要做到準確,有錯誤在會前要經過修改。
文件要按照與會人數復印,不要造成開會中途文件準備不全。
要預先考慮到保密程序。
(2)會議通知:
根據會前準備擬定會議通知。
會議通知包括:會議的名稱、議題、時間、地點、參加人需帶資料,以及通知發放方法和途徑。
3、會議紀要
由記錄人整理會議紀要。會議紀要只記決議,不記討論過程,個別重要語句可記。
會議紀要一定要有執行人和完成時間。
會議紀要整理后要由會議主持人簽發。
如果是連續性會議(如例會),會議上要總結上次會議決議的執行情況。
"會議的成果,凝固在會議紀要的決議中。"
會議紀要格式如下:
會議紀要
**M字[年份]第號
會議名稱:
地點:
時間:
主持人:
記錄人:
參加人:
缺席:
序號
決議
執行人
協作人
完成時間
簽發人:
3、公文
批閱文件:
批閱文件,下達書面指示是重要的指揮方法之一。
呈報文件:
按文件呈報程序向有關負責人呈報,呈報時間和批復時間要做記錄。
只能有一個人呈報,可以抄送其他人。
批閱文件的處理形式:
三種處理形式:發回、批轉、留中。
A.發回即發回給呈報人執行(或否)。
B.批轉即被呈送人不能做出決定則批轉給有關負責人。
C.留中有兩種情況:
①做為資料收存。
②暫不處理(文件暫不處理的決定要及時通知呈報人)。
公司中常用的文件:
公司內部日常事務文件,是一種信息決策、執行配合、審批手續、立此存照、公務聯系、宣傳教育、工作依據、規范指導等等一系列重要手段的媒介體裁。
常使用的公文種類有:
計劃、通知、總結、報告、簡報、章程、辦法、規則、準則、守則、備忘錄、函等等。
公文格式:
1)標題:應當準確簡要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一般應標明發文部門和公文種類。
2)簽發人:發到哪一級的公文,應注明簽發人。
3)主送部門:即負責承辦的受文單位。
4)正文:由開頭、主題、結尾三部分組成,或由依據、說明、決策三部分組成。要條理層次清楚,文字簡練確切,標點符號精確無誤,篇幅短小,一目了然。
5)發文部門落款:俗稱"下款"。發文部門應寫部門全稱或規范化簡稱,幾個
部門聯合發文,將主辦部門排在前面。
6)發文時間:用公元,小寫漢字數碼,不能省略"年"、"月"、"日",也不能
省略數字。一個部門單獨成文的,按簽發人簽發的日期;幾個部門聯合制發的,按最后一個部門的簽發人的簽發日期。
為了便于本公司的文件管理,現將各部門的文件統一編制文件頭,請各部門按以下的文件頭參照本文的打印格式發出文件:
總經辦**總字[年份]第號
策劃部**策字[年份]第號
銷售部**售字[年份]第號
設計部**設字[年份]第號
開發部**開字[年份]第號
人事行政部**人字[年份]第號
財務部**財字[年份]第號
工程部**工字[年份]第號
裝修部**裝字[年份]第號
總工室**總工字[年份]第號
預決算部**預字[年份]第號
物業管理部**物字[年份]第號
R-報告P-計劃N-通知M-會議紀要O-其它
因企業經營管理中心和工程管理中心隸屬總經辦,其發文落款需注明相應名稱。
例如:總經辦發出一份通知,那么其文件的編號為"**總N字[2003]第001
號"。[]中填寫的是年份,"第"和"號"之間填寫的是第幾號文件。
5)附件:補充說明主題內容的附件,與正文構成一份完整的文件。
6)印章:公文一律加蓋印章。這是正式成文的標志。印章蓋在部門名稱和日期上。落款部門應與印章一致,否則失去法定存在權。
公文的撰寫程序:
撰寫公文時所要遵守的一定的程序,專指公文的制作流程,基本程序有:
1)交擬
2)擬稿
3)核稿
4)繕校
5)簽發
6)用印
7)封發
公文的發文程序:
1)審核:公司各部門發文必須經人事行政部審核后才可簽發
2)簽發
3)用印
4)分發
5)立卷
6)歸檔
7)銷毀
公文的收文程序:
1)傳遞
2)簽收
3)登記
4)分發
5)催辦
6)查辦
7)立卷
8)歸檔
9)銷毀
簽收的方法是在原件上由收件人背簽,背簽后直接放入文件夾存檔備查。
五、垂直指揮系統的重要法則
1、不間斷
公司的管理要做到指揮不間斷,包括休假、下班、夜間。
時間不間斷。
最高決策不間斷。
指揮渠道不間斷。
2、及時
決策就是要不失時機。該決定時不決定是最大的失敗。
領導做出決定要有時限,任何指揮上的延誤都會造成混亂和損失。
3、前后一致
領導人在進行指揮的時候:
要考慮到同類事情的連續性。
要考慮到領導者本人的連續性。
要考慮到換屆負責人之間的連續性,在這一條上,基本原則是人換法不換。
公司不同部門之間的一致性:
凡出現不一致的情況,要有以下三點:
A.原則
B.內容
C.轉換時間
4、確保執行
確保能執行,確保已執行。
凡不能執行的命令不要下,這就是可行性的問題。
5、可監督
命令下達后要有有效的監察手段。
篇2:起重指揮員安全技術操作規程(7)
起重指揮員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七)
交底時間:年月日
交底人簽名:
被交底人簽名:
交底內容:
1、起重指揮應由技術熟練,懂得起重機械性能的人員擔任指揮,指揮時應站在能夠照顧到全面工作的地點,所發信號應事先統一,并做到準確、宏亮和清楚。
2、80噸以上的設備和構件,風力達五級時應停止吊裝。
3、所有人員嚴禁在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停留或行走。
4、使用卡環應使長度方向受力,抽鎖卡環應預防鎖子滑脫,有缺陷的卡環嚴禁使用。
5、鋼絲繩如有扭結、變形、斷絲、銹蝕等異常現象,應禁止使用。
6、起重機在輸電線路近旁作業,要采取安全保護措施。起重機與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應符合規定要求。
本表一式二聯,一聯歸檔,另一聯交班組保存。
篇3:起重工(起重機司機指揮信號掛鉤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起重工(起重機司機、指揮信號、掛鉤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一般規定
(1)重工必須經專門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作業。
(2)起重工應健康,兩眼視力均不得低于1.0,無色盲、斬;聽力障礙、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眩暈、突發性昏厥及其他影響起重吊裝作業的疾病與生理缺陷。
(3)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環境、吊索具、防護用品;吊裝區域無閑散人員,障礙已排除。吊索具無缺陷,捆綁正確牢固,被吊物與其他物件無連接。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4)輪式或履帶式起重機作業時節必須確定吊裝區域,并設警戒標志,必要時派人監護。
(5)大雨、大雪、大霧及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露天起重吊裝作業。嚴禁在帶電的高壓線下或一側作業。
(6)在高壓線垂直或水平方向作業時,必須保持下表所列的最小安全距離。
輸電導線電壓/kV
1以下
1~15
20~40
60~110
220
允許沿輸電導線垂直方向最小距離/m
1.5
3
4
5
6
允許沿輸電導線水平方向最小距離/m
1
1.5
2
4
6
(7)起重機司機必須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
④所操縱的起重機的構造和技術性能。
⑤起重機安全技術規程、制度。
⑥起重量、變幅、起升速度與機械穩定性的關系。
⑦鋼絲繩的類型、鑒別、保養與安全系數的選擇。
⑧一般儀表的使用及電氣設備常見故障的排除。
⑨鋼絲繩接頭的穿結(卡接、插接)。
⑩吊裝構件重量計算。
?操作中能及時發現或判斷各機構故障,并能采取有效措施。
?制動器突然失效能作緊急處理。
(8)指揮信號工必須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
①應掌握所指揮的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起重工作性能,能定期配合司機進行檢查,能熟練地運用手勢、旗語、哨聲和通訊設備。
②能看懂一般的建筑結構施工圖,能按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工藝要求指揮起吊、就位構件、材料和設備等。
③掌握常用材料的重量和吊運就位方法及構件重心位置,并能計算非標準構件和材料的重量。
④正確地使用吊具、索具,編插各種規格的鋼絲繩。
⑤有防止構件裝卸、運輸、堆放過程中變形的知識。
⑥掌握起重機最大起重量和各種高度、幅度時的起重量,熟知吊裝、起重有關知識。
⑦具備指揮單機、雙機或多機作業的指揮能力。
⑧嚴格執行"十不吊"的原則。即:
A、被吊物重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
B、信號不清;
C、吊物下方有人;
D、吊物上站人;
E、埋地下物;
F、斜拉斜牽物;
G、散物捆綁不牢;
H、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
I、零碎物無容器;
J、吊裝物重要不明。
(9)掛鉤工必須相對固定并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
①必須服從指揮信號的指揮。
②熟練運用手勢、旗語、哨聲的作用。
③熟悉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工作性能。
④熟悉常用材料重,構件的重心位置及就位方法。
⑤熟悉構件的裝卸、運輸、堆放的有關知識。
⑥能正確使用吊、索具和各種構件的拴掛方法。
(10)作業時必須執行安全技術交底,聽從統一指揮。
(11)使用起重機作業時,必須正確選擇吊點的位置,合理穿掛索具,試吊。除指揮及掛鉤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吊裝作業區。
(12)使用兩臺吊車抬吊大型構件時,吊車性能應一致,單機荷載應合理分配,且不得超過額定荷載的80%。作業時必須統一指揮,動作一致。
2)基本操作
(1)穿繩:確定吊物重心,選好掛繩位置。穿繩應用鐵鉤,不得將手臂伸到吊物下面。吊運棱角堅硬或易滑的吊物,必須加襯墊,用套索。
(2)掛繩:應按順序掛繩,吊繩不得相互擠壓、交叉、扭壓、絞擰。一般吊物可用兜掛法,必須保護吊物平衡,對于易滾、易滑或超長貨物,宜采用繩索方法,使用卡環鎖緊吊繩。
(3)試吊:吊繩套掛牢固,起重機緩慢起升,將吊繩繃緊稍停,起升不得過高。試吊中,指揮人號工、掛鉤工、司機必須協調配合。如發現吊物重心偏移或其他物件粘連等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起吊,采取措施并確認安全后方可起吊。
(4)摘繩:落繩、停穩、支穩后方可放松吊繩。對易滾、易滑、易散的吊物,摘繩要用安全鉤。掛鉤工不得站在吊物上面。如遇不易人工摘繩,應選用其他機具輔助,嚴禁攀登吊物及繩索。
(5)抽繩:吊鉤應與吊物重心保持垂直,緩慢起繩,不得斜拉、強拉、不得旋轉吊臂抽繩。如遇吊繩被壓,應立即停止抽繩,可采取提頭試吊方法抽繩。吊運易損、易滾、易倒的吊物不得使用起重機抽繩。
(6)吊掛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
①兜繩吊掛應保持吊點位置準確、兜繩不偏移、吊物平衡。
②鎖繩吊掛應便于摘繩操作。
③卡具吊掛應避免卡具在吊裝中被碰撞。
④扁擔吊掛時,吊點應對稱于吊物中心。
(7)捆綁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
①捆綁必須牢固。
②吊運集裝箱等箱式吊物裝車時,應使用捆綁工具將箱體與車連接牢固,并加墊防滑。
③管材、構件等必須用緊張器緊固。
(8)新起重工具、吊具應按說明書檢驗,試吊后方可正式使用。
(9)長期不用的超重、吊掛機具,必須進行檢驗、試吊,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
(10)鋼絲繩、套索等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8-10。
3)三腳架(三木搭)吊裝
(1)作業前必須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選用機具、吊具、繩索及配套材料。
(2)作業前應將作業場地整平、壓實。三腳架(三木搭)底部應支墊牢固。
(3)三腳架頂端綁扎繩以上伸出長度不得小于60cm,捆綁點以下三桿長度應相等并用鋼絲繩連接牢固,底部三距離相等,且為架高的1/3至2/3。相鄰兩桿用排木連接,排木間距不得大于1。5m。
(4)吊裝作業時必須設專人指揮。試吊時應檢查各部件,確認安全后方可操作。
(5)移動三腳架時必須設專人指揮,由3人以上操作。
4|)構件及設備的吊裝
(1)作業前應檢查被吊物、場地、作業空間等,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2)作業時應緩起、緩轉、緩移,并用控制繩保持吊物平穩。
(3)移動構件、設備時,構件、設備必須和拍子連接牢固,保持穩定。道路應堅守平整,作業人員必須聽從統一指揮,協調一致。使用卷揚機移動構件或設備時,必須用慢速卷揚機。
(4)碼放構件的場地應堅實平整。碼放后應支撐牢固、穩定。
(5)吊裝大型構件使用千斤頂調整就位時,嚴禁兩端千斤頂同時起落;一端使用兩個千斤頂調整就位時,起落速度應一致。
(6)超長型構件運輸中,懸出部分不得大于總長的1/4,并應采取防護傾覆措施。
(7)暫停作業時,必須把構件、設備支撐穩定,連接牢固后方可離開現場。
5)、吊索具
(1)作業時必須根據吊物的重、體積、形狀等選用合適的吊索具。
(2)嚴禁在吊鉤上補焊、打孔。吊鉤表面必須保持光滑,不得有裂紋。嚴禁使用危險斷面磨損程度達到原尺寸的10%、鉤口開口度尺寸比原尺寸增大15%,扭轉變形超過10%,危險斷面或頸部產生塑性變形的吊鉤。板鉤襯套磨損達原尺寸的50%,應報廢襯套。板鉤心軸磨損達原尺寸的5%時,應報廢心軸。
(3)編插鋼絲繩索具宜用6*37的鋼絲繩。編插段的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20倍,且不得小于300mm。編插鋼絲繩的強度應按原鋼絲繩強度的70%計算。
(4)吊索的水平夾角應大于45度。
(5)使用卡環時,嚴禁卡環側向受力,起吊前必須檢查封閉銷是否擰緊。不得使用有裂紋、變形的卡環。嚴禁用焊補方法修復卡環。
(6)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鋼絲繩不得繼續使用。
①在一個節距內的斷絲數量超過總絲數的10%。
②出現擰扭死結、死彎、壓扁、股松明顯、波浪形、鋼絲起飛、繩芯擠出以及斷股等現象。
③鋼絲繩直徑減少7%-10%。
④鋼絲繩表面鋼絲磨損或腐蝕程度,達表面鋼絲直徑的40%以上,或鋼絲繩被腐蝕后,表面麻痕清晰可見,整根鋼絲繩明顯變硬。
(7)使用新購置的吊索具前應檢查其合格證,并試吊、確認安全。